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69章 失败之道

第六十九章 失败之道

黄杰驰看着城防图,他对现在的城防自信满满,对身边的将领说:“依我们现有的城防设施配置和兵力,帝国军队若来攻,崩掉他们几颗大牙,他们也休想得逞。”黄杰驰和他的淮军坚城固守,对帝国的西路军来讲,要想夺取瓮城,只能跟淮军来一场硬碰硬的城池攻坚战。

罗夫康向孙都尉面授偷袭要计后,孙炳南为此召集将领开一个会,向将领们讲了罗夫康的偷袭计划,与会的将领没有表示意见,他们认为罗夫康的偷袭计划看起来不是不可行,既然这个计划有可行性,何不让罗夫康试一试,有总比没有好吧。

罗夫康在向孙都尉提出自己的偷袭计策后,开始着手具体的事宜。首先就是偷袭的路线和偷袭的兵力。罗夫康已经想好了偷袭的路线:从部队的集结地向东,经骑萌岭的支脉宝顶山,进入森林,在林中迂回到瓮城的侧后。罗夫康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是因为这条路线既隐蔽,有大山的遮护;路线又短,部队不用走太长时间即可到达目的地。而从部队的所在营地到宝顶山山脉边沿相距不远,部队轻装而行,在夜色的掩护下一夜的急行军即可到达,在层峦的山脉中部队的秘密行军有了安全的保障,越山而下进入丛林,再迂回绕到瓮城的侧后,淮军定难发觉我军的到来,罗夫康如是想着,他认为这条偷袭路线无懈可击,肯定能达到目的。

在偷袭的兵力上,罗夫康与周宾及四个联队长商量该从帝国一师中抽出多少兵力用来偷袭,虽然是偷袭但兵力不宜过少,最后决定偷袭的兵力为八千,负责带队指挥的本应是周宾,这次罗夫康亲自表态,由他带队,指挥这次偷袭任务。周宾和陈世允、段举飞、张国雄、郑维浩本不同意罗夫康这么做,见罗夫康态度坚决,只好遂了他。由罗夫康带队负责偷袭任务,周宾留下来指挥余下的帝国一师部队。

自从罗夫康与黄杰驰见过面后,周宾感到从罗夫康身上有了某种说不清的变化。罗夫康当着周宾的面,在地图上画出此次偷袭的路线,这条路线先是向东,再折向南,渐渐弯向西,尖头直抵瓮城,画完后,罗夫康对周宾说道:“只要沿着这条路线我们偷袭成功,我跟孙都尉说好了,等攻进城后,放信号弹,你们看到信号弹后发动进攻,我们里应外合,攻下瓮城没有任何问题。”周宾听完罗夫康的话后有点惊讶,他不是惊讶于罗夫康画出的那条路线,而是罗夫康说话的口气,竟是如此轻描淡写,偷袭还没开始呢,罗夫康就已经认为自己的计划已稳操胜券似的。作战可不是简简单单用笔画出一条路线即可达成的,在周宾看来,罗夫康的这条偷袭路线是以前无人走过的,罗夫康行进在这条路线上能不被敌人发现吗?进入丛林后部队会不会迷路?部队能否绕敌侧后奇袭成功?这都是关乎作战成败中一个个不可预知的风险,而罗夫康好像并未料到偷袭本身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他看到的只是胜利。周宾觉得罗夫康把这次作战看得太简单了,他觉得有必要提醒罗夫康一下。

周宾对罗夫康说:“此次作战,固然有很大的胜算,可要是失败了呢?”

罗夫康的回答是:“应该不会。”

面对周宾善意的提醒,罗夫康依旧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他相信自己。

罗夫康把帝国一师具体的偷袭行动,向孙炳南作了汇报,孙炳南表示同意,他相信罗夫康,但孙炳南与周宾一样,并没有被罗夫康身上弥漫的乐观精神感染。孙炳南制定了a计划和b计划。a计划当然是罗夫康偷袭成功的计划,b计划是一旦罗夫康偷袭失败,无功而返,那么西路军只能选择正面强攻瓮城。孙炳南知道,进攻瓮城的期限不能拖得太久,拖得太久对敌人越有利,他已传令下去叫西路军各部做好战斗准备,进攻瓮城的日子已近在眼前。

罗夫康的部队也已准备就绪,陈世允和张国雄跟随罗夫康指挥偷袭部队,张德能的特兵队作开路先锋。偷袭的部队轻装而行,轻型火炮和重型火炮一律不带,只带鸟铳炮,粮食只带干粮,兵员多为步兵。

罗夫康的部队出发了,在夜色下他们朝着宝顶山急行,踏上了一段前途未知的征程,随着罗夫康部队的向东而去,西路军和淮军争夺瓮城的战斗即将打响。

罗夫康出发前,孙炳南告诉罗夫康,瓮城有内城和外城,相比外城内城更为坚固,内城的大门是用玄铁铸成的,极为坚固,即便是用重型火炮轰击也无济于事,你们只有在攻进内城后才可发信号弹,这样攻城的成功性会大些。孙炳南提醒罗夫康道:“瓮城城防甚为坚固,淮军在这座城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是决不会把瓮城轻易拱手让给他人的,你们此次出征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思想上的准备。”听了孙炳南的话后,罗夫康若有所思,他对孙炳南说道:“我们此次出征无非有三种可能,一偷袭未成被敌人识破;二攻进城后未能立足被敌逐出城去;三攻进城后站稳脚跟与大部队里应外合夺占瓮城;我决心尽最大的力量促成第三种可能的实现。”

