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日巨奸大结局
字体: 16 + -

王克敏:服毒自杀,罪有应得1

王克敏(1873—1945),字叔鲁。祖籍浙江余杭,生于广东。清末举人。1903年被清政府派往日本任留日浙江学生监督。1907年回国后,任直隶交涉使。民国后,历任中法实业银行董事、总裁、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国民政府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兼财务主任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投敌,任伪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主席、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1937年12月,发起汉奸组织“新民会”,自任会长,为华北第一号汉奸。

1945年被捕。同年12月25日在北京炮局监狱自杀身亡。

1937年7月6日下午,天气闷热。忽然,天闪雷鸣,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这是北京入夏以来的第一场大雨。日军驻北平南郊丰台的河边正三旅团第3大队第8中队,在清水节郎中队长率领下,冒雨以卢沟桥为假想敌进行攻击演习。

这天,宛平县正忙着国大代表选举。下午4点,选举结束,各区乡镇把选票收齐,准备搭5点30分南下的火车,将选票运往省会保定。

没有一点战争爆发的迹象,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7月7日22点40分,宛平城东北方向日军阵地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日军称“遭到中国军队的不法射击,新兵志村菊次郎失踪”,要求进城搜索,遭到宛平守军严词拒绝,日军旋即包围宛平城。

尽管“失踪”的志村菊次郎已经归队,日军还是在8日晨5点左右,向宛平城发起了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第37师第29团团长吉星文忍无可忍,下令部队奋起还击,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了美丽富饶的华北平原。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小日本知道,仅凭自己的军力,要想统治泱泱中国,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搞起了“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把戏。

官迷心窍这天,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部里,一个蓄着八字胡、戴着一副茶色眼镜的日本军人,在室内来回踱步。他一会儿走到窗前沉思,一会儿来到宽大的写字台前伏案疾书。

此人,就是日军华北派遣军联络部部长喜多诚一。此时,他正在为贯彻日本政府的“以华制华”政策,物色汉奸,成立华北伪政权。

为了找到合适人选,这几天,喜多诚一可谓费尽了心思。起初,他找到了蛰居天津的原直系军阀首领曹锟,企图想要他出山,组织成立伪政府。

曹锟曾做过北洋政府一任总统,后被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赶下了台。喜多诚一想,曹锟在政界、军界有一定影响,现在正是不得意的时候,要他出面组织政府,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喜多诚一亲自登门,说明来意后,不想遭到了曹锟的婉言谢绝。

曹锟不愧为是久混于官场上的老油子。他害怕背上汉奸的骂名,也知道日本人不好得罪,便在喜多诚一面前打起了“太极拳”。他一会儿说自己身体不好,不想过问政治。一会儿又说,要么就恢复当年北洋政府,由他来当大总统。曹锟软拖硬磨,就是不正面给喜多诚一明确的答复。喜多诚一几次想发火,转而一想,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放弃了初衷。

接着,喜多诚一又找到了吴佩孚。

吴佩孚思想反动,曾经镇压过“二七”工人大罢工,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鲜血,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立住了脚跟。吴佩孚对喜多诚一说:“要我出山可以,但贵政府必须退兵。”

在吴佩孚那里碰了壁,喜多诚一派人来到曾任过北洋政府外交部部长、亲日派人物曹汝霖家里。曹汝霖当年在巴黎和会上卖国妥协,差点挨了北京爱国学生一顿痛打,在赵家楼胡同的家也被学生一把火烧了,由此引发五四运动。每每想到这些,曹汝霖便不寒而栗,哪里还敢再出面组织汉奸政府。面对喜多诚一派来的说客,曹汝霖连连摆手,称自己肾脏有病,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也需要侍候,谢绝了喜多诚一的“盛情”邀请。看着手中开出的这一溜名单中的“理想”人物,一个个都不肯出头露面,喜多诚一好不气恼。最后,他把目光投向了王克敏。

王克敏祖籍浙江,生于广东,自幼聪颖,博闻强记,曾在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后来留学日本,当过清政府驻日公使参赞。

当时的日本,聚集了不少进步中国留学生,他们不满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积极筹划推翻清政府的种种活动。王克敏在担任驻日公使参赞的时候,甘当清政府的马前卒,对留日进步学生进行监控和打击迫害。留日进步学生只要提到王克敏,对他充满了仇恨。

