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32章 外篇?罗夫康的闲暇时光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外篇?罗夫康的闲暇时光

帝王五世六年五月,罗夫康向帝王明尚丰提出辞去总参一职,告老还乡。帝王明尚丰批准了罗夫康的辞呈,不过明尚丰让罗夫康随帝国的船队到海外去,作为帝王的代表拜访远海的一些国家地区。罗夫康随船队来到葛榜拉,葛榜拉的国王用大象将罗夫康等人迎进王宫。从葛榜拉国王口中,罗夫康得到了葛榜拉西边一个大国骨里都束与另一个内陆国家哈发拉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哈发拉的首领帖文莱率十几万军队攻打骨里都束,一路攻城掠地,骨里都束国王亲率十万大军迎战。骨里都束盛产大象,国王亲率的大军里头有上千头大象,而哈发拉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双方大军在尼莱恒河以西展开激战,哈发拉的军队发以大号火箭弹和炮火及投射机轰击,然后骑兵出击,两军在旷野上激烈厮杀,最终骨里都束的国王率领部队撤到尼莱恒河以东。

尼莱恒河是一条从北到南纵贯骨里都束的大河,河有几百米宽,哈发拉的军队没有合适的渡河工具,骨里都束的国王在河对岸构筑了防御阵地,阻击哈发拉军渡河。哈发拉军无法横渡大河,遂与骨里都束隔河对峙。

哈发拉也是一个善于侵略扩张的国家,哈发拉的首领帖文莱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将领。帖文莱不断侵占它国的领地,使哈发拉的领土面积扩张到三百七十五万平方公里。帖文莱闻知在东边有一个叫帝国的大国,非常富庶,牛羊满群,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物资非常富饶。帖文莱决定率军东侵,一直打进帝国为止。不过,帖文莱在率军东侵时被骨里都束挡在了尼莱恒河以东地区。骨里都束也是一个大国,国土面积有二百八十多万平方公里,有三千万人口,数十万军队。帖文莱率哈发拉军队在与骨里都束的作战中,伤亡不小。骨里都束的象队在与哈发拉骑兵的作战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让哈发拉的骑兵们吃了不小苦头。在尼莱恒河以西的一场决战,帖文莱的十万大军战死三万人,伤亡五万多人,骨里都束军战死五万,伤亡八万多人。虽然骨里都束军伤亡惨重,但他们在尼莱恒河以东还有庞大的军队和上万头大象,实力依然雄厚。

帖文莱虽占领骨里都束尼莱恒河以西的一部分地区,但因大河阻隔,无力东进。帖文莱和他的哈发拉军的侵略扩张也到此为止。

骨里都束在帝国的西南方向上,与帝国隔着一段距离,两国因中间隔着一个个西南小国,且多崇山峻岭,因此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帖文莱若要率军打进帝国,就必须先征服骨里都束,若骨里都束这一关过不了,就无法向帝国进军。罗夫康在葛榜拉得知此事后,他的第一个感觉是哈发拉的军队与骨里都束的军队都比较落后,且没有海军,是陆权国家,相比较骨里都束更落后一些,他们俩跟帝国都无法比。帖文莱若率军打进帝国,定让他的人马有来无回。罗夫康对葛榜拉的国王说,“以帝国之强大,区区一个哈发拉不足为惧”。

不过,哈发拉的扩张侵略让罗夫康看到帝国外面的世界不是很平静,“外面的世界不时有战争爆发,只不过是或大或小而已”。

帝国的远洋船队给海外各国带去了帝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货物,行销各国;载回了香料、染料、药物及大量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这次,帝国船队访葛榜拉,葛榜拉赠送了几头大象给帝国。罗夫康随帝国船队把这几头大象带回了帝国,帝王明尚丰把其中一头大象送给了罗夫康。这头大象也跟着罗夫康一起荣归故里。

