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16 + -

第六章

第六章

李纲默然不语,大宋的国力虽是蒸蒸日上,但以他的眼光来看,要与金国力拼死战,最多也就是两败俱伤,何况还有一个卧榻之侧的虎狼叛李,一旦宋金进入相持,他绝对有理由相信,李乾顺必然会火中取粟,到那时真如王泽所言进不能进,退不得退。想想不由地神『色』黯淡,长长叹息,目光犹豫地望着地图,沉声道“王大人必有所教我。”

“不敢——”王泽知道李纲已经接受了自己断言,被北伐前景说的心神不宁,是该将自己定策说出,以争取他最大限度理解的时候了。当下含笑道:“李大人且看这图,在下为李大人一一道来。金国,以灭契丹之强势,携百战之余威,南侵国朝,其行径固然可恨,然就其缘由还是国朝先君,暗中结构契丹残势,首先坏盟,此时,当年大人必有所闻。”

李纲面『色』灰暗,脸『色』闪过一抹不悦,沉声道:“王大人慎言。”

王泽毫不退避地盯着李纲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女真无我大宋精甲利械,怎能灭辽,阿骨打本无南征之意,而我取张觉四州理亏在先,纵就是金人有侵我之心,亦是我失礼在前,此乃不容置疑之事。李大人不能不知马植缘何一日之内贬官五级,擀离不城下言太祖之训。是非曲直,在下虽身为臣子,却为大宋它日光复河山计,不能不说个明白。”

李纲直直地看着王泽,眼珠子动也不动,其中是非曲折他又岂能不知,只不过无法说出口罢了。

王泽转而轻声叹道:“李大人,有些时候太执着并非于国有利,风骨故可全节,却于事无补。”在李纲嘴角煽动几下,正要说话却又犹豫着时候,他没有给李纲反驳的机会,又说道:“天下态势,以宋、金、西李最强,草原诸部与青唐、高丽王氏次之,大理、交趾再次,南海诸国最弱。以目前国力来看,国朝实不能与金争锋,应当在坚持底线之下保持现状,金即然有心谋和,而我又何乐而不为,勾践事吴、卧薪尝胆,我辈怎不可效之,所费者不过是区区数十万贯,几船盈利罢了。西李乃国朝叛臣,今早已不复元昊当年南北征战之勇悍,如宋、金交恶,我败他攻陕西六路,我胜他抄掠河东、西京。既如此,我有三源地总扼横山之险,又有羌部精兵,其外盐茶、丝帛,即可威慑其心,又可换取马匹。”

“草原诸部原为辽上京道所有,娄室西进,大石兵败可敦城,草原部落分崩瓦解。其塔塔儿部(斡孛黑)、泰赤乌部、克烈部、乞蛮部和蔑儿乞部相互攻伐,但其各部仍颇具实力,金国谋和起因亦是有其西北边地不断遭到草原马队的抄掠,而不得不回兵防范。青唐乃吐蕃最是强悍部族,西李视之为眼中之钉,欲除而不能,更兼其多年依附国朝,此他日国朝一大助力。高丽王氏虽然国势不振、民生疾苦,但其北面关山重重,对于金国而言仍是一个东方强邻,金军南侵时,亦是不得不对之忍让再三,足见其颇具实力。大理、交趾属南蛮之国,其地多瘴气,猛兽毒虫、矿山树木、铜铁矿山。而南海诸国,控制水道,其族多蛮荒,但其国中矿山鱼泽、金银铜铁、利不可数。。。。。”

李纲面『色』沉凝地听着王泽细细说来,慢慢来回度步,在王泽说完后到座前,秃然坐下,拿起茶杯待要饮时,杯中茶水以凉多时。王泽不耐其烦地诉说这些他知道和不知道的国家甚至部落,他隐隐明白王泽用心,只是这么大的手笔,在他意识中似乎已经超越了大宋的能力范畴,他现在存疑王泽倒底是想干什么?

王泽看到李纲不言不语,他并不在乎、也不愿猜想李纲怎么想、在想些什么,李纲能听进去他的这番话就可以了。于是,转手收了地图,回到座边坐下笑道:“唠叨许多,茶都凉了,大人莫怪。”

李纲心不在焉地应承一句,半响才道:“王大人之手笔,可否尽言?”

王泽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看来李纲已经能够听下去,这绝对是个好兆头,当下浅笑道:“不敢说甚么手笔,偶尔一二心得罢了!在下所谋交通北方草原诸部,在各部中结连一二强悍部族,给以重贿为我所用,控扼高丽,使之为我附庸,取东、西牵制金国之势。加封青唐,恩威并用,与陕西南北对夏成夹击之势,使其不能窥视关中。开发两广、川南诸军州,对内抚平各处夷人,对外臣服大理、交趾,使其不能为祸南面,其中矿山林木可为天下百姓谋利。南海诸国,自不必说,可看近年国库收益与那沿海军州繁盛,李大人典理禁军,数十万大军用度不乏,足可见开拓南海之功。海外军州的设立,更能对南海域外方伯以示天威,以广教化,何况永服交趾亦须据占城、暹国。”

李纲对王泽关乎金、夏的纵横之术,倒是颇为赞赏,开发西南还是勉强可以接受,毕竟是大宋的蛮夷子民。但王泽在南海诸国上的那番冠冕堂皇的说辞,他却不以为然,无论怎么说,堂堂的天朝上国竟然蛮横地在海外蛮荒之地掠人土地,建立城寨、还大言宣扬教化,真是欲盖弥彰。近来,枢密院不断接到南海塘报,不外乎是那般侍卫水军将帅表奏水军在南海功绩,或云臣服多少部族,或云击杀多少海匪。

