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41章 无眠之夜

第四十一章 无眠之夜

为了发动对帝国中部地区的大规模进攻,蒙古汗军动用六万五千人,苏拉丁的军队近四万人,金军四万五千人,总兵力达到近十五万。

据侦察所知,在关西隘口一线所布置的敌人,防线的右面兵力较少,且是清一色的墨绿色的军队,是罗夫康的部队,蒙古汗王授意苏拉丁去对付他们,给那个该死的罗夫康点厉害瞧瞧,蒙古汗王进攻正中间防守的敌人,金军则进攻左面布防的敌人。

在如何突破敌人防线这个作战最要紧的问题上,蒙古汗王与阿勒儿商议,达成一个作战突破当面之敌的方案,方案就一句话:“争取全面突破帝国军队的防线,至少突破一面,打开敌人防线一个缺口,整条防线必全面崩溃”。

苏拉丁并不关心这个作战方案,他关心的是如何对付他面对的敌人,苏拉丁观察眼前之敌所固守的地形,山势平坦,山地不高,草木稀少,光秃秃的,有几个隆起的小山包。在这种地形下,苏拉丁猜测敌人的火力配置必然是把近距离射程的武器摆在前面,把远距离射程的兵器放在后面,并控制小山包,占据制高点。而苏拉丁所对付的敌人,他手头的兵力足以应付,苏拉丁的脑中渐渐形成一套作战方案。军队集结齐全到位,在晚上向敌人抛出几颗火球后,哈曼?苏拉丁下达了明天作战的指令:

一、充分发挥投石器的威力,压制敌人的后方火力,敲掉敌人的制高点火力,使敌人的前方无法得到后方和制高点的支持,陷入孤立。

二、骑兵和步兵与高塔里的士兵协同作战,与敌人交战后,求得突破敌人前方的防线,楔入进去,分割开来,把分割包围的敌人消灭掉。

苏拉丁的作战意图是利用投石器远程进攻的能力,压制敌人的后方火力,敲掉敌人的制高点火力,把敌人的前方与后方隔离开来;然后动用兵力突破敌人前方的防线,突破之后大胆向敌人纵深处穿插,把敌人分割开来,集中兵力逐一消灭。

黑夜渐渐褪散,天空出现鱼肚大的浮白,当面敌人的模样呈现在罗夫康的眼前,罗夫康有点诧异,当面之敌既不是蒙古汗军,也不是金军,而是他从未见过的陌生的军队:他们不仅有步兵和骑兵,还有一座座呈梯形的高塔和一个个三角形木架的大型器具。

他们是哪路军队?来自何处?罗夫康无法细想,他看到敌人整体跪倒在地,在拜什么——苏拉丁的将士正面朝他们祖国的方向,朝拜他们的圣地——吐鲁耶撒。

战斗即刻开始,苏拉丁命令在军队出动后,投石器先不要开启,等敌人暴露了他们后方和制高点的火力后,再予以精确打击。这样一来可节约石头,二来增强打击效果。

苏拉丁的军队出动了,像潮水一样涌向帝国一师的阵地,步兵在前,骑兵在步兵中,高塔在人力推动下,跟在后面缓缓前行。

出战前,首席参谋卜曼?杜西拉向出击的将士明确作战的方略:“突破敌人的防线,大胆向敌人纵深处穿插,把敌人分割开来。”然后杜西拉加重语气,说了最后一句:“把他们全部干掉!”

出击的部队离帝国一师的防守阵地越来越近,杜西拉问苏拉丁:“为什么敌人不反击?”

“他们在等,在等他们认为进攻的最佳时机。”苏拉丁回答说。

罗夫康下令部队等敌人走近后再开火。敌人涌上前来,越来越近,帝国一师的官兵屏声静气,他们不管敌人是谁,只要是胆敢来犯者,迎头痛击,把敌人全部消灭掉。

“开火!”一声喊叫响起后,霎时间,“开火”的喊声响遍帝国一师的阵地。

箭炮密集地射向苏拉丁的军队,位于最前面的出击的步兵用圆形盾牌挡住帝国一师进攻的同时,拉弓射箭予以反击,投石器也开动了,一颗颗石头向帝国一师阵地的后方和制高点飞去。

帝国一师的官兵与苏拉丁的兵士混战在一起,在高塔中的兵士居高临下攻击在壕沟里的敌人,在制高点上的帝国一师士兵也居高临下射击敌军,但是在制高点上的士兵遭到投石器抛来的石头的打击,一对连弓的士兵被飞来的石头击中,在石块的飞溅中,两条生命骤然消逝。一个鸟铳炮兵被石头击下山包,坠地而亡。在制高点上的帝国一师士兵被敌人投来的石头打得抬不起头来,士兵伤亡惨重。

