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18章 马蹄声响,斗志齐

第二百十八章 马蹄声响,斗志齐

刘温韬把经济改革方案提交到最高法院,交给七个常务法官过目,刘温韬对七个常务法官说,此方案会秉着自愿的原则,不会用强迫的方法来执行。刘温韬这么说,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经济改革方案能尽早获得通过。刘温韬对内阁的官员说:“如果方案的一切都秉着完全自愿的原则,那么这个方案里所要求的一切都不会得以执行。所以,我们要推行经济改革的方案,必须在自愿的原则框架下用一些手段,来推动经济改革的进行。”

一个内阁的官员向刘温韬提到了纺织业的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纺织业中,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资金,几十台甚至上百台织机,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这种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较高的经营形式与学相所要建立的大型手工工场有某种相似性。”

刘温韬笑着说:“这些机户怎么能跟大型国有手工工场比呢。我们所要建的手工工场的规模要比他们大得多。再说,这种机户并不多,且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如海州、江宁等地。纺织业大多数还是以个体散户为主。”

一个内阁的官员说:“纺织业确实有利可图,一些地区的花布,花色众多、质地优良,精美的织布一匹可卖上百两银子,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所以要把她们集中起来,建立大型的手工工场,产出更多的利润。这大型的手工工场一建立,规模可不是那些机户所能比的。一个国有的手工工场至少得有几百台织机吧,帝国出资金、设备和原料,再统一收集,运输,销售,这样不仅扩大了销售的规模,还降低了商品流通各环节的成本,这岂是那些机户所能比得。”刘温韬自信地说道。

最高法院的七个常务法官在看过刘温韬的经济改革方案后,提了几点意见:所提各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在未经充分证明下须先进行试点试验,若是好的话,再根据各地情况分步执行,一一加以推广;凡推广经济发展的新政不能动用行政力量强制执行,以免引发民众抵触,并激起事变,须用温和之手段,在不引起民众强烈抵触情况下妥善进行;建立大型国有手工工场不得与民争利,在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私人机户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不应通过国家的力量加以破坏,你们所建的大型手工工场必须是建立在多是个体散户的地区……

刘温韬根据最高法院七个常务法官所提的意见,对经济改革方案作了针对性的更加明确的阐述,征得了最高法院的同意后,经济改革方案以条文的形式正式颁布实施。刘温韬的这个经济改革方案采取分步走,先建立一块“试验田”,然后逐次波浪式的推广;用引导的方式促使经济改革的各项措施得以顺利进行;把大型的手工工场建在个体散户集中的地区。刘温韬和他的那帮内阁官员开始策划在哪些地区新建大型的国有手工工场以及先建几个。内阁的官员们一开始制订的新建方案是在坦特哥州、益甘丰州和海崖半岛各建立一个大型的国有手工工场。刘温韬对此并不满意,他认为太少了,才三个,刘温韬要多建几个。最后商定,先新建八个大型的国有手工工场,在坦特哥州建三个,益甘丰州建三个,海崖半岛建二个。刘温韬说道:“在这些地区建大型手工工场有优势,因为这些地区的纺织业多是以个体散户为主,不像海州、萨里特、伏洛加、江宁这些地区,纺织业比较发达,私人机户多,规模也不小。多的有超过一百张织机的。我们进入那里建大型的手工工场,一是违背了最高法院所定的与民争利,而且发展空间也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先在坦特哥州、益甘丰州和海崖半岛建几个工场,看看好的话再扩大国有工场的数量。”

新的经济改革方案实行后,刘温韬和他的那帮内阁官员便开始为推动帝国经济的发展忙碌了起来。帝王五世五年,新经济改革方案的出炉使帝国的经济又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在这一年行将过去的时候,在帝国北方寒风呼啸,雪花纷飞的日子,饼德的帝国一师的部队齐整待发,朝着更远更寒冷的北方开始执行制订好的“雪夜”行动。

