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6章 一石三鸟

第二十六章 一石三鸟

罗夫康从周宾那里得到了一些有关周世荣第二纵队的信息,周宾派来的人向罗夫康讲述了部队与二纵队会合遇到的情况:周世荣率二万多人向北出击,至今未有消息,当面出现金军,已遭敌攻击。

周世荣没有按照先前的计划行事,自个先带部队出击,留下后卫部队,罗夫康知道周世荣的二纵队已被敌人截成二半,周世荣部恐也遭到敌人进攻,不过他们打了胜仗,或许没有想像当中那么糟糕,不过有一点罗夫康还想不明白,怎么周世荣打得是蒙古汗军而不是金军?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周宾只与周世荣的后卫部队会合且已遭金军攻击,前景不容乐观,一想到这,罗夫康皱起眉头,他在为周宾担心,也在为整个战局担心。

左大将领命后,带着他的二万人马杀到帝国边境,目睹右大将部死伤殆尽的悲惨景象,心中怒火腾起,左大将有理由比其他将领更加愤怒,除了右大将一事,他向帝国派出去的一万二千人的骑兵部队也惨遭覆灭的厄运,两个大佐都战死了,逃回来的只有可怜巴巴的几个人。怀着一腔怒火,左大将率部疾跑如飞,他想都没想,径直往南进入瀚海沙漠,追赶帝国军队。

周世康和周宾看到当面的金军为数不少,周世康不知该怎么办,周宾适时进言:当面敌人人数甚众,想要击破敌阵靠我们自己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一直留在这里,等敌人做好准备,我们决不能抵抗,唯今之计我们应撤出战场,才为上上之策。

周世康听后,有点犹豫。

正当周世康举棋不定时,左大将部的突然出现终于使他下定撤退的决心。左大将率部横穿沙漠后,马不停蹄寻找帝国军队,功夫不负有心人,左大将终于看到帝国军队的身影,大刀一挥,即向帝国军队发动进攻。

侧翼受到敌人的猛烈攻击,而且是蒙古汗军,周宾知道如果再不撤离,等待他们的后果将是什么。周宾说动了周世康一块撤退,眼下,必须留下一部掩护大部队撤退,顶住敌人的进攻。周宾令谢廷的二千骑兵、大队长郑世龙和鲁道馆的五百人阻击蒙古汗军的攻势,好让大部队脱身。藤山和崎山一看敌人要逃跑,率部发动了攻击,迫使周世康不得不留下二千骑兵与之周旋。

在五千人马的掩护下,周宾和周世康各率部急忙撤离战场,与罗夫康的部队会合。

在周宾和周世康率部撤离战场之时,罗夫康得知了黄马军的消息,侦察兵报告罗夫康他们碰到了黄马军,现他们正在赶往这里的路上。罗夫康问侦察兵,来了多少人?是不是周世荣的部队?侦察兵不认识周世荣,只把自己看到的吐露出来:“来的人不多,只有几千人,其中有重伤员,还有家眷”。

罗夫康一头雾水,他无法从中得到周世荣部队的确切消息。

周世荣的部队打完仗,在原地休息一天,第二天才踏上返回之路。周世荣令部队往西南方向返回,在周世阳离开帐篷的那一晚,周世阳对周世荣说,南面很有可能已出现敌人,按原路返回将遭敌堵截,部队应向西南方转移,会更安全。

周世荣的部队,朝西南方折回,走进了瀚海沙漠。

周世荣部队前脚走进沙漠,左大将后脚赶到硝烟散尽的战场,怒火万状的左大将没看到敌人,以为敌人向南去了,就向南追赶。左大将离开没多久,蒙古汗王的先头部队也来到右大将的葬身之地,先头部队长官也木塔王子看见大量散落在草地上的蒙汗骑兵的尸体,愤怒至极,不过他没有像左大将那样被愤怒冲昏头脑,他既未见敌踪,也没碰到左大将的部队,心中思忖敌人往哪里去了,想了一会,他决定往西南方搜索,于是也木塔率二万人马往西南方向去了。

在沙漠中行进的周世荣部队,看见地平线上有一条黑线,周世荣凝视前方,嗅到敌人的气息,金军挡在他们的前方。周世荣令部队停下脚步,他意识到一场战斗已不可避免。看到帝国的前锋部队终于掉进了他的包围圈,阿勒儿心里踏实不少,为了能捕捉这只猎物,阿勒儿可谓是煞费苦心,现在阿勒儿要做的是拦住这支帝国军队,等蒙古汗军一到,把他们收拾掉。

周世荣的部队与金军交上了手,战斗正酣之际,黄马军背后又出现了蒙古汗军。也木塔发现了帝国的军队,他看到金军在跟帝国军队作战,即刻率部投入战场。二面受敌,黄马军一部与金军继续作战,另一部转过身与前来的蒙古汗军厮杀在一起。

