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二五六、羊娃哭的泪

二五六、羊娃哭的泪

顿珠领导在藏北牧区有个亲戚,那亲戚家有个小孩子,大约是七八岁,老是感觉肚子痛,咳嗽,一阵阵的止也止不住,他爸估摸着他是得了什么病,吃了一点药也不见好,看着也可怜也着急。因为有顿珠这个亲戚在拉萨,而且是有头有脸的领导,因此他们就把这小男孩带到拉萨,让顿珠领导找关系,托熟人,到医院检查治疗。经医生一检查后发现,这男孩子患的是肝包虫病,而且比较严重了,在他小小的肝上,密密麻麻附生着乒乓球大小的十多个包虫囊肿。于是马上住院动手术,进行摘除治疗。

因为是老家来的人,顿珠领导与太太二个人不敢怠慢,怕被说成是翻身忘本,到了拉萨当了官,看不起乡村人,这是很忌违的。于是他们俩夫妻是分外的*心,常去医院看望亲戚,家里做点好吃的菜送去,还有一个是住他们家里的,好酒好菜地招待他们,着实忙乎了一阵子。等到治好病,亲戚们回去后,顿珠领导才松口气,与我们聊天时提到了这事。

顿珠说,他们家乡民间有一说法,这包虫病有个土名字,叫羊娃哭的泪。祖祖辈辈流传着一个说法:那遍地放养的羊儿要绝对听从牧羊人的使唤,鞭指向哪里,这羊儿就往哪里走,早上就到山坡草地上吃草,傍晚牧羊人鞭子一挥让回来就回来,让进羊圈就得进羊圈。不是喜羊羊而是乖羊羊。如果哪只羊不听话,乱跑乱走,自由散漫,不听指挥和使唤,惹得牧羊人生气哭鼻子,那么,这牧羊人的眼泪就会变成一颗颗的小球,悄悄地进入羊的肚子里,依附在羊的

肝子上,慢慢变大,惩罚这只羊,成为不听使唤的报应,这就是羊娃哭的泪的来历。这个说法口口相传,他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讲了。有一些小孩子在家中杀羊时,便会在羊肚子里寻找那羊娃哭的泪,如果没有找到,他们年少的心中便会很失落,感觉是错杀了这只羊,对不起这只羊。而如果在羊肚子里找到了那羊娃哭的泪,便会觉得很高兴,这只让老爸流泪的不听话的羊该杀,没有杀错。

顿珠说,这羊得了包虫病后,就会传染开来,农牧民常有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再通过粪便传染到牛,再传染到人。这病发展到严重时,就会导致死亡。他小时候曾经看到过一个村民,在劳动中扛重物的时候,刚站起来走了几步,就一头倒地,面色发白,呼吸困难,痛得说不出话来,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到帐逢门口,他就没有呼吸了,心跳也没有了,就这样死了。因为人死得很快,过于突然,而他平进身体很强壮,没什么大病,亲友们怀疑是被毒死的,便报告了上面。因为是人命案子,人命关天,于是就对这尸体进行了解剖,看看是不是因为中毒而死的,结果却发现在肝脏上有一个大包虫块,已经破裂,大量**流入腹腔,引起过敏性反应和休克,最后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听顿珠领导这么一说,心里还是打起了鼓,平时我很喜欢这些动物的,喜欢摸摸羊,抱抱狗的,特别是那些可爱的小狗小羊,毛茸茸的,这可得小心,别一不小心染上了这病。于是我就去查阅关于包虫病的相关

资料,资料显示,包虫病是一种人蓄共患的寄生虫病,又叫棘球蚴病,是西藏高原地区常见病之一,主要分布在广大农牧区。包虫多寄生在狗、牛、羊等动物体内,一只狗的小肠里可以寄生几千条,甚至上万条这种绦虫,每条绦虫含虫卵500至800个。这些虫卵随狗的粪便排出后,如果人或家畜误食了这种虫卵,在胃液和肠液的作用下,卵里的小幼虫就会钻进肠子里的血管,随血流进入身体的许多器官里,然后慢慢长大,形成包虫。包虫呈球形,有囊壁,囊内充满**,并有数以万计的小幼虫。据专家介绍,在我国包虫病主要由狗来传播。虫卵随狗的粪便排出体外,可以污染土壤、草地和水源。如果我们的手被虫卵狗污染,再用手拿食物吃,虫卵就进入到了胃里。喝了被虫卵污染的水或与狗接触,都有可能误食虫卵。这包虫病以前主要在牧区传播,但由于城镇居民养犬增加,因此城镇居民及儿童患包虫病的人数有明显增长趋势。在一些医学著述中,包虫病被称为第二癌症,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且极难治愈的严重疾病。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资料上还提醒如何预防,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饮生水,蔬菜肉类等食物必须清洗干净和煮熟。最重要的是不要养狗,避免和狗、羊等牲畜接触,接触后必须清洗干净等等。我想还是小心为上,后来我就很少去接触那些狗和羊了,最可爱的小狗小羊,也是保持距离。毕竟这是高发病地区,任何的不经意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小心为上,这话总是不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