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89章 赌徒对决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赌徒对决

帝王四世十四年,帝国将领赵迪昊率部在蒙古汗国的河南地区与尹稚单的王庭军团和提德烈科的河南部队展开了一场激战,尹稚单和提德烈科率部落荒而逃。蒙古汗王尹稚单心里极为火冒,他没想到入侵蒙古汗国的帝国兵马这么雄厚,自己的王庭部队差点被吃掉。幸亏自己跑得快,否则蒙古汗军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吃了亏的尹稚单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他问葛里行:“帝国军队屡次三番地入侵我们,我们该如何反应?”葛里行回答道:“汗王不要急躁,帝国兵力雄厚,但受制于两面作战,尤其在北面被金军牵制,无力对我们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像上次那样的进犯不可能一直出现。我们可静待时机,等帝国与金国大打出手后,再作相应的行动,才是最有利于我们的。”

葛里行所说的“时机”在特勒拉斯之战后就到来了。尹稚单和葛里行在得到帝金两国在特勒拉斯之战大打出手,两败俱伤后,尹稚单认为蒙古汗军进犯帝国的时机到了。帝王四世十七年三月,尹稚单率八万蒙古汗军,浩浩荡荡朝着帝国西北部进发,劫掠的地区依然是关西隘口西面和周边的一片区域。葛里行高兴地说:“鱼虾又肥了,我们又要去捕捞了”。蒙古汗王尹稚单更是要通过打这场仗一吐自己心中的怨气:“这次,要杀个痛快”。

蒙古汗军大规模入侵的情报呈到帝王明威俊的面前,明威俊知道蒙古汗军这个强盗又要跑到帝国来抢劫了。明威俊不会坐视蒙古汗军在帝国胡作非为,在把作战的重心放在北方,明威俊对蒙古汗国采取守势。但这并不代表明威俊对蒙古汗军的入侵行径无动于衷。一次,当着众多文武官员的面,明威俊说道:“我们对蒙古汗国总体上以守为主,但并不代表我们会对蒙古汗军的挑衅行为一忍再忍,必要的时候我们也要主动出击,打击他们嚣张的气焰。总体上,我们现阶段对蒙古汗军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防御准则。”

在获悉蒙古汗军又再度入侵帝国后,帝王明威俊决定征调杰王子的黄金甲部队,赵迪昊和周敏华的部队,总计达十二万人,其中杰王子的黄金甲四万五千人,赵迪昊所部五万人,周敏华部二万五千人。帝王明威俊决定调集十二万大军,给入侵的蒙古汗军一个“大的打击”。自从帝王三世二十六年的关西隘口之战后,关西隘口已经十多年未遭敌侵袭。蒙古汗国隔三差五地进犯西北部,只在于攻城抢掠,关西隘口驻有重兵,想必蒙古汗军不敢来犯。作为关西隘口的指挥官,董大钟奉命守卫关西隘口长达十七年,此时的董大钟五十七岁了,离退休不远了。岁月侵蚀了他的容颜,在其内心深处也渐渐滋出了想安度晚年的憧憬,董大钟虽也陶醉在那和平的光景中,但在潜意识里董大钟依然还存有对蒙古汗军入侵的隐患,这不只是来缘于帝王那祥林嫂般的年复一年的提醒,还来自于董大钟清醒的认识。

在这片战争的重灾区,和平的时间越长,爆发战争的日子也就越紧迫。这不,董大钟又一次得到了蒙古汗军大批人马进犯帝国西北部的情报,帝国西北部的军民和关西隘口的驻军骤然又紧张起来。董大钟判断这次蒙古汗军进攻的重点依然在关西隘口周围的一片区域,目的无非又是攻城劫掠。蒙古汗军一来,武勒的人马又一次要冲到最前面,与前来的蒙古汗军作战。武勒的部队对此信心满满,作为帝国西北部唯一一支机动兵马,武勒的三万兵马不仅全是骑兵,而且装备精良,得到了帝国军部的优待。武勒的骑兵部队战马剽悍,部队的武器库还有帝王拨给他们的装备着火炮和强力连环弓的战车,粮弹箭支充裕,兵强马壮。

