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日巨奸大结局
字体: 16 + -

周佛海:见风使舵,魂断老虎桥4

周佛海知道大限已到,随时都有被提出去执行死刑的可能。所以,每当监狱里法警走动,人声嘈杂,周就以为是来提他行刑,惊恐万状。

所有的法律程序都已进行完毕,周佛海要想活命,只有蒋介石的特赦令才能够救他。

当周佛海在监狱里坐以等死、度日如年的时候,他的妻子杨淑慧正在南京城里四处奔走。杨向陈果夫、陈立夫、陈布雷、顾祝同等人托情,请他们向老蒋进言,周佛海不再提与重庆联系的事,只看在周抗战胜利后,奉命维持上海秩序、阻止新四军入沪、协助重庆接收等,对他予以特赦。

这些国民党要员,与周佛海都是旧日的同事与朋友,对周佛海一案十分帮忙。陈果夫、陈立夫,专门找到蒋,以周佛海在抗战胜利前后,能按政府计划暗中布置军事,不无微功,请蒋予以缓刑或减刑。一次,杨淑慧去找陈立夫,恰逢陈卧病在床,他便要秘书代见,告诉她,周的事陈已专呈报蒋,要她放心。

陈布雷是周的旧友,他给杨淑慧出谋,要她写一呈文,向老蒋求情,请求特赦,他可以代为转蒋。陈布雷谒蒋时,将杨写的呈文交给了蒋,并与蒋密谋,如何才能将周佛海特赦出来。

后来,杨淑慧又找到陈布雷,请陈代为疏通,她想面见蒋介石。陈布雷将此事报告给蒋介石后,得到了蒋的批准。于是,经陈布雷安排,杨淑慧见到了蒋介石。

杨淑慧一见到蒋介石,就长跪在地,抽泣不止,一句话也不说。其实,要说的话老蒋都知道,一切都在不言之中。这也是陈布雷为杨淑慧设计的,在面见蒋介石之前,陈布雷对杨淑慧说:“见了蒋先生后,你长跪不起,什么话也不要说。”

果然,这一招起到了作用。蒋介石皱着眉头,思索良久,以低缓的语调对杨淑慧说:“起来,安心回去吧,让他再在里面休息一两年,我一定会让他再归来的。”

杨淑慧得到了蒋介石的许诺,泪流满面,感激而归。

1947年2月23日,蒋介石致电司法部,对周佛海进行了特赦改判。

电文摘要如下:关于汉奸犯判处死刑一案。查该犯早经自首,虽未明令允准,惟在三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戴故局长笠呈请前来时,曾令其奉谕转告该犯:如于盟军在江浙沿海登陆时能响应反正,或在敌寇投降后能确保京沪杭一带秩序,不使人民涂炭,则准予戴罪立功,以观后效……该犯似可免予一死,可否改判,即由司法院核办可也。

根据老蒋的指示,3月27日,周佛海被改判为无期徒刑,收押老虎桥监狱。

周佛海死里逃生,不禁感慨万千。在狱中,他赋诗一首:惊心狱里逢初度,放眼江湖百事殊;已分今生成隔世,竟于绝路转通途。

嶙峋傲骨非新我,慷慨襟情仍故吾;更喜铁肩犹健在,留将负重度崎岖。

从这首诗里,我们不难看出,周佛海虽然改判无期徒刑,仍心不死,希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继续为蒋介石卖命。

命归黄泉周佛海患有胃病、心脏病多年。关押在老虎桥监狱后,胃病和心脏病时有发作,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虽然用了很多贵重药品,仍无济于事。

一天,杨淑慧像往常一样到监狱去探视周佛海,以往都是看守扶着周出来见杨淑慧,可是那天等了半天,也没见周出来。杨淑慧正感到奇怪,看守出来说:“周先生病重,扶也扶不出来。”杨马上找到监狱长,要求无论如何要见见周佛海。监狱长只好破例让杨淑慧进牢房探视。

杨淑慧见周佛海病情很重,探视结束,马上到上海找到了大律师章士钊,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章士钊说:“保外就医是监狱长所不能做主的,你只有去找司法行政部长谢冠生,我给你写封信,也许他肯卖我一个面子。”