“好,我也希望你们能达成此行的目的,使瓮城早日为我们所有。”孙炳南鼓舞罗夫康说。

罗夫康的部队出发后,孙炳南通知西路军各部做好备战准备,攻城战斗即将开始。罗夫康的部队在夜色中急促前进,第二天天亮,他们爬上了宝顶山,在山中休息片刻吃了一顿饭后,又开始上路,走下山进入密林,林中的树木高大参天,阳光照射进来,只留下斑斑驳驳的影子。罗夫康走进林中,树林中湿润之气扑面而来,罗夫康以前从未到过这里,但与之相似的环境罗夫康早已体会过无数次,进入森林的深处,对罗夫康来讲是见怪不怪,罗夫康望着周围参天的古树,旁边低矮的灌木,以及又长又粗的藤蔓,对身边跟他在一起的张国雄说:“这样的环境还不是最糟糕的。”张国雄接话道:“你是说跟布拉哈山脉比,那是,这里的地势可比那里平坦的多,还没有草地和雪山。”罗夫康会意地笑了笑,在布拉哈山脉那段艰难的日子至今深深印刻在罗夫康的心头上,如今置身于树林之中的罗夫康想到了以前类似的经历,颇有点忆苦思甜的感觉。

张德能的特兵队在前面为大部队开路,突然,张德能和他的特兵队战士停住了脚步,他们发觉前面有异样,有人移动的沙沙声,正当张德能和他的战士环视四周时,一枚枚箭从树林深处射了过来,张德能大喊道:“快拿起盾牌,我们遭到敌人的进攻了!”话毕,射过来的箭越来越多,不少士兵被箭射中倒地。张德能的特兵队很快予以还击,可效果并不好,敌人在暗处,自己在明处,敌人看他们一清二楚,而张德能的特兵队只能根据箭射来的方向来判断敌人的所在。在张德能看来,这明亏他们是吃定了。

罗夫康正想着部队接近瓮城在夜间偷袭的作战部署,可令他没想到的是,部队还没走出树林,就已遭敌人的埋伏。很快,整支部队也受到敌人的进攻,利箭从树林深处飞梭而出,部队顿时慌张起来,罗夫康命令将士注意侧翼的防守,先稳住阵脚,再向敌发动反击。从树林深处射过来的箭越来越密集,在盾牌的防护下,部队很快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予以反击。可当敌人扔过来的炸弹在部队四周炸响时,林中的鸟儿受到惊吓,一群群向天空飞去,爆炸声处,不少战士负伤倒下,部队陷入苦战。

罗夫康看到眼前一幕,心里不免着急万分,面对着林中的敌人,他的部队明显处于被动,他打算组织进攻,把敌人压下去,突破敌人的封堵线,张国雄的一句话使罗夫康的脑子清醒起来:“我们已遭敌人的进攻,偷袭已无可能,敌人已有所准备,即使打退敌人的这次进攻,我们也难有所作为。”罗夫康听了张国雄的话后,一下子醒味过来,部队在受到敌人进攻的那一刻起,就宣告了他的偷袭计划的失败,敌人既然对此有了准备,他的偷袭计划取得的奇袭效果就不可能实现得了了。偷袭不能成功,之前所定的方案全盘告吹,部队如果再继续行动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罗夫康不得不下令撤退,部队摆脱敌人的纠缠,按原路返回。

罗夫康知道这次他的偷袭计划是彻底的失败了,无功而返的部队回到驻地后,罗夫康的心里充满着失望和沮丧。从满怀希望到深感失望,心理的落差使罗夫康变得消极起来,他愁眉不展,看不到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迅速攻下瓮城,是不是自己有点急功近利?是不是自己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是不是……罗夫康对自己的一连串疑问拷问着自己,他感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

罗夫康偷袭的失败使黄杰驰和他的将领们得意起来。罗夫康的这次偷袭早被黄杰驰识破了,在罗夫康的部队行走在宝顶山时,在宝顶山的淮军的侦察兵就把这个情报报告给了黄杰驰,得到情报的黄杰驰很快采取行动,在密林埋下伏兵,等着罗夫康部队的到来。黄杰驰知道,只要罗夫康在林中遭到淮军的攻击,就会自行撤退。果然,罗夫康的偷袭部队如黄杰驰所料,中了淮军的埋伏后,狼狈而逃。身边的将领直夸黄杰驰将军料事如神,挫败罗夫康企图从背后偷袭瓮城的诡计,打得罗夫康狼狈逃窜。黄杰驰笑着说:“料事如神?兵法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只是想罗夫康所想,料敌先知,再针对部署,才能击破罗夫康迂回偷袭的计策。”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罗夫康来讲,又何尝不是。

罗夫康躺在竹椅上,他还未从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孙炳南对罗夫康的现状颇为关切,他特派人给罗夫康捎来一张安慰的纸条,罗夫康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七个字:失败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