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54章 淮王进都

第五十四章 淮王进都

帝王三世去世的消息一传出,得知这一消息的淮王心中明白又到进帝都的时候了。帝王的葬礼规定凡王族人士都要参加,淮王当然也不例外。淮王子明瑞挺对父亲说,可不必参加帝王三世的葬礼,父亲可以用年事已高相推托。淮王没有同意,他对自己的儿子说:“即便不参加帝王三世的葬礼,还有帝王四世的登基大典,除非我病重无法视事,否则这么大的事我必须得去,还有你也得去,如果我们不去,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所以我们必须得去。”

淮王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帝都,受到帝王四世的优裕的待遇,毕竟淮王这么大岁数了,从帝国的南端到帝都,恐怕是离帝都最远的王族人士了。帝王三世的葬礼一结束,帝王四世就单独召见淮王,说说话。

淮王在与帝王四世的谈话中,首先向帝王四世汇报了岭南地区的军政、财经、民生、贸易等情况,帝王四世听完后,对淮王的执政予以了肯定。帝王四世问淮王:“王叔,身体安好?”淮王答道:“目前身体无恙。”

帝王四世说:“好,身体好才好,看来王叔能长命百岁。”

淮王说:“人命在天,虽然现在身体没什么问题,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会发生什么不可知的事情,随遇而安。”

淮王自责地对帝王四世说:“我镇守岭南这么多年,始终未能彻底消除蛮患,我心有不甘,一想到当年我在帝王二世面前立誓,我心里自责自己,仍没有完成自己当年的誓言。”

“有王叔在,我相信帝国的南疆必不会有事。”帝王四世说道。

“我愿为帝国,为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淮王说。

“好,好。”帝王四世点点头说。

帝王四世把话题转到淮王新出版的文集上:“听说王叔最新出了一本文集,怎么不拿给我看看。”

“哦,我正打算把自己出的文集拿给帝王看,刚来的时候忙,没来得及给帝王。”淮王连忙说道。

“好啊,谁不知王叔文采出众,我非常喜欢读王叔写的文章,如果王叔以后还有新的文集,可一定要拿给我看看。”帝王四世对淮王说。

淮王答应道:“我一定会拿给帝王看的。”

帝王三世的葬礼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帝王四世的登基大典了。帝王四世的登基大典在帝宫的天坛举行,所到的人有帝国中央的各部门的高级官员、帝国的番属派来的代表、帝国各地区的军政要员、帝国各部军队的指挥官(如有事走不出,可派代表)。帝王四世的登基大典正值帝国一师休假,罗夫康没有参加,帝国一师特兵队的队长张德能作为帝国一师的代表参加了帝王四世的登基大典。

帝王四世登基大典之日,礼仪官员扬起鞭子,拍打三声,三鞭响后,一个礼仪人员双手端着盖着黄色绸缎的王冠,走到祀礼主管面前,祀礼主管,帝王四世的叔叔揭开王冠,庄重地把王冠戴在帝王四世的头上。学相陈青兆拿着锦卷随即走到帝王四世的旁边,陈学相展开锦卷,把“晓谕帝国全体子民的告示”大声念了出来:

今帝王四世登基,今后凡属帝国的子民应当服从新任的帝王,在帝王四世的恩泽下忠于帝国,忠于帝王。帝国的文武官员应当听从帝王四世的指挥,在帝王四世的领导下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处理好与民众的关系,相信民众,依靠民众,治理好帝国。

陈学相念完后,退了下去,然后下面的文武官员齐声说道:“我们愿在帝王四世的领导下,共同治理好帝国。”

帝王四世扬起双手,当着下面的文武官员大声地说:“我定当不负你们的重托,领导你们一道治理帝国,使帝国长盛久昌,永享太平。”

帝王四世登基大典的结束,标志着帝国正式进入帝王四世执政的时代。

淮王在帝都的期间,除了参加帝王三世的葬礼和帝王四世的登基大典,跟他在帝都的女儿见面,探听帝国高层对他的看法,亦是他来帝都的一个目的。淮王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帝都,作为淮王与帝国中央联络的人,淮王的女儿性格外向,善于交际,人称交际一枝花,凭借女儿在社会上的交际能力,淮王之女明茹岚反而成了淮王安插在帝都的耳目。这次,淮王进都,从女儿口中探听高层对他的风声对他来讲,必不可少。

淮王问女儿,近些日子,帝王及高层对他的看法如何?

明茹岚答道:“凡是高层传出的对父亲的口风,多半对父亲不利,还是对父亲不信任,认为父亲对淮军的扩充有图谋不轨之举,对父亲,无论是帝王还是高层的文武官员,都不怎么信任。”

“哼!”淮王哼了一声。

“除了这些,还有其它对我不利的消息吗?”淮王问他的女儿。

“听说,帝王三世曾收到一份信,信中的内容是有关父亲意图谋反的证据。”明茹岚回答说。

“信?什么信?”淮王惊问道。

“听说,女儿也是听说,不能确定这事真有。”明茹岚说道。

“哦。”淮王捋着颔下的胡须,思量着。

帝王四世的登基大典结束后,淮王离开了帝都,踏上了回家之路。这次淮王进都,令淮王感到新上任帝王带来的新气象,在与帝王四世的交谈中,淮王感到帝王四世绝非等闲之辈,炯炯有神的目光,透露着威严的气质,淮王心中暗暗思忖着,是不是该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