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二百零三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

走在通向葛罗米斯的伊迪坦布的紫金殿的台阶上,这是明尚丰成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最后一段。明尚丰终于抵达权力顶峰的彼岸,成为帝国建立以来的第五位国王。明尚丰没有忘记在他通往权力顶峰这条路上助他一臂的人,佐相刘温韬被明尚丰指定为第一佐相,也就是说,刘温韬是下一任学相,韩国谊的接班人。在成为帝王这条路上,明尚丰所遭遇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其弟明尚德的争帝行为。不过,明尚丰以不变应万变,沉稳练达的处事风范博得帝王四世明威俊的信任和认可。在帝王四世明威俊的鼎力支持下,明尚德苦心经营的势力圈子顷刻间灰飞烟灭,明尚丰的帝王接班人就这样牢不可破地树立了起来。

在完成了登基大典后,明尚丰统治管理帝国的时代到来了,这一年是帝王五世元年,即第一年。明尚丰要接见到曼蒂兰斯特来朝贺新君的各地区军政长官及番外的使团和代表,跟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单独或结队会面。罗夫康得到通知,帝王明尚丰将在二十七日的下午见他,与他会谈。明尚丰当然不会忘记罗夫康这位北方战区的统帅,帝国勋章的佩戴者,只是明尚丰今明两日要接见许多人,他抽不出时间跟罗夫康将军单独会谈,于是明尚丰把与罗夫康会谈的时间定在二十七日的下午。二十七日下午,帝王五世明尚丰在伊迪坦布的婆罗摩厅殿会见了罗夫康。罗夫康先向帝王明尚丰汇报了上一年北方作战的具体情况,并向明尚丰表示,“争取在这一年攻占金都米里斯提,平定在金国国内的战斗”。

明尚丰听到罗夫康的这个表态后,心感高兴,曾经严重威胁帝国的金国将在他执政不久便能降服,明尚丰微笑地说:“希望罗夫康将军及北方将士能再接再厉,完成你们在金国国土的最后一阶段的战事,达到彻底占领全部国土的目的。”

“属下会尽心尽职,早日完成帝王交给我们的任务。”罗夫康向帝王明尚丰表态道。

明尚丰问罗夫康:“听将军所言,在征服金国之后,我们还要面对与逃窜于境外的金军作战的任务。”

“是的。这是职等疏忽所致,没有把金军的主力消灭在金国,让他们逃了出去,以致酿成今日的局面。”罗夫康有点愧疚地说。

明尚丰摆摆手,宽慰罗夫康道:“这也不能怪罗将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罗将军不必愧疚。等我们把金国国内的敌人消灭了,再对付境外流窜的敌人。现在我们与金国的战斗,主动权牢牢握在了我们手中。只要我们不出大的差错,胜利注定是属于我们的。”

“帝王所言甚是,现在我们北方军将士根本不惧金军,金军若来必给予其迎头一击,把他们彻底消灭掉为止。”罗夫康语气坚定地说。

听到罗夫康的话后,明尚丰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对罗夫康说:“罗夫康将军不用担心其他事,只要一心一意与金军作战就是了。帝国会全力支持你们,保障你们与金军作战的兵力军需,直到把金军彻底打垮为止。”

“感谢帝王对我们的支持。”罗夫康答谢道。

明尚丰继承帝王后,依然奉行先金后蒙的作战战略。帝国与金国的战斗已打到这一步,帝国赢得对金战斗的胜利指日可待,明尚丰没有理由不支持下去,赢得对金的最后的胜利。把金国给平定了,明尚丰才能集中人马,去解决蒙古汗国对帝国的威胁。