周世荣和他的将士们,即使面临不利处境,面对气势汹汹的敌军,也毫无畏色,镇定自若迎战来敌。周世荣下定决心,即便是以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那么他就以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最后一刻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炮声大作,喊杀震天,箭炮飞梭,黄沙溅飞,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周世锋的坐骑被一颗炮弹击中,血肉飞溅,周世锋被推出数米开外,他正要站起来,数支利矛刺进他的身子,他下面的沙子顿时沾满了鲜血。

王斗勇是黄马军一名骁勇的战士,体格强壮,武艺高强,他的武器是一把据说重达百斤的长柄寒铁刀,这么重的武器握在王斗勇手上,他使用起来像使用一根木棍一样灵活自如。王斗勇出名一战是特拉斯特之战,在这场大战中,王斗勇斩敌三十三人,而且他专门拣武艺高强的敌人,哪个敌人杀得人多,他就杀过去对付这个敌人,几回下来,倒下的总是敌人,他却毫发未伤。

特拉斯特之战结束后,史大尉在上呈帝王的报告中提到了王斗勇这个人:“黄马军有个叫王斗勇的战士,在特拉斯特战中斩杀敌三十三人,且都是武艺高强之人”。帝王三世阅过后,授予王斗勇一枚金质奖章,赏银一百两。王斗勇成为普通战士中唯一一个佩带金质奖章的人。史大尉把王斗勇叫到自己的大营,亲自为他佩带金质奖章,外加一百两的赏银。王斗勇声名鹊起,被称为“黄马军第一勇士”。

王斗勇带上金质奖章后,心中颇感自豪,杀敌报国之心炽热,即便两面受敌,王斗勇也毫无惧色,一马当先,连斩数个敌人。在作战中,王斗勇看到有个敌将无可匹敌,已将多名黄马军战士手刃于马下,王斗勇拍马迎上前去,王斗勇挥刀劈向那名敌将,被他挡住,王斗勇用力下压,竟无法制服他,敌将化解了他的千斤压。王斗勇觉得此人有点本事,反而激发他的斗志。两人交战十来回,斗得火星四溅,未分胜负。无法用力取胜,王斗勇就用巧,在敌将提起刀朝王斗勇砍来时,王斗勇拉住缰绳,身子一个侧下,躲闪过去,然后迅速在他背后猛地给了他一刀,把他斫倒在地。

已经有十九个敌人成了王斗勇的刀下鬼,王斗勇正在为第二十个奋力厮杀,可是,这个与他作战的敌人,左躲右闪,就是不给他一击中的的机会。见敌人打不过他,要逃,王斗勇追上去,敌人跑得飞快,很快甩开王斗勇一段距离。王斗勇边追边呐喊,眼见要追上敌人时,数枚利箭嵌入他的身体,王斗勇人一歪,眼睛看着那片湛蓝无云的天空,倒了下去。

阿勒儿计划的第一轮围捕行动业已开始,战斗正如火如荼,过不了多久,胜负可分。阿勒儿品尝着这场战斗,品尝着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滋味,胜利的感觉对他来讲,实在是太好了。

“罗将军,周宾将军正向这里赶来,快要到了。”一个哨兵向罗夫康报告说。

罗夫康走出屋,见不远方有大队人马向他这里赶来。

周宾与罗夫康见面了,周宾跳下马,对罗夫康说:“我们遭到金军和蒙古汗军的攻击,我抽出三千人掩护我们撤离,周世康也抽出一部阻堵敌人的进攻。”

周宾的撤退无疑是正确的,罗夫康没有什么异议,罗夫康问周宾:“你们怎么受到了蒙古汗军的进攻?”

周宾回答说:“蒙古汗军突然从我们的侧翼杀了过来,力量迅猛,令我们猝不及防。”

“这事蹊跷。”罗夫康嘴里嘟囔着,他感到事情有点不妙了。

周宾和周世康到达后没几时,周世阳的队伍也到了。

周世阳和周世康看见对方,激动地跑了过去,拥抱在一起,“三哥”,“四弟”,寒暄过后,两人相视无语。见周世阳来了,罗夫康走了过去,他心中有好多疑问要靠周世阳才能解决。罗夫康问周世阳,周世荣和其他人现在何处?

周世阳说:“我们越过沙漠,与右大将部相遇,打了一仗,仗打完后,我率一部人马先行离开,他们却执意睡一觉后才走,如今他们在何处,我也不得而知。”

周世阳的一席话,终于使罗夫康意识到自己的担忧变成现实。罗夫康打开地图,周世荣他们越过沙漠,那一定是瀚海沙漠,与右大将作战,作战地点肯定是在蒙古汗国与帝国的交界处,从周宾部队受到的进攻来看,周世荣也一定被敌缠住了。

事情真的不妙了。

罗夫康通知一纵队各部将领到屋内开会。将领都到齐后,罗夫康令人把门关上,然后他向将领们介绍当前的战况:“各位将军,目前的战况发展是敌人的力量加强了,蒙古汗军又卷土重来,向帝国发动了进攻,周世荣的部队越过沙漠后,深入蒙古汗国与右大将激战,至今下落不明,我们现在实际上被分成了二部分,一部分是周世荣的部队,另一部分则是在座的各位以及将士们。我们分兵作战,而敌人力量骤增,现在的战局发展对我们不利。”

