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25章 伊曼鲁努国?屠龙记

第二百二十五章 伊曼鲁努国?屠龙记

在帝国西北部广袤的土地上,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伊曼鲁努人掌控着。当帝国击败了伊曼鲁努帝国后,那些没有死于战火的伊曼鲁努人向西跑到了西北地区的边缘地带定居了下来,帝国的部队无力到达这片区域,西北地区实在是太大了,帝国的兵马只能占领西北的一部分地区。伊曼鲁努人集中到了西北地区靠近边缘地带的一片狭长地区,以旧都圣列斯哥为中心,建立一座座城池。由于王子奥里布托死于伊曼鲁努末代国王斯坦?曼萨塞乐之前,在曼萨塞乐死后,由伊曼鲁努帝国王族的一个女子继承王位,被称为女王。自此以后,伊曼鲁努的王位都由女子来继承,伊曼鲁努帝国也改为伊曼鲁努国。事实上,伊曼鲁努国一开始只是一个由伊曼鲁努人集聚的区域的名称,整个国家的组织程度非常松散,而且在战火中逃出来的伊曼鲁努人或多或少都担心克里斯蒂人会打过来。不过,令伊曼鲁努人渐感安心的是克里斯蒂人并没有对他们斩尽杀绝。克里斯蒂国国王明成隆只是想击败伊曼鲁努帝国,把伊曼鲁努人变成他的子民,与克里斯蒂人和其他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明成隆对伊曼鲁努人没有采取屠杀式的行动,用宽柔对待伊曼鲁努人。

很多伊曼鲁努人跑到西北的边缘地带,见克里斯蒂人没有杀过来,越来越多的伊曼鲁努人就在这片区域定居下来。本来西北地区就是伊曼鲁努人的地盘,伊曼鲁努人分散在西北各地,现在多数伊曼鲁努人聚集在一片狭长的区域,一个国家逐渐成形。帝王二世元年,即公元一三○年,伊曼鲁努人正式建国,国名为伊曼鲁努国,推举公主萨利?艾波拉丽为伊曼鲁努国的女王,成为伊曼鲁努国的最高统治者,定旧都圣列斯哥为伊曼鲁努国的都城。女王艾波拉丽吸取了伊曼鲁努帝国覆灭的教训,她向全体军民表示伊曼鲁努国永远不对外扩张侵略,与克里斯蒂国和平相处。

帝国的高层对伊曼鲁努人建国一事似乎并不清楚,即使他们知道了,也并不在意。西北部地区实在是太大了,帝国的军队实际控制的区域只及西北部的一隅,另有很大的一部分仅仅只是名义上的统治。再加上西北地区世代就是伊曼鲁努人的地盘,伊曼鲁努人是西北地区绝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况且西北边缘地带紧临一大片望不到边的丛林。据说这片如海洋般浩瀚的丛林有许多未知的可怕生物。克里斯蒂人对此颇有心悸,有伊曼鲁努人在西北地区为他们抵挡西边丛林邪恶物种的入侵有什么不好。

帝王二世二十年,伊曼鲁努国女王艾波拉丽去信给帝王明青栋,表达两国维持和平,和平共处的意愿,明青栋爽快地答应了,回信给艾波拉丽,帝国愿与所有的伊曼鲁努人和平共处,“双方可以自由往来贸易,维护西北地区的和平”。不过,帝国和伊曼鲁努国没有互派使节,入驻彼此的都城,也没有任何正式的往来渠道,双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双方的来往只在民间。帝国的高层不清楚伊曼鲁努人的具体情况,只知道很多伊曼鲁努人群集在西北地区的边缘地带,人丁兴旺,有不少城镇集市。广阔的西北地区,帝国只控制了三分之一的土地,伊曼鲁努人也控制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另外还有三成的土地实际处在中间地带的状态,名义上是帝国的领地,可帝国对它的管控却非常弱,没有任何一支常驻部队在此。

西北地区是一个复杂的地区,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群体大小不等的蛮夷人(帝国对少数外族人的统称),这些蛮夷人多得人数有几万,少得几千人,散布在西北地区。帝国在西北地区有三十多万的军队,常住人口三百多万(不包括伊曼鲁努人),伊曼鲁努人在西北地区有四百多万,其中在伊曼鲁努国有三百多万,其中有十万伊曼鲁努军队。由于伊曼鲁努国奉行不扩张不侵略的防御政策,军队多为防御据点和城池的守卫兵力,机动兵马只有三四万人。在和平的日子里,伊曼鲁努国的发展持续而又稳定,人口越来越多,在帝王四世时期,伊曼鲁努国的人口就接近五百万,军队人数达到十三万,其中骑兵五万。

