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35章 志在必得

第一百三十五章 志在必得

凌河城拔地而起,当金国君王迈卡威得知帝国派兵修筑凌河城时,还有点不敢相信。但是当凌河城筑起来时,迈卡威确信罗夫康出手了,帝国正在恢复凌河城这个战略据点。凌河城的重建,骤然增强了金国君王迈卡威的危机感。迈卡威认为若听任帝国军队修筑凌河城不管,帝国便会以凌河城为基地,步步建城筑堡,稳扎稳打,逐步向前推进,蚕食金国的土地,金国就永不得安宁。金国君王迈卡威对他的将领说道:“如果我们任由帝国军队修建城堡,练兵黩武,金国就永无宁日,我们决不能听任他们这么做。”迈卡威不能容忍罗夫康派兵修筑凌河城,因为这是事关金国核心利益的大事,万不能马虎。所以迈卡威决心反击帝国军队的筑城,他要像当年反击埃西霍的“筑垒推进”一样,对罗夫康派驻凌河城的人马来个“反推进”,要再次让罗夫康的筑城之策无果而终。

金军的将领对迈卡威提出的出兵凌河没有异议,将领们谈论的焦点是如何应付罗夫康大军的进攻。金国君王迈卡威很不以为然,因为这一仗迟早是要打的。迈卡威令阿勒儿率六万金军南下凌河,把凌河城及城内的军民围起来,采用围困战术。至于罗夫康会怎么反应,迈卡威也已想好了对策。迈卡威对阿勒儿说:“若围困凌河城期间,罗夫康不敢派兵救援,你等彻底围住凌河城,不可放过城内一兵一卒;若罗夫康派兵增援,我会率大军前来,与你们一同对付他们。”

阿勒儿领命后,率六万将士挥兵南下,气势汹汹朝着凌河城杀了过来。五年前,阿勒儿率兵围住了凌河城,并把它平毁。这一次恐也不例外,阿勒儿有足够的自信让历史重演,只不过这次阿勒儿在把凌河城毁于一旦的同时,决心要把城内的军民也一网打尽,决不能再让他们跑了。阿勒儿对身边的将领说:“帝国的军队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次我们一定要让罗夫康和他的将士牢记教训,要把他们打得再也不敢这么做。”阿勒儿这句威武的话,听得身边的将领直叫好,异口同声地说,要让罗夫康等人明白主动挑衅金国会遭到什么样的下场。

凌河城的修筑对金国的君王及将领会有什么反应,罗夫康心里早有准备。从埃西霍的筑垒推进所引起的一连串的战事使罗夫康清醒地认识到凌河城的存在被金国君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金国君王总是看它不顺眼,欲图要把它拔掉,去之而后快。如今莫亚比兹的惨状仍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罗夫康岂能容忍自己像埃西霍那样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罗夫康对他的将领说:“我们现在在北方,就好比上山,若在山中碰到老虎,往往有两种结果,要么我们被老虎吃掉,要么我们把老虎打死,两者必居其一。我们现在跟金军的对峙,就犹如山中遇虎,要么我们被敌人消灭掉;要么我们消灭敌人。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在罗夫康看来,帝国军队与金军的战斗是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帝国军队在北方只有两种状态:作战和备战。当罗夫康看到训练的士兵在实战演练中表现得有点心慈手软时,罗夫康会对他们晓育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在战斗中,你对敌人的手软,那么到时死的便是你自己,一定要牢记。”

罗夫康知道,太久的和平不利于帝国北方军队的备战。况且,罗夫康也不会坐等金军主动找上门来,自己等着被动挨打。令哈盛莱的镶红旗去修筑凌河城即是罗夫康主动出击的切实行动。罗夫康也十分明了,修筑凌河城的举动会给北方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罗夫康对将士们谈到,修复凌河城好比是“上山寻虎”:“很多人怕虎,所以总是躲虎,只有遇到老虎跑不掉时才不得已被迫奋起反击。但是我们不能怕虎,因为这虎总是会和我们狭路相逢的,所以我们应该主动一些,自己上山寻虎。现在我们正在修筑凌河城,就是在上山寻虎。”“镶红旗的将士们正在修建凌河城,我看金军不会不闻不问,他们会有所行动,破坏我们的修城。所以广大将士要做好准备,迎击敌人的进犯。”在修筑凌河城期间,罗夫康一遍又一遍对将士们提到战斗快要爆发的紧迫前景。阿里斯达城的军民的临战气氛急剧升温,罗夫康和他的将士们已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迎接敌人的到来。

大战将近,北方的战争气氛渐渐凝重。梁栋成和官兵民夫工役热火朝天修筑着凌河城,罗夫康等人密切注视着金军的动向。金军的反应有点迟缓,给了梁栋成不少修筑加固凌河城的时间。当金军将领阿勒儿率领六万金军气势汹汹朝着凌河城开过来时,消息一传来,北方的将士们都能感到战火又将在北方燃起。许多将士经历过第一次凌河之战,对那场大战的惨烈历历在目,心有余悸。现在金军又朝着凌河城杀了过来,帝国在北方的前景如何?罗夫康能否率帝国一师击退来犯的金军?不少将士心中没底。

在得到金军出动的消息后,罗夫康把这一情报向帝王作了报告,并简述了北方统帅部采取的行动:“得知数万金军部队,粗略估计,约在五六万间,南下滚滚而来。方向西南,目标当在凌河城方向。金军南下的企图在围住我梁栋成部驻守的凌河城。为解凌河城之围,职等决率十几万帝国一师将士,齐心协力,赶赴凌河,与敌作战。”

