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是什么
字体: 16 + -

第26章 房中之术续章3

    我们的生命能在具象化的过程,如果阳气够,就会能够「聚焦」,如果阳气不够,就会「失焦」。所以,如果以艺术作品来举例子的话,迪斯尼、皮克斯的卡通片,他要表达什么情感,都能够清清楚楚地让观众感受得到,那么这就是阳气够的;也就是说,创作出「表现力很好」的作品的创作者,他动用的是副交感神经,在创作过程中,自然就会放松、有热情而不怕压力、身心状况变好。而现在有很多的所谓艺术家,他做出来得东西,表现力是「失焦」的,一百个人看,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诠释,那么创作出这种作品的创作者,他就会愈焦躁孤傲,身心状况变差,而变成一个痛苦挣扎的交感神经阴实艺术家。

    经营一个家庭也是一样,经营一间公司也是一样。

    当然,这些例子是举低级了,<人间世>篇的最终境界「心齐」、「气听」,是在讲如何消灭一个人的自我(阴),让大宇宙的意识(阳)可以接管,那等于是直接是在讲「开悟」了。不过,即使我现在只讲少少,大家也可以明白,这些低级的部分都做不到的话,高级的部分就更不用提了。

    人的「情绪」这个东西很讨厌,其实它是很会打扰我们「完成愿景」的。可是,现代人的我们,好像都很喜欢站在「情绪」这一边为它辩解哦?所以我们也都选择了「阴」这边了。很多人心理谘商了很久,都还是不开心,过度认同「情绪、感受」是主要原因。其实心力愈强的人,情绪反而是愈少的。

    我就常说,情绪是我们的「人格、行为模式」这个系统的「产品」。如果我们是一个习惯要求他人的人,这个行为模式就会让我们到最后感觉到「挫败、生气」。如果我们是很容易妥协让步的人,这个模式会帮我们制造出「委屈、无奈」。这就好像我们的肉身有消化系统一样,于是,吃到饭菜,就会制造出大便。我们的「处境」是饭菜,是原料;而我们的「情绪」是产品:大便。心理谘商能帮到我们的,只是利用大便来帮我们「辨证」,让我们知道消化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就好像医生看到大便不黄会知道是胆管塞住、看到热痢腹痛会知道是肠子发炎……只是让我们知道系统出了什么问题,重要的是如何修改我们的「制造系统」,也就是行为和心理的模式。情绪本身没什么好搞的,只是辨证用的参考点罢了。问一下大便的状况,知道生的是什么病,就够了。然而,现在的心理谘商团体,却一直叫人泼洒情绪,然后还要同伴分享、回馈……我觉得这已经完全「失焦」了,全都沉迷于舔大便的活动,天天在开大便品尝大会!如果这个情绪果真有这么美味的话,你根本就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嘛!

    肉体执着:恐惧的总合

    第五篇<德充符>,前面在说「性感」与「可爱」的对决时,也说了一部分了。

    它的主轴,在于「保始之征,不惧之实」这一句话。

    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和生命的根源(那个看不到的大宇宙)是有连结的话,那就一定会有一个具体现象可以观察到,就是:我们生活中不会有「怕」这件事。

    前面定义「逍遥」时也说明过了,「怕」是物质世界的肉身人的事情,灵魂人不会有这个东西的。

    可是,就是因为我们自己认同自己「只是肉身的地球人」,所以所有对肉身地球人有所不利的事情,我们都会「怕」。

    所以,第一段推论,是「肉体执着」形成「怕」。

    而这个「怕」,往往是躲藏得很好的。它不一定会直接出来让我们正面遇到,它会躲在意识的深处,而披上一层外衣。

    这层外衣叫作「得失心」。我们一般人看到一个人为了「得失」争得要死要活的时候,我们不一定会觉得他在「怕」什么的,「怕」是隐藏得很好的。

    于是,第二段推论:「怕」,形成「得失」。

    「得失」霸占了我们的意识之后,它也会渐渐安稳住,也会退居幕后,去当藏镜人、大魔王。

    而「得失」在幕后操纵的表象又是什么呢?

    《庄子》说,那叫「好恶」,也就是,犯到我们「得失」的东西,我们会「无意识」、「自动化」地「起情绪」,来保护「得失心」的利益不要受损!

    最后,第三段推论:「得失心」,形成「情绪」。

    对我个人而言,<德充符>篇的这一套推论,并不是空谈。我也算是心理谘商之类的东西混得蛮熟的人,可是,如今,当我有「情绪」的时候,我都是这样一层一层倒推回去,把它还原成「恐惧」了,再来面对。我觉得这样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现在的我,就很难认同那种「不坐到终点站就中途下车」的方式:什么打枕头啦、发泄你的悲伤啦之类的……这些都是很浮表面的搞法,搞来搞去,人还是很难好起来。

    也就是说,在《庄子》的实修法之中,人的肉体执着也就是「恐惧的总合」,就是「情绪」。人要活得能够「可爱」,就必须超越自己所有的「情绪」,唯有不被「情绪」支配,才能不被「得失」支配;不被「得失」支配,人才能不被「恐惧」支配,而不被恐惧支配,人才能放松地进入「阳」的世界,而变成一个「可爱」的人,而达成房中之术所追求的状态。

    各位有没有一点感到意外?要练成房中之术最要紧得是「不起情绪」耶?是不是觉得太难练了?