这时,老团长郑维浩直率地说:“周世荣的部队孤军深入,金军的将领是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打击消灭敌人的战机的,恐怕周世荣部在劫难逃。”

郑维浩的这句话,引得将领们议论纷纷,他们普遍感到战局不妙了。

罗夫康接着说:“现在敌人的力量远远多于我们,我们有被敌人包围消灭的危险,所以我们亟须要做的就是把部队撤下去,回到史大尉那里。”说到这,罗夫康的语气变重了:“因此,你们现在要随时做好撤退或掩护其他部队撤退的准备,并向你们所属将士传达清楚,此事关系到你们能不能活着回去,决不可马虎,听到了吗!”

见将领们全神贯注听着,罗夫康说:“好,你们现在回去,做好准备。”

战争的进程已超出了罗夫康的预料,然而,这就是战争,它从来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着瞬息万变的战情,罗夫康能做的就是适应战局的变化,并在当前的战局下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正确的抉择。

将领们离开后,罗夫康拿来一张地图,在地图上罗夫康标注出了周世荣部队与右大将作战的大致方位以及现在其余部队所在的位置,这张地图罗夫康要捎给史大尉过目,在地图上标注好了后,罗夫康给史大尉写了一份当前战局的情况说明及应对方略:

爵王、大尉史卫杰:

目前据前方情报获知蒙古汗军又大举进犯帝国,周世荣部队在蒙古汗国与右大将作战结束后,至今未能有他们的消息,推测其已遭敌击,被敌拦住,难以脱身。当前因敌人力量有了极大增加,而我方却因作战力量消减,已无法抵御敌人的进攻,所以,我认为部队应尽早向南撤退,与你们会合,否则就有陷入敌人重围的危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了能抵抗敌人强大的攻势,撤退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罗夫康

十二月九日

罗夫康把示文和地图放在一块,令信使十万火急把它们送到史大尉的手中。这件事办完后,罗夫康静坐片刻,他觉得还须再下达一个书面命令,令驻守昂萨城的李顶和吴启龙离开驻地,回到史大尉的驻地:

李顶、吴启龙:

敌人大军来袭,部队即将南撤,命你们率所部即刻离开昂萨城,赶往史大尉之处,不得有误。接到命令后,动作要快,不要拖延,立刻动身启程,祝你们一路顺风。

罗夫康

十二月九日

罗夫康派人把这个命令火速送到昂萨城,罗夫康对送令的人说:“你把这封信送到之后,不要回来了,就跟他们一块行动,记住,路途上注意安全,这封信很重要,一定要尽快送到。”

罗夫康把该做的事都做了,他走出屋外,眼睛望着远处的北方,在某个地方,定是已经出现敌我将士肉搏相交的场面,那是一副何等悲壮惨烈的画面。

蒙古汗王和左右两贤王率大部队进入了帝国,途经蒙帝交界处,蒙汗骑兵和战马的尸体、牛羊的残骸、蹄子、肠子、尸骨、皮毛,散落各处,历历在目。蒙古汗国已有二十五年没有出现今天这般景象,蒙古汗王怒不可遏,恶狠狠地说:“桑雀花开了,世道变了,帝国这只黄口小雀反噬我们了。”

“汗王,一定要给帝国点颜色瞧瞧。”左右两贤王异口同声地说。

蒙古汗王报复的机会来了,也木塔派人请求增援,也木塔部队在沙漠中正与帝国军队鏖战,由于黄马军抵抗甚烈,一时半会儿无法将其搞定,也木塔请蒙古汗王再增加兵力,早日解决敌人。

蒙古汗王率部赶到战场,看到敌我双方将士混战在一起,拔出精钢宝刀,大声说:“蒙古汗国的勇士们,为右大将报仇的时刻到了,冲上去把敌人消灭掉。”蒙古汗军的铁骑迅疾冲进战场,炽烈的仇恨之火吞噬着连日苦战,死伤累累的周世荣的部队。这是阿勒儿最希望看到的。

客观地讲,周世荣的部队能在蒙金军两面夹攻下能坚持到第三天,与阿勒儿指挥的金军出工不出力有关。阿勒儿预料到蒙古汗军肯定会大批卷入战场,所以他令金军采取有限攻势:只派一部分兵力与敌人作战,另一部分则只要堵击住敌人即可,敌人不来攻击,就不攻击敌人。阿勒儿认为,如此行事一来减少自己将士的伤亡;二来把包袱甩给蒙古汗军,消耗蒙古汗军的力量;三来蒙古汗军不是报仇心切吗,那就让他们去收拾敌人吧,而金军协助他们作战,帮他们干掉敌人,这样即便到时说起来,金军也算是出过力了,补赎前愆,蒙古汗军也不好对金军说什么,这真是一石三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