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40章 大战前夕

第四十章 大战前夕

关西隘口,是西北地区通往中部地区的唯一一条大道,它的两边都是山峦叠嶂,绵延起伏的高山,东面与布拉哈山脉相接,西面是一连串高低起伏的大山,唯有关西隘口一带,地势平坦,草木稀疏,有几个隆起的小山包,显得与周围的景观格格不入。

关西隘口意为关闭西北地区的口子,它如同一扇门,一旦关闭,中部地区与西北地区即被阻隔。关闭西北地区的有两扇“门”,除了关西隘口,另一扇“门”为危都城,只要关西隘口和危都城两扇“门”同时关闭,那么西北地区与帝国就被隔离开来,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和军事单元,具有独立防御和独立进攻的能力。

帝国一师在前往关西隘口之前,罗夫康对官兵说了敌人不能取得胜利的原因:

一、敌人远道而来,劳师远征,粮草箭炮补给困难。

二、我军以逸待劳,士气高涨,背靠中部地区物资装备源源不断可以运到前线,旺盛的战斗力能持续保持。

三、敌人在帝国所待甚久,思乡厌战情绪弥漫,一旦开局不顺,战斗士气直落而下,一蹶不振。

所以,罗夫康对官兵说:“与敌人的这场大仗,胜利必定属于我们,敌人注定难逃失败。”

抗蒙金先锋军云集关西隘口,其中史大尉所部共有八万人,李仕刘兵两部加在一起,四万五千人,罗夫康的帝国一师一万二千人,总计约十三万人马。

各部人马到齐后,史大尉召集各部参战将领,划定所部防御区域:关西隘口以及其中间地段由史大尉部负责防御,东面地段由李仕和刘兵共同固守,罗夫康的帝国一师守卫西面地段。在划分区域,布置防线时,史大尉特别强调了各部之间的结合部如何共同防卫,密切衔接,因为结合部往往是整条防线上最薄弱之处。

关西隘口前面几公里的一个个隆起的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土山包是阻挡敌人的唯一屏障,抗蒙金先锋军将在这里抵抗敌人的进攻,这里也是帝国军队必须要固守的地方。史大尉知道,守住关西隘口的关键是在土山包上击退来犯的敌人,使敌人难越雷池一步。

罗夫康察看帝国一师防守的地段,与周围相差不大,不断拔高的地势,有几个隆起的小山包,罗夫康视察过后,当即下令:

一、挖壕沟;

二、控制周围几个制高点。

罗夫康下达一个“挖壕沟”的具体指标:壕沟要挖得深,挖得宽,壕沟高不得低于一米二,但也不应挖得过深,挖到一米五这么高就行了,宽约一米五左右。各大队成立一个指挥部,指挥部应完全在壕沟里,不得高出地面,以免暴露易被敌攻击。一切在壕沟内搭建的临时住所都应遵循上述规定。

一时间,帝国一师官兵挖壕沟,铁锹铁镐之声日夜响彻,他们把挖掘出的泥土装进大袋中,用作掩体。

罗夫康、周宾和四个联队长正在部置防线,罗夫康提出把部队的防线分为三层,三层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为:第一层部署三千八百人,兵器以冷兵器为主,强力弓、弓箭、大刀、斧头、长矛、剑戟等,再配一些火器,鸟铳炮、火瓶以及远距离的兵器连弓;第二层兵力为四千二百人,连弓和鸟铳炮放在第二层防线上;第三层有二千人,重炮和轻型火炮全部安置在这层。另留二千人为预备队。在制高点上罗夫康建议兵器都为强力弓、连弓和鸟铳炮。

罗夫康的防线部置是层层设防,兵器在各层配置以射程远近而定,并控制制高点,以此在进攻的敌人面前形成一道立体交叉火网,予敌以杀伤。

对罗夫康的这个防线的部置,周宾和四个联队长都同意——凡是罗夫康做出的主要作战计划、部署和决定,鲜有被否定的,这一方面是帝国一师的将官都十分信任罗夫康,另一方面是罗夫康的战役部署都合情合理,没有什么唐突荒谬之处。