就在明尚丰举行登基大典的二十天前,一月五日的那一天,蒙古汗王尹稚单去世了。尹稚单一去世,他的长子莫克洛继承了他的汗王之位。一月五日,莫克洛在蒙古汗国的王庭当上了蒙古汗国的大汗。尹稚单有三个儿子,除了长子莫克洛,另外两个儿子分别叫金得第和建川先。三个儿子中,二子金得第酗酒浮夸,三子建川先轻佻,相比较莫克洛要比自己的两个弟弟高出一筹,当上蒙古汗王算是实至名归。莫克洛当上蒙古汗王时,金国的都城米里斯提被帝国北方军团团包围,已攻破其外围的一道城。莫克洛无法忽视金都米里斯提的安危对蒙古汗国带来的影响,所以刚当上蒙古汗王不久的莫克洛召开了一个会议,探讨了蒙古汗国在未来的生存问题。会上,莫克洛和与会的王侯将相达成一致,蒙古汗国在未来与帝国的作战中采取守势,放弃河南之地,把兵力集中在河北,主要集中在河北的王庭方向上,应对帝国军队对蒙古汗军的攻击。同时,在河北地区的纵深之地建城镇群,以为将来的决战作准备。

会上,将领亚克力瑟提出蒙古汗军整体上作守势下,也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突击行动,即在蒙帝两国不打仗下蒙古汗国派出小规模的骑兵部队在帝国西北部进行小规模的突击行动。亚克力瑟认为,蒙古汗军这么做既不会激怒帝国,也能够劫掠帝国的一些物资,充实自己。亚克力瑟的提议,蒙古汗王莫克洛觉得可行。莫克洛比较赏识亚克力瑟,因为亚克力瑟在军事打仗上常常能提出一些真知灼见。在跟随蒙古汗王尹稚单作战时,亚克力瑟在作战中常出鬼点子,尹稚单称亚克力瑟为“蒙古汗国的阿勒儿”。尹稚单对金军将领阿勒儿是颇为赏识的。在与阿勒儿的并肩作战中,阿勒儿的作战指挥能力给尹稚单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亚克力瑟却不太喜欢“蒙古汗国的阿勒儿”的绰号,亚克力瑟更喜欢人家称他为“蒙古汗国的罗夫康”。在亚克力瑟看来,帝国将领罗夫康足智多谋,击败了阿勒儿的金军,所以亚克力瑟喜欢把自己与罗夫康相比较,对别人说他更欣赏帝国的将领罗夫康。

不过,在蒙古汗国,很多人认为“蒙古汗国的阿勒儿”是蒙古汗王尹稚单起的,应当是真实展现了亚克力瑟的能力。蒙古汗王尹稚单曾说过,阿勒儿是一个鬼点子很多的金军将领。而亚克力瑟的鬼点子也不少,把亚克力瑟称为“蒙古汗国的阿勒儿”,是颇为恰当的。至于亚克力瑟喜欢把自己比作是“蒙古汗国的罗夫康”,那只是亚克力瑟自己的喜好。亚克力瑟能与罗夫康相提并论吗?至少,在蒙古汗国,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亚克力瑟是咱“蒙古汗国的阿勒儿”。只有亚克力瑟像个黄婆一样,自卖自夸地喜欢称自己为“蒙古汗国的罗夫康”。

这次,在刚当上蒙古汗王的莫克洛召开的会上,亚克力瑟提出派小规模队伍深入帝国西北部进行灵活机动的突击,以此使蒙古汗军在整体处于守势下,仍能保持一定的侵略性,是一种比呆板防御更为灵活的作战策略。亚克力瑟的提议,得到蒙古汗王莫克洛的认同。莫克洛决定采用亚克力瑟提出的这一作战策略。

帝国和蒙古汗国的新的最高统治者在同一个月登基,改朝换代在两国同时发生,伴随着战局的演变,帝国依旧奉行既定的作战战略,蒙古汗国则因为金国的岌岌可危而不得不改变自身的作战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局,保存自己。

在罗夫康即将离开曼蒂兰斯特,返回北方的时候,达勒善对围攻米里斯提的帝国部队发动了进攻。这次,达勒善攻击的对象是攻打米里斯提东面城墙的德里亚的镶红旗。去年九月,达勒善对法蒙克的镶蓝旗发动突然攻击后,罗夫康开始重视对米里斯提北面的防御。罗夫康让董向焘指挥达古彦部和耿健华部三万人,负责北面的防御工作。饼德也派出一部监视米里斯提西北方敌人的动向。在帝国一师的将领重视对北面的防御时,大批的侦察兵深入到北边,查探敌人的动向。同时,攻城的三旗军,法蒙克的镶蓝旗军留出一万五千人为机动部队,负责应付北方之敌,冈仁齐的镶白旗和德里亚的镶红旗留出一万人,应对北方之敌。米里斯提周边一带的帝国北方军对北边敌人的警惕,使达勒善再也无法像上次一样突袭敌人了。

