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二三二、藏北赛马节

二三二、藏北赛马节

如果说没有到过藏北就等于没到过西藏的话,那么可以说,没有见过藏北的赛马节也就等于没到过藏北。

每年的8月份,草原天高云淡,水清草绿,牛肥羊壮。在这个时候,在那曲都要举行“羌塘恰青赛马节”,译成汉语大致意思是藏北高原一年一度赛马节。这个节日规模盛大,历时十多天。平日里热闹的那曲镇街头一下子沉寂了下来。重心已转移到了赛马场。

赛马节有固定的场所,位于那曲镇上的赛马场内。赛马节日子一到,各个单位以及老百姓便在赛马场周围搭起大大小小的帐蓬。镇上的集贸市场大小商贩也进驻场内。四方宾客纷纷而至,热闹非凡。

赛马节开幕式是相当的隆重,赛马场四周彩旗飘扬,看台上人群拥挤,坐满从各地赶来的观众。主席台上照例坐满贵宾,各路记者跑来跑去。由行署教专员致词并宣布赛马节开幕。掌声经久不息。入场式开始了,威武的武警战士排着整齐的方列,将红旗升上赛马场上空。接着分别是身着民族服装举着小花欢声高呼的学生队伍,穿着行业制服精神抖擞昂首阔步的邮电、税务、医院等队伍。附近县的歌舞队出现了,他们托着哈达,边舞边唱,舞姿欢快,身手矫健。随着观众的欢呼声,马队出来了,骑手们身着节日的盛装,马儿踏着碎步,走进赛马场,许多骑手高举着毛主席像,神情欢乐而神气。马队刚走完,喇嘛队伍进来了,抬着有七、八米长的宗教法器大喇叭,边走边奏,许多喇嘛头上套着假面具,鬼怪神都有。记者、工作人员在场中穿梭往来,看台上群众呼喊声震耳欲聋。

赛马节不光是赛马,还有其他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如歌舞、说唱《格萨尔》、骑马捡哈达、骑马射击、抱石头比赛等。歌舞有地区艺术团专业水准的表演,也有县乡民间歌舞队表演的,还有寺庙喇嘛们表演的宗教舞蹈,戴着假面具,一板一眼缓缓而舞,看得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以。骑马捡哈达也相当的精彩,许多骑手策

马扬鞭,边跑边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条条的洁白哈达,有的一口气能从地上捡起三、四条,有的弯腰时失去重心掉下马来,引得阵阵嘘声。所有哈达捡完后,骑手所捡的哈达奖一元钱助助兴。骑马射击也很有意思,场上设有几个靶子,骑手身背叉子土枪,扬鞭策马来到靶前时,从背上取下叉子土枪来,做几个花哨动作,将枪在身前身后,马脖子上下挥舞几下,然后射击。如果射中,靶心便会掉下来,赢得一片掌声。这当中笑料不少,一些骑手对准靶心连扣扳机,枪一声不响哑火了,有的骑手连扣扳机不响,当枪放回背上时却突然轰的一声响开了。也有的跑到靶前却怎么也取不下背上的枪,有的做完一套动作马早已跑到头了,有的马被枪声惊得四处乱跑。抱石头比赛相当于举重比赛,石头并不重,只有二百多斤,但光溜溜的没处着力,谁能将石头抱到肩上就算胜利,参与的人相当多,有牧民、喇嘛、机关工作人员,都想显头露脸做一回大力士。当然,*是赛马,分小跑大跑。小跑比赛是骑手们在赛马场内让马踏着碎步走,有点像田径比赛中的竞走。这种比赛犯规的取消资格的很多,有的控制不住马,有的故意纵马,引得许多马在场上奔跑起来,比赛只好重新来过。大跑一般是从十多公里外出发向终点赛马场跑来。骑手都是清一色的青少年,人小体轻跑得快。如果得了第一名,骑手就在场上趾高气扬地高举第一名的牌子来回走动,牧民群众就像对待英雄一样,纷纷围上来,向马向小骑手敬献哈达,久久不肯散去。过不了多久,这匹马的大名便会传遍整个藏北高原。

赛马场的四周,特别是主席台后面的草地上,扎满了大大小小的帐蓬,赛马场的四周,特别是主席台后面的草地上,扎满了大大小小的帐蓬。从高处远远望去,就象一大片白色的蘑菇群,密密麻麻。有单位的,有个人的,有大的,有小的,形成了一个帐蓬城。大的帐蓬占地近百平方米,五彩图案,象房子一样有院子、主房,里面摆设着漂亮的藏柜。据说这样一顶帐蓬抵得上一辆小车

的价格。

帐蓬城里面十分热闹,许多是做生意的。有的帐蓬是茶馆,进去可以喝甜茶和酥油茶,有的是小百货,牧民们可以在这里买到所需的高压锅、茶砖等日用品,有的是卖土特产卡垫、藏刀什么的,有的是照像馆,有的是放录像的,言情片武打片,闹哄哄。其它还有科技一条街,旅游品一条街,食品一条街等等。众多的外地游客东钻西看,纷纷在那些漂亮的帐蓬前拍照留影,有的还借用牧民的藏装,在帐蓬前搔首弄姿,拍照留念。

单位和个人的帐蓬,主人们则是忙个不停,宰牛杀羊,做手抓羊肉、血肠、八宝饭、腿(音,一种用酥油和糖做成象生日蛋糕形状的食品),打酥油茶,准备时鲜水果、饮料啤酒,招待四方客人。

赛马节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物饰大观。农牧民参加这个节日,都穿上平时轻易不穿的节日盛装。男同志一般就是一件藏袍,领子、袖子、和下摆都镶有水貂皮,腰间挂着藏刀和银子做的装饰品,牧民的头上往往还饰有红色流苏,显得英武懔悍。女同志服装、物饰的更是丰富精美,让人叹为观止。有的穿藏袍,有的穿色彩鲜艳的袍子,脖子上挂满珊瑚、玛脑、金银首饰,腰间挂有女式藏刀和众多的民族饰品。听说这一身服装和饰品重约十公斤。看着她们在草地上走来走去,好像置身在时装表演会上。

最令人兴奋的是,在赛马节上还可以见到许多演艺圈的名人,许多在内地很难一见的著名大家,一睹其真实风采。如姜昆等一大批著名演员都到藏北这个小镇上演出过。有一次演出时,下起了大雨,台下的观众淋着雨不肯错过这难得的观赏机会。一位歌唱演员十分感动,走到台边沿,淋着雨为大家唱。工作人员赶紧出来劝阻。

赛马节历史悠久,在藏区十分普及,尤其是在藏北,更是盛行,声势浩大。因为藏北地广人稀,走上一天难于见到一户人家一个人影。于是人们把一年来的情绪都寄托于盛大的赛马节。现今的藏北人把赛马节看得比藏历年还重要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