王克敏回国后不久,辛亥革命爆发。

王克敏当官的欲望非常强烈,原指望回国后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可是看到革命党人中有不少是他当年在日本的死对头,知道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跑到法国谋生去了。在法国,王克敏认识了不少金融界的大人物,在他们的扶持下,他摇身一变,成为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从法国回国后,王克敏历任中法实业银行董事、总裁、北洋政府曹锟手下的财政总长等职。后来,曹锟失势,段祺瑞将王克敏列上了黑名单,下令通缉他。

1927年,王克敏出关投靠了奉系张作霖,当上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

1933年5月,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北京设立行政院驻北平政务管理委员会,任王克敏为委员兼财务主任。政务管理委员会管辖河北、山东、察哈尔、绥远等省及北平、青岛两个特别市。后来,政务管理委员会主任黄郛辞职,王克敏便代理了主任一职。正是鉴于此,喜多诚一才看上了王克敏。

再说七七事变后,王克敏跑到大连躲了起来。他虽然人在大连,却一直关注北平城里的动向,做着东山再起的美梦。当喜多诚一派人来到大连,找到王克敏,向他说明来意后,王克敏没有半点犹豫,马上答应下来。

喜多诚一听说王克敏答应出山的消息后,非常高兴,马上安排飞机,把王克敏送到日本福冈。

王克敏到达福冈的当天,日本军方小林光一告诉他说:“我们准备在华北设立临时政府,想请曹汝霖出来任主席,但曹先生因身体不大好,不肯出来。你是曹先生的老部下,到了北平后,先与曹先生接上头,帮忙做做工作,希望你们能合作好。”“是,我一定尽力,劝说曹先生出来。”王克敏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向小林光一一连鞠了三个躬。

在福冈没住两天,当官心切的王克敏就急着要回北平,于是,日军又派飞机把他送回了北平。

一下飞机,王克敏就直奔天津曹汝霖家而去。一路上,他想:“日本人如此看重自己,真是没有想到。不过,在日本人手下干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再说,凭自己的声望,组织临时政府也有一定困难,最好请曹汝霖出来当个挂名的主席,由我来负实际责任。这样,权力在我手里,出了什么事情还可以推到曹汝霖身上,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来到曹汝霖家里,曹正躺在病**。王克敏把他在大连和日本福冈与小林光一的谈话内容告诉了曹汝霖:“日本人想请曹公出面组织临时政府,您要是身体不好,挂个名也可以,由我来做一些实际工作。”

曹汝霖摇了摇头,苦笑着对王克敏说:“王先生,你有所不知,日本人是最不讲信义的,他要你做事的时候,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一旦上了钩,就不那么好说了。我主意已定,不会出来组织临时政府的。”

这一番话,说得王克敏心里七上八下,他知道自己独自一人出面,将来局面难以应付,有曹汝霖在前面当个挡箭牌,有了什么事情也好办一点。

想到这里,王克敏便对曹汝霖鞠了一躬,央求道:“曹公,我今天来的意思,就是求您帮我这个忙,我已答应日本人办妥这件事,您总要给我一个面子吧。”

曹汝霖说道:“你不用再劝,我身体一直不好,高堂老母也需要我照顾,我肯定不会出面组织政府,你还是另找他人吧。”王克敏见曹汝霖态度如此坚决,知道再说也无用,便退而求其次:“如果曹先生实在有困难,我也不好勉强,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曹先生能不能赏光当一个顾问呢,我以后有什么事情,也好来请教呀。”

曹汝霖正好经济拮据,这只拿钱不做事的差事,让他心动了。当一个顾问,也不会遭人骂,他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下来了:“王先生如此看重老夫,我也只好从命了。不过,我这个顾问,可是只拿钱不干活的哟。”

大难不死1937年10月,王克敏经过四处奔波,终于拼凑了一个汉奸班子。他们是王揖唐、董康、朱深、俞家骧、祝书元等人。这些人在六国饭店设置了“政府筹备处”,以俞家骧为军师,祝书元主持日常工作,开始了伪“临时政府”的筹备工作。