达勒善率部出动了,他带领着部队绕了一个大圈子,去攻击德里亚的镶红旗。达勒善的行动已被董向焘探知,并告诉给了法蒙克和德里亚。当达勒善与德里亚的镶红旗军作战的时候,镶蓝旗军一万五千人马也赶过来参战,与镶红旗军一起打击达勒善的金军部队。董向焘的三万人马也出动了,他们负责截断来犯金军的退路。达勒善发现自己的部队已遭到帝国部队的围攻,再这么打下去,凶多吉少。达勒善不得不率部紧忙脱离战场,在帝国一师的追击截杀中,达勒善损失惨重,七千人阵亡,伤亡达到一万二千人。

达勒善领着他的残部在帝国一师的追击下逃到遥远的北方,只有跑得远,达勒善的人马才能逃脱帝国部队的追击,获得喘息的机会。看着冰天雪地的北方,望着南边的故土,达勒善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董向焘的部队与镶红镶蓝两旗军挫败了北边金军的进犯,并重创敌军。在给北方统帅部的捷报中,董向焘描述战斗后“敌遗尸数千具”的胜况,并汇报“我达古彦部仍在奋勇追击残敌”的进行情况。达古彦部在追击达勒善余部越过玛莱多波河后,见残敌如惊弓之鸟跑得飞快,无力赶上逃敌的达古彦见好就收,停止了追击,折路返回。

在帝国北方军与达勒善部作战的时候,罗夫康停留在北方的都哈滨,关押在都哈滨的几百名噶布巴斯雪狼兵向罗夫康将军请求放他们回去。在帝王四世十四年的凌河—弗玻里圣之战中饼德的第二支队俘获了这些放弃抵抗,向饼德部投诚的噶布巴斯雪狼兵。罗夫康曾对这些噶布巴斯雪狼兵允诺在消除金军对帝国北方的威胁后放他们回家。现在帝国的部队已经包围了金国的都城米里斯提,金军快要被帝国军队消灭了,噶布巴斯的雪狼兵们向罗夫康提出放他们回家的请求。在都哈滨停留的罗夫康面见这些渴望回家的噶布巴斯雪狼兵们,他想了一想,觉得放噶布巴斯雪狼兵回去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罗夫康决定兑现自己的承诺,让这些噶布巴斯雪狼兵们回家。

在都哈滨停留几天后,罗夫康北上回到了脱布涅顿的庆顿城。回到了庆顿城的罗夫康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北面的金军在刚不久结束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不过比胜利让罗夫康更为放心的是北面之敌的人数并不多,起初罗夫康对北面之敌估计得比较严重,认为北面金军可能是其外逃之主力。现在,从战斗的结果及之前传上来的情报可以确认北面之敌的人数也就在二到三万之间,可以断定北面之敌是“外逃金军中的一个分支”。既然北边之敌人数不多,且在这次作战中又损失惨重,那董向焘的人马完全可应付之,攻城的部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在继续监视北边敌人的动向下,其余各部队可放心攻城”。东边,梁秦的部众在卡瓦勒海军的协助下,逐一消灭了沿海的那些盘踞着金军的岛屿。由于这些岛屿上金军的人数不多,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梁秦的部众对付这些散居在岛屿上的零散金军是绰绰有余。现阶段,令罗夫康心中有一点担忧的是在西边游窜的金军小股人马。