对武勒的人马的使用,董大钟依然奉行主动迎敌的方针。在得知蒙古汗军又来的消息后,武勒自信地对董大钟说:“我们就等着猎杀敌人呢”。董大钟笑着说:“有杀敌之心是好,但必须得审时度势,如果你们遇到敌人人数不多,可猎杀之;若敌人人数众多,则退至原地,切勿蛮干。”武勒咧着嘴,笑笑说:“那是当然,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嘛。”听到武勒的这席话,董大钟在想,要是当年帝王能把罗夫康的帝国一师留在这里,并允诺给他十万兵马,那么当蒙古汗军进犯时,他董大钟也就不用犯愁了。武勒的骑兵部队背靠着关西隘口,等着蒙古汗军的到来,关西隘口的六万守军也严阵以待。由于董大钟认为蒙古汗军不会进攻关西隘口,虽然董大钟作了些准备,但将士们对敌人有可能的来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次,蒙古汗王尹稚单率八万蒙古汗军进犯帝国,主要目的就是打击歼灭帝国的部队。尹稚单制定出了在野外寻歼帝国骑兵部队的计划。武勒的部队自然是首当其冲。尹稚单笑着对右贤王说:“我们这次到帝国的西北部,就是来捕鱼,怎么捕呢?先放出诱饵,让鲜肥的鱼上钩,等肥鱼咬钩后,我们瞄准时机,用捕鱼的网儿把鱼捞进我们的网中。”尹稚单放出了他的诱饵,左大将的三万人马,前去关西隘口。左大将先派出一部引诱帝国骑兵前来,求战心切的武勒岂能放过这个机会,率领骑兵部队在左大将一部人马的引诱下,碰到左大将的主力部队。

武勒身边的将官发现敌人不是很多,可以一战。武勒却不管这些,说道,打了再说,先猎杀一批蒙汗骑兵,真要是打不过,可以撤退嘛。武勒率部与左大将的人马厮杀在一起,在喊杀声中,武勒和他的部众奋勇杀敌。左大将忙派人向蒙古汗王汇报战况,尹稚单见帝国骑兵部队已咬饵,率所部人马延展两翼,尹稚单要对武勒实施两翼包抄,把武勒部一网打尽,报三年前他与帝国部队作战失利的仇。武勒和他的将士不断猎杀着蒙汗骑兵,希望能击退敌人,可令武勒没有想到的是,敌人的大部队正朝这边赶来,有在他两翼移动的迹象。武勒这才明白过来,蒙古汗军已把进攻矛头对准了他。武勒连忙令所部脱离与敌人接触,率部撤退到关西隘口。武勒的部队开始拼命地跑路,蒙古汗军则缠着不放,在后面追杀。最后,撤到关西隘口的武勒的三万二千多人的骑兵部队“不足二万”。

在歼灭了武勒一部后,尹稚单决定率蒙古汗军攻打关西隘口,出一出怨气,“杀他个痛快”。蒙古汗军进攻关西隘口,出乎董大钟的意外。董大钟令守军将士抵抗蒙古汗军的进攻,一面又向奈良大尉请求增援。奈良大尉得报后,迅速征调大批兵马,开往关西隘口。蒙古汗军对关西隘口的进攻持续了三天,面对着关西隘口守军的顽强抵抗,只是想杀个痛快的尹稚单觉得已过了瘾,便率部离开了关西隘口,北返回国。这次关西隘口之战,帝国的守军伤亡过万,其中阵亡五千余人,蒙古汗军伤亡约五千多人。

蒙古汗王尹稚单率部得意返回,但是令尹稚单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回去的路上,帝国的十二万大军正等着他。杰王子的黄金甲和赵迪昊及周敏华的部队出危都城,照帝王的指令,截击撤退回国的蒙古汗军。当蒙古汗王尹稚单看到庞大的帝国军团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帝国的十二万军团,杰王子的黄金甲在左,赵迪昊部居中,周敏华部在右。帝国军队对尹稚单的蒙古汗军发动排山倒海的攻势,尹稚单的人马很快就招架不住了,尹稚单率部拼命朝着西北方向突围。这次,尹稚单的蒙古汗军被帝国军队歼灭四万人马,其中左大将力战而死。尹稚单和右贤王等残部逃了出来,最后回到蒙古汗国的蒙汗骑兵不足三万,大约有二万八千人活着回到了蒙古汗国。