伊曼鲁努国有三大城市,从北向南分别是圣列斯哥、匹斯亚克和托波莫达。这三座城市周边又围绕着一系列卫星城镇,形式了一个城镇集市区。其中,匹斯亚克在燕子湖附近,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匹斯亚克成为伊曼鲁努国的经济中心。在防御上,伊曼鲁努人把许多城镇修建的如同堡垒一般,他们的城池多为圆形,城墙上安置着一门门的重炮,所有的建筑都是土石结构。伊曼鲁努人吸收了克里斯蒂人的火炮技术,研究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同类型的火炮,有小型火炮、轻型火炮、重型火炮;有移动的战防火炮,有便于携带的小型火器,有可连续发射的转动炮。“在本身具有的冷兵器的格斗下,辅之以火炮的交叉使用,使伊曼鲁努军的攻击变得更为犀利猛烈,锐不可挡。”

伊曼鲁努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他们拥有古老悠久的历史,而且他们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接壤,都城圣列斯哥更是有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到过圣列斯哥的帝国人曾这样描述这个“圣地”:“半圆形的高墙上一座座钢铁重炮拱卫着它,厚实的高墙镶嵌着一扇高达几十米的玄铁门,门打开的时候会发出沉闷的响声。走进城内,一栋栋白色的房屋林立地往上叠高,一条条道路围绕其间,最高处便是宫殿,宫殿与山有一条通道。宫殿外有绿草树木还有喷泉。这宫殿离地有二三百米高,宫殿里有许多猛禽野兽,从天上有时能看到掠过的一只大大的雕鹰”。对圣列斯哥,无论用何种语言描述都不为过,这是一座千年都城,它的历史底蕴不是哪座城市能够比得。

在伊曼鲁努国,有一支数万人的骑兵部队,这些骑兵战士披着钢盔钢甲,连他们的战马也全副武装,被一身银装包裹。伊曼鲁努骑兵战士的敌人是从丛林中出来的兽人,有些兽人还骑着它们的坐骑——巴多达尼克座狼,巴多达尼克座狼是一种野兽,本身也有很强的攻击性。伊曼鲁努国在西北靠近丛林边缘地带建有连环式的据点工事,有一万多名伊曼鲁努士兵守卫在那里。但是,在上千公里的边线上,兽人想突破这所谓的链式防线是非常容易的。兽人的进犯,少则十几人,多则上千人,伊曼鲁努的骑兵队在闻知兽人进犯后会赶过去,与兽人作战。这些兽人那是骁勇善战的伊曼鲁努骑兵的对手,在伊曼鲁努骑兵的炮火打击下,兽人像被砍瓜切菜一样被轻易击倒,它们只有被动挨打的命。时代变了,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兽人早已落伍,在装备着火炮的伊曼鲁努军面前,它们已难以构成什么威胁,即便是曾在第一纪元辉煌一时的阿林肯人的带领下,也一样难逃灭顶的厄运。

落伍于时代,必然要被时代所淘汰,这是大势所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伊曼鲁努人很会利用生物作武器,他们能驯养老虎和雕鹰。伊曼鲁努人驯养的雕鹰能长到五六米,堪称空中的庞然大物,张开翅膀,有近十米。蒙古汗人看到这种大雕,吓得磕头伏拜,所以蒙古汗人对伊曼鲁努人有着天生的敬畏。蒙古汗人没有踏入过伊曼鲁努人的区域,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西北地区还有一个伊曼鲁努国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那就不得而知了。

伊曼鲁努人培训出了一支雕鹰部队,有十几只雕,体长在四米到六米间,翅展在八米到十米间。伊曼鲁努国的雕鹰部队是用来捍卫伊曼鲁努国的天空,矛头直指威胁他们领空的一种巨大生物——塔波洛的恶龙。塔波洛的恶龙,意即为会喷火的龙,这是一种极为凶猛的飞禽,它有着坚硬的皮甲,尖利的大爪,体长有近二十米,两翅展开四五十米,在它的口中能喷出一条条火焰,它是天空的主宰者。只不过,塔波洛的恶龙数量极少,且多在丛林深处,很少攻击有人群聚集的地方。不过,伊曼鲁努人已听到了风声,一条凶恶的塔波洛的龙已经出现,灾难可能会在某个时间降临到伊曼鲁努人的头上。