于是,杨淑慧拿着章士钊写的信,找到了谢冠生。

谢冠生看过章士钊的信后,断然拒绝道:“我这个司法行政部长是有权批准犯人保外就医,但周佛海这个案子太特殊,我没有这个胆子。”

此路不通,杨淑慧就想法子走另一条路。

当时,南京城内有个姓马的巫婆很有名,这个巫婆家里设有一个娘娘仙女神坛,自称能包治百病。杨淑慧曾多次到这个神坛请神灰,送给周佛海服用。

有一天,马巫婆问杨淑慧:“你真想把周先生保外就医吗?”

杨淑慧回答说:“是的。”

马巫婆又问:“你愿意花很大的价钱吗?”

“当然愿意,不过你要说说代价到底要花多大?”

马巫婆压低了声音,说:“我认识一个能通天的人物陈小姐,她说,如果你肯出40根大金条,她就有办法使周先生保外就医。”

杨淑慧对此事半信半疑,害怕上当。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商定,先付20根金条,余下20根,等事成之后,再一次付清。

没过多久,这件事被军统局发现。军统派人几次三番来找杨淑慧,要她说明情况。杨知道事关重大,一口咬定绝无此事。

杨淑慧认为事情的泄漏一定与马巫婆有关,就跑去质问她:“我们的事,军统局全知道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巫婆听了,脸色很难看,就向杨淑慧交了底:“我并不认识什么陈小姐。这只是毛人凤的老婆听说你保周先生心切,想敲你一笔。现在来调查的是军统局郑介民派来的人,郑介民与毛人凤是死对头。郑想利用这个机会,打击毛人凤。毛人凤的老婆要我告诉你,只要你什么也不说,郑介民也拿你没办法,她愿意将那20根金条还给你。”

杨淑慧思前想后,也不敢太得罪毛人凤的老婆,回去就照马巫婆说的做了。军统局再来人时,杨咬定没有此事,并具结保证。后来,军统局再没来人调查,马巫婆就把那20根金条退回来了。

从这件事,可看出杨淑慧救夫之心是多么迫切。

最初,周佛海是心脏病复发,后来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没有人照顾,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情绪也一天比一天坏。监狱里的人看到这种情况,也都劝他,赶快配合医生抓紧治疗。他总叹口气,说:“我太相信政府了,太对不起那么多朋友,还是早点死了的好。”

周佛海的病情越拖越厉害。杨淑慧让周佛海保外就医的打算落空,看到周佛海的病情日益严重,就想能否想办法改善周在监狱的生活条件。她听说监狱里有一间办公室空着没用,便向监狱长请求,能否将周从牢房里搬到办公室去。监狱长开始不同意,后来看到周佛海的病情恶化,经杨再三请求,也就答应了,并且撤去了看守监视,由杨淑慧在外面请护理人员进来,进行二十四小时看护。这时,周佛海已病入膏肓,全身肌肉萎缩,形锁骨立。

周佛海在死亡线上挣扎了将近一年。他在死前一两个月,变得不能睡,不能坐,只好将被褥高高叠起,伏在上面日夜喘息、呻吟,痛苦万状。

这时,监狱为周佛海请来了陆军医院的郭院长为其诊治。郭为他打针时,见其臀部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不得不改在大腿内侧为他勉强注射。注射完了,周竟浑然不知,还问打过针没有。此时,周身上的感觉已完全丧失,以至郭院长连连摇头,告诉监狱长:“周佛海活不了几天了,你们要他家属准备后事吧。”

1948年2月28日,这天是正月初五,春节刚过完。周佛海油尽灯灭,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结束了他的一生,时年52岁。

周佛海死后,他的尸体停放在南京新街口万国殡仪馆,杨淑慧用她珍藏了多年的一口贵重的楠木棺材为周装殓。1948年,清明。天空下着小雨,凄风凄雨中,周佛海的老婆带着亲属和几名周过去的贴身副官,将周佛海的棺木运到南京汤山永安公墓,他们在半山腰的一块空地方,找到了一个穴位。

就这样,周佛海被草草葬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