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14章 旗开得胜

第一百十四章 旗开得胜

阿里札的出兵请求,获得金国君王迈卡威的同意。迈卡威认为阿里札选择这个时点出击是具备出敌不意,打敌人一个立足未稳的条件的,有可能取得成功。退一步讲,即便出击没有成果,在敌人被动防御的情况下,金军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

金国君王迈卡威给了阿里札五万五千人马,从迈卡威给阿里札的兵马人数可看出,迈卡威对这次出兵是有所保留。阿里札出征前,迈卡威对他说道:“这次出兵攻打阿里斯达城,能成功当然好,如敌人防御坚固,无法短期攻破,也不要恋战,不要过长时间滞留在帝国境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阿里札说道:“我会谨记君王的话,争取取得胜利。”

阿里札率领着五万多人的金军出发了。阿里札自信满满,他要单独率军打出一场胜仗来证明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在阿里札看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要好好把握,攻击帝国在北方的薄弱点阿里斯达。阿里札感到是有机会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对此,阿里札深以为然。

金军来袭的消息传到罗夫康等人的耳中,北方的将领严阵以待,一些将领心中未免有些恐慌,他们不知道金军这次来了多少人马,不知道金军是来攻城还是困城。为此,一些将领紧张不已。罗夫康对将领们说道金军这次进攻,不会派很多人过来。罗夫康向将领们说出为什么金军“不会派很多人过来”的理由:一、金军刚打完一场跨度时间长的大战,自身肯定有不少的伤亡,一场大战过后不久又率军来袭,元气未能得到恢复,故此次来袭的人马不可能很多;二、金军此次来袭是在秋收之前,他们没有过多的粮草来支持大部队的长时间远征;三、金军对帝国新来的动向没法予以准确的掌握,在敌情不详的情况下,以金国君王和将领的谨慎的作战风格,他们不会盲目出击,派太多的人马来攻。罗夫康对将领们说道:“金军这次出击,所部的人马不会超过十万,弹足也就七万。”

一个将领问罗夫康:“那么,罗将军你认为这次金军来攻,他的攻击目标是谁?会攻城还是围困?”

罗夫康说道:“金军这次的出动,目的很明确,就是冲着阿里斯达来的。至于攻城还是围困,我觉得是来攻城,因为他们没有做好围困的准备。”

罗夫康的话不能打消将领们对金军这次来袭的忧虑,他们对罗夫康的话是半信半疑。而罗夫康相信金军这次入侵不会有太多的人马,且是来攻打阿里斯达的。罗夫康认为,金军在打完一场大战后在短时间内又策动一场战役,这就说明金国的君王和将领没有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是想搞突然袭击,这就否定了金军要采用围困的战术的可能。金军不采用围困的策略,也就排除了他们要攻打弗玻里圣、威川脱克和深克利特的可能(此三座城非通过围困之策而不可得),那么剩下能吸引金军进攻的城市就只剩下阿里斯达了。罗夫康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不过,金军将领阿里札的进攻想法还是有点出乎罗夫康的预料。金军没有第一时间直接来攻阿里斯达,反而先去攻打镶红旗固守的深克利特要塞。

阿里札想通过攻打深克利特要塞吸引罗夫康派部增援,阿里札的金军趁此在野战中歼灭派过来的援军,待围城打援成功后,再攻打阿里斯达城,没准可一箭双雕。阿里札这个作战思路是迈卡威围困凌河城吸引埃西霍来援的翻版。阿里札把自己这个作战的想法告诉手下的将领,贝勒克苏哈提出异议,他对阿里札说道:“这个做法行吗?罗夫康会上当吗?我觉得还不如直接攻打阿里斯达更好。”

阿里札说道:“不试试,又怎么知道,我们不能放过一丝有可能会使敌人犯错误的机会。”阿里札说道他为什么会选择攻打深克利特的原因:“深克利特是镶红旗守的,镶红旗在凌河之战中受到了损失,士气受挫,我们趁他们还没缓过劲来的时候去攻打他们,是能够引起他们恐慌的,也是最有可能让罗夫康派出援军来救的。”看来阿里札选择深克利特来围城打援是无奈之举,弗玻里圣、威川脱克、深克利特,哪座是能轻易攻取的城?相比较弗玻里圣和威川脱克,阿里札认为深克利特是最容易攻打的坚城。只不过连阿里札自己也清楚地知道,攻打深克利特要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阿里札率金军围住深克利特要塞,在深克利特的哈盛莱得知金军又来攻打他,心里憋着一口气,要给来犯的金军点厉害瞧瞧。深克利特可不比凌河城,深克利特是镶红旗的大本营,虽然在大小凌河城之战中镶红旗受到了一些损失,但主力还在。此时在深克利特有三万镶红旗军的将士,以及十多万当地的百姓。深克利特因后面有一片在群山中的开阔地,种植粮食蔬菜,养殖猪羊鸡鸭,所以深克利特有一个后方的食物供应基地,能自给自足。再加帝国不久前又运来大堆的粮草炮箭肉禽等后勤物资,无论是金军对深克利特采用何种战术,哈盛莱的镶红旗都不怕金军的来犯,他们摩拳擦掌,正准备着给攻城的金军以迎头一击。

