帝国沉浮
字体: 16 + -

第20章 高昌

第二十章 高昌

大戴帝国山南行省高昌府

“指挥使,怎么办啊,民军都包围城池好几天了。守不守得住啊!”

“钱知府,我也想问呢!照现在的情况,城破只是时间问题了!如果援军再不到的话,咱们就只能以死许国了。”

“怎么办。。。。。。”

自从山南、远西爆发大规模民变以来,起义军进展迅速。以乱民最多最严重的九州郡开始,连日攻克九州郡、靖州府、南安府、涟阳府、八陆府、金明府,总计一郡五府四十三县,声势十分浩大。南都兵部调集两省总督、巡抚,并左卫总兵方高、九州总兵戴大典、西卫总兵史且威、康州总兵张宇等围剿不得,反被打败。山南全境接近全部沦陷,远西各地也纷纷暴乱。南疆兵戈又起。帝国东南边防不稳,海防更是懈怠。

暴乱的民军在首领陆天齐、邢思茅的带领下,四处攻打城府,抢掠粮食财物,分发给穷困百姓。由于连年大灾,东南灾民达百万之多。再加上赈灾不利,在民军的大恩大德下,一批又一批活不下去的灾民加入了民军的队伍。

根据南都兵部的报告,东南民军总数达到六十万之多。并且多次击败官军。形势如此危急,必须再调兵来。

我们看一下京都兵部四月三日发布的总调兵令:

即日起,调以下军队奔赴山南、远西围剿乱民:

山南备操军一万

山北备操军一万

远西备操军两万

安田所制军五万(京军直属)

南三省备倭军五万(南三省督师)

**总兵韩安定所部两万

中卫总兵傅宗所部一万五千

绥林苏通所部五千

并州公子印所部三千

以上,一个督师、三个总督、两个总兵、一个京将、两个军将。总计十八万三千人。

调兵需要时间,民军可不会给你时间。

面对越来越多的灾民加入队伍,陆天齐、邢思茅看着日益减少的粮食,决定————再去抢一把。

九州附近的地区已经巩固,各地都安排了民军驻守。目前,要做的,就是保护战果。因为一旦踏上造反路,就不许回头。

陆天齐亲领十万大军,奔赴东边,去围攻高昌。邢思茅则努力经营占领区。目前附近的官军都已经被打趴(人海战术),等到下一波官军重新集结,必须做好准备。

九州郡东边的高昌府,是郡下的一个府,有五个属县。为帝国东防门户。从高昌再往东走,就到了索明顿(帝国属国)了。

陆天齐一路攻城拔寨,各个据点的戴军看见十万大军纷纷逃跑。高昌很快就成了孤城一座。

说是十万,但民兵太多,质量太差。一路过来,靠的就是气势。但连续攻克这么多据点,也夺到了许多大戴士兵的精良装备与粮草。

此刻的高昌府,已经被包围八天了。

因为是东防要地,所以高昌城的城墙比较坚固,粮草比较多,有两万军队守城。

知府钱龙昀、指挥使李元辉此刻站在西门上,望着西门外几里处连绵数里的军帐。

不仅西门,高昌四个城门外都是相同的情况

八天来,城内守军打退民军五次进攻,但损失十分惨重。如今,城内军队只有一万余,火药。炮弹、箭矢已经缺少,但粮食还够。

总不能拿米袋打仗吧!

“李指挥,附近就没有支援军队吗!”钱龙昀望着西边问道。

李元辉叹了口气,说:“四面都是民军。即便援军到来也难以入城。况且,山南遍地失守,援军从其他地方到也要时间。”

“我们让索明顿支援吧。”钱龙昀说。

“哼,属国点兵支援,岂不是黑了大戴脸面!朝廷比不会这么做的。”

“高昌十几万百姓,就看着他们惨遭贼手吗!”钱龙昀突然发怒。

高昌也是灾区。但由于钱龙昀赈灾及时,粮饷充足,高昌百姓才不会造反,他们都跟着官府是一条心。

钱龙昀也叹了口气。看这样子,应该只会死在这里了。

“可怜高昌百姓了!”

两人往回走,突然,身边的哨兵大喊道:“贼军,贼军又攻城啦!”

两人大惊,李元辉赶忙凑到城边看。钱龙昀也跟了过去。

很快,报警的梆子敲响,四面都传来了预警的警报。

“哗啦哗啦。。。。。。”一批批士兵乡勇登上四面城墙。原先驻守的也纷纷拿起武器。一杆杆火铳弓弩伸出城墙指着下面。火炮也炮弹上膛,准备好了引线。

远处,黑丫丫的一大群人杂乱地向城墙奔来。

“快,护送钱大人回府!”李元辉叫人说。

钱龙昀坚定的说:“本府监军护城,激励军士,决不后退!”

李元辉急了,但也没办法。

“准备!”

四面的城墙,十几门火炮准备就绪。

“放!”

轰隆隆的十几声炮响,炮弹飞向城外。除了几颗没打中外,剩下的都准确的砸在人群中爆炸,周围十尺之内化为焦土黑炭。

“轰!”许多民军都被炸得粉碎。云梯也被炸断。

“给老子冲!先登上城的,赏银一千两!”陆天齐坐在西门的大帐里,看着手下民军向高昌冲去。

“奶奶的,又放炮!”历次攻城,大炮都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伤亡。

可大炮毕竟不是原子弹,开阔的城外,民军渐渐分散,大炮带来的伤亡越来越小。

“快,装弹!”