罗夫康和周亚莉回到隆德区后,又回到了当年的那个山林小村定居了下来。罗夫康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比较宁静,毕竟在这块被群山环绕的偏僻之地,不会有多少人前往这里,当然就显得比较安静了。周亚莉认为这里虽然比较宁静,但这里多是山林,野生动物较多,其中不乏狼、豹、虎等野兽,有潜在的不确定的危险。为了防止被野兽袭击,周亚莉在家里养了许多狗,除了狗之外,罗夫康家里还有猪、牛、马、骡,以及那头帝王赠给罗夫康的大象。罗夫康看着家里面有这么多动物,笑着说自己这个家快变成动物园了。周亚莉对罗夫康说,狗肯定要养,万一野狼野豹闯进来,可以抵挡一下。“这猪嘛,可以吃,人雇好了,在这附近办个养猪场,这样我们就有肉可吃了。这牛嘛,既可以吃,又可以帮工;这马用来骑,骡子是驮东西。这些动物都有用,我们啊都用得着它们。”周亚莉对罗夫康说道。罗夫康说:“那这些猪、牛、马、骡晚上可都要关在屋里锁好哦,要是把它们放在外面,它们就会成了野兽们的美餐哦。”“那是当然的,怎么能让这群猛兽享用呢。这不便宜它们了吗。”周亚莉说。

罗夫康指了指大象,说:“我们还有它呢,它也能保护我们”。

周亚莉看了看大象,说:“看它笨头笨脑的,能保护得了自己算不错了”。

罗夫康说:“你可别小瞧它,我告诉你别看它身躯大,那些虎豹狼可不敢招惹它。它可以当武器用,威力可不小哦。”也许罗夫康看到大象的时候,他会想起当年在特勒拉斯之战中的野犸象。不过,这大象跟野犸象个头比起来相差太多了,即便是这样,此象用作坐骑,在冷兵器的时代,比马强了不少。

罗夫康常到林中散步,偶遇一只灵虎,所谓灵虎,是被人驯养的老虎,长期与人在一起,懂人性。这只灵虎是只白虎。灵虎与罗夫康相处一段时间,成了罗夫康的宠物,由灵虎在林中陪伴在罗夫康身边,自然就没有其它野兽靠近。不过,这灵虎神龙见首不见尾,它在林中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在周亚莉看来,灵虎是个不靠谱的贴身保镖,还是大象和狗狗靠得住。每次罗夫康和周亚莉在林中行走,有狗狗和大象保护,周亚莉心中就踏实了不少。罗夫康倒是为灵虎开脱道,说“这林中动物关系复杂,狼豹虎等猛兽杂居在一起,为争夺一方地盘恐颇费心思。白虎当然也要保护好自己,在这复杂的动物关系中生存下来,故而不可能每天有闲时来陪伴我们”。

周亚莉嘟咕道:“你倒是很体谅人家,不过这荒山野林的确实藏着不少野兽。你看在山那边,每当乌云密布,闪电交加的时候,天空中就会飞着一只只雕鹰,怪吓人的。”

罗夫康说:“这飞的东西倒不可怕。”

周亚莉不同意道:“怎么就不可怕了,听说前几年伊曼鲁努国来了一只火龙,那家伙可大了,把伊曼鲁努人吓了一跳。”

“最后呢,不也是被杀了吗。这种龙一般不会很多,不仅不多,其实很少。因为少,所以成不了气候。且无非会喷火,无须过于担心,一支铁矛箭便能杀死它。”罗夫康对周亚莉说。

周亚莉问道:“你怎么这么了解,你杀过这种龙吗?”

罗夫康笑着说:“我是从书里看到的,说这种龙乃天地灵物,生活在幽深山林中,贪恋财宝,迷恋金银宝器,体长二三十米,浑身硬甲,会喷火。一旦被激怒,便会变得凶恶异常。不过,伊曼鲁努人的铁矛箭能射杀得了它,此龙一旦被铁矛箭射中,便难逃死亡的厄运。对付此龙,一箭足矣。”

周亚莉开玩笑地说:“你对此这么了解,我还以为你射杀过这种龙呢。”

罗夫康说:“这种龙一般不会到我们这里来,因为它们过不了伊曼鲁努人这关。伊曼鲁努人乃是十足的屠龙手,他们猎杀这种龙比我们要有经验得多。”

“不过,雕鹰也怪可怕的,虽然没看到过他们怎么伤人。”周亚莉说道。

罗夫康对周亚莉说:“一般天上飞的不会捕食天上的大型动物,它们只会攻击地上的动物,致他们于死地。”

