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七十一、*真炮的解放军

七十一、真枪真炮的解放军

那一年,应该是七0年吧,我们的山村热闹起来,隔三差五的有部队经过,红旗招展,穿着军装,背着背包和枪,每个背包上捆着一双鞋,腰间挂着手榴弹,还有的扛着机枪小钢炮,有的还背着报话机,很神气,上面的天线抖动着,耳朵里套着耳机,很象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成。人人都有一块白毛巾,很醒眼,部队一队一队地往前走。

村里的老百姓很新鲜,都围在路边看热闹,村里的老太老头自发地用水桶提来茶水,给解放军战士喝,战士们掏出挎包中的搪瓷茶杯,舀着水喝,抹一下嘴,说声老乡谢谢。这情景很有点象打仗电影中的样子,沿途迎亲人,军民鱼水情。看着解放军威武昂首挺胸的样子,大人们总是关照着我们说,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当解放军。村书记和一些年轻人喊着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的口号,战士们齐嗖嗖地回呼军民团结如一人,誓看天下谁能敌。我们一些小伙伴,喊着解放军叔叔好,那些战士们挥着手说小朋友好。我们的心十分激动,终于亲眼看到了这么多的解放军,看到了这么多的真枪真炮,就跟着队伍跑。队伍走在山道上,弯弯曲曲,很长很长,很是壮观,让人联想到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队伍渐渐地走远了,我们爬上树再看,一直到望不见为止。大伙儿经常争论着今天经过的部队是一个团还是一个二个团,一共有几门大炮。

一听说部队要来,村

人们便围在村道边上,边聊天边巴望着。部队是一批批地经过,有的部队还不认识路,几个走在队伍边上的人,估计是排长连长当官的人,还向我们问路,老乡呀,铸日岭还有多远?这条道前面是不是蒋村呀?一看到部队里的人问,大伙感觉很有面子,七嘴八舌,连说带比划告诉他们。有的队伍走过我们的村子,到无人处的空地上休息。村支书请他们到村里休息,他们说不行,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影响老百姓。我们小伙伴们紧紧跟随着他们,看到他们坐下休息,就上去摸摸枪,摸摸小钢炮,摸摸战士的皮带,十分的激动和兴奋。有个战士在脱鞋捏脚板,娃娃脸,看上去特亲近,但他不让我们摸枪,笑*地用普通话问我们,小朋友,多大了?上学了没有呀?哧,我们都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了。那战士嘲笑我们说,小朋友,个子太小了,象五六岁的人,以后背不动枪的。我们问他部队一直要走到哪里去,他说一直要走二十多天,再返回部队驻地。我们说走这么久的路,那吃饭睡觉怎么办呀,他很开心地说,饭我们自己做,晚上睡在野外山坡上。听得我们一脸的敬佩,真牛呀。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部队经过,村里曾当过兵的人说,这是解放军在野营拉练。当时中国与苏联关系不好,我们称他们为苏修,两国经常有冲突,爆发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为了提高作战能力,就搞拉练,有时一天要走一百里地呢,走得脚上都是水泡血泡,还走死过人呢,这是为

战而练,练就一身硬功夫,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为了对付苏修,时刻准备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不久以后,这拉练野营活动全面扩展兴起,我们学校里也搞起了拉练,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有一天老师说,全校师生也要象解放军叔叔一样去野营,时间一天,要大家做好准备,同学们那积极性真是高涨,皮带扎在外衣的腰上,那时的皮带多是回字型的,书包当背包,带上干粮,洗脸毛巾挂在脖子上,穿上解放鞋,有的扛着红缨枪,大家排着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去爬一座我们当地最高的山,叫峨眉山,顶上有一块大岩石,叫棋盘石,传说是一个砍柴人上山砍柴,看到有二个老人在这大岩石上下棋,他坐在边上看,一局下完,那砍柴的钩刀柄也烂了,回到村里,都不认识他了,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了,原来他是遇着了神仙。这传说证明了这山的高度。爬山时高年级的走得快,我们低年级的跟得够呛,队伍也脱节了,越拉越远,我们互相鼓着劲,好不容易爬了一个上午才到顶,在山上吃了自带的干粮当中饭,下山又走了三个小时左右,回到家里,虽然很累,但也算是过了一把拉练的瘾,当了一回小解放军。

前几年我又去重爬了一下峨眉山,从山脚到山顶二个小时,路很难走,柴草丛生,人迹已罕,山顶的棋盘石仍在,但感觉没有记忆中的巨大,站在上面,四周村落在望,往事依稀,感叹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