在生物界中,走兽以虎为王,虎下为豹,豹下为狼;飞禽以龙为首,龙以下则是雕,雕下为鹰,鹰下为隼,隼下为鸟。走兽和飞禽,因有着不同的活动空间,一般互不打扰,但是,飞禽在空中,走兽在地上,因而猛禽在与猛兽的搏斗中显得更加有优势。飞禽可以在空中对走兽予以突然的打击,比如在自然界中雕鹰能捕杀野狼,什么时候看到野狼捕杀过雕鹰,这就是空中对地上的优势。

塔波洛的恶龙即是空中的霸主,也是生物界中的霸主,用游戏界的术语来讲,它就是大boss。那么,塔波洛的恶龙真的会喷火吗?这是传闻?还是真的?要想证明此事,我们就必须得从火焰产生的原理这一科学视角来解读在生物界中是否真的存在会喷火的动物。

我们知道,一些化学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能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如白磷,在坟地上看到的鬼火其实就是人的尸骨因腐烂分解流出的白磷在达到白磷燃点的温度的自然条件下自燃所致。再比如说引发天津港爆炸事件的现场起火的化学物质硝化棉,硝化棉能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极自燃。据了解,由于鲸生前吃了很多食物,消化后会产生甲烷、氢硫化物及氨等气体,死亡后鲸体内温度升高,细菌分解内部有机物产生更多气体,增加腹部与肠道压力。若处置不当,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俗称“鲸爆”。

从“鲸爆”这一现象看,龙会喷火的火焰的产生原理是:龙在吃了很多食物,消化产生了甲烷、氢硫化物及氨等气体,这些气体在高压作用下,一些可燃气体,如甲烷,达到燃点后,被喷射出去,接触空气后,迅速燃烧,形成一条长长的火焰。其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龙喷火的原理有点类似于现在军队里的火焰喷射器,而我们也可以把会喷火的龙看作是一个在空中可灵活飞行的巨大的“火焰喷射器”。

帝王五世元年,在离伊曼鲁努国边境几百公里远的丛林中的一座矿城,盘踞着一条塔波洛的恶龙。恶龙的出现让伊曼鲁努国的人民人心惶惶。不过,这恶龙的到来,多半也是伊曼鲁努人自己到丛林中采矿引起的。一群伊曼鲁努人深入丛林,在丛林的一处发现了金矿石,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开采,挖矿者砍伐周边的树木,建屋造房,在产矿业的周边地带兴起了一座城市,被称为矿城。没想,恶龙飞了过来,毁了矿城,还赖着不肯走了。在矿城的伊曼鲁努人逃了过来,恶龙出现的消息迅速在伊曼鲁努国传播开来。伊曼鲁努国女王萨利?爱迪菲娅(就是罗夫康当年去救的那个伊曼鲁努公主,详见“战斗吧,我的勇士”这一章),令伊曼鲁努国各守城官员做好应对恶龙来袭的准备。伊曼鲁努人对恶龙的入侵作了充分的防御工作,每个城池都有射杀恶龙的弓箭发射塔,都有数量不等的可以杀死恶龙的铁矛箭。对恶龙,伊曼鲁努人早已制订了相对应的策略,先是用雕鹰部队把恶龙缠住,然后再搭箭射杀。

由于恶龙皮甲硬厚,要用特殊的箭支才能射杀它。这种特殊的箭支制造难不到伊曼鲁努人,他们制造出了能刺穿恶龙皮甲的铁矛箭,总共制造了数百枚,分送到伊曼鲁努的各城镇。伊曼鲁努的城镇都有可以发射这些铁矛箭的发射塔,每座城镇至少有三座发射塔。面对着恶龙可能的来袭,伊曼鲁努人严阵以待,不惧恶龙的到来。

有些勇敢的伊曼鲁努人决定去矿城看看,恶龙是不是已经飞走了。走在去矿城的路上,那些伊曼鲁努人惴惴不安。天有点冷,龙在冬眠,在丛林的深处有许多未知的生物及野兽。这群伊曼鲁努人壮着胆去探龙,雪花在空中飞舞,天气还未转暖,在万花纷谢的日子里,他们终于看到了那座死气沉沉的矿城,看到了矿城,他们仿佛感到有种世界末日般的景象。正是: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恶龙未足奇。