帝国一师阵地后面的火炮同样受到敌军火力的压制。帝国一师本来没有重炮,在之前的休整期间,史大尉特地给罗夫康十二门重炮。重炮重达一千斤左右,以骡车装运,点放时则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由于重炮威力巨大,炮手在点烧火药以后也要跳进附近的工事里以避免受伤。本以为重炮能在这次防御战中发挥作用,没想到,重炮遇到克星,那就是冲它飞来的石头。炮手点燃重炮后跳进工事,炮弹一发出即被飞来的石头击中,等炮手跃出工事,顿时傻了眼:楔入地面的大木碎成数块,重炮掉落在地上。

轻型火炮的炮兵也受到石头的打击,比重炮还惨,重炮的炮手可以跳进工事躲过一劫,轻型火炮的炮兵可没那么幸运,当他们发射完第一发炮弹后,飞过来的石头把火炮和炮兵一并击中,炮损人亡。

鸟铳炮兵受石头的打压不如重炮兵和轻炮兵那么大,得助于壕沟和掩体,使他们能不被暴露于地面,被飞来的石头直接击中,但是鸟铳炮兵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看见一个圆形的大石头向他们飞来,躲避成了其本能反应,饶是如此,有不少鸟铳炮兵被石头撞击地面后飞溅起来的碎石块片击中,造成不少伤亡。

苏拉丁投石器抛射的石头成功压制了帝国一师阵地后方的火力和制高点的火力。

后方的火力和制高点的火力无法有效支持前方奋战的帝国一师的将士,那么前方与敌作战的将士只能依靠现有力量打击敌人。

罗夫康在第一层防线的火力配置以冷兵器为主,在得不到制高点和后方的火力支持下,帝国一师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而苏拉丁的兵士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又有制高点——高塔,他们依靠兵员的优势,对当面之敌进行持续不断的攻击,帝国一师的第一层防线很快就被突破。

大队长郑世龙见战场态势于己不利,敌人人数众多,又有一座座梯形高塔居高临下打击他们,士兵攻击高塔,可只要目标一暴露,即被敌人当成靶子,一个士兵跃出壕沟,把火瓶扔向敌人的高塔,扔出的一瞬间,几十枚箭朝他射去,士兵身中数箭,气绝身亡。

苏拉丁的兵士朝帝国一师的壕沟扔进大量的火瓶,熊熊大火在壕沟燃烧,耐不住烟熏和高温的士兵跳出来,即刻被箭射中,死于敌人之手。刀剑矛戟碰撞,箭矢飞梭,马跃厮鸣,大火黑烟弥漫的战场,鲜血喷溅,叫喊声、呻吟声充斥其间。

帝国一师的官兵在防线被敌人突破后,抱着炸药前仆后继地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苏拉丁的兵士作战也极为勇猛,一波波向敌人冲去,仗着人数上的优势,他们几个围攻一个,致敌人于死地。

郑世龙手下的士兵越打越少,敌人蜂拥冲向他守御的阵地,士兵在敌人轮番攻击下力战而亡,敌人骑兵的大刀不断砍杀他的士兵,被群起攻击后,马倒人亡,只不过倒下的更多的是帝国一师的士兵。郑世龙的指挥部遭到敌人的进攻,郑世龙身边已出现大量的敌人,他手持双刀把一个个敌人变成他的刀下鬼,一个敌骑兵拍马朝他杀来,郑世龙躲过骑兵的砍杀,顺势一刀砍掉骑兵的马腿,马衰鸣着倒地,郑世龙还没等骑兵站起来,一刀结果了他。

几个敌人一起向郑世龙杀来,寡不敌众,郑世龙被数支长矛刺中,鲜血从他的身上滴落下来,与泥土掺杂在一起,与倒下的身躯粘连在一块。郑世龙的副联队长也战死,他的大队无一个幸免,全部牺牲。

史大尉的部队面对的敌人是蒙古汗军,蒙古汗军的重炮不能给史大尉部队造成太大的杀伤,史大尉命令部队在蒙古汗军逼近时再出击。蒙古汗军与史大尉部交上手,双方近距离混战在一起,蒙古汗军并未占得优势,双方势均力敌,阵地往往反复易手,最后还是史大尉的中部军取得胜利,把阵地全部夺回。

李仕和刘兵联合对抗金军,金军先对敌人阵地进行一场猛烈的炮轰,李仕和刘兵命所部等金军靠近再予以打击。李仕和刘兵部除了挖壕沟还挖了不少陷马坑,两军近战,金军骑兵为此吃了不少亏,但是金军是三军中火器最精良的,他们既有中远距离射程的火炮,也有近距离射程的小型火器,步骑兵相配合,着实给李仕和刘兵的部队造成不小的杀伤。李仕和刘兵所部官兵虽遭打击,但士气高昂,因为中部地区是他们的家乡,保卫中部地区就是保护自己的家,所以在与金军的肉搏战近战中,舍生忘死,愈战愈勇,金军力战不支,纷纷败退,未能有所突破。

