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7章 围捕行动

第二十七章 围捕行动

精明的阿勒儿洋洋得意,他不知道有时候人太精明了,也不全是好事,真理过一步就是谬论,太精明到头来也会伤到自己。

长途跋涉后,周世阳心有倦意,之前连日急行,除了尽快与大部队会合外,还有躺在马车上,整日呻吟不止,奄奄一息的重伤员。在走出沙漠之后,又有数十名重伤员因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先后死去。忍受归途的劳顿,重伤员的安危也无时不刻牵挂着周世阳的心,这是一种折磨。好在,重伤员暂时可免受颠簸,得到适当的治疗。

罗夫康令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伤病员,医护人员给伤病员打针吃药,作一些简单的处理,换纱布,涂药水,打镇痛剂等来缓减他们的病情和痛苦。罗夫康所在地方圆几公里屯集着五万人马,罗夫康知道,当务之急是把其中的大部分撤出去,离开这一危险地带,回到史大尉驻地。虽然史大尉还没有批准这一撤退行动,但是军情紧急,也只能先斩后奏了。

罗夫康对周世阳和周世康说,这里不安全,你们再休息片刻,即刻出发,回到史大尉驻地。周世阳和周世康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和附加条件,也许他们心中有未了之事,但是此刻他们都清楚,目前战局的发展无法做出比撤退更加合理明智的事,也只能这样做了。

有人撤退必须有人作掩护,罗夫康决定把帝国一师的官兵都留下,再充入曾随周宾出击的六千骑兵,罗夫康估算加起来战斗兵员有一万八千人,用于掩护三万多人部队的撤离。

三万多人的撤退部队,骑兵在外,步兵在内;战斗人员在外,非战斗人员在内,行军阵形是重伤员、后勤保障人员、医护人员以及家眷等非战斗人员走在中间,周世阳和周世康的黄马军作前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叶庆褚、王芝贵和安易鲁所属的部队位于非战斗人员左右两侧护卫,厉荣所部在整支队伍的后面担任后卫。这个行军阵形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保障了非战斗人员的安全。

罗夫康告诉厉荣,把驻守在西都的武兵部也一并撤下来。

三万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南逶迤前行。

驻守在西都的武兵部队,因远离战场,除了警戒和守卫,没多少事可做,虽然周围依旧安谧,但是将士心中都难以平静,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他们在盼,盼望着撤离出去,调头向南,回归故地。这一天终于降临了,厉荣将军派人传话给武兵令其部队撤出西都,与南撤的队伍一起,与史大尉会合。

听到这一传令,武兵及他的将士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回家了。”有些士兵高兴地说。

武兵和他的人马与南撤队伍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队伍撤离之前,罗夫康对叶庆褚、厉荣、王芝贵、安易鲁等将领都谈了话,谈话的内容大同小异,概略之就是一个快字:罗夫康叫他们走得快点,别走走停停,尽最大力多走少休息,必要时连续快速行军。从出发地到史大尉处,相距四百多公里,这支步骑混杂、家眷随行的队伍,要到达目的地,至少三天以上,一想到这,罗夫康的心里泛起一丝忧虑,忧的是按正常行军速度,队伍能不能突围出去,逃脱敌人的追捕,存在未知的风险;虑的是他的部队要做好迎击敌人的准备。

如果三万多人的队伍果能如愿,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回到原地,那罗夫康也就放心一半了。罗夫康眼望着北方,他希望周世荣的部队能拖住蒙金军,好让更多的人免遭敌人的屠戮。

周世荣的部队奋勇抵挡蒙古汗军一波波的攻势,能战者愈来愈少,突围已无希望,余下的将士惟有抱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信念了。

决定战争胜负有多种因素,既有主观因素,战斗人员的作战意志及执行力、指挥官的战略战术和临场指挥,也受到后勤保障、武器装备、兵员人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不受后勤保障的困扰,交战双方的将士的执行力、战斗意志、临场指挥相差无几,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兵员人数的多寡决定了战争胜负的走向。当一方兵员的数目远多于另一方时,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的任何作战策略都会失效。比如说,我方要包围敌方,包围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我方人员多于敌方,若敌方人数超过我方数倍,那么不是我方包围敌方了,事实上这无法做到,而是敌方反过来要包围我方了,敌方能够做到。

周世荣的部队在与有着绝对优势兵力的蒙古汗军的作战中,他们的主观因素发挥到了极致,无奈他们绝对劣势的兵力决定了其战斗能力的上限,周世荣部已无获胜的希望,他们尽可能做到的是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

周世荣部队,这只被蒙金军围捕的困兽,奋力挣扎着嘶咬对方,同时自己的能量被一点点消耗,直至消耗殆尽。

周世荣所部一万三千人的牺牲使蒙古汗军和金军付出战死六千八百多人和一千二百多人的代价。

看着眼前这支帝国军队的覆灭,沙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敌人将士及战马的尸体,蒙古汗王扬眉吐气,报了一箭之仇。

蒙古汗王和阿勒儿又重逢了,蒙古汗王对阿勒儿说:“阿勒儿老弟,终于雪耻。”阿勒儿微笑着对蒙古汗王说:“好戏这才刚开始。”

“哦,不知老弟又有何高见。”蒙古汗王问道。

阿勒儿在蒙古汗王面前摊开地图,一边做着手势,一边说:“你看,现在距我们几百公里远帝国的大队人马正欲南撤,敌人的右翼已完全暴露了出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铁骑迅猛的速度和力度,从敌人的右翼迂回,直插敌人的后方,切断敌人的退路,并派另一部人马对敌人形成包围之势,待包围圈形成后,把困在包围圈的敌人全部消灭掉!”

听完阿勒儿真知灼见的讲解后,蒙古汗王忍不住翘起大拇指,夸赞道:“高,实在是高!”

话毕,两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轮围捕行动已然结束,阿勒儿即刻把目光锁定在了另一个围捕对象上——罗夫康的撤退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