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04章 远去的王国

第二百零四章 远去的王国

在贡雅拉玛山脉的雪山中,一群穿着白色外衣的帝国一师官兵正在缓慢地移动,他们的目标是躲在雪山中的五百多名卡布诺尼金军。一个噶布巴斯人发现了这群躲藏在山里的金军,并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了帝国一师的将士。在西边负责清剿的副联队长朗鹏得知此事后,派出三千人马,剿灭这群躲在山里的金军。三千人马由特尼带队,为了能巧妙伪装自己,方便接近敌人,特尼的三千人马都披上了白色的外衣,这样在雪地里行走的他们能在不被敌人发现的情况下,接近敌人。在雪地里行走的特尼的官兵发现金军的将士正在生火做饭。在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后,特尼一声令下,匍匐在地的帝国一师的官兵以猛虎扑食的速度冲向敌人,并把五百多敌人全部消灭。战斗结束后,雪地上躺着一具具金军战士的尸体,特尼和他的官兵数了数,共有五百一十五具金军官兵的尸体。特尼向副联队长朗鹏作了报告,“此战毙敌五百一十五人,我官兵伤亡三百多人,其中阵亡九十六人”。朗鹏把这一捷报上传给罗夫康,得到了罗夫康的嘉奖。朗鹏去文给罗夫康,汇报了西边的敌人情况:“现在我军将士日夜搜查逃窜之敌,又蒙噶布巴斯人的帮助,西区敌人踪迹愈发减少,几近绝迹。在这一二个月里,我所部将士与流窜之敌作战十数次,我方将士毙敌千人,俘敌十五人。据敌俘口中得知,流窜之敌多已逃往深山茂林,现我部将士把作战的重点放在西边的山林中,以彻底消灭流窜之敌。”罗夫康回文给朗鹏,他告诉朗鹏,“西边作战,一要搜捕敌人,不断缩小敌人盘踞的范围,以期能一一消灭;二要维护好与当地百姓的关系,切断金军与当地百姓的联系,使金军得不到外部的任何支援,陷其于孤立之中。此二点须同时进行,不可偏废。望告所部将士,尤记,勿忘。”

西边的战事大抵甫定,东边的岛屿作战也胜利结束。梁秦和他的官兵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在东边沿海岛屿与金军作战,至帝王五世第一年三月,基本肃清了诸岛上的敌人。梁秦和他的官兵歼灭岛上残敌一千一百二十五人,自身伤亡一千五百多人,其中阵亡官兵五百六十余人。在消灭了亚湾律加岛上的敌人后,其他沿海岛屿上的金军就显得容易对付了,不仅因为其他岛屿上的敌人人数少,而且各自分散,梁秦所部能以多打少,逐一消灭各岛上的敌人。梁秦在写给罗夫康将军的报文中,提到亚湾律加岛之战结束后,其他各岛屿上的敌人,“多则五六百人,少则几十人”,因而作战比较顺利,没有遇到大的麻烦。

东边战斗胜利结束,西边的战事也没有什么问题,外逃的金军没有什么动静,作战的焦点遂集中在攻打米里斯提。尼赛洛部和三旗军发动攻打米里斯提的第二道城墙的日期逐渐临近,在米里斯提城内的达官显贵和百姓人心浮动,在城内的所有人都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杜达尔,在金军十六贝勒中排名之首,人称“贝勒之王”。可是表面风光的杜达尔却是有名无实,因为他得不到君王的重用。杜达尔很清楚自己为什么得不到君王重用的原因,因为他是迈铎木和迈敏宗的人,注定得不到君王迈卡威的赏识。迈卡威对杜达尔是重而不用,给杜达尔一个名位高的位子,却剥夺了他作战的实权。现在,杜达尔年岁大了,君王迈立阳更不会重用他。杜达尔清楚地知道米里斯提是守不住的,帝国的部队肯定会攻破米里斯提。现在,帝国北方军攻到了米里斯提的第二道城墙,米里斯提的沦陷只是时间问题。在米里斯提的达官显贵在讨论着帝国部队一旦攻入米里斯提的内城,他们该怎么办?已经有许多人想着向帝国部队投降,因为罗夫康放出话来,主动来降者,不论是谁,都一律保证其人身及财产的安全。那些拜访杜达尔的人,许多也谈到了投降一事,杜达尔没有明确表态,他只是叹气道,大难临头,各自飞,你们怎么做,由你们吧。