一日,深夜,林谷中狼在嗥叫。周亚莉在家中的四面八方有八只狗护卫,此外,还有一支犬队在家外,以作后援。一只云豹在黑夜中悄悄走近了罗夫康的家中,被家犬发现了。云豹一口咬住一只狗的颈部,致它于死地。其它几只狗也围了过来,纷纷嘶咬着云豹,云豹咬死了几只家犬,最终被赶来的几只猎犬咬死。云豹被咬死后,又来了一只虎,那只虎在咬死了几只犬后,又来了一群狼。罗夫康的犬卫队哪里抵得住这样的阵势,亏得灵虎前来,击退了狼群,然后与那虎怒目对视。灵虎见猎人来了,迅速逃离。那虎就没这么幸运了,见猎人来了后也想开溜,被一箭射中,随后又被一队士兵的火枪击中,毙命在野外。

见到这一幕,周亚莉可是吓坏了。罗夫康手持火枪,在屋里的窗门静观,他的火枪已做好了发射的准备,决定射杀这些野兽。不过,好在灵虎、猎人以及士兵的出现,最终击退了这群野兽的袭击。就一夜,周亚莉养的犬队死了八只,不过也有一只云豹和一只老虎被杀死。周亚莉对罗夫康说:“一天就死了八只,现在还有十几只,要是多来几次,恐怕都要被杀光掉了。”罗夫康说道:“不怕,我有火枪,杀杀这些野兽还是可以的。”周亚莉不屑地说:“你说得倒轻巧,没有狗在外面守着,那虎豹狼来了,你知道呀。”“那你再多买几只过来不就行了吗,反正这样的狗多得是。”罗夫康说道。

周亚莉想到昨天出现的那只灵虎,笑着说:“还是那只白虎靠谱,过来救我们了,那些狼都被它击退了,另外一只虎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罗夫康说道:“那家伙向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不过关键时刻还是挺靠得住的。”

“是呀,比你那只笨大象是靠得住多了。昨天晚上打得这么激烈,它却一直呼呼酣睡着,没用的东西。别看它个头这么大,真到了用它的时候还不如一只狗呢。”周亚莉气咕咕地说。

罗夫康笑了笑,说:“人家大象是看得开,昨天晚上呼呼地可睡得香哩”。

罗夫康从总参位置上退下来后,帝王明尚丰任命罗夫康为西北都尉兼隆德都尉。隆德区不设都尉,只有中尉。在罗夫康没有被帝王任命为隆德都尉前,隆德区只有一个中尉,后来在隆德区成立了一支西北军,又设一中尉。罗夫康知道所谓的两都尉之职只是虚职,本来罗夫康不想任这两个职,想告老还乡,卸职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帝王明尚丰却执意让罗夫康任两都尉之职,不过明尚丰告诉罗夫康,在任职上对两战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具体的可由本区的将领来办理。显然,罗夫康的西北都尉兼隆德都尉是个位高无权的职位,不过罗夫康也没有任何意见,他乐得轻松,毕竟他本来不想任此职。罗夫康看得很明白,自己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那些年轻将领发挥他们才华的时候了,帝王明尚丰以后肯定会倚重饼德、赵迪昊等将领,来对付外敌,而他的任务已经完成。

罗夫康回乡后,除了看些文件和提点意见外,就基本处在闲暇的退休日子里。他和周亚莉在山林的村子居住,偶有些曾跟他并肩作战过的战友前来拜访。一日,董大钟领着几个老友前来拜访罗夫康,董大钟要比罗夫康大十二岁,当年成立抗蒙金先锋军的时候,罗夫康二十七岁,董大钟三十九岁。现在,董大钟已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他领着几个人特地来看望罗夫康。周亚莉招待来客的菜食和调料是:一盘白斩鸡、一盘熟牛肉、一盘白切肉、一盘清蒸河鱼、一碗野兔肉、一碟花生、蕃茄炒蛋、茄子、包心菜、竹笋、大豆、酱油及一瓶辣椒酱。董大钟见周亚莉端来这么丰盛的菜食,连说够了,够了,我们都老了,吃不了这么多了。不过,董大钟见有野兔肉,说:“不过,这野兔肉吃点倒是蛮好的”。

罗夫康笑着说:“怎么这野兔肉很好吗?”

