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二十八、村民以为挖到了宝藏

二十八、村民以为挖到了宝藏

村头的大樟树下有个祠堂,祠堂依着山脚,沿着山脚下是一长片的荒地,倒塌的土坎上面长满了灌木,都是些刺藤,自生自灭的,很少有人顾及的。生产队想把这一片荒地开掘一下,平整成一块地,可以种点玉米或者蕃薯。一天,一个叫大脚的女社员的锄头下去,碰到了硬硬的东西,她以为是触到了一块石头,扒开了一点看,不是石头,是一块陶瓷大缸的底片,本以为只是一块碎片,可能以前谁家破了一个大缸,扔到了这里。不料越挖越大,不象是碎片,好象是有人故意埋在那里的,比较齐整,不是东倒西歪的。她高声招呼,大家便围拢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就是一只破缸,可能是以前当粪坑的,被土埋了而已,但有人反驳说,如果是作粪坑的缸,不会是这样底朝天埋土中的,应该是口朝天才对。有的说可能是宝藏呢,说不定以前有过往的山贼和土匪把抢来的金银珠宝埋在这儿,有的附和着说,世龙的二爹做过土匪,可被人民政府枪毙时家里什么也没有,说不定他们一伙早把值钱的埋起来了。也有的更大胆猜测,说不定这是清朝以前的,年代久远,太平天国长毛造反时,把抢来的宝贝埋在这里,这么一说,大伙的劲来了。确实,这里的乡民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习惯上称为长毛造反,这里曾经有长毛的部队经过,烧杀掠抢,无恶不作,村里有几家店铺被抢了,乱得一塌糊涂,村民吃足了他们的苦头。几个年轻人兴奋地围着那缸小心地挖掘。这里土比较松,明显是熟土,以前被人挖过的。

这里大缸还没有挖开,一支烟功夫,那边挖到宝藏的消息马上传遍全村,说是山贼长毛埋下的,许多人赶去围看,我们一些小伙伴也钻进人群中兴奋地张望。一会儿,一只倒立的大缸露出来了,也就是底朝上,口向下。那缸的大小

,就象是农家是腌大白菜的那种,可以盛十多担水那么大。

大伙越来越激动了,说不定那下面真的是宝藏呢,是长毛土匪埋下的金银珠宝呢。有人说翻过来看看,有人说再挖深一点。于是继续挖,坑越挖越大,围看的人也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的。没有料想到的是,挖着挖着,紧贴着这缸下面又是一口缸,下面这只缸是正放的,口朝上,底朝下,正好与上面的一只缸口对口接上,封闭起来。大伙耐闷了,谁也没见过这样的,缸对着缸,还用石灰什么的密封着,这会是什么呢,干什么用的,宝藏也不会是这个藏法,里面藏的会是什么呢。会不会是古代的什么东西呢,大伙儿的好奇心更重了,也不敢乱动了,马上报告了大队。大队书记是当兵过的,年轻胆子大,他赶来一看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打开看看就知道是什么了,于是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就用钢纤插入撬动,上面的缸慢慢地与下面的缸脱离了,大家伸长着脖子往里瞧。缸打开了,里面的缸里是一堆白骨和几只盘子之类的东西,吓得胆小的人四处逃散。胆大的人上前观看,里面是一个骷髅头和白骨,有几只碗和一些腐烂的物件。这明显不是什么宝藏,倒象个藏尸的。但尽管如此,大家的兴致和热情丝毫没减,毕竟还是十分神秘的。

照缸里是这个头骨来看,象是坟墓,可是这一带山村的风俗,人死了以后都是用棺材土葬的,富人是上好木料做的棺材,最穷的人也有一副薄棺材下土,或者是包上一张席子下葬,从来没听说过谁家用缸作棺材的,难道是谋杀案,悄悄把人谋害了,放进缸里埋在地下。现场的人都觉得奇怪。但有学问的老年人还是有的,村里一个叫二大阿毛的老先生他知道。他问那挖掘的年轻人,缸里的头骨是不是没有毛发的。那毛发是不会烂的,如果有,应该会看到的。年轻人说好象缸里是没有看

到毛发。二大阿毛点点头说,那就对了,他讲给大伙儿听,他说曾听上辈人说过,这大缸做棺材下葬的,只能是一种人,就是出家人,尼姑或者和尚,普通的尼姑和尚死了之后,就放进大缸里,埋在地底下。德行较高的尼姑和尚,则是在快要坐化时,净食几天,就自己爬进缸里,吩咐手下人用缸作盖,把缸盖上,这样圆寂。有的年轻人听到这里有点惊讶说,那还不是闷死的呀,太可怕了。二大阿毛说,这样叫功德圆满,最高境界。还有一种是修行德行高的尼姑和尚,先火化,保存舍利子,然后把骨灰放进缸里埋进土里。现在挖出来的缸,很可能就是以前下葬尼姑和尚的。

他这样一解释,大伙明白了很多,可问题是我们村子附近没有寺庙尼姑庵,二大阿毛说有的,山道中间的凉亭和边上的几间房子就是。但现在一部分是作了生产队的堆放货物的仓库,一部分是作了生产队的养猪场,最下面的一间是凉亭,供路人歇脚。他说他这辈子也没见过那里有尼姑住过,估计是很久很久以前留下来的空尼庵。时间长了,大家也不知道了。的确,我们小伙伴也常去那凉亭玩,但根本不知道那上面暗红色的房子是干什么的,以为是生产队的队屋。就是当仓库和养猪的。那门也常常是锁着的,又臭又不好玩,我们从没有上去过。有时只从门缝里瞧过,破破烂烂的,庭院里都长满了青草呢。

大约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了,许多东西放开了,外婆和村里的几个老太太本来是暗地里念佛的,后来就光明正大地上这尼姑庵来念了,念佛做道场,一天能挣好几元钱呢。后来这屋子又承包给了一个村民,养长毛兔了。这屋子被树枝遮掩着,墙也掉色了,破败不堪,只有石头台阶和石头门框还依旧,但很少有人光顾了。

山村的历史,就在这些破坏的小屋和地下的大缸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