大难临头下,已无计可施的金国君王迈立阳整日饮酒作欢,引起他的亲弟弟迈健龙的不满。迈健龙抨击他的哥哥迈立阳,说他饮欢作乐,夜夜笙歌,大肆招貌美民女入金殿消遣,每天晚上抱着好几个女子入睡,一副固守等死的德性。迈健龙一边抨击自己的哥哥,一边已暗自酝酿逃离这个是非之地,投靠帝国的想法。迈健龙的妻子也不好生气地说:“见你那个哥哥,作拥君王之位,在帝国大军已兵临城下却如此颓废荒唐,一副已身不在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看来金国的气数也快尽了。”

迈健龙嘲笑道:“就他现在那不着四六的样,明摆着坐着等死。你说,他还有什么办法?米里斯提迟早会失陷,又没有人会来救我们。我看,即使帝国军不打进来,就这么一直耗下去,我们也会被活活饿死。”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等死吧,总得想个办法。”迈健龙的妻子问道。

迈健龙答道:“办法当然是有的,如果帝国军打进来,我们就逃出去,离开这里,另谋它路。”

迈健龙的妻子不解地问:“怎么逃出去?往哪里逃?现在王城四面都部有帝国军人马,密密麻麻的,想要逃出去,谈何容易。”

迈健龙自信地说道:“至于怎么出去,你就不要问了。树挪死,人挪活。到时我肯定有办法让我们安安全全地出去,你不用担心,我有办法。”

见自己丈夫自信满满的样子,迈健龙的妻子也就没追问下去。迈健龙的妻子肯定想不到,迈健龙所谓的“有办法”其实就是向帝国军队投诚。像迈健龙这样内心已想着临阵倒戈的达官显贵为数不少,金国快要灭了,靠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已是不合时宜了。面对着强大的帝国军队,要么继续抵抗,走向灭亡;要么改变效忠对象,向帝国军队投降,求得生存。迈健龙认为,罗夫康表态只要主动来降者都会保障他们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这样,就打消了迈健龙向帝国军队投降的顾虑。在罗夫康发动的政治攻势下,在米里斯提面临着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城内的权力层出现了分裂,许多人已打算离开米里斯提,向帝国军队投降。正是:

树倒猢狲散,食尽鸟兽离。

四月六日,尼赛洛部和三旗军对米里斯提的第二道城墙发起了攻势。在炮火的掩护下,尼赛洛和三旗军将士架起云梯,冒着守城金军射来的箭炮,奋勇攀爬,前仆后继。尼赛洛部和三旗军各自组成了二波梯队,对守城的金军发起不间断的进攻。在攻城部队的英勇作战下,第二道城墙纷纷被突破,战斗开始朝着城内发展。金军在第二道的内城中构筑不少坚固的工事和堡垒,促使攻城的部队与城内的金军展开了阵地攻坚战。在重炮的轰击下,攻城的部队摧毁了敌人一个又一个堡垒,突破了敌人构筑的一道又一道的坚固工事。对一些暂无力攻克的敌之阵地,“按罗夫康将军的指示,先绕过去,不打,采取围而不打,待其它地方打下来后,再用围困的方式耗敌锐气,伺机进攻,一举将其拿下”。在向第二道内城的纵深发展时,攻城的部队遭到第三道城墙上守敌的炮击和炸弹及火箭的袭击,“我方将士发炮还击,因在攻第一道城内也有类似的遭遇,所以能从容应付之”。到了七月初,尼赛洛部和三旗军基本肃清了第二道城内的敌人,对米里斯提的第二阶段的作战顺利结束。