对饼德来讲,派部消灭北面的金军达勒善部,尤其是在最冷的时候行动,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御寒工作。越往北天气越冷,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对北上的部队须做好保暖御寒工作,除了给出征的将士备好御寒的军装,由于制订的作战计划首先要派出一支部队对敌人进行偷袭,部队行军不能生火做饭,况且天寒地冻的地方,要做顿热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时,饼德想到了卜赛亚托人,卜赛亚托人世代居住在寒冷的地带,他们肯定懂得在寒冷的条件如何饮食。饼德派人到卜赛亚托那里考察,帝国一师的考察人员发现卜赛亚托人以捕食海豹、海象、鲸等为生,“卜赛亚托人吃生的鲸肉,也把海豹肉做成生食。有一种做法是先用海豹的脂肪熬成油,把切成一块块的瘦肉浸泡在油里。这东西热量非常高,吃一块之后很久都不饿,打猎时装上一瓶子,能保证能量补给。在卜赛亚托人看来,拿出一罐子生海豹肉块,是很珍贵的待客食物。”

帝国一师考察人员回来之后对饼德的报告,使饼德决定向卜赛亚托人购买浸泡在油里的海豹瘦肉。同时,饼德又向噶布巴斯人购得了一批牦牛,作部队出征的驮畜。在作战部署上,饼德制订了对达勒善部实行三面围攻的战术,先派出一支部队偷偷绕到达勒善部住地的背后,对其发动偷袭,然后东西两支部队左右夹攻达勒善部,歼灭敌人。那么,到底派多少人马北上围攻达勒善呢?据侦测,达勒善的人马不多,就一万多人,考虑到行动的隐蔽及极寒天气下物资补给的有限,主要是维持人体能量的食物——油浸海豹肉不多,饼德决定派出一万八千人马,其中三千人马为偷袭部队,一万人马从西面对敌发动进攻,另五千人马从东边对敌发起进攻。

那么该选谁的部队执行偷袭任务呢?在整个作战计划中,偷袭能否成败直接关系到作战的成败。偷袭的部队要绕到达勒善部的背后,所要面对的天气更为恶劣,那么找谁好呢?饼德召集帝国一师中队长以上的会议就向与会的将官们询问道:“统帅部要选三千人为偷袭部队,深入寒冷的北方,绕道敌后,不知在会的将官谁敢担当此任?”

饼德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军官蹭地站了起来,对饼德说:“我愿率部担当此任”。饼德看着那个站起来的年轻军官,他叫李良诚,今年二十五岁。李良诚十八岁参军,进入帝国一师,现为帝国一师的一名中队长。李良诚向饼德将军毛遂自荐道:“报告饼德将军,我叫李良诚,是一名中队长,我愿意率部执行偷袭任务。”看到这位年轻军官的自告奋勇,饼德欣慰地点了点头,对李良诚说:“好,既然你自告奋勇,我便把这艰巨的任务交给你,希望你不要令我失望。”

于是,李良诚率领三千人马执行偷袭金军达勒善部的任务。

帝王五世五年十二月上旬,李良诚率部出发了,与此同时,副联队长梁秦率领的一万人马出中西亚,按作战计划从西边对达勒善部发起进攻,大队长吕宋良所率的五千人马跟在李良诚的后面,按计划从东边对敌发起进攻。此时,金区北边天冷得要命,气温逼近零下三十摄氏度,再往北天气只会更冷。李良诚的部队带上他们作战用的后勤物资出发了,他们身边唯一能帮他们减轻负担的便是那一头头的牦牛了。饼德请了卜赛亚托人给李良诚的部队作向导,引导李良诚部能顺利绕到达勒善部的背后。

寒风刺骨,雪片纷飞,这是一个雪的世界,在这雪花漫飞的日子,李良诚和他的人马出发了。卜赛亚托向导告诉李良诚这还不算是冷的,更冷的还在北方。李良诚后来回忆道,“我们没有被这恶劣的天气吓倒,我想金军的部队既然能在这寒冷的地带生活,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呢”。越往北,寒风割在人脸上的感觉就越来越疼,渐渐地,李良诚和他的官兵看到眼前的颜色越来越单调,整个世界渐渐变成了冰雪的世界,一片白。“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脑子会变笨,动作反应都很慢,各方面身体机能都在下降。一路上都是单调的茫茫冰雪,没有别的颜色。星星密密麻麻,飘渺闪烁,点缀在深邃的夜幕上,天旋地转,往来如梭。冰雪苍苍茫茫,大地如同洁白的晶体。只是月亮如故,沿着自己特定的轨迹,时有时无,有圆有缺。满月如闪亮的镜子,在星际间旋转,将太阳的光芒穿过冷夜的黑幕,反射到冰原上,清澈如水,照亮了万物。有时,在夜空中会忽然冒出一道绚丽的彩虹,翻腾跳跃,五彩缤纷,奇形怪状,变幻莫测,卜赛亚托人告诉我,这是极光。”