葛里行看到了狼狈回到蒙古汗国的尹稚单,尹稚单身上还中了箭,被身边的将官跌跌撞撞地抱下马。葛里行忙赶上去,想问尹稚单出了什么事。尹稚单说话的语气依稀透着几分惊恐:“我们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帝国的大军,死伤甚众,死伤甚众。”也许,此时的尹稚单后悔自己作出大军入侵帝国的军事行动。从尹稚单惊魂未定的表情中,葛里行似乎能感受到蒙古汗军像过去一样侵略帝国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

好日子到头的,还有曾经不可一世的卡布诺尼人的金军。

就在尹稚单的蒙古汗军遭到帝国大军截击时,金国君王迈立阳和亲王贝勒们依然在为安莱托布的军民是否撤回到上区争论不休。一些将领主张等罗夫康率部发动对金国的进攻后,看罗夫康是否会进攻安莱托布再说。持不同意见的将领则认为安莱托布的军民应尽早撤回金国上区,因为罗夫康要攻打安莱托布是铁板钉钉的事,毋庸置疑。君王迈立阳对是否把安莱托布的军民撤到上区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因为这要看罗夫康怎么对付安莱托布,是暂弃安莱托布不顾?还是先攻打安莱托布?失去战争主导权的金军不得不看帝国北方军队的颜色了。对迈立阳来讲,现在的金军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主动进攻帝国的军队,而是如何设法保住自己世代居住的国土。

此时,罗夫康和郑维浩等将领正在讨论如何攻打安莱托布。罗夫康召集郑维浩、董向焘、尼赛洛、沈澄、陈湘峰开会,商讨接下来攻打安莱托布的事宜。会上,罗夫康提出了帝国军队攻打安莱托布的方案:攻打安莱托布的目的是攻城,拔掉安莱托布这个金人在下区唯一的一个重镇据点,为尔后帝国北方军队把战火烧到金国上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免除后顾之忧。但是,帝国北方军队攻打安莱托布,肯定会引来敌人的援军,如果敌人派大军增援,这是可以肯定的,那么帝国北方军队攻打安莱托布的方案是先派出一部分兵力,六万人的部队攻打安莱托布,吸引敌援军的到来,把敌人拖住后,再遣一部六万人马侧击来援之敌。另留一部人马作预备队,视战场情况作出相应的调动。罗夫康说道,攻城的重点在于打援,敌军若来援,我们可以像打特勒拉斯之战那样打击来敌,围歼敌人一部或大部后,再攻打安莱托布。这样,既消灭了一部敌人,又攻占了安莱托布,可谓是一举两得。

罗夫康这一套攻打安莱托布的方案,看上去无懈可击,没什么问题,但依然还没有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会上,尼赛洛和沈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金军可能会采取“围魏救赵”的方式来解救安莱托布,金军会派出主力部队或一部攻打德里埃的脱布涅顿,那么到时帝国的北方军队如何应付?尼赛洛提到金军会置安莱托布于不顾,派出大军攻打脱布涅顿。沈澄则提出金军可能会派一部增援安莱托布,另再派一部攻打脱布涅顿。尼赛洛和沈澄的看法,促使罗夫康制定出更加完整具体的攻打安莱托布的方案。罗夫康把攻打安莱托布的帝国北方军队分成三部兵马,其中援救脱布涅顿的一部人马主要由三旗军组成,人数约五万。

罗夫康提出了攻打安莱托布应付来援敌军的各种对策。罗夫康说道,如果我们派部攻打安莱托布时,敌人全力来援,那么则按照我之前说的那样做;如果敌人率主力部队弃安莱托布于不顾,反而去攻打德里埃,那么先派巴达武领衔的一部去对付敌主力,拖住敌人后,待后续人马赶到后,围攻敌军;若敌分二部,一部增援安莱托布,一部攻打脱布涅顿,那么由巴达武的部队对付攻打脱布涅顿的敌军,帝国一师全力对付增援安莱托布的金军。

罗夫康在会上说道,若金国高层肯把所有的赌注押到争夺安莱托布之战,那么他罗夫康也会不惜血本,举北方全军之力,与金军的大部队决一死战。在罗夫康看来,如若金国高层那帮赌徒把所有的赌注押到争夺安莱托布之中,那么他也会把自己所有的赌注押上来,与金军一拼高下。毫无疑问,这是两国“赌徒”间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