罗夫康令攻城部队按老办法从事,“肃清城内之敌后,拆除城墙,扫清攻城部队攻打第三道城墙的各种障碍,利于我们下一阶段的攻城”。对那些从米里斯提逃出的人,尼赛洛和三旗军将领按罗夫康的指示,把他们分成四批,各自看管妥善安置。这四批人是普通平民百姓一批,被俘和主动投降的金军官兵为一批,达官显贵为一批,金国王族宗亲为一批。这四批人罗夫康对他们的处置方式各不相同,对普通的平民百姓,暂时聚在一起安置一地,尔后分批疏散,把他们迁移到金国上区的东边和西边,让他们定居下来,开始他们的生活。对被俘和主动投降的金军官兵,先看管起来,“把被俘和投降的分开来,把官和兵分开来”,尔后再对他们作相应的处置。对达官显贵和王族宗亲,先看管起来,“凡是在金国做官的和王族宗亲必须押解到曼蒂兰斯特,听候帝王发落”。

在停止对米里斯提的军事进攻期间,攻城的部队会对仍留在米里斯提城内的人发起政治攻势,进一步瓦解城内的军心民心。金国君王迈立阳的亲弟弟迈健龙已开始做着投靠帝国军队的准备。九月初的一天晚上,迈健龙带着他的一家人和携带的财物朝着南城的方向跑路。迈健龙的逃跑是有明确目的的,他要向帝国一师投诚。迈健龙知道,帝国一师是罗夫康的嫡系部队。迈健龙和他的一家人从城内跑了出来,被帝国一师的战士抓获,送到负责安置的将官处。负责安置的将官得知迈健龙的真实身份后,连忙把他送到尼赛洛那里。尼赛洛对迈健龙的主动投降是如获至宝,他连忙把这一喜讯告诉给了罗夫康将军。在从迈健龙的口中得知米里斯提城内的情况后,尼赛洛去文给罗夫康,写道:

罗夫康将军,从迈健龙口中得知,米里斯提城内的物资储备已不足一年,君王迈立阳日日寻欢作乐,不问军国大事。城内有许多人都倾向于逃出城,投向我们。米里斯提城内物资短缺,人心惶惶,上至君王,下到百姓,都失去了固守待援的希望,整座城弥漫着悲观消极的气息。只要我们再对他们发动狠狠的一击,米里斯提的陷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罗夫康看过尼赛洛的来文后,他去文给尼赛洛,告诉道:

金国君王之弟迈健龙的主动来降,实为一利好消息。这足以说明我们对米里斯提发动的军、政、经联合攻势的必要和正确。在你们不攻打米里斯提时,继续围困王城,并对城内军民发起政治攻势,进一步瓦解城内的人心,促使更多的人投靠我们,削弱敌人的防御力量。在攻城之前,你们要做好准备,虽然守城之敌力量大为削减,但你们决不能有任何的轻敌大意,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攻城日期在即,望你们能相机持重,与三旗军一道联合攻破最后一道防线,结束这场攻城作战。

罗夫康上文给帝王五世明尚丰,把金国君王的亲弟弟迈健龙投靠帝国一师的事告诉给了明尚丰:

帝王五世呈上

从前线将士的报文中得知金国君王的亲弟弟迈健龙于九月三日晚上从内城中跑出来,向我尼赛洛部主动投诚。从迈健龙口中得知,城内生活物资业已短缺,城内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对守城皆抱有消极悲观之绪。城内的人心似将趋于崩溃。我北方将士决于九月末对敌王城发动最后的攻击,一举将其攻占之,争取在帝王元年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城战,荡平敌王城。

北方统帅罗夫康

九月八日

帝王五世明尚丰复文给罗夫康,“罗夫康将军,敌君王之弟主动投诚,实见我攻城已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望罗夫康将军统筹规划,协同攻城各部将士在预定之日期,对敌发动最后的攻击,取得攻城的彻底胜利”。罗夫康让尼赛洛把迈健龙带到庆顿城,让迈健龙和他的一家人暂住庆顿城,然后再准备把他们带到曼蒂兰斯特,面见帝王,听候帝王发落。迈健龙的主动投诚成了罗夫康对米里斯提发动政治攻势的一张主牌,在帝国攻城部队声嘶力竭的宣传下,米里斯提城内的人都知道了金国君王迈立阳的亲弟弟迈健龙叛逃的消息,城内人心思动,有更多的人开始像迈健龙一样,主动向帝国攻城部队投诚。