这群伊曼鲁努人进入矿城,惊醒了睡梦中的恶龙。恶龙被惊醒后,狂怒不已,它展翅高飞,向着伊曼鲁努国的方向飞去。以下便是伊曼鲁努国的屠龙记——《伊曼鲁努国?屠龙记》:

那恶龙飞向伊曼鲁努的匹斯亚克,匹斯亚克附近的燕子湖注定与恶龙有着不解之缘。得到警报后,伊曼鲁努国的雕鹰部队出动了。匹斯亚克的守卫官对恶龙的来袭毫无惧色,匹斯亚克的建筑皆为土石结构,恶龙喷出的火焰烧不到城内的建筑,城内的五座发射塔早已严阵以待,待恶龙到来,将其射杀。塔波洛的恶龙来了,匹斯亚克的居民看到恶龙像是一只巨大的蝙蝠,利声尖叫,朝他们飞了过来。正在此时,五只雕鹰赶到,与恶龙展开了搏斗。

恶龙的肚子鼓了起来,从其口中喷出长长的火焰,雕鹰用嘴啄击着恶龙的皮甲。恶龙被激怒了,它使出了浑身解数对付围攻它的雕鹰,它不停驱散着向它围拢的雕鹰,开始了它的各个击破:一只雕鹰被恶龙的火焰喷中,然后被恶龙的利爪刺中,倒了下来,栽倒在地;一只雕鹰想要趁恶龙不备,偷袭它,没想恶龙突然回头,从口中喷出愤怒的火焰将这只雕鹰卷入火焰中,在一阵高温的炙烤后,这只雕鹰全身冒着青烟,笔直地落了下来,重重地倒在了地上;一只雕鹰头部被恶龙的火焰喷中,随即又被恶龙咬住,在恶龙尖牙的合力下,身亡掉了下来;一只雕鹰被恶龙的尾巴击中,然后也在恶龙的嘶咬下,倒了下来;这最后一只雕鹰被恶龙追赶,恶龙不停地向其喷射火焰,一次次被其躲过,恶龙紧追不舍,终于恶龙的怒火射中了它,然后又来了一次,最后这只雕鹰终于不支,在火焰无情地吞噬下,壮烈牺牲,倒下地来。

雕鹰与恶龙大战的一幕,看得匹斯亚克的居民惊叹不已。每次雕鹰的坠地在居民的心中都会产生一种大地震动的感觉。他们希望雕鹰能战胜恶龙,但是恶龙的体型太大了,体型不小的雕鹰显得有些小,在与恶龙的搏斗中并不占上风。在一只又一只的雕鹰被恶龙干掉后,匹斯亚克的居民看到用雕鹰杀死恶龙的希望越来越小。恶龙不断喷出道道火焰,令雕鹰深受其害,一只又一只雕鹰在火焰的肆虐下被无情地吞噬,然后便做起了自由落体运动,咚的一声撞击在地面上,大地也为之颤动了一下,也使人们的心灵受到了震动。

恶龙在把雕鹰干掉后,怒吼着向匹斯亚克俯冲过来,匹斯亚克的五座发射塔早已瞄准了恶龙,在恶龙冲过来的时候,一枚枚铁矛箭射向了它,终于一枚铁矛箭射中了恶龙。恼羞成怒的恶龙扑向了一座发射塔,将其摧毁,但已无济于事。它又被几枚铁矛箭射中,恶龙飞一般地冲向天际,它怒吼嘶叫着,挣扎着往天上飞,它的嘴巴张着很大,似乎在渴望苍天的眷恋,在像一枚火箭直直地上升了一段后,恶龙便停止了撕心裂肺的叫喊,从空中掉落下来,摔倒在了地上。

恶龙摔落在地的那个响声,匹斯亚克城内的居民都能感觉得到。“恶龙死了”的消息很快就在全城传播开来。事后,匹斯亚克的居民心有余悸地说,那叫声实在是太可怕了。恶龙掉落在了城外,一些伊曼鲁努人跑到城外去目睹恶龙的真颜。他们看到恶龙死的时候嘴长得好大,眼珠子像迸裂一般,死得时候肯定很痛苦。恶龙身上被四枚铁矛箭射中,肚中一枚,脖子上一枚,另二枚射中了身体的两侧,可见伊曼鲁努的弓箭手的射击准度。