帝王四世明威俊在得到金军南下凌河的消息后,在给罗夫康报文的答复中,写到“不失时机与敌作战,寻歼围敌,挫败敌之企图,重振我帝军在北方的威望”。帝王明威俊明白,既然他同意了罗夫康“重筑凌河城”的主张,他必须毫无保留地支持罗夫康。而罗夫康也懂得,是到了他及帝国一师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虽然在阿里斯达的官兵从他们的长官口中得到战争临近的信号,心中有了些许准备,但是当战争真的到来时,一些官兵,尤其是那些还没受到战火洗礼的士兵们,心里仍会不由自主地紧张,感到不是很自然。对于罗夫康、周宾、郑维浩、张国雄、陈世允、段举飞等历经战火的将领,从杀谷之战,到特拉斯特之战、北上作战、关西隘口之战,再到瓮城攻坚战、摩棱口突破战,直至阿里斯达保卫战。他们碰到的对手有蒙金联军、哈曼?苏拉丁的伊兰顿雇佣军、淮王的淮军,还有金军。不管与谁作战,流血牺牲是免不了的,只是死伤多少罢了。如今罗夫康等人在北方又将跟金军掰掰手腕,一较高下。罗夫康等将领毫无惧色,因为任何敌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他们决心要击败的对象。

在获知金军南下凌河后,罗夫康急召哈盛莱、巴达武、卡德茨及卡里几亚岛的陆希莱到阿里斯达城,会商当前北方即将到来的战事。哈盛莱、巴达武、卡德茨和陆希莱在收到罗夫康的急件后,快马加鞭朝阿里斯达城赶来。战争的乌云笼罩在他们的心头上,北方的帝国军队该采取什么对策来应对前来的金军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哈盛莱、巴达武和卡德茨正翘首以盼罗夫康这个北方的统帅,指挥帝国在北方的所有部队,迎击来犯的金军。

哈盛莱赶到阿里斯达城,罗夫康见到哈盛莱,问他,凌河城守城官兵的粮草可维持多久?哈盛莱答道:“半年没有问题”。罗夫康说道:“半年够了,我们不需半年的时间便可解凌河城之围。”

金军来到凌河,围住了凌河城后,梁栋成面对眼前包围他们的金军,毫无惧色,他知道自己的部队不是在单独作战。罗夫康传话过来,告诉梁栋成和他的将士,他们的背后还有二十多万帝国军团的支持,“我会亲率十多万铁骑增援你们”。

哈盛莱来到阿里斯达城后,巴达武、卡德茨和陆希莱先后赶到。相比哈盛莱、巴达武和卡德茨紧张焦虑的心情,陆希莱则显得要轻松不少。对哈盛莱、巴达武和卡德茨来讲,北方当前的战事与他们切身相关,而陆希莱所在的卡里几亚岛与北方大陆相隔着一段海水,海军弱小的金军暂时还无法对陆希莱的部队及卡里几亚岛形成什么威胁。北方的火药味渐浓,卡里几亚岛依然犹如世外桃源,独善其身,丝毫不受战事的困扰。在陆希莱来到阿里斯达城后,面见罗夫康。罗夫康告诉陆希莱,帝国军队决心在凌河城外与金军展开正面较量,以解凌河城之危。

陆希莱听了罗夫康的话后,略带吃惊地说:“罗将军,那我们至少得需要十万铁骑”。

“十万铁骑?”说完,罗夫康微微一笑,他带着陆希莱去看看整装列阵的出征的大军。

走在过道上,跟着罗夫康的陆希莱听到了军号声在耳边响起,人马的声音如轰隆隆的雷声一般在军号声中爆发出来。陆希莱为之一颤,周边的气氛肃然变得凝重,使陆希莱有了一种紧张感,连呼出的气息也不再那么轻松自然。陆希莱看到露天的看台上,三旗军和帝国一师的将领们站成一排,一边站着帝国一师和阿里斯达的将领,一边站着三旗军的将领,他们正等着罗夫康将军的到来。罗夫康站到了中间的位置,陆希莱站在最右边,身边是镶蓝旗的卡德茨将军。陆希莱和三旗军的将领们点头致意。当陆希莱站在看台上,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他一生中难忘的一刻:墨绿色的帝国官兵全副武装,整齐划一站立在下面,威武挺拔的身姿,锃亮的钢盔,整洁的军装,一匹匹健硕的战马,还有战车、火炮等,一直延伸到远方,好像一条条卧躺在帝国北方大地上的雄壮的墨绿色的长龙,发生阵阵雷鸣之声,即将动身启航。

站在中间的罗夫康摆手示意下面的官兵安静,等部众静下来后,罗夫康将军高声说:“大战将近,敌军兵临凌河。强敌当前,我们已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现在我命令你们,出发迎战来敌,把敌人赶出去。向北朝着凌河方向,出发前进~!”

罗夫康高亢的命令一经下达,下面十多万作战将士顿时人声鼎沸,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看得陆希莱心头为之一震。

罗夫康的部队开始向北朝着凌河城进发了。

这是帝国十年内第二次向凌河方向派出大部队的人马了。

一场帝金两国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至此拉开帷幕。无论是金军的将领还是帝国北方的将领,他们都对这场战役的胜利是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