阿里札的金军围住了深克利特。当阿里札看到了深克利特后,他感到这是一座坚固的要塞,守城的镶红旗正严阵以待,等着金军来攻。阿里札不愿为攻打深克利特损耗兵力,他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希图通过包围深克利特来引诱罗夫康援军的到来。

当罗夫康得到金军围住深克利特的消息时,罗夫康就判断出了金军围住深克利特的目的。金军没有直接来攻阿里斯达,而是前往深克利特,这让罗夫康有点惊讶,他没想到金军会使出这一招。可是在罗夫康的眼中,金军这个招术显然不高明,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罗夫康最不惧怕的就是金军包围深克利特。深克利特能自给自足的供血能力即便金军采用围困的方法,也是徒劳。至于说到攻城,守城的镶红旗定能挫敌于城下,因为深克利特是镶红旗决不能丢失的要塞。可以想象,镶红旗军将士的战斗意志再加上深克利特的要塞构造定能灼伤金军的攻城欲望。

选择先去攻打深克利特要塞,是阿里札犯下的一个明显的错误。罗夫康对周宾说道:“看来金军的战术不怎么高明,他们犯了错误。”阿里札的金军屯兵于深克利特城下,不仅使罗夫康明确金军攻击的意图,还让罗夫康摸清了金军的人数。帝国一师的侦察兵经过仔细观察推测出来犯的金军在五六万之间。得到金军真实的人数,知道金军一定会来攻打阿里斯达,罗夫康对击退来犯的敌人心里更加有了把握。

阿里札和他的金军聚集在深克利特要塞,竖着耳朵探听着罗夫康援军有没有过来的消息。阿里札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罗夫康。当阿里札迟迟未见罗夫康派兵来援时,阿里札等不住了,他开始启动第二套进攻方案,率军直接攻打阿里斯达。

也许是顾虑到金军离开深克利特要塞后可能会受到镶红旗的进攻,阿里札令贝勒亚克萨率一万多金军继续留在深克利特,监视城内的镶红旗军,阿里札率主力前往阿里斯达,实施他率军南征的最后目的。

阿里札和他的金军来到阿里斯达,放眼望去,由一个个塔楼状的建筑物逐层拔高的紧贴在大山的阿里斯达呈现在阿里札和他的将士们的面前。阿里斯达城的半圆形状的城墙又高又厚,一面靠山,守城的帝国一师官兵似已做好了准备。阿里札心中隐隐感到阿里斯达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贝勒克苏哈对阿里札说道:“阿里斯达城易守难攻,守城的帝国官兵也已做好准备,我们想要攻破阿里斯达城,希望看来不大。”

阿里札不想放弃,他率军南下的目的就是阿里斯达,如果不攻打阿里斯达,那么他就白来了。阿里札说道:“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阿里札命令金军主攻阿里斯达城的正面,金军的攻城开始了,炮火和箭矢朝着攻守双方飞去。阿里斯达城的投石器也开动了,一块块石头朝着攻城的金军飞去,砸在金军的人群中。阿里斯达的防御战打响了。罗夫康坐在指挥室里,开始实施他已策划好的击退金军的方案:用阿里斯达城把金军吸引住,然后令城后面聚集的十万人马,分左右两路,在金军的左右两翼迂回,切断金军的退路,把金军团团围住,然后把他们一举歼灭或者逼退金军。

罗夫康告诉守城的官兵,我们身后有十多万人马,只要你们能顶住金军的进攻,我们的胜利就有了保障,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阿里斯达城内的帝国一师官兵和汉弗里的官兵协同作战,共同抵抗来犯的金军。金军的一次次进攻在守城官兵的奋勇抵抗下无果而终。与此同时,陈世允和张国雄两个联队组成的右路军以及段举飞和董向焘两个联队组成的左路军在接到罗夫康的命令后,开始从金军的左右两翼实行迂回。当阿里札得知有两支帝国的大部队在其两翼迂回时,他大吃一惊,难道罗夫康要一口气把他的金军吃掉不成!?金军将领纷纷建议赶快撤军,否则金军有被帝国军队包围的危险。阿里札也没别的法子,事到如今他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率军撤出战场,尽快跳出帝国军队逐渐形成的合围。

阿里札的金军像潮水一样从阿里斯达城外退去。在帝国左右两路军的截击追杀下,狼狈不堪地结束了他们的征程。贝勒亚克萨的金军在得到阿里札撤回的命令后,火速离开了深克利特要塞,跟阿里札的金军会合后,一起打道回府。

硝烟散尽的阿里斯达城,在金军逃之夭夭后,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安详。这场由阿里札的金军挑起的阿里斯达城保卫战,以罗夫康的旗开得胜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