在挖壕沟上,罗夫康又加了一条指示:官兵所挖壕沟应连接起来,便于人员转移,在各层壕沟相接处可设几个通道,方便人员进出,在通道口应设备急阻击工事,如掩体,万一敌闯进来,可阻敌深入。

战斗很快将打响,罗夫康看着自己阵地上密如蛛网的壕沟,知道他的部队已做好迎敌的准备,战士士气旺盛,武器装备齐全,物资弹药充足,将士们磨刀蹭蹭,静待敌人的到来,痛击来敌。

罗夫康已把防线部署妥当,史大尉、刘兵、李仕所部也都挖好了壕沟,设置好了防线,静待敌人的到来。

黄昏日下,在阵地最后面的指挥所的壕沟里,罗夫康远视前方,突然,看见远方出现了一个骑兵,手拿着一杆旗帜,罗夫康说:“他们来了”。

在罗夫康身边的周宾听到后,不相信,说:“只有一个”。

罗夫康摇摇头,说:“不,他们来了”。

在那个握着一杆旗帜的骑兵身后,蒙金军和苏拉丁的军队像蚂蚁一样,黑压压的压了过来。

入夜,罗夫康见夜空中亮起点点火光,像一盏盏灯笼,悬挂在黑夜中。

夜晚,华氏宅院里,华自强在自己的书房看着医药方面的书,家人离开后,偌大的一个大院空了,晚上很静,静得能听见巡逻的卫兵的脚步声,有时听到敲锣声,一阵吆喝声随之传来,“防火,防盗,晚上睡觉前记得熄火熄灯关门啊”,华自强每每听到这声音,心里踏实不少。

宅院里留下来的人兢兢业业,各司其职,药房、药库、药店以及宅院目前都没受到什么破坏,完好无缺,华自强希望这种状况能一直保持下去,直到家人的归来。

华自强独自一人看着书,四周静悄悄,静得让他感到整个宅院只剩下他一个人似的,他叫了一声:“阿福”。

阿福急促促赶过来,对华自强说:“大少爷,你找我有何事?”

“没,没什么。”华自强回话说。

“大少爷,你别担心,我会一直与你在一起的。”阿福说道。

华自强心里安稳不少,在灯光下,他依旧看书,一页页翻看,他感到桌子在晃动,起初他以为这是错觉,后来他慢慢觉得这不是错觉,他用手按住桌子,确实桌子在微微抖动,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茶杯,杯中的茶水出现波纹,华自强叫了一声:“阿福”。

“唉,大少爷,你找我什么事。”阿福应声而到。

华自强说:“你把我的一副望远镜拿过来。”

阿福愣了一下,说:“大少爷,你要望远镜干什么?”

华自强没有回答他,对他说:“你把我的望远镜拿过来,我有事。”

华自强拿到望远镜后,与阿福一块出门,阿福手里提一盏灯笼,不断提醒华自强:“大少爷,外面黑灯瞎火的,危险,你还是赶快回去吧”。

华自强不为所动,他要去城内的一处高台,去看看北面发生了什么事。华自强登上高台后,北面的夜空中有点点火光,像一颗颗流星,划过夜空后,撞击在山地上。华自强举起望远镜,想把火光看得更清楚,在望远镜中,刹那间,一颗巨大的火球跃入华自强的眼中,华自强被吓了一跳,本能般的迅速放下望远镜,呆住了。

阿福见大少爷呆若木鸡的神情,不知他看到什么,问:“大少爷,看到什么了?”

“没,没什么。”华自强缓过神来,对阿福说:“我们走吧”。

华自强见到的火球,在罗夫康头上呼啸飞过,罗夫康表情凝重,战斗近在眼前,估计今夜是最后一个平安夜,明天蒙金军就会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