迈立阳的老师常盛隆和心腹乾禾到迈立阳的住处,向他汇报迈健龙出逃的消息。乾禾问迈立阳,该怎么处置这件事?迈立阳消沉地答道:“怎么处置?能怎么处置?他要走,就让他走吧。反正城内吃得东西也不多了,多走几个掉,对我们来讲也是有好处的。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说完,迈立阳又与几个娇美的女子寻欢作乐,喝酒玩闹,好不快活。看着迈立阳的醉生梦死的状态,常盛隆和乾禾心中更多的是凄凉。乾禾说道:“他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为何如今变成这样,颓废丧气,醉生梦死,一种永远也不会醒的样子。”听了乾禾的话后,常盛隆叹了口气道:“他会醒的,如果是回到以前的那个踌躇满志,励精图治的迈立阳的话。他本来也是个可为之君,只是生不逢时。”

经过一年多的困城和攻城,米里斯提的守军只有二万多人,城内百姓只有十多万。迈健龙出城投诚后,城内许多达官显贵也纷纷出逃,跑到攻城的帝国部队那里。元气大伤的达勒善部仍然不忘解救被围困的米里斯提,解救坐守孤城的君王迈立阳,只是达勒善发动进攻依然是徒劳无功。达勒善发动的“袭扰”,被董向焘击退。饼德方向的金军仍未发现任何踪迹。在发动最后的进攻前,罗夫康仍给在城内的君王迈立阳最后的机会,罗夫康去信给迈立阳,表示迈立阳如开城投降,决不会对其有任何伤害行为,并保证其后半生衣食无忧。迈立阳对此没有回音,罗夫康对攻城的各部队下达了在九月二十八日攻城的命令。

此时的米里斯提,在黑夜降临,明月当空的时候,显得死一般的沉寂。

守卫米里斯提北、东、西城墙的崎山、莽泰、卡豪手头能指挥的官兵只有数千人,南面的城墙由迈立阳负责守卫,迈立阳派他的亲信乾禾具体指挥南面城墙的守卫工作,对付罗夫康的帝国一师的部队。九月二十八日,尼赛洛和三旗军对米里斯提发动了最后的攻势,在猛烈的炮击下,攻城的各部队汇成汹涌来袭的排排人浪,涌上了米里斯提的最后一道城墙,在击溃了城墙上的金军后,尼赛洛部及三旗军朝着城内的纵深处推进,离米里斯提的核心区域沃梅赫金殿是越来越近了。崎山和莽泰战死,卡豪率部逃出城时被乱箭射死,乾禾在向后奔逃时,被炮火击飞的砖块砸中头部,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过,流血过多而死。仍滞留在城内的平民百姓及达官显贵一群一群,成群结队往外跑,整座城显得混乱不堪。

城内的金军除了在几处地方负隅顽抗外,攻城的帝国部队没有费太多的劲就拔除了敌人固守的据点,朝着纵深处前进。罗夫康的部队已逼进金国的王宫沃梅赫金殿,金殿的所有人,逃得逃,自杀得自杀,不想死又不想逃的惴惴不安地呆在自己的室内,等着帝国将士的到来。金国君王迈立阳见金殿内混乱的样子,意志消沉的他一步步走到了沃梅赫金殿的议政厅,坐在自己的王位上,听着外面的炮声隆隆地响着。他看到了帝国的将士正朝着这里赶来,他看到了金国正在走向最后的灭亡。捧着酒杯的迈立阳哼唱起了一首带着无限哀愁的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哼唱完这首词后,迈立阳喝下了手捧的那杯酒,倒在了自己的王座上,这是一个远去的王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