出于隐蔽的需要,李良诚的部队常常昼伏夜行,在李良诚看来越往北夜越长,昼越短,“这北方的天气也适合我们的夜行军,保证了我们能出敌不意绕到敌后方,偷袭敌人”。“只是,有时铺天盖地的暴风雪阻断了我们前行,那暴风雪,卷起积雪,恨不得把地上的一切都劫掠而去,连御寒能力极强的牦牛也会无情地被它击倒,湮没。”在冰天雪地上行走,李良诚和他的部下也能看到一些寒带的动物,譬如说白熊。白熊,那胖胖的身躯在雪地上慢吞吞地行走,看起来还是蛮有趣的。不过,卜赛亚托向导告诉李良诚:“别看白熊胖乎乎的,它跑起路来可比人快哩。而且白熊性情凶悍,别看它长得憨厚,它可是寒带地区最凶猛的食肉动物,连海上的鲸鱼它都敢攻击,人的话就更不用说了。野犸象是杂食动物,我们对付白熊,往往用野犸象对付它。纽尼基斯人则用一群猎犬把白熊围住,再用长矛刺杀它。”

卜赛亚托人的向导的话,倒是令李良诚开了眼界。只是,行走在这冰冻的世界,碰到暴风雪的李良诚部在一处凸起的“冰山”躲避暴风雪的来袭。“天气冷的已无话可说,现在的我们已到了战斗的前夜,气温也已降到极点,狂风暴雪下,连牦牛也受不了了,嗷嗷地叫着,与这呼啸的暴风雪对抗着。官兵们蜷缩在一起,饿的时候就吃一块海豹肉充饥。在严寒的天气下,他们的斗志依然高昂,无所畏惧。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与敌人比拼的是意志与精神,谁能熬得过去,谁就能赢得胜利。”

在这狂风暴雪下,目睹着眼前的冰雪世界,叩动了李良诚的诗情,他作诗一首道:

白雪茫茫一片净,

绚丽极光飘夜空。

暴风雪雹狂肆虐,

人迹罕至无人烟。

雪狐白熊偶遇见,

觅食散步挺悠闲。

昼伏夜行逼近敌,

风餐露宿灭敌切。

李良诚的部队行进到了达勒善部住地的背后,“在天亮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住宿地,被一片白雪所覆盖。我随即命令部队对其发动进攻。天气太冷,火炮都被冻住了,只能使用手中的冷兵器了。我们呐喊着朝敌人杀了过去,敌人根本没有防备,仓猝上阵,很快被我们一一击破。卡布诺尼人的百姓抱头鼠窜地跑来跑去,随着援军的到来,敌人陷入了崩溃的状态,四处逃散,被我们围追堵截,终于敌人放弃了抵抗,战斗也随之结束”。

在帝国军队的围攻下,猝不及防的达勒善的人马,当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在这冰天冻地的地方,达勒善的人马的抵抗意志在李良诚部的冲杀下迅速瓦解。达勒善在逃跑中被李良诚的部下射死,其部下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李良诚、梁秦及吕宋良把被俘的人马和跟随他们的百姓押解到了金区,接着渡过噶巴布斯河,来到帝国北方,听候发落。

饼德闻知北上作战大功告成,非常高兴,在命令所部官兵把达勒善的人马押到帝国,饼德上文给帝王明尚丰,向帝王报捷。帝王明尚丰在得到饼德的捷报后,发贺文给饼德。随后,饼德写了一份战斗报告呈给帝王明尚丰,明尚丰颁给梁秦、吕宋良、李良诚各一枚金质奖章,参战所部官兵各授予银铜奖章。此战中,李良诚和他的部下表现得最出色,正是李良诚部在这场战斗的英勇善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李良诚率部胜利返回后,饼德晋升李良诚为大队长。