一天战斗下来,苏拉丁军队攻打的战果最大。

第一天的战斗结束后,帝国一师的伤亡人数报给罗夫康,罗夫康的眉头紧皱着,伤亡太大了!第一层防线的将士战死者达二千人,没有一人不受伤,几个制高点上的士兵也如此,非死即伤,第一天战斗下来帝国一师战死的人合计超过二千四百人。

罗夫康召集大队长以上的将领开会,了解部队与敌人作战的具体情况,听取意见。到场开会的大队长,说的最多的是仗打得窝囊,尽是敌人打我们,后方火力支持不够,我们火力受到敌人压制,敌人有高塔,敌人的石头破坏力大等。

罗夫康听了将领们的说话,再加上自己在指挥所的亲眼所见,知道当面的陌生之敌有两件与众不同的武器:高塔和投石机。高塔作为敌人的制高点,居高临下攻击我军;投石机扔过来的石头压制我军后方炮火和制高点的火力,在罗夫康的眼中,投石机带来的破坏力远甚于高塔,从投石机上飞来的石头使本以为能起到作用的重炮反而成了累赘,轻型火炮也丧失了威力,有的直接抱废,炮兵或死或伤,后方火力和制高点火力被其压制,使帝国一师无法发挥火力上的优势。这是罗夫康始料未及的。

除了火力被压制,在前线作战的官兵与敌人相比人数上明显处于劣势,这点罗夫康在指挥所里也看得很清楚。

火力优势无法发挥,前线作战的兵员又处于劣势,帝国一师自建立以来,屡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是能够集中优势火力和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现在恰恰相反,帝国一师的火力被敌人压制,火力优势得不到体现,前线作战的帝国一师的官兵在兵力上又处于劣势,使得敌人可以集中兵力围攻帝国一师的官兵,这样打仗,焉能不败!

罗夫康知道,仗不能这样打下去,必须得作相应的调整,第一层防御阵地可能要被放弃,如果继续死守第一层防线,被动挨打的态势难以扭转,放弃第一层防线利大于弊。

开完会后,罗夫康、周宾和四个联队长经过商议,作出如下调整和部署:

甲、放弃第一层防御阵地,把第一层防线的兵力全部转到第二层防线。

乙、把鸟铳炮手集中起来分成以队为编制的单位,借以集中火力打击敌人,另外为了打击敌人的高塔,几个队可联合组成一个大队,集中最大火力,先摧毁敌人的高塔。

丙、继续派兵控制制高点,所派兵应都为鸟铳炮兵,鸟铳炮手在制高点上每发射一次,转移到另一处,借以躲过敌人投石机上石头的打击。

丁、重炮不必再用,轻型火炮的用法应同(丙)鸟铳炮手一样,发射一次即转移到另一处,若实际操作困难,可不用轻型火炮,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戊、第一层防御阵地虽被放弃,但不能完全放弃,把第一层防线当作游击区,各大队可抽派一二支精干小分队,绕到敌人的侧翼,进攻袭扰敌人。

罗夫康把这个调整和部署用文件形式下发给各大队,叫大队长过来领取,大队长拿到调整部署的文件后,罗夫康说了几句话:“对火炮的使用,一要集中;二要灵活,集中起来灵活使用,具体怎么办,按你们手头拿到的文件上的指示去办,碰到具体情况,按文件上的原则思想,由你们相应进行调整变化,不可过于拘泥,文件上指示的调整部署今晚必须完成,你们回去快行动起来。”

罗夫康派人将帝国一师第一天的战况及人员损失以及所作的调整和部署转告给史大尉。

这时,出现了一个插曲,一个传话兵跑过来报告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郑世龙的大队全部战死,无一幸存。罗夫康、周宾和四个联队长听到后都不敢相信。传话兵是奉罗夫康之令把大队长叫到师指挥所开会的,可他到郑世龙的指挥所,见遍地尸体,指挥所里空无一人,举目所见,触目惊心,传话兵端看良久,见郑世龙所部竟无一人存活,急忙向罗夫康将军汇报。

联队长陈世允听到后,有点激动,说:“这怎么可能,我不相信”。

罗夫康、周宾和四个联队长来到郑世龙大队的阵地,查看实情,一切都如传话兵所言:郑世龙大队的所有官兵都战死了。

罗夫康心痛不已,这是帝国一师第一次出现成建制部队的覆亡。

黑夜中,圆月当空,皎白的月光洒在阵地上,照在仍未合眼的罗夫康的脸上,罗夫康、周宾和四个联队长一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