既然是“政府”,就要有一套行政机构,于是,王克敏亲自挂帅,起草了所谓宪法条文,设立了行政、议政、司法三个委员会,在行政委员会下设立内政、财政、治安、教育、法制各部。王克敏占据了行政委员会委员长一职,同时,还兼任了行政部总长。

他们草拟的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职权是:(一)在中央政权获得国际承认、而能充分发挥中央政权机构以前,照旧维持原临时政府现状。

(二)以原临时政府之行政区域为华北政务委员会的行政区域。

(三)外交权属于中国,但保留与日满两国处理地方问题之权限。

(四)货币暂为银券,俟中央成立,再考虑必要对策。

(五)关于思想,华北向以新民主主义为基本思想,应积极使其浸润和新民会之普及。

(六)关于纯正之国民党及修正之三民主义将不助长其流入。

(七)华北关盐机关由华北管辖,收入方面以关余50%、盐余70%及统税全部归华北,以关余50%、盐余30%归中央。

王克敏组织的这套汉奸人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草台班子,没有什么硬角。日本人也深知这一点,担心王克敏上台后,没有什么威望,压不住阵脚。于是,喜多诚一带着王揖唐、朱深等人专程到天津,把曹汝霖、靳云鹏约到利顺德饭店吃饭。席间,喜多诚一举着酒杯,说:“临时政府马上就要成立,诸位都是华北要人,等新的政府成立之后,还得请大家多多关心、指教。中日只有共同努力,打赢大东亚战争,最终达到一致反共,实现两国亲善的目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临时政府”在日本人的精心策划下,在以王克敏为首的一帮大小汉奸的筹备下,准备开张了。伪政府正式成立的时间定在1938年元旦。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攻占,日本军事当局临时改变主意,认为在南京国民党政府溃败之时,在北平成立“临时政府”,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于是通知王克敏,将伪政府成立的时间提前到12月14日。

1937年12月14日,王克敏等一群汉奸,在中南海怀仁堂宣布“临时政府”成立,并发表了卖国“宣言”,公布了所谓五条施政方针:一、肃清国民党一党专制;二、开发产业资源;三、敦厚友邦睦谊,藉图真实之亲善提携;四、从前政府所负之对外义务,本政府当代之负一切责任;五、绝对排斥容共政策,与防共国协力确保东亚之和平。

伪政府仍以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为“国旗”,《卿云歌》为“国歌”。因“临时政府”缺乏一流人物参加,所以主席一职空缺,实际上王克敏为第一号首领。

伪政府成立不久,北平、天津、青岛、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也都成立了伪政权。

1938年5月,日本政府派出了以汤泽三千男为首的行政、法制、军事3名顾问,同时还派出15名日本军官,驻伪政府各部。凡成立了伪政权的地方省、市,派出顾问各1名,辅佐官各4名。这样一来,从上到下,华北各地伪政府完全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所谓“临时政府”,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为日军操纵的傀儡“政府”。

王克敏组织成立伪政府不久,1938年2月的一天,蒋介石把戴笠叫到办公室,铁青着脸对他说:“华北的王克敏实在是不像话,竟胆敢成立伪政府,与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你马上派人对王克敏进行严厉制裁,这种人还留着他干什么!”

“是!一定完成任务。”从蒋介石办公室出来后,戴笠马上给军统局天津站陈恭澍拍发密电:速赴北平,即刻以最严厉之手段,制裁王逆克敏。

当时国民党军统局下属的北平区,下辖有好几个情报站,但却没有行动组。离北平最近的天津站有行动组。天津站站长是陈恭澍,所以暗杀王克敏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他身上。一接到密电,陈恭澍当晚带着天津行动组的人来到北平,找到军统北平站毛万里,复兴社华北分社的齐庆斌等特务,商量暗杀王克敏的行动计划。

陈恭澍传达了戴笠的指示精神,然后说:“兄弟此次来北平,是想听听二位老兄的高见,商定行动计划,希望二位多多配合。”齐庆斌对陈恭澍说:“王克敏老奸巨猾,神出鬼没,我们曾试图掌握他的活动规律,都没有成功。看样子,得想办法打通内线。”

“你们现在有没有可以接近王克敏的关系人?”陈恭澍问道。

毛万里与齐庆斌摇了摇头。

“我们能不能下点功夫,分别去找一找呢?”陈恭澍自言自语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