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39节: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6)

在口令声中,一队队士兵上了驳船。随着汽笛的嘶叫,一艘艘火轮拖着满载着灰色人群的木船,沿江向广州驶去。

12日中午时分,回援的粤军从四面包围了广州城。薛岳部的一个团首先由观音山一带向市内反扑,一下子冲到厚祥街,进逼到设在原省政府的赤卫队总部楼前。起义领导人周文雍赶忙调动队伍,打退了这股敌人。

薛岳他们原以为很快就能扑灭这暴动之火,但没想到四处都遭到顽强的抵抗。特别是观音山战斗,是广州起义中最为激烈的一场厮杀。起义者在这里为保卫苏维埃而战,打退了数量优于自己多倍的敌人的反复进攻……

然而,因整体上力量对比相差过于悬殊,广州的形势已发生逆转,下午2时左右,起义军总指挥张太雷因遭到袭击而壮烈牺牲。12月13日,起义宣告失败。

在镇压广州起义中,薛岳的部队和其他国民党部队一样,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进城后,四处抢掠,见系红带子的人就杀,残酷的屠杀进行了五六天,整个羊城血流成河……

也就是这次事件,薛岳彻底走上了反共的道路。

三、潭下恶战,投入蒋营

[ 书客网 shuke.com ]虽然广州起义很快被镇压了,可是在南京,反汪派仍然揪住汪精卫不放。汪精卫不得不通电下野,出国考察去了。失去了汪精卫的支持,加上黄绍竑率领的桂军从广西乘虚而入,与李济深的讨伐部队两面夹攻,张发奎在内外交困下,不得不和陈公博、黄琪翔一起辞职,离开广州,任命缪培南为第四军军长,薛岳为副军长兼广州戒严司令。

送走张发奎等人后,薛岳与缪培南商讨后,决定放弃广州,以四军全力出击东江,把两陈打败,然后再回师广州,乘黄绍竑兵力分散的时候把桂军歼灭。

12月27日,缪培南、薛岳和吴奇伟等联袂通电,表示愿意离开广州,服从蒋中正命令。紧接着,他们便统率四军五个师的兵力,带着从广州中央银行抢来的银元按计划向东江转移。

此时,南京特委授李济深以全权,返粤整顿局势。李济深随即在汕头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集合潮、汕、闽的粤桂军队进攻第四军,由陈铭枢任总指挥。黄绍竑则带着桂军沿西江合攻广州,毫无阻碍地就占领了肇庆、三水、河口。

四军离开广州时,五军军长李福林不仅不肯跟着走,反而临阵倒戈,派代表在河口欢迎桂军,透露了缪培南、薛岳精心制定的作战方案。黄绍竑大喜,立刻改变桂军的计划和行动,直奔粤东。

1928年1月4日下午,朔风凛冽,万木萧瑟。四军的先锋部队许志锐的二十六师在龙川县城对岸的窑头水前方高地,与陈铭枢的十一军二十四师黄质腾部遭遇。

许志锐迅速赶赴前线,亲率官兵迎击,不数分钟占据高地。

这时,陈军蔡廷锴部前来增援,与许志锐部展开厮杀。双方从下午肉搏格斗至深夜,许部因寡不敌众,只好撤退。

缪培南、薛岳见许师遇挫,便在五华县以西、龙川县以东的岐岭设下埋伏,大败包括蔡廷锴部在内的两陈部队。两陈部队无法支持,向五华、兴宁败走。四军官兵高喊“活捉陈和尚”(陈铭枢曾入佛,佛名“真如”,故有“陈和尚”之称)“生剐陈瘟猪(陈济棠绰号)”的口号,以吴奇伟所率的第十二师为主力一路追击。

谁知,黄绍竑的大军已赶到紫金、河源,对四军构成夹击的威胁。薛岳建议缪培南迅速撤回第十二师,集结全力,先干掉桂军再说。

1月7日,四军第二十五师李汉魂部由惠州进入五华县境,星夜赶向潭下集中;十二师吴奇伟部,教导第一师邓龙光部抵达双头圩;许志锐之二十六师及教导第二师,由黄田改道紫金。而敌方的陈济棠十一师、黄质腾的二十四师,以及钱大钧部共三万多人,由龙川的老隆,向峻岭、鹤市、丫下圩集中,企图截击第四军,同时桂军黄绍竑部队及第十三师徐景唐部共约二万余人,已抵达惠州,衔尾追击,向紫金的长蒲方面前进,企图夹击第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