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二三一、想成为懔悍的骑手

二三一、想成为懔悍的骑手

在都市里骑马是一种时尚,一种许多人向往的休闲方式,骑上高大的白马悠闲地小跑,确实是一件让人心醉的一件事,可以满足男人特有的冒险欲望和虚荣心。

来到青藏高原,每当出差途中看到牧民扬鞭策马在草原上,身姿洒脱骄健,我心中是十分的羡慕,希望那马背上的是自己,英武地握着缰绳,嘴中驾驾地喊着,策马在草原上飞奔,象一位懔悍的骑手,象一个草原的勇士。如果说再手上拿一枝开叉猎枪,杀入狼群中,弹无虚发,那更有高原牛仔的神韵了。

但在拉萨市区平时很难接触到马,想学骑马不是很容易。听单位的一些老同志说,以前交通不发达,他们出差到下面区县,到农牧区蹲点抓典型,基本上都骑马,骑着马走村串乡,如果路线远一点的,还得驮上帐篷,粮食,在半路上过夜。到牧区出一趟差,往往要十天半个月的。老章也会骑马,他见我对骑马很向往,摇摇头对我说,你以为骑马很风光呀,那是你自己想象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骑马累着苦着呢,半天骑下来,屁股骨头就痛。以前各种运动多,他时常参加工作组到基层农牧区去开展工作,基本上天天骑马,搞得腰酸屁股痛,屁股上磨出老茧呢,真还不如走路爽呢。现在条件好了,下乡都用汽车了,沙漠王子,牛头4500,用不着再骑马了。就是现在的牧民放牧也不象以前那样都是骑马了,有的骑自行车,新潮点的年轻人是骑着摩托车去放牧。

我对老章说,到了西藏,如果没有骑过马,没在草原上扬鞭策马奔跑过,总是个憾事,总得体验一下蓝天下马儿跑的感觉。老章笑着说,如果你要骑马,那就到那曲的赛马节上去,那里是牧区

,马多,那时会有很多的好马进行比赛,反正我们每年都要去很多人采访,搞宣传报道的,到时我们在赛马会上找个熟人领导,安排一下,让人教你学着骑。我说好好好,你那边比较熟悉,到时给我找一匹好马练练。

我第一次骑马,是在藏北那曲的赛马节上。赛马场是在一块平坦的草地上,有一个很有气势的主席台,装有高音喇叭,主席台的后面,是帐篷区,有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各色帐篷,这帐篷有的是住人,有的是商店,买土特产的,很是热闹。主席台下的中心位置,是节目演出,来自各个基层县的队伍进行演出,还有演说当地传统说唱“格萨尔王”的,据说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是永远说不完的。还有一些寺庙的喇嘛们化妆着演出,几十个喇叭抬着一支特大的喇叭嗡嗡地吹,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看着,场地边上有很多的马,一些牧民穿戴一新,背着开叉的土枪,骑着马溜着。

组委会的一个领导帮我们找了一匹马,西藏的马看起来个头不高,没有让人觉得高大威风,可能是高原上的气候不适应高大的品种繁衍生存。我问马主人这马野不野,听不听话,会不会乱跑,马主人说没事的,他会牵着走。想骑马的好奇心胜过了害怕,我在老章白玛他们的搀扶下,忐忑不安地翻身上了马背,因为心慌,吓得腿肚子打抖,腰也不敢挺直,躬着身子牵着缰绳,人坐在马背上感觉离地面还是很有高度的,人紧张得要命,怕这马不听使乱跑起来。那马没等我坐稳,就躁动起来,马主人牵也牵不住,我心一慌人就掉了下来,幸亏没伤着。大伙都笑翻了,白玛问马主人有没有听话一点,温和点的马,马主人说,有一匹母马,但怀了小马,不会跑。白玛问我想不想继续骑了,我鼓起勇气说

行,继续练。

我又被人护着翻身上了马背,坐上马背上的感觉确实不错,高人一等,视野开阔,那马主人牵着马开始在草地上走,并用西藏人特有的普通话语音告诉我,别慌,放松,没事的。我就这样骑在被牵着的马上,一步步行进,慢慢地,紧张感也消除了,人也放松了。但这样牵着走,感觉不过瘾,没有了那份**。我对马主人说,能不能放掉,不要牵着,让我自己来驾驭,慢慢走几步。马主人说,不行,不行,你坐不稳的,会摔下来的,你想骑得快点,我可以跑。说着他牵着马加快了步子,那马也跟着加紧了步子。我坐在马背上,有了起伏感,有点骑马的意思了。白玛出主意说,让我换上那马主人的藏袍,拍几张相片作留念。这主意不错,我换上了藏袍,不同地变换着姿态,高举着马鞭,留下这马背上的形象。

环顾四周,有许多的汉族游客也在骑马拍照,胆大的在马背上,胆小的就倚在马边上,拍几张照片做留念。但现在的牧民也具有了商品意识,游客要骑马拍照,可以,但必须付几元钱。游客当然不会在乎这几元钱,笑哈哈地给了,牧民笑哈哈地收了,大家笑哈哈,大方一点的牧民还会借给你他的毛绒绒的貂皮藏帽,让你的照片更有地方特色。我入乡随俗,也掏出了一些钱给马主人。

马在藏北高原很受重视,是路神的象征,牧民们相当爱护和喜欢马。在赛马大小跑结束后,牧民们马上用毛毯将马裹起来,恐怕着凉生病,平时也照看得相当的细心,精心喂养。那得了第一名的马,便会一下成名,牧民们会给这马献上哈达,挂得全身都是。

我没有学会骑马,没能成为懔悍的草原骑手,但聊以**的是我毕竟在马背上待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