李良诚,是帝国斯波尔摩人,出生于一个军人之家,从小习武,十三岁开始翻读兵书。李良诚立志要做一名军人,十八岁他主动要求加入帝国一师,成为帝国一师的一名普通战士。在作战中,李良诚机智勇敢,在米里斯提之战中,李良诚因其出色优异的表现从一名普通战士晋升为中队长。在帝国一师对李良诚的一份表彰中称赞他在米里斯提“常常在战斗中想出攻坚击敌的好方法,不仅战斗成果丰厚,且作战时其手下战士伤亡也比其他同类部队少得多”。这次,在北上之战中,饼德看到了李良诚这位年轻军官的军事才能,任命他为帝国一师的大队长,给予他更多指挥兵马的权力。

达勒善的部队经此一战也全军覆没,连同跟随他们的百姓一并押到了帝国北方,还有那些在中西亚的卡布诺尼人也被抓了起来,押到帝国北方。饼德对他们的处理是把他们流放到帝国西北部作劳役。饼德的这一想法也征得了帝王明尚丰的同意。明尚丰也认为这些人不能留在金区,毕竟他们是一群死心塌地跟着金军走的人,所以必须要让他们离开他们的故土。于是,明尚丰作出指示,把北上之战所俘获的卡布诺尼军民统统流放到帝国西北部,罚作劳役。

北上之战的胜利,彻底解除了金区北边的金军对帝国的威胁,这样,饼德和帝国北方的军队便能集中全力对付将来来犯的费朗的金军了。

在北上之战胜利结束后,罗夫康去文给饼德,对饼德彻底肃清了金区北边的危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饼德,在这一时刻,你们果断对北面之敌发起进攻,实为正确之举。北边之敌虽然人数不多,但终究是一个隐患。在塞外之敌的金军主力没倾巢来犯下,此时是你们消灭北敌的大好时机,一直拖着只会对你们越来越不利。这是因为帝国高层已开始策划对蒙古汗国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到时帝国一师恐也要配合帝国中央军的行动,对蒙古汗军施以两面攻势。因而,你们能在这一时刻迅速歼灭北边之敌,对你们未来的军事行动的调配和应对有可能的多个方向的军事抵御和防备是大有裨益的。

在曼蒂兰斯特当总参的罗夫康似乎觉察到了高层的动向,在帝国北边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帝王明尚丰开始把作战的矛头指向了蒙古汗国。帝王明尚丰不可能总是让赵迪昊去执行扫荡蒙古汗国河南地区的任务,明尚丰已经开始策划一场对蒙古汗国的更大的攻势。帝王五世七年的一月,明尚丰把统尉裘廷炜、副统尉朗特克叫过来商讨要事。明尚丰对裘廷炜和朗特克说到了在今年上半年对蒙古汗国的左贤王部发动一场歼灭战:“在今年上半年,我已决心派出帝国中央军和饼德的帝国一师对蒙古汗国的左贤王部发动一场大的攻势,消灭在蒙古汗国河东地区的左贤王部。”

统尉裘廷炜问:“关于此次作战,帝王打算派多少人前去?”

帝王明尚丰说道:“帝国的中央军派出十万人,饼德的帝国一师抽调三到四万人。”

“具体的作战计划已拟定好了吗?”裘廷炜又问。

明尚丰说道:“大致的作战计划我已想好。叫你们过来,就是想把这个作战计划告诉你们,看看这个作战计划还有什么不足,定下来后再向外发布。”

明尚丰的作战计划是由赵迪昊率五万帝国中央军攻击蒙古汗国的左贤王部,另五万分别由赵迪昊的部下及周敏华率领,用来对付前来援救左贤王部的蒙古汗军,饼德的帝国一师部队从金区进入蒙古汗国,配合赵迪昊部,协助赵迪昊部歼灭左贤王部。

对帝王明尚丰提出的这个作战计划,裘廷炜和朗特克认为可行,不过,裘廷炜认为,这一次进军蒙古汗国作战规模比较大,很有可能会引发蒙古汗国和帝国的一场主力决战。一旦蒙古汗军倾全力来战,恐到时帝国的各支部队无法抵御来敌。因此,裘廷炜向帝王明尚丰陈述道,在蒙古汗国大军来袭的情况下,帝国的各支部队应该要有一个明确的撤退计划。帝王明尚丰问裘统尉:“那么,你认为该制订一个怎样明确的撤退计划呢?”

