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91章 积小胜为大胜

第一百九十一章 积小胜为大胜

帝王四世十九年三月,罗夫康上文给帝王明威俊,向帝王汇报自己即将执行的一项军事决策:

据得报,安莱托布的敌军及百姓全部撤到上区,下区已无敌据守之点。当下之即,职等决定率北方军主力推进到噶巴布斯河,在这一带地区建立永驻的兵马基地,与上区敌军对峙,借以施加军事压力,并寻找可资利用的战机,打上一二场规模不大或中等规模的歼灭战,进一步削弱金军的力量。此一决策,是否可行?请帝王予以答复。

帝王明威俊看到罗夫康的这份报告后,召诺统尉和奥克多副统尉,商讨罗夫康上报的这一决策。诺统尉和奥副统尉认可罗夫康的这一部署,他们较为担心的是北方军主力推到噶巴布斯河一带,要确保大军补给线的通畅。帝王明威俊也认同这一点,他基本同意了罗夫康的这个决策部署,但不得不特意提醒一下罗夫康,要确保大军补给线的通畅。罗夫康把北方军主力推进到噶巴布斯河,是决定在那里建兵马基地,长驻此地。在兵力的安排配置上,罗夫康把帝国一师主力十四万人马推进到噶巴布斯河,分东西两部分,在拉赫耶母的西边建一个兵马基地,驻兵五万,由董向焘指挥这五万人马;东边靠脱布涅顿,建一个兵马基地,驻兵九万多人。东边的九万人马中,饼德部四万五千人,沈澄部三万人马,罗夫康有近二万人的直属部队。郑维浩则率二万帝国一师部队与汉弗里的纽爱尔军驻守阿里斯达。镶白、镶红、镶蓝的三旗军以及陆希莱的海军和纽爱尔的铁甲骑兵部队为战役预备队。

在补给线的保障上,罗夫康决策把粮草弹药等后勤物资从东边运到帝国一师的兵马基地后,再运到西边董向焘的部队。在此之前,罗夫康给拉赫耶母的腾默莱去信,向腾默莱说道大军久驻拉赫耶母旁,请腾默莱将军不要麻烦帝国一师。腾默莱回信给罗夫康,表示拉赫耶母的军民不会给罗夫康将军带来任何的麻烦,罗夫康将军的帝国一师可随意自由进出拉赫耶母。得到了腾默莱的配合后,罗夫康把帝国一师主力在噶巴布斯河一带的排兵布阵等事宜上报给帝王明威俊,得到明威俊的批准后,罗夫康率帝国一师的主力推进到了噶巴布斯河一带,分驻在拉赫耶母的两侧。罗夫康把自己的指挥部安置在脱布涅顿的庆顿城。脱布涅顿已成帝国的盟友,德里埃见罗夫康和他的帝国一师到来,当然感到高兴。因为帝国一师大部人马推进到噶巴布斯河一带,客观上对他的脱布涅顿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罗夫康领着饼德等将领拜见德里埃。罗夫康没有忘记德里埃和他的守军在特勒拉斯之战中为帝国所作的贡献。在特勒拉斯之战后,罗夫康去信给德里埃,说道帝国是不会忘记他和他的军民在对金作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作为回报,罗夫康给德里埃送去了一箱箱的真金白银犒赏德里埃和他的将士,补偿德里埃的脱布涅顿在特勒拉斯之战遭受的损失。罗夫康的信守诺言,自然让德里埃心感高兴,不过德里埃担心金军有可能会来攻打他的脱布涅顿,他当然希望罗夫康的部队能推进到噶巴布斯河一带驻防,保护他管辖的区域。所以,罗夫康的帝国一师能长驻在脱布涅顿,符合德里埃的心意。对罗夫康提出驻兵的些许条件,德里埃都热心协助配合,一一满足罗夫康的要求。

德里埃因在特勒拉斯之战中的表现,得到了帝国将领们的尊重,但也有一些将领对他并不感冒。巴达武曾讥笑德里埃就是一个“胆小鬼”,只是“在特勒拉斯战役中勇敢了一次”。而德里埃之所以会难得勇敢一次,也是缘于形势所迫下的无奈之举。不管怎样,德里埃最终是走出了这一步,投靠了帝国。罗夫康当然不会扔下德里埃这个帝国的朋友,他知道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份帮助。

东边帝国一师部队的大本营设在脱布涅顿的庆顿城,在西边董向焘把指挥部设在拉赫耶母的一个小城镇中。罗夫康明白腾默莱的拉赫耶母对帝国一师的作用。帝国一师东西两支部队夹在其中间的就是拉赫耶母。罗夫康向拉赫耶母中心城市霍纳丝派出了联络官,与腾默莱接洽相关事宜。在拉赫耶母的皮特洛没城设立一个东西两边帝国一师部队的联系处,方便两部沟通联络。罗夫康在噶巴布斯河南岸一带东西两军的配置,意在制造进攻金国的多种可能性,同时也能迫使金军不得不两面布防,分散金军在上区集中于某一区域的兵力,把金军集中的兵力分散开来,起到稀疏的作用。

罗夫康在噶巴布斯河一带,东西两边的布兵,东边的帝国一师部队要多于西边,这说明罗夫康把进攻的重点放在金国上区的东部地区。那么,在罗夫康率帝国一师主力逼近金国上区后,金国的高层又作出了哪些相对应的行动呢?

