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七十、因苏联朋友而深挖洞

七十、因苏联朋友而深挖洞

村里小朋友相处一起,常常今天还是好朋友,明天就为什么事翻脸闹别扭了,但过二天又和好如初,玩在一起了。大人们常嘲笑我们,这是苏联朋友。意思是一会儿是好朋友,哥俩好得穿一条裤子,一会儿成冤家对头,闹个不停,就象我国和苏联一样,以前口口声声苏联老大哥,帮助我们搞建设,送飞机大炮,造原子弹,现在却翻脸不认人,成了苏修,不仅撤走了专家,还在珍宝岛上打起仗来了。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出了个名人孙玉国,是边防所所长,他作战勇敢,打掉了苏修的好几辆坦克,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典型,他红遍全中国,后来当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成了火箭干部。这一仗也打出了全国范围的“深挖洞、广积粮”战备运动。毛主席一声令下,要准备打仗,村子里的墙上涂满了石灰水标语: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标语。于是全国各到各处挖起了防空洞。说是可以防飞机的轰炸,防苏联美帝的原子弹的,只要原子弹一打过来,人就躲藏在洞中,这样就没事了。

我们学校马上行动起来。我们的校园呈一个口字型,四边房子,中间空地,种着几棵桂花树。房子的东南二面是一大一小二个*场,边上种着瘦瘦高高的楝子树,会结出一串串的小果实。防空洞挖在哪里好呢?有的老师说*场上,可以挖得大点,藏的人多点,有的老师说教室下面,又方

便又隐蔽,最后决定二边都挖,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在地下打通连在一起,一旦有情况,可以从教室里下去,到*场上爬出来。可是没有多余的教室可挖,最后定下来在老师们办公的房子里挖洞。于是我们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几组,二头同时开挖。先是往地下直挖,口子有一张乒乓球桌那么大,开始进展速度很快,很快一米多深了,但越挖越慢,越往下挖,土质越硬,都是石头砂子,土的运送也越来越不便,装满一畚箕,得用绳子提上来。我们几个年级的学生轮流着挖,一畚一箕地往上吊再往外运土,挖了十多天,挖了约有二米多深,想横向挖进去,可是这土质太松,砂泥石头,挖一点塌一点,有的石头很大,根本抬不动,运不出来,想挖成地洞根本不可能,最好只好到此为止,留下这个朝天洞。学校号召同学们去捡砖头,把这朝天洞的四周用砖砌起来,防止砂土掉下来。又找来一些木板,盖住这洞口,老师说,如果真的有情况,这里也可以躲一些人了。

接着是各个村开挖了,我所在的村找了一个最近的小山头,在半山腰不到的地方开挖。村里规定,这是义务劳动,党员干部团员和民兵带头,家家户户都要出人,我们是全家出动,老爸老妈、我们四姐弟跟着村民一起干,当然我们姐弟们主要是出于好奇和凑热闹。

因为白天村民要参加生产队劳动,这防空洞吃过晚饭后开挖,拿着手电,点上蜡烛。这洞一人来高,

宽度可以平行二人。山上都是黄泥土,虽然有点硬,但也容易挖,没有石头什么的,羊镐一抡就是一块挖下来。大伙说说笑笑,积极性也高,挖掘的进展也很快,十几个晚上下来,已有十多米深了,这洞也很结实,不会坦塌。有人建议洞里再挖支洞,分杈挖,这样省力,容纳的人也多,于是又在洞里错开,另挖了个洞。

洞是越挖越深,弯弯曲曲,蜡烛一支支地点亮在墙上,洞顶上的水珠也滴滴答答地往下滴,越到洞深处,阴森森的,很凉,大概是挖了有几个月,难度越来越大,运土越来越难,进展也越来越慢,就停下来了,也不知是不是算成功了,估计全村的人是能藏进去了。后来演习过一次,村里的民兵连长吹起哨子,让大家跑到防空洞里去,结果没有多少人去,一些老人根本不愿意挪动,只有我们学生和一些社员配合,说说笑笑地到洞里转了转。

慢慢地,防空洞被淡忘了,洞口长起了柴草,被人提起,也是因为花边新闻,说什么有人看见一男一女从洞中出来,肯定是幽会苟合。许多年后,这防空洞我去探险过,走不了多远,里面都是积水。

后来我来到省城工作,省城里的防空洞也很多,洞的规模很大,现在有的成了地下歌舞厅,有的成了电影院,有的成了居民夏天的休闲避署之地,打牌搓麻将,总算还是发挥了点作用。可惜了家乡的那防空洞,掩没在乱草丛中。

防空洞,一个时代的空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