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第三部:我的大学 一四三、我上了大学

一四三、我上了大学

因为我高考的分数不高,只超出了分数线几分,因此在填写志愿时,老师们反复告诫我要相当的谨慎,提醒我第一志愿填写省城的高校时应该就低不就高,不要不切实际地选择好的大学,到头来没被录取,错失上大学的机会。因此当初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一所省城的部属院校,属大专。其余的志愿是填了本地区的师范专科类学校,这样录取的把握会大些。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我被一所省城重点大学录取了,而这是一所我根本不敢填写的的大学,所以志愿上也没有。据后来我们同寝室的几位同学分析,可能是许多考生不敢填报这所大学,导致填报这所大学志愿的人比较少,结果招不满,就从另外志愿的考生中挑选录取。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因素,也许是我的语文成绩考得特别好,高考八十分以后的语文成绩并不多见,被他们看中了,就录取在这所大学的中文系。真是意外的惊喜。

一路火车,老爸把我送上大学。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坐火车,随着隆隆的车轮声,我十分兴奋,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从此,就要开创人生的新生活,翻开人生新的一页,进入人人羡慕的大学校院,成为一名大学生,迈向上流社会。

来到省城,进入大学,一切是新鲜的。宽大气派的校门口挂着欢迎新生的大红横幅,系里的高年级同学在迎接我们,这些师兄师姐热情地指点着帮助我们办注册报到等手续,帮助提行李到宿舍。我的宿舍在12幢

的四楼,一个寝室八个人,上下高低铺,中间一张大桌子,有八个抽屉,每人一个,我到得不算是早的,寝室里已有三个人,床铺是分配好的,上面写着每个人的姓名,我是上铺。

没有想到的是,进了大学后,又要体检一次,这是在学校的医务室进行,又是抽血又是化验,说是如何发现有肝炎之类的疾病,还得退回去,这把我们吓了一跳。好在体检结束后,没有一个人被退回,全部合格。

接下来是召开全系师生大会,介绍学校和系里的一些情况,系领导亮相,一些学生代表上去发了言。我们也很兴奋地在学校里走了几圈,熟悉环境。校园很大,*场也有好几个,第一次见识了足球,图书馆高高耸立,十分醒目,成了我们拍照的背景。有室内体育馆,室外游泳池,有书店,有食品商店,有二个大食堂,有大礼堂,平时夜里放映电影。有校报校刊,校办工厂。每个系都有教育大楼,有的校外还有分部,教职工有二千多人。有不少教授是全国有名的,如心理系的教授,中文系红学专家,古汉语教授等等。

象高复班里陈老师所说的一样,大教室里果然有四块黑板,可以上下滑动,教室里是阶梯型的,前面的位子低,后面的位子高,象在电影院一样,这样就当不住坐在后面的人的视线。

同学中历届生居多,应届生较少,年龄差别也比较大,我虽然已二十一岁了,但在同学中是属于中等的,最大年龄的三十多岁了,有部队复员回来考上

的,有当学校老师考上的,有当工人考上的,有已经结婚的,而最小的是应届毕业生考上的,只有十六岁,嘴上汗毛都没长全呢。年龄大点的,一般都指定为班干部,班长副班长和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卫生委员、学习委员等等。相处一段时间后,大家比较熟悉了解后,再进行选举。我的年龄老大不小的,也当了一个委员。

助学金是根据经济条件而定的,一般最高是二十一元一个月,逐步减少分几个等级。由学生自主评定。城市来的学生基本很少能享受到这个等级,主要是农村的贫苦学生享受,我来自农村,但因为家庭中老爸是有工作领工资的人,全家是居民户口,所以评了个中等,每月九元钱的助学金。

相比其他系,我们系的男女比例是差不多的,每班有近十五、六个,仅次于外语系。因此班里很热闹,叽叽喳喳的。一些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如划船呀,舞会呀,演讲比赛呀等等。

上了大学,劲一下子松下来了,多数人抱着可以松口气的思想,考大学考得大辛苦了,现在目的达到可以享受了。所以读书也不是很努力,上课,看书,睡懒觉,高呼六十分万岁。有的同学注重穿着打扮,提出要改变农民后代形象。当然,想成名成家的也有,有的写小说诗歌,有的钻研学问,雄心勃勃。

系主任告诫我们,中文系的学生应该是:一手毛笔字,一肚子文章,一口普通话。估计四年下来,三条能做到的没有几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