“火铳、弓弩准备!”

“放近了打!”

“火炮!放!”

城上守军忙来忙去。

“开火!”

霹雳啪啦的铳声响起,铅弹还有箭矢向城外飞去。侥幸躲过火炮的第一批冲到城墙角的民军在第一时间被射穿,倒下去变成和几天前的死去的民军一样的尸体。

“冲啊!”但越来越多的民军还是冲了上来。“弓箭手,放箭!”

陆天齐民军主攻的西门,有大量弓箭手加入战斗。

民军中的弓箭手也开始放箭射向城墙。

“躲起来!”李元辉大喊。守军纷纷蜷缩在城垛后面。钱龙昀在几个亲兵的保护下躲进了城楼。西门的防御行动顿时停止。但其他方向的炮声铳声依然不绝。

虽然民军射击精度不大,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就在这间隙,民军开始搭建云梯。

李元辉从垛口见了,赶忙起身命令:“全军,集中攻击云梯!”

士兵纷纷起身向云梯射击。

几个刚爬上云梯的民军一下子就被撂倒在地,鲜血染红了城墙角下的土地。

大炮已经发烫,周围炮兵正在往炮身泼水散热。

李元辉正在指挥,突然身边一个铳手的火铳炸膛,碎片刺进那个铳手的头部,当即打得粉碎。

城上猛烈的弹雨压制住了民军。冲上来的民军除了变成尸体外别无选择。

这时,南城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顿时响起。很快,东城一样如此。

钱龙昀赶忙走出城楼,正准备找李元辉,被城下弓箭射倒。

“知府大人!知府大人!”李元辉听了,顿时一惊,赶忙跑过去。钱龙昀喉部中箭,已经气绝。

李元辉来不及悲痛,从南城跑过来一个士兵,对李元辉喊道:“指挥!南城失陷了,贼军已经和守军展开肉搏!”

“什么!快,把所有预备队调上城墙!”

“是!”

“来人,通令各处,必须死战!所有军丁乡勇,全部上城作战!另外,把钱知府遗体搬到衙门去!”

一万人的守军,分守四面城墙四扇城门,平均一边两千五百人。

人数悬殊!

西门处境还算良好。但在李元辉命令期间,东城、北城失陷。民军登上城墙,与跑上来预备队与乡勇民兵杀作一团。

“可恶,已经攻进城里了吗!?”李元辉恨恨的说。

“指挥,没炮弹了,火药、铅弹也快用完了!”

“箭矢没多少了!”

李元辉大喊:“打,全打完!打完了,就和贼军拼刀子!”

“是!”

于是,城内守军打完了最后一发铅弹、射出了最后一支箭。

西城顿时安静下来。

地下的民军愣住了。

陆天齐大喜,当即命令道:“快,全军攻上去!”

“杀啊!”地动山崖的喊杀声响彻云霄。

李元辉拔出军刀,大声说:“弟兄们,我们死战到现在,就是为了这一刻光荣牺牲!白刃战准备!”

“白刃战!”“白刃战!”李元辉的命令被将官传到西城各处。

民军纷纷爬上云梯,向城墙冲过去。

“杀!”几杆长枪一下子刺过去把一个民军刺死到地上。

李元辉身先士卒,砍死一个刚冒出头的民军。身边所有的士兵都拥到城垛边举起武器砍杀。

顿时几十个民军像麻袋一样从城上跌落下来摔成齑粉。

“快,挑翻它!”有几个乡勇找来晾衣架死命的抵住云梯然后往外推。

“吧唧!”拍到在地。

但随着登城民军的逐渐增多,城上缺口越来越大。

此刻已经接近申时了。

李元辉已经负伤,砍死了七八个民军。身边尸体无数,还有许多人正与民军苦战。

自己的亲将早就被杀死。原先的守城军队已经接近打光,剩下的只是乡勇和义勇(城中支援参战的非乡勇百姓)与民军打。

“万岁!”声音从东边传来。李元辉猛地回头,发现东边竖起了一遍血红的大旗。

“东城失守!”“东城失守啦!”

李元辉大呼不妙,赶忙命令道:“撤到瓮城去!”

“撤退,去瓮城!外城守不住了!”

李元辉回身砍死一个民军后,开始指挥军队撤退,留下士兵断后。南北二城的守军见西城撤退也纷纷撤退。民军纷纷登城,向没来得及入瓮城的士兵射击,并且杀死一切还留在城上的戴兵。

李元辉奔走在街巷中,躲过箭雨,带着败军和一部分民众奔向西边不远的瓮城,在瓮城门收拢败军。等到民军奔向瓮城,李元辉赶忙跑进去,关上城门。发现只剩下士兵五百,乡勇义勇两千余人。

高昌四面城门大开,民军入城,十多万民众纷纷遭到屠杀。哀哭**四起。知府衙门陷入火海。

躲在瓮城的三千人看着城外的一切。

自己坚守了八天的城池,被攻破了。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