一切都如金国君王迈立阳和他的将领们预料的那样,在帝王四世十九年九月,罗夫康率帝国一师主力进驻到噶巴布斯河南岸一带,逼近了金国上区。君王迈立阳和他的将领们也作出了相对应的部署。鉴于罗夫康在东西两边都驻有重兵,上区的金军相对应地在东边和西边部署兵力,其中东边金军组成十万人马的机动防御兵团,分成四部,分别由智亲王艾敏博葛、费朗、阿里札和达勒善率领指挥,总指挥为艾敏博葛。西边金军组成八万人马的机动防御兵团,也分成四部,分别由贝勒王拓善跋、多玄里、克苏哈及费东廷指挥,西边金军总指挥为拓善跋。从金军在上区东西两边部置的兵力人数上看,东边金军的兵力略多于西边,且金军的人数要多于罗夫康的帝国一师。

罗夫康看到了上区金军的兵力要多于他的帝国一师,罗夫康对饼德说:“金军现集中兵力于上区,他们在上区的兵力总数在二十万以上,我们在兵力上无法占有优势”。正是看到上区金军的兵力在帝国一师之上,罗夫康认为现阶段与金军的作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围歼金军的一部,在局部地区形成对金军以多打少的局面,逐一消灭金军主力。罗夫康召大队长以上的将官开会,制定接下来帝国一师歼敌的战略方针,罗夫康说道:

当前我们在兵力上与金军相比不占优势,且以后作战的地域很有可能在金国上区,人生地不熟,兵力又处于劣势,我们要想在与金军的作战中取得胜利,就必须采取零敲牛棒糖方式。金军好比牛棒糖,人数甚众,我们一口气吃不掉他,那我们就想方设法,把这根牛棒糖敲成短短的一块块,再把它们一口一口地吃掉。我们现阶段与金军的作战,必须遵循这一作战原则,想方设法地创造寻找战机,把敌人一口一口地吃掉,循序渐进,不急不慢,逐步地达到作战的目的。

根据罗夫康的这一作战指导原则,帝国一师的将领们制定出了以下两个作战方式:分割围歼敌人,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在金都米里斯提,君王迈立阳和艾敏博葛、拓善跋商讨对付罗夫康的事宜。迈立阳说:“眼下罗夫康的大军已进驻到噶巴布斯河南岸一带,逼临到我金国上区。罗夫康东西两边都驻有重兵,希望两位亲王在与罗夫康的作战中找到办法,阻遏敌人的攻势,拱卫金都。”

艾敏博葛说:“请君王放心,我们在兵力上不逊于罗夫康的部队,又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想必罗夫康也不敢轻举妄动,轻易深入我境内。即便罗夫康率部来袭,我们也能对付他,挫败他的攻势。”

拓善跋应声道:“智亲王说得对,我们不怵罗夫康的部队,若罗夫康敢来,必给予其迎头一击。”

君王迈立阳相信两位亲王所率的兵马能击退罗夫康部队的进攻,守卫金国上区。

金军十八万的机动兵马开始在上区的东西两边驻扎布防,与罗夫康的帝国一师形成隔河对峙的状况。这是罗夫康想看到的。金军在上区集中的人马分散在东西两边,而为了对付在东西方向的帝国一师部队,两边的金军又会分散部防,金军兵力的层层分散,就为罗夫康率部分割围歼金军的一部提供了可能成功的条件。正如罗夫康所预料的那样,“我们率大军东西两边进驻到噶巴布斯河一带,必然会迫使金军分兵驻防,且两边的各部金军有可能又会分散,衔接不密,这为我们接下来的歼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只是,罗夫康必须仔细观察两边金军的部防,尤其是在东边,那边是罗夫康的帝国一师重点突破的方向。罗夫康得准确地了解敌人的摆兵布阵,才能作出对应的行动。在西边,董向焘在观察当面金军的动向,董向焘发现,西线金军的布防过于靠后,在噶巴布斯河以北约五十公里的一个据点竟无金军防守。董向焘感到这很可能就是引诱金军深入的一个好机会。董向焘令副大队长吕宋良率五千骑兵深入到金国上区,占据这个被金军遗弃的哨所。吕宋良率部去之前,董向焘面告予他,成功占据那个哨所后,随时注意自己身边的两侧,发现敌情,迅速后撤,诱敌深入我后方。吕宋良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吕宋良的五千骑兵部队进入上区占据哨所,这一敌况被多玄里发现了,多玄里看到围歼这部敌骑人马的战机。此时吕宋良的骑兵部队过于突出,在他身后百公里没有任何一支友军。多玄里认为只要截住这部敌人的退路于噶巴布斯河以北,那围歼该部敌人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想到这里,多玄里迅即制定了歼敌计划:遏隆尔率一万二千人在敌部的右翼迂回,特尼库柏率一万二千人在敌部左翼迂回,切断敌部退路并围住敌人后,围歼该敌。遏隆尔和特尼库柏率部出动了,他们开始迂回到吕宋良的身后,切断其退路,并消灭吕宋良的部队。