“那些在西边仍未被我们剿灭的金军游骑现躲到了贡雅拉玛山里,其行踪更加的隐秘不定,且机动灵活。为了能及时捕捉到敌小股人马的踪迹,已派部进入山中搜寻,并在出入口设置关卡。由于担心敌人会游窜到噶巴布斯河以南,进入安莱托布,现已派兵守住安莱托布的出入口,严防死守,防止一小股敌人进入安莱托布。”这是负责指挥金国上区西边的帝国一师部队的副联队长朗鹏上传给罗夫康有关西边之敌的一封情报。罗夫康阅过后,他在思索着如何彻底剿灭那些游窜在金国上区西边小股的金军。罗夫康想到了噶布巴斯人。噶布巴斯人生活在贡雅拉玛山中,且他们的生活区域离安莱托布也挺近的,让噶布巴斯人帮帝国一师的将士寻找藏匿在山里的金军,罗夫康认为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罗夫康刚刚把那些被俘的噶布巴斯雪狼兵放回了家,趁着这个有利的时间点,罗夫康派出代表到噶布巴斯人的居住区域,跟他们的总管面谈,一起对付金军。在噶布巴斯人中,最有威严的是祭司安路及亚,安路及亚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它是噶布巴斯人对祭司的一种称谓。凡是当上噶布巴斯的祭司的人,都被噶布巴斯人称为安路及亚。

安路及亚对罗夫康派来的代表非常友好,一方面是罗夫康做出的善行,放那些在战斗中被帝国部队俘获的噶布巴斯雪狼兵回家;一方面是罗夫康派来的代表向安路及亚保证,帝国的军队不会侵犯噶布巴斯人的生存权,前提是噶布巴斯人不展露他们的侵略性,能与帝国北方的子民和睦相处。当然,金军不光是罗夫康和帝国北方军的敌人,同样,安路及亚和噶布巴斯人也痛恨金军。安路及亚向罗夫康派来的代表表示,噶布巴斯人会与帝国的将士一道对付金军,帮助帝国将士消灭金军的残部。安路及亚向罗夫康的代表庄重申明,噶布巴斯人会恪守和平的宗旨,不会穷兵黩武,会与帝国的子民在北方一直和平相处下去。

得到噶布巴斯人愿助帝国将士消灭金军的表态,罗夫康心里感到阵阵高兴。多一个帮手,就多一份力量,就能加快平定金国的步伐。与此同时,孤守王城的金国君王迈立阳内心也十分渴望来自外部的力量能帮助在王城内的金军瓦解攻城和困城的帝国部队的力量。达勒善的进攻一度让迈立阳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它就如同是在黑夜中的流星一样,在迈立阳的眼前一闪而过,很快就消失了,只带给了迈立阳短暂的兴奋和美好的追忆。

坐守孤城的迈立阳愈发的郁闷,帝国的部队已经攻到米里斯提的第二道城墙了。此时,在帝国有一个将领也十分的苦闷,这个将领就是年少有为的赵迪昊。

年少有为的赵迪昊在帝王四世十二年晋升为中尉,帝王四世十四年率部在蒙古汗国的河南地区歼敌二万多人,帝王四世十七年与杰王子的黄金甲和周敏华部一起重创入侵帝国西北部的蒙古汗军。可是,到帝王四世离逝,赵迪昊仍旧是中尉,并且他已经有七年没有挂帅出征了。明尚丰当上帝王后,赵迪昊心里感到一丝担忧,因为赵迪昊与明尚德有过密切的联系,赵迪昊担心明尚丰对此耿耿于怀,不肯原谅他,进而将不会重用他。得不到新帝王的重用,那他赵迪昊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赵迪昊的苦闷即在于此。