董大钟说道:“俗话说,这‘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野兔肉质细嫩香醇,味美,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药用补品。野兔肉有‘荤中之素’的说法。吃点野兔肉对人还是有好处的。”

罗夫康开玩笑地说:“听董老这么一说,倒是让我们知道了不少的食补营养的知识。你要是这么喜欢吃野兔肉,搬到我这里就行了。你看,我们这里深山野林的,想抓几只野兔吃吃那还是挺容易的。”

罗夫康的这句玩笑话,也让屋内的气氛活跃了起来。董大钟说:“我已经习惯住在了城里,一把老骨头也不想再换环境了。这次特地来这里,能见到罗将军,心里颇感高兴。”

“爷爷一直很想见罗将军,包括我们都是。”董大钟的孙儿说道。

“是呀,我们见惯了罗夫康将军穿军装,此次前来见到罗夫康将军穿便装,也算是值了。”“怎么,你没见过罗夫康将军穿便装吗?”“没有,没有,难道你见过?”“我也没见过。”“哈哈哈”,整个屋内欢声笑语。

“来来来,请坐就吃吧。”罗夫康请客吃饭道。

董大钟对罗夫康说:“罗夫康,说实话,当年你率军北上将要与金军作战的时候,我以为我们很难再见上一面了。”

“是呀,我也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这样,我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完好无损地回到这里。”罗夫康深有感触地说。

董大钟说道:“几十年如一梦,曾经我们也并肩作战过,在那片广袤的西北之地。如今,回过头来,只剩下我们几个人了。”

“好了,好了,不要说话了,先吃吧,菜都快凉了。”周亚莉说道。

罗夫康和董大钟等人你一块我一块地吃了起来。吃完后,罗夫康和董大钟等人边散步边聊天。董大钟对罗夫康说:“我记得你在北方最后一段日子,帝国的高层对你似乎有所不安,是不是年轻的帝王感到有点罩不住你,怕你功高盖主?”

罗夫康回话道:“也许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是我率大军出征中西亚引起的,事先我没有请示帝王。”

“哦,难怪,帝王会怀疑你。毕竟你平定金国,战功卓著,又有帝国勋章在身,帝国的将领们谁有你这样的成就。帝王想找个人来牵制你,我看他都找不到。”董大钟说道。

罗夫康笑了笑,说:“也许董老说得有些道理。帝王不能不对我抱有一点警惕”。

董大钟说:“所以你退下来是对的,拼了一辈子的老命,何必要再遭帝王等这些高官的猜忌。反正帝国北方大局已定,靠其他将领也能维持现状,不像以前局势那么凶险,如果不让你去顶,派其他人我看更悬。如今,你已完美地完成了当年帝王赋予你的重任。现在,功成身退,是正确的决定。”

罗夫康坦率地说:“不退也不行了,老了,我身体也不太好,是到了退下来的年龄了。”

董大钟也不无感慨地说:“是呀,人不服老不行。罗夫康,许多人说你是个福将。我觉得你也确实是个福将,一生征战,又能功成身退。”

罗夫康点点头,说:“是的,比起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无数的将士,我们这些从军活下来的都是有福之人。还能享受这么舒服的时光,犹如晚霞中的一抹艳丽的光彩,绚丽夺目”。

罗夫康和董大钟两人望着眼前山青水秀的风景,他们俩人或许都有劫后余生,安度晚年的那种平淡和幸福的心境。

尘世间纷纷扰扰,山林中葱葱茏茏,当罗夫康和周亚莉泛舟于水上,船在水里游,人在画中走,如入仙境,能洗去尘世的浮躁,忘却人间的烦恼。有时,北面的群山黑云密布,闪电雷鸣,而罗夫康在家中坐在石凳上望着山的另一边的如同魔境般的一幕,他的内心会有种什么样的感觉。至少,罗夫康很享受这段日子,这段他人生难得的,也是最后的一段闲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