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沉浮
字体: 16 + -

第21章 缓冲

第二十一章 缓冲

“城里的官军!都给我听着!要么投降!要么归西!给我选一个!”

高昌,西瓮城。

民军已经攻进了城,高昌残军在李元辉指挥使得到指挥下退守瓮城。

高昌瓮城长宽五百米,建在城内的西方小丘上,属于全城的制高点。

此时的高昌已经乱作一团,民军军纪很差,到处抢劫杀人,**妇女。陆齐天多次下令封刀,直到杀了几个人后才扼制住。他领着三万民军团团围住了瓮城,士兵站满了附近的大街小巷。

旁边一个小头目走过来,对他说:“四门的军队已经基本上入城。报告说一共损失了五万多人。”

“伤亡惨重啊!”陆齐天淡淡的说。

自己的军队一半以上都属于新征募的难民军,军力底下。挚友两万多属于一般性质的军队。

但单单一个高昌府,就打没了自己五万人。

这时,又有一个小头目跑过来说:“大帅,这官军丫的就是不投降,咋办啊!”

陆天齐把头上的毡帽摆了一下,挥手说:“我去会会!”

此时的瓮城内。。。。。。

“快,找出一切箭矢、火药、子弹!登城守卫!”

“把这几根木头拿过去顶住大门!”

“伤员,伤员运到那里去!”

“哦,找到三箱火药铅弹。。。。。。不错,快,给火铳手去配发!”

李元辉正在抓紧指挥部队,守卫最后的防线。多亏了民军的军纪,刚入城时的混乱为他们取得了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尽量保全力量守卫瓮城。

“快,登城,民军贼军已经来啦!”

李元辉站在瓮城城门上,看着附近街巷里用过来的一支支黑龙。

“官军兄弟们,现在投降吧!你们没活路了!”

“去你的!大戴士兵怎么会向贼军俯首!”

“别妄想啦!我知道你们没有子弹了!大军一到,你们立刻化为齑粉!”

李元辉火气涌上心头,大喊:“痴心妄想!火铳手、火炮手!给我放!”

当李元辉喊出这句话时,民军顿时一惊,随后一阵阵铳声炮声响起,炮弹铅弹向前头的民军飞去。原本以为没有子弹的官军尽然还留了一手,想到这里,民军纷纷逃跑。

“轰隆!”随着一声声爆炸,民军士兵纷纷被打烂在地。前排血肉横飞。受到突然打击的民军慌乱无比,纷纷往回逃跑。

瓮城里面的十门小将军炮,打光了最后的炮弹。

李元辉看着城外惊慌的民军,大声喊道:“兄弟们!出城!杀光贼军!”

“杀啊!”

三千人,拿着刀枪,穿过瓮城城门,向前追击。他们在城内看到妻儿被欺凌,看到自己拿命守卫的城池熊烟四起,看着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的父母官被杀死,看着和自己浴血奋战的兄弟战死沙场。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一支背负着国恨家仇的军队,在绝境中的战斗力往往比任何人高。

“杀啊!”吼声响起,高昌军杀出来,民军见状大惊,前军彻底溃退,反而把后军冲散。

刀枪剑矛交织在一起,各种兵器砍入肉体,血肉横飞。很快,高昌军就巩固了瓮城附近的一片地区。

随着民军的溃退,李元辉拔出战剑,往西门一指:“兄弟们,杀出去!”

“冲啊!”

李元辉高举战剑,冲在前面。几个骁勇军建跟在附近。此刻民军已经惊动,一批批民军转过大街小巷向李元辉围堵过去。

“官军!官军突围啦!”“杀光戴军!”

陆大帅听闻,赶忙命令包围。

李元辉跑在前面,不时从前方转角里跳出来几个民军,很快就被戴军乱刀砍死。一些还在抄家的民军来不及带着战利品逃跑,就被后面的戴军杀死。突围的人马奔走在石板路上,跨过一具具石首与染红的沟渠,向最近的西门跑过去。

“快到啦,跟上!”

突然,前方杀出来一大批民军,身披铁甲。一些还带着弓箭,向戴军射过去。

李元辉大喊”“小心!”

冲在前面的几十个人瞬间被射倒。

“快,杀了他们!”两边人马顿时互相冲锋,碰撞声响成一团。

在刺死几个民军后,李元辉转身向民军头目奔过去。那个头目身披钢甲,戴兜銮,手挺一把朴刀,很是勇猛。接连五个戴兵惨死于他的朴刀之下。

此时他正准备砍死一个躺在地上负伤的戴兵,哪知侧边李元辉跑过来,躲闪不及,被一下子刺中小腹。

“呵也,不好!”那头目大喊一声,旁边几个乡勇把长枪一次,那个头目就倒下了。

其余民军见头目一死,军心大乱,四散逃离。

“快,出西门!”

戴军来不及追杀,纷纷向西门跑过去。冲出两旁的民房,距离西门只有一片空地了。

就在眼前!