裘廷炜说道:“我们在蒙古汗国作战时必须要考虑到蒙古汗国可能会切断我帝国中央军南下的归路。那么这一情况真的出现,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对此要有充分的考虑。如果蒙古汗军切断赵迪昊等部南下的退路,那么赵迪昊等部则不能再按原路返回,应该跟随帝国一师的部队进入金区,然后回到帝国。”

帝王明尚丰点点头,说:“统尉考虑得是对的,在返回的时候确实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测情况。”

副统尉朗特克说:“所以,要保证参战部队安全返回,必须得保证金区西边通道的安全。帝王在给饼德下达示令时,也要提醒饼德务必确保这条通道的安全。”

“嗯,是的,我们确实要做好这方面的防备,以防不测。”帝王明尚丰应声道。

帝王明尚丰和统尉裘廷炜及副统尉朗特克一起制订了更为详细的作战计划,计划囊括了帝国中央军各部的协同作战,赵迪昊部及帝国一师部队的协同作战以及参战的帝国各部队撤退的方案等内容。

计划制定好后,明尚丰明确了作战的日期是在今年的三月至四月间。赵迪昊和周敏华等人在得到帝国军部的命令后,也开始做起准备,做好备战的各项工作。明尚丰把赵迪昊和周敏华等人叫过来,对他们说:“此次你们前去蒙古汗国,攻打蒙古汗军的左贤王部,意在速战速决,赵迪昊的部队负责攻击任务,周敏华等部则负责阻击前来增援的蒙古汗军。我们这次作战的任务是歼灭左贤王部或给予其重创,只要达到这一目的便即可返回。在攻打左贤王部时,赵迪昊的部队要与饼德派出的帝国一师部队协同作战,一块攻打左贤王部,力争速战速决,不可拖延时间。回来的时候,要密切关注你们身后的退路,如果敌人切断你们南下的归途,那么你们不要跟敌人硬拼,跟着帝国一师的部队从西边撤往金区,然后再回到帝国境内。军部拟好的作战方案已发给你们了,你们回去后,再去看看,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你们可以提出来。”

帝王明尚丰说完后,赵迪昊问道:“我们这次前去蒙古汗国作战要与饼德将军的帝国一师部队协同作战,那我们怎么跟他们联系?我是说谁先发动对左贤王部的攻击,是我们中央军?还是帝国一师的部队?”

明尚丰回答道:“这事我会与饼德说好,让他派人深入蒙古汗国,在探知你们攻打左贤王时,帝国一师即刻从东面杀出,与你们一道攻打左贤王部。你们攻打在先,帝国一师则在后。”

明尚丰把作战的方案发给了饼德。在给饼德的下文中,明尚丰对饼德说道,派出侦探人员深入蒙古汗国,查探那边的动向,待探知赵迪昊部对左贤王部发动进攻后,你们就把准备好的部队迅速西出,进入战场,协助赵迪昊部一块攻打左贤王部,“除了协助赵部击敌,你们也必须保护好你们撤退回国的通道,以利全军在完成作战任务后能安全返回。至嘱,勿忘”。

到了三月下旬,在帝都曼蒂兰斯特附近聚集的十万帝国中央军开拔启程,执行攻打左贤王部的作战任务。开往西北边疆的帝国中央军将士连绵几十里,一眼望不到头。领兵的赵迪昊炯炯有神,他终于又可以率部一展身手,为自己建功立业了。正是:

大军涌动,旌旗飞;

人马鼎沸,声钟响。

一字蜿蜒,目穷尽;

马蹄声响,斗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