李纲心下自然明白其中猫腻,这都是与南海一些不服或是遭到侵略的小国、部族对宋军的反击,只不过面对装备精良、船坚砲利的大宋水军,其海战结局可想而知,正如北方的骑兵马队对步兵溃卒屠杀无异。宋军对三佛齐沿海的军事占领,激起了三佛齐的反抗,当然三佛齐作为南海大国,也有其霸道之处,结果就成了侍卫水军的眼中钉,一群装备落后的土人军队在宋军强大的远『射』器械打击下,每次战役都是土崩瓦解,许多反抗的沿海部落遭到灭绝人『性』的屠灭,其中就有王泽得意弟子张云任的灭国之功。

台谏对此可谓言论少之又少,即便是有御史谏官言南海之事,亦多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少许直陈水军游离枢府之外,仅受节臣掌控,横暴南海的奏折亦是被皇帝留中不发。李纲不是不明其中玄机,而是王泽有内廷扶持,面子上做的无可否非。台谏官多用东南军州人士,他们过多或少与南海获利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面对各方面的利益与压力,自然是三缄其口。

李纲虽不齿水军行径,但面对滚滚而来的南海香料、金银、土产、铜铁、皮革,他也不能不为之所动,毕竟这正是大宋目前最需要的物品。

“南海物产的确有助大宋,但水军杀戮似乎太过。”

王泽不以为然地道:“李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环南海诸国,甘受王道教化者唯缅国、真腊、占城等区区十余国,其余都是风化不开蛮夷之国,屡屡劫杀我商船,其中便以三佛齐为最,三佛齐隐然为南海大国,不将其消弱,我大宋商船安能平安过境。至于其它几个被灭小国,不过是妄自菲薄、夜郎自大、杀我子民、劫我船货。本以为其让出良港,免除其罪,不想这些小国竟然公然抗拒王师,袭杀营寨,致使近千水军将吏伤亡,诚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灭了也就灭了,少了许多事端。”

虽是这么说,王泽还有一层不能说出口的意思,与其让这些日后形成印度尼西亚的小国、部落存在,还不如趁着他们时下弱小,将其灭族,以血他心中之恨,要不是三佛齐是南海大国,不易轻触,他亦是会密令水军灭其国、屠其民。

李纲哪里会知道王泽的心思,他同样看不起那些域外蛮族,但做为一名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对于水军的残忍行径,他不能没有任何触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道理,深植他的观念中,南海那些小国也是大宋皇帝的域外臣民。于是他反驳道:“水军将帅动辄灭国屠族,不消说激起公愤,便是在朝廷内亦是议论纷纷,这样任意胡为,侍卫水军与女真鞑虏行径何异,还望王大人能深思而行。。。。。。。”

王泽并没有把李纲的忠告放在心中,他风淡云轻地道:“如今南海之上仅仅有四个军州,难以对南海形成有力的威慑,扩大海外军州势在必行,而且要彻底控制金、铜、铁产地,大宋子民亦可自愿前往海外军州谋生,开拓必然有血腥,待数年后,朝廷在南海站稳之后,自然由朝廷宣扬教化。况且,南海不过是朝廷的后院,侍卫水军无论怎样,都是为日后光复河山为计,望大人体谅一二。”

李纲虽不能苟同,王泽是站在非常之时用非常手段、为国谋计的大义上,他也并非迂腐之人,若如此当年也不会当着众宰执面前,公然领受尚书右丞,不会在守城时,以严刑峻法杀人立威。他无奈地叹道:“多生杀孽,于国于己总是过错,还望王大人为天下生灵造福,南海之上能够安抚还是安抚为上。”

既然李纲这样说,表明已经在此时上做出了某种程度伤的妥协和认同,王泽虽说是面上应诺,但是在心中却不以为然,他要的是剪灭强国、立威南海、移民屯垦。什么教化万民,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国家战略博弈需要的实力,教化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官样文章,对于南海弱族,这或许是最好的方式,但对于三佛齐这样的大国,有时候并不一定好用,何况他恨不得立时屠灭爪哇岛。

“李大人仁慈,在下受教了,上官龙云的确有些出格了,但他亦是一片拳拳之心。至于交通蒙古诸部、青唐吐蕃、高丽须得得力之才,功成——他日北伐可得非常之便利,如能交通乞颜、克烈和蔑儿乞,那北伐之日朝廷又可多数万马军。”

李纲点了点头,他对王泽的纵横之术,倒是颇为欣赏,虽然他并不认为引虎驱狼是上策,但能把这些强悍的部落拉拢过来,总比他们投靠女真强上许多,他捻须正『色』道:“四夷偏僻、关山重重、非志坚意定、长于机变之人不可,只是人才不易,须得好生甄选才是。”

王泽见李纲至少是倾向于接受他纵横的策略,不由大为振奋`,能使李纲支持,至少是默许,已经是他最大的希望。不想,李纲竟然愿出谋划策,出乎意料之外。

“李大人若能主持交通,实乃朝廷幸事。”

“王大人过誉。。。。。”

李纲并没有立时表态,但他从容的脸颊上那一抹兴奋的光芒,还是没有逃过王泽锐利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