匹斯亚克的守卫官向女王爱迪菲娅汇报道,恶龙在与我五只雕鹰的搏斗中,把五只雕鹰全部猎杀,但恶龙在与雕鹰的搏斗中耗尽了力量,已呈强弩之末。在我雕鹰耗尽其精力后,恶龙在向我城池俯冲下来时,我发射塔的铁箭迅速射向了它,第一枚射中其肚,第二枚射中其脖,另有二枚射中其身两侧。恶龙被我铁箭射中,冲上天拼死挣扎着哀嚎,在摧毁了我一发射塔后,掉落在了城外。

恶龙之死传遍了伊曼鲁努国各地,伊曼鲁努的女王及全体臣民都为此松了一口气。

对恶龙尸体的处置是就地焚烧,待烧成灰后,把龙灰择地掩埋。令匹斯亚克居民感到庆幸的是,恶龙掉在了城外。不过,考虑到对恶龙的焚烧会引发爆炸,因为恶龙体内也许有大量的可燃气体,身体被点燃后,会产生剧烈的爆炸。因此,伊曼鲁努人在对恶龙的焚烧的处理格外地小心。在把恶龙烧成灰后,把龙灰掩埋于一处山岗中。

在对恶龙的尸体进行处理时,伊曼鲁努人也把五只死去的雕鹰集中于一地,把它们埋葬,并树一碑,在碑上,刻上碑文,写道:

这里长眠的是五只好雕!

它们把生命献给了祖国。

在与恶龙的搏斗中牺牲,

我们应该牢记感谢它们,

特地树碑纪念这个伟绩。

以上便是伊曼鲁努国记载的屠龙记。

伊曼鲁努国的屠龙一事也传到了帝国,帝国的人民议论此事时,庆幸伊曼鲁努人在西北边地为他们挡住了恶龙的来袭。不过,伊曼鲁努人也该感谢帝国帮他们消除了西北的敌患。帝王三世末年,蒙金联军大举入侵帝国西北部,令当时的伊曼鲁努国的全体军民都颇感惶恐,尤其是在西都被蒙金联军攻占摧毁后,伊曼鲁努的女王及他们的臣子都紧张地看着敌军下一步的动向。当时,伊曼鲁努国高层对蒙金联军的判断是一群比帝国还要可怕的敌人。一旦蒙金联军入侵伊曼鲁努国,后果就将变得不堪设想。好在,蒙金联军没有发现西北部还有一个伊曼鲁努国,蒙金联军在与帝国军队的作战中最终退出西北地区,返回故地。只是,以后蒙古汗军次次侵扰帝国西北部,也难免令伊曼鲁努国不得不关注敌人的动向,虽然蒙古汗国进攻的矛头一直指向帝国。

伊曼鲁努国的女王及其将领认为,伊曼鲁努国之所以没有遭到敌人的侵犯是因为敌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是因为伊曼鲁努国地处西北地区的边远之地,让敌人对他们的存在不得而知。如果让蒙金军知道了伊曼鲁努国的位置,那伊曼鲁努国能抵抗得了蒙金军的入侵吗?伊曼鲁努的将领心中没底。不过,好在帝国的军队帮他们解除了心中的忧患。罗夫康的帝国北方军于帝王五世元年平定了金国,饼德又在帝王五世十一年,重创了来犯的费朗的金军,使得帝国北方的和平彻底巩固,金军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对帝国构成致命的威胁,帝国的北疆大体已定。

到了帝王五世十五年,帝国又派出几十万大军讨伐蒙古汗国,迫使蒙古汗国割地求和。随着帝国与蒙古汗国的和谈成功,两国开始进入和平的轨道,帝国西北部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伊曼鲁努国在东边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在帝国与蒙金军作战中,伊曼鲁努国的高层看到了帝国的强大,也看到了伊曼鲁努国与帝国和平共处这一方针的正确。伊曼鲁努国帮帝国守住西北地区的边疆,防止丛林深处的邪恶力量侵入西北地区,而帝国则帮伊曼鲁努国消除其东边的敌患。两国虽然没有交往,但在捍卫自己本国安全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了对方一把。帝国的高层与伊曼鲁努国的高层心中都清楚对方的存在有利于自己,只要两国保持和平的态势,共处共荣,便有利于两国的发展。

有时候,距离产生美。帝国与伊曼鲁努国心照不宣订立了一个无形的和平公约,共同分享着和平带给两国蓬勃发展的生机。在伊曼鲁努国的女王及文武大臣眼中,这可能就是最有利于偏居于一隅的伊曼鲁努国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