帝都曼蒂兰斯特风传赵迪昊与王子明尚德有来往,帝王四世明威俊在明确了长子明尚丰为其接班人后,把明尚德下放去做庄园主,围绕在明尚德身边的那帮文臣武将也作鸟兽散,有的被降职,有的被革去官职,也有的被申斥一番了事。赵迪昊并不在其列,帝王四世明威俊还是保护他,对赵迪昊没有任何的处分和责问。赵迪昊也有口难言,他确实与王子明尚德有些来往,但他并没有参与争夺帝王的行动,他与明尚德只是礼尚往来而已。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相信赵迪昊不是明尚德的人。毕竟,那些流言蜚语,闲言细语,谁能说得清呢。帝王四世明威俊还是颇为器重赵迪昊的,在病重时,明威俊对明尚丰说,赵迪昊是个难得的战将,在未来的对外作战中可以用一用。当上帝王的明尚丰当然不会忽视赵迪昊这位帝国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对赵迪昊,明尚丰会妥善处置,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心情烦闷的赵迪昊无法揣摩帝王五世明尚丰在想什么,是不是会重用他,赵迪昊只能用自己的直观感觉感到帝王五世明尚丰不太会待见他。在曼蒂兰斯特北面的一块空旷地上,赵迪昊独自徘徊,凝神苦思,似乎在思考着自己不太光明的未来,显得心事重重。“唉,住着大宅雅院,吃着美食佳酿,穿着锦衣绸缎,睡着娇美女子,帝国的达官显贵却仍不满足,苦思冥想着去追求更大的目标。”一个浪人一边说,一边向赵迪昊走来。浪人的话引起了赵迪昊的注意,他抬头看到那个浪人,见其牵着马,手里拿着一个酒葫芦。浪人对赵迪昊说:“你觉得我说的对吗?官爷。”

“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怎么会知道我在想什么?”赵迪昊不屑地说。

浪人微笑着说:“那是,我们这些燕雀哪知你这只鸿鹄之志呢。不过,我见你在这空旷之地上来回徘徊,心里肯定在想什么,是不是有烦心事?还是在索取更大的追求?”

赵迪昊面露一丝苦笑,说道:“心烦意乱,无处发泄,只能独自苦思冥想,徘徊在这空旷之地,减缓苦愁。”

浪人安慰赵迪昊:“凡是人,都有烦恼苦闷的时候,这很正常。每次感到烦闷的时候,我都会喝酒,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吃吃喝喝,烦恼就这么忘了。人活在世,别老是跟自己过意不去,多想想开心的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

“这位兄台倒也活得轻松自在,要是世上的每个人都像你那样,这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人。”赵迪昊惬意地说。

浪人接话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就应该快快乐乐地活着,无拘无束,干自己想干的事。”话毕,浪人拔掉酒葫芦的塞子,喝了一口酒,接着又说:“我看这位兄台年纪轻轻,端庄威武,颇有气势,是一个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若前路受阻,不可操之过急。这世上自有公道,天道酬勤,瑕不掩瑜,一分耕耘一分获,不是不到,只是时候未到。忍耐待机,若上天属意你,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平平淡淡地活,有什么不好呢。”

听了浪人的这番话后,赵迪昊笑了一笑,说:“功败垂成,一半是人为,一半是天意”。“还要看性格。”浪人补充道。浪人又接着话说:“有人说,厄运是命运的一半,而性格即是命运的全部。”

听着浪人的话,赵迪昊不动声色,他眼望着北方。在遥远的北方,罗夫康和他的将士正在金国上区与金军打着仗,平定金国的战斗已到了最后的关头。

在脱布涅顿的庆顿城坐镇指挥的罗夫康,观望着眼前的战局,东边的岛屿之战已快落入尾声,西面的清剿作战正进入最后的阶段;北边的金军刚受到重创,短期内已无力进犯,即使来犯,在米里斯提布防的帝国部队也能应付;在金国西北边境屯驻的饼德部队坐等着敌人的到来。清除米里斯提第一道城内建筑物和障碍物即将结束,罗夫康随即给尼赛洛部和三旗军下达攻打米里斯提第二道城墙的命令,攻打的日期定在四月初。寒冷的冬天快要过去了,盎然的春天即将到来。在金国的战事进入到最后的收关阶段,对金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当帝王明尚丰喜气洋洋地盼着帝国北方军攻破金都米里斯提的那一天时,他可能不会深切感受到那些准备攻城的北方军将士,正是他们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铺就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没有将士的牺牲,就没有现在这样前景似锦的北方战局,身在后方指挥作战的罗夫康给正奋战在前线的各部将士发去了慰问信,信中写着这么一句话:

向那些奋战在前线的所有将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帝王五世第一年,这一年,依旧是血腥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