李元辉稳住中军,前头一部分刚跑出民居去,就被纷纷射倒。

“还有敌人!”

陆天齐早就在这片空地两旁布置了大批弓箭手,这么一来,李元辉损失惨重。

还没等稳住阵脚,两旁民军顺势杀出,与前军混战。忙乱中不知民军数量,恐有三千人之多。

就在这时,后面又传来一大片杀声,后面又有一大批民军包抄过来。三千戴军被困在民居区中了。

在远程火力的杀伤下,戴兵越来越少了。。。。。。

“殉国吧。”李元辉此刻已经砍杀了十三人,已经耗费了气力。

周围军士只有三百人了,也都是精疲力尽。

就这么结束了吗?。。。。。。

“官军援军来啦!”“官军援军!”

西门守城军远远望见西边尘土四起,蓝旗飘扬。

陆天齐顿时慌了,赶忙命令:“快,各大城门关上,登城守卫!”

“不行啊,城门铰链已经被砍断啦,关不上!”

“怎么办!我军已经不行作战了。”

“撤退。。。。。。撤退!退守淮城(高昌属县)快,撤退!”

“是!”

此刻西门还在混战,但大部分民军还是从北门出城。

前来支援的,正是绥林苏通、并州公子印所部八千精骑。以极快的速度向高昌奔去。沿线民军所占属县据点有敢于拦截的都被冲散。

“啪!”“啪!”火铳声响起,城头上石块飞溅,西门民军见状,逃的逃,降的降。公子印、苏通顺利入城,追缴残余民军。

“大人,高昌指挥李元辉在此拜谢!”

苏通赶忙跳下马搀起来,说:“朝廷得知高昌有难,钦命迅速救援,还是晚了一步啊!”

李元辉赶忙摆手:“高昌没有陷落!戴军不是还在城里吗!”

“好!我马上向兵部报功!李指挥,大功一件啊!”

“哪里,殉国的将军官吏数不胜数,高昌知府钱龙昀已经殉国。。。。。。功劳怎能让我独占!”

“果然是个忠臣!”

。。。。。。

经过打扫战场,结果如下;

高昌守军原有满编两万人,现存两百七十六人。

乡勇、义勇能辨清身份者阵亡一万四千三十六人。

百姓死亡三千五百四十四人。

总计三万三千七百零四人。

贼军内辨清身份者死亡六万一千零八十七人。

新征募的乡勇正在整顿城内秩序,救治伤员。八天的高昌守卫战结束了。

为什么会派八千精骑救援高昌呢?沿途绕过这么多敌占区!

有原因哒!

前面已经说过,高昌城是帝国东部边防城市,是大戴帝国与索明顿王国的交界处。帝国约定,索明顿派遣使臣入供,必须从高昌进境。

如果现在索明顿派使臣过来,突然发现高昌已经换了主子,让他们怎么想?

所以,为了帝国颜面,为了威严,必须抢救高昌。还有,击溃十万人的民军,可以为帝国东部战事减轻压力。

所以,就这样了。

三支军队在高昌待了几天,四月二十日,向西进军。

此时民军在邢思茅的统一指挥下,分为八家分别作战,分别为:

邢思茅、王法、陈贵、吴琦东、陆天齐、张勋、刘阳、牛辉、冯锡。开辟了八个小战场,牵制了大批戴军军力。

另一边,在苏通、公子印和在一阵乱打后,成功收复高昌全境,并于史且威、张宇回合,总数暂时达到四万人。

一天,公子印被张宇叫过去。

“公子印,给你个重要的任务,带着你的人,去把八陆附近的那只贼军消灭。”

“总兵大人,那支军队,张勋手下有五万人呐!”

“没事,乌合之众而已。”

“是!”

公子印走出帐篷,看看等在外面的王显和西尔维亚、韩成柏,说:“走,带上五天粮食,出发跟我走!”

“是!”

“哒哒哒。。。。。。”三千骑兵冲出军营向八陆奔去。

西尔维亚骑在马上,对公子印说:“大人,我们去哪里?”

“去八陆。”

王显又问:“哪里有什么啊!”

“五万民军。”

“哼,乌合之众!”

“大人,前面有民军!”旁边有个骑兵大喊。周围一大片火铳准备的器械声传了过来。

公子印看了一下,淡定的说:“火铳准备。”结果还没等说完就发现三千人已经准备完毕。

“好,放!”

前面的民军发现有官军冲过来,赶忙逃跑,纷纷被火铳射到在地。

“投降!官爷!咱投降!”

“好了,停火!”

但为了防止万一,并州军还是把火铳对准民军。

“你们,哪个部分的!”

“小的张勋的。”

“他有多少人?”

“经过几次大战,还有五万人。”

“好!投降好事!来人,把他们武器缴了,放走。”

“是!”

三千军马不停蹄的向八陆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