在进据哨所后,吕宋良就一直在观察敌人的动向,尤其是自己所部的两侧。作战经验丰富的吕宋良非常清楚金军的作战特点,金军善于迂回包围。吕宋良知道金军要消灭他的部队,自己两翼肯定会出现金军骑兵的身影。正是吕宋良对金军的高度警觉,让吕宋良在金军骑兵部队在其两侧行动时,迅速下令后撤。多玄里的迂回部队见吕宋良部撤退后,为了能切断吕宋良的退路,导致多玄里的迂回部队不断延长迂回路线。吕宋良部的撤退速度很快,没等左翼的特尼库柏切断其退路前,吕宋良已撤到了河南岸。歼敌心切的特尼库柏不得不拉长所部的行军路线,渡过噶巴布斯河,追击吕宋良部,而遏隆尔部则没有继续追击,前进至噶巴布斯河北岸为止。

渡过河的特尼库柏继续深入,董向焘兴奋地看到歼敌的良机出现了。董向焘令副联队长朗鹏率二万人马迂回到敌后,切断敌人北撤的退路;另一副联队长达古彦率一万五千人马正面进攻敌人,援助吕宋良部;董向焘率余部后至。朗鹏的二万人马陆续来到特尼库柏部的身后,让特尼库柏感到自己处境的凶险,特尼库柏急令所部北撤,脱离与帝国一师的接触。特尼库柏的人马拼命向北逃路,帝国一师的将士则竭力截击追杀,本想歼敌的特尼库柏反成了敌人欲要歼灭的对象,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特尼库柏最后率余部回到了金国上区。战斗一结束,兴奋得有点过了头的董向焘忙向罗夫康报捷,一开始上报说歼敌上万,之后陆续上报的歼敌人数逐渐递减:然后改口说不足万人,后又说只有八千多人,最后经核实,歼敌六千八百多人。当然,在罗夫康看来,虽然只歼敌数千,仍不失为一个值得一颂的胜利。罗夫康把董向焘胜利的战报上文给帝王四世,帝王四世明威俊勉励道:

闻知帝国一师董向焘部在与敌之作战中斩近七千敌军,甚为愉悦。希帝国一师将士们在罗夫康将军的指挥下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更大的胜利。

特尼库柏的遭遇令多玄里颇为不悦,拓善跋为此批评特尼库柏率部深入,急进冒进,险被敌人围歼。打了败仗的特尼库柏心里糟透了,他气愤地说:“不是我军无能,是敌人太狡猾”。好在,特尼库柏损失的人马不多,没有给金国造成多大的影响。君王迈立阳去文给驻守在布塞里敦的艾敏博葛,把特尼库柏的事告诉给了艾敏博葛,希望艾敏博葛及所部将领能吸取特尼库柏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艾敏博葛上文给君王迈立阳,说这是敌人歼灭我军的诡计,我们绝不上他们的当。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挫败他们的攻势。

在布塞里敦坐镇指挥十万金军的艾敏博葛已制订出了一套对付罗夫康部队的歼敌方案,这个方案的要义是引诱罗夫康的部队深入金国上区,抓住战机,切断罗夫康一部的退路,动用优势兵力围歼敌之一部。艾敏博葛对他麾下的将领们阐释自己的一套歼敌方案:“诱敌深入,分割包围敌人,然后聚而歼之”。艾敏博葛说:“只要我们能贯彻执行这个歼敌方案,一次又一次地对敌军施以打击,那么我们必定能战胜敌人,赢得最后的胜利。”

艾敏博葛的歼敌方针与罗夫康制定的歼敌方针有着相似之处,即分割包围彼方一部,动用优势兵力消灭所围之敌,一次又一次成功消灭敌之一部,便能渐渐消耗敌方的兵力,积小胜为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