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38节: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5)

当天晚上,四军军长黄琪翔秘密召集薛岳及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的代表开会,决定马上采取军事行动驱逐桂系,逮捕黄绍竑。会毕,薛岳密令第二师的官兵配合第四军行动。

此次行动十分顺利,除了黄绍竑事先得到消息从其宅中逃跑外,原先计划攻击目标如兵工厂、清党委员会等全被拿下,并强行解除了包括黄埔军校军队在内的李济深、黄绍竑在广州的所有武装,接收了各军政机关。

第二天早上,“打倒南京特别委员会”“打倒桂系军阀”“打倒西山会议派”“建设新广东”等标语,遍贴广州街头。张发奎从香港回来,出任广州政治分会主席。

此次事变史称为“张黄事变”。在薛岳等将领的支持下,张发奎虽然一夜就获成功,可是如同捅了一个马蜂窝。在南京,汪精卫成为国民党党内攻击的中心。

恼羞成怒的李济深马上命令陈济棠第十一师、徐景唐的第十三师配合从福建南下广东的陈铭枢第十一军和钱大钧的二十三军,反攻广州;躲过一劫的黄绍竑经香港逃回广西后,立即响应李济深,亲率第十五军从西江进军广州,迅速形成东、西、南三面合围之势。

张发奎没想到自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命运,穷于应付。他迅速对其第四军进行重新编组,共辖五个师,军长仍为黄琪翔,第十二师师长缪培南,第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第二十六师师长许志锐,教导第一师师长薛岳,教导第二师师长黄镇球。

同时,将薛岳的教导第一师调往江门警戒徐景唐;将黄镇球的教导第二师调西江,配合调往梧州的许志锐第二十六师,阻止桂军进攻;将李汉魂的第二十五师调到广州以东的惠州、石龙一带,防备陈济棠部。

这样,张发奎将五个师都调出去了,留下拱卫广州的只剩下第四军军部教导团等少量部队,广州防备十分空虚。而教导团又早已被秘密加入中共的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牢牢控制。

中共领导人决定利用这大好时机,秘密策划广州起义。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被任命为红军总司令的叶挺等领导人秘密来到广州。

12月11日凌晨2时,广州起义的枪声响了。

正住在东山区的张发奎、黄琪翔与陈公博慌忙从**爬起,从二沙头狼狈渡江,到河南海棠寺找到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稍定下神后,张发奎连忙派人到沙面,以无线电下令驻防广州外围的各部队回师“戡乱”。

张发奎发出电报后,原以为援军很快就到,可是等了一个上午都没见援军的踪影。陈公博建议说,单单发个电报,下面的部队不知具体情况,也不一定派兵迅速前来,还是你亲自到西江去催一下。

张发奎认为有理,马上向李福林借了一艘小火轮,连夜赶到江门,找到薛岳。

薛岳的部队前几天打了一仗,吃了败绩,正在整顿。他见张发奎午夜来临,有些诧异。

张发奎劈头就问:“伯陵,你没接到我的电报吗?怎么按兵不动?”

薛岳问清原委后,拿出一份电报说:“接到了。可是你从沙面打来的电报用的是明码,不是军队用的密码。我正感到奇怪呢。何况你电报上只称是‘共逆暴动’,并没说具体的形势。我还以为只是一个小小暴乱,不值得兴师动众。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发奎一听,有些气恼,但也认为事在情理之中,只好压住脾气:“李福林那里根本没有发报机,我是用商业用途的发报机发的,哪来的军事密码?这次共党暴动,得到叶剑英的内应,策动了四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参加,人数不多,远远没有南昌暴动那种规模。你还是快派兵吧。”

薛岳听了心里有了底,但没想到他的老同事叶剑英竟然参加了这次暴动,难怪能调得动教导团。他对张发奎说:“张长官,您放心,我马上叫邓副师长带两个团支援广州,您先睡一会儿吧。”

张发奎摆了摆手,说:“我得马上赶到肇庆,他们也跟你们一样情况不明啊。”

送走张发奎后,薛岳命令部队紧急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