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56章 一鸣惊人

第五十六章 一鸣惊人

淮军在密林中行进,行进中的淮军,从将领到士兵都觉得自己在执行一项无比光荣的任务,因为淮王对他们说,完成这个任务,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意义的任务是什么?它就是淮王思萦很久的袭占岳黄城的军事计划。

当帝王四世在淮王地盘的西面、北面、东面对其施加压力时,淮王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淮王在密室看着地图,对抗帝国的一整套的纲要已然形成:

一、激发一切在帝国境内对帝国不满的潜在敌视力量,团结他们,利用他们,挑动他们

与帝国为敌,发动战争,与他们结成反抗帝国的统一联盟。

二、占领黄金甲的故地。

三、占据瓮城。

四、攻占岳黄城,把岳黄城及周边的地区攫为己有。

在淮王看来,发动对帝国的战争的第一步是攻取岳黄城,只要第一步走好了,接下来的步调才会顺起来,朝着有利于淮军的方向发展。如何能够成功夺取岳黄城,淮王与将领讨论后,达成共识,要想顺利夺取岳黄城最有把握的是偷袭。那么,该如何偷袭岳黄城,具体偷袭的计划是什么?淮王听取了将领的偷袭计划,他自己也在思考,觉得张稼天提出的偷袭行动最能出其不意。张稼天提出的偷袭计划是:由于岳黄城周边的山脉是与三岭相连的,所以穿过树林,翻过三岭,沿着岳黄城周边的山脉,下山后趁着夜色,悄然抵达岳黄城城下,对岳黄城发动偷袭,定能使守城的将士手足无措,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这样岳黄城唾手可得矣。

听完张稼天的偷袭方案后,淮王满意地点点头。张稼天,这个淮王栽培出来的将领,是淮王信得过,可以倚为重任的人。张稼天不但勇武过人,而且熟读兵书,有韬略。淮王决定把袭占岳黄城的艰巨任务交给张稼天来完成。淮王让张稼天指挥六万淮军,张稼天也向淮王立下军令状,一定完成淮王交给他的任务,誓死攻下岳黄城。

既然是偷袭,那就不能让敌人发觉,必须得躲过侯担烈在宾达岭一带的监视,张稼天认为淮军应向九曲山一带进发,翻过九曲山,沿着连绵的群山,神不知鬼不觉的逐渐靠近岳黄城,完成偷袭计划。

张稼天之所以选择从九曲山这边过,是因为九曲山这带的地势是三岭中最高的,且陡峭难行。九曲山是三岭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因山据说有九个弯弯曲曲的小径,被称为九曲山。九曲山一带的山脉由若干颜色逐渐变深的连绵起伏的群山组成,有陡峭的山脊,高耸入云。漫山遍野是落叶松、松柏、毛竹林,大瀑布笔直地落入深深的山谷,被撞得粉碎,变成千万条细细的水流,光秃秃的岩石顶峰矗立,在看不见的悬崖峭壁的后面,还有茂密的亚热带植物。这是诗人笔下的风景画,却罕有人至。

张稼天的淮军开始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在没有人烟的荒山中行军,第一天就摔死好几匹马,原来驮在马背上的武器装备和给养只好由士兵来背。山道狭窄,有的地方单人勉强可过,山中没有任何可以宿营的地方,也不能生火煮食,只好用干粮充饥。饶是如此,张稼天的淮军斗志高昂,在群山中缓缓移动。到了晚上,淮军士兵身背着的大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幽冷的光。

大军出动了,淮王子明瑞挺问其父亲:“这次张将军的出战能达到目的吗?”

淮王说:“任何一次作战,在结果没出来之前都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

“不管怎样,父亲总算干了件自己想干的事,走出这一步。”淮王子说话有点激动,仿佛父亲的所作所为也给他的脸上添了光。

淮王看着自己的儿子,笑着说:“是啊,总算走出这一步,不过以后的路还长着,所以我们要先发制人,这样才能占得先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道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淮王心里清楚,要对帝国动武,先发制人,才能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