    而,现?在!外面有很多王八蛋的所谓有宗教追求的人、有修行的人,竟然认为「解脱肉体执着」的方法在于「压抑**」?这……整个逻辑都偏掉了吧?是什么白痴想出来的理论啊?肉体执着的超越,是「不起情绪,超越得失,面对恐惧」才对啊。

    「压抑」之类的自虐行为,能养肥的,只有一个人的「骄傲」、「成就感」和「自我价值」,而这些,都还是我执的世界嘛。

    心想事成的技术

    ……讲到这里,我想第六、七篇的<大宗师>和<应帝王>我们就先不要讲了,关于「从阴的世界进入阳的世界」,我觉得比较有意义的是第三十一篇的<渔父>篇。

    要讲这个<渔父>篇,是因为我不希望「进入阳的世界」听起来是一种空谈。「进入阳的世界」,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和大宇宙做成了朋友(ally)」。那么,和大宇宙做成朋友的人,很自然地就会具备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用今天听起来很低俗的话来讲,就是「心想事成」的念力。这是有具体内容的,不是空谈。

    其实<渔父>篇也是在讲「人被恐惧支配」的问题,只是,它的逻辑推导,会比较指向「心想事成」这件事的成败。

    前阵子,我们台湾好像蛮流行《秘密》这本书哦?教人怎么正面思考而心想事成的书。现在比较退流行了是吧?

    为什么会退流行?是不是照著书上写的,做了几天正面思考,向星星许了几个愿,结果发现好像也没什么大效果,体重也没减,钱也没大赚,不想自己骗自己,于是把这本书就放一边了?

    大部分我们「阳虚阴实」的台湾人,是玩不动这本书里的内容的啦!

    大部分的我们,向星星许愿时,所谓的「正面思考」,其实,能量是负面的!是「阴」的,是交感神经这一边的,这样是不可能和大宇宙的力量接通的,呼唤不了大宇宙的真力(the force)的。

    在《庄子》这本书里,和「恐惧」对立的字,叫作「真」——真实的、形而上的宇宙的威力——

    可是啊,你想,如果有一个人,向星星许愿时,大叫:「我要长高!我要长高!」每天睡前都要催眠自己说:「我是高的、我是高的……我要相信我是高的……」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然?是?矮?冬?瓜?啦!而且,做得这么勤奋不懈,更足证明:他是一个很讨厌自己是矮冬瓜的矮冬瓜!他是一个很害怕自己的余生都继续是矮冬瓜的矮冬瓜!

    这个许愿怎么会有正面的能量?怎么可能动到大宇宙来帮你梦想成真?

    《庄子》这本书里所描写的「老子」这个角色,就是专门在嘲笑这种事情的。孔子很「用力」地说要推行仁爱之道,老子就回一句:「你家小孩被绑票了是吧?(若击鼓而求亡子焉)」他不赞成以焦虑之心去做任何所谓「好」事。

    在老子自己的书《老子》里,他也是这种毒舌派: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你拼了命放松,也没可能比连放松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贝比更松啦!——老子他很喜欢用讽刺句泼冷水。

    「神哪!请让我们家小孩的病好起来!」——哔——!零分!负能量、毒电波!你不相信神是全知全能的,你不相信神哎你,所以忍不住要提醒祂。我家菲佣做事都不用我提醒的,你家上帝被你看成什么智障佣了?

    道家在这种事情的处理上,是非常严格、严谨的。

    相反地,《秘密》,或是新时代的「赛斯书」什么的,讲得就比较松,让读者恶搞的空间就比较大。

    「我们的信念造成我们的实相」这句话固然不能算是错:但实际上,不是用自己催眠的正面思考法操作的。

    一个肥婆自我催眠:「我是瘦的!我是瘦的!」有可能催眠成功吗?

    如果你是姓王的,我请你每天自我暗示:「我姓张!我姓张!」这要花多少年才能让你相信你姓张不姓王?信念转化成功的那一天,就代表你已经发疯了。

    心想事成的技术,比较是<渔父>篇的,当一个人的行为不再受恐惧支配的时候,才会有获得「真力」的可能。

    而什么是「受恐惧支配」?

    「对老公好一点,免得他被别的女人抢走……」啦。

    「你要好好振作啊!不然这样下去不行!」啦。

    「不要吃甜食,不然会发胖!」啦……天下不吃照肥的胖子,和天天暴食却吃不胖的瘦子,可不少哦。

    其实,这种种,如果代换回《秘密》之类的书所讲的信念的正负问题,也是可以的。这些「行为」之中,也就带着「我是没有吸引力的」、「我的儿子是会堕落的」、「我是会胖的」之类的负面信念。但是,以《庄子》的修炼法而言,这些事情,重点不在于「改变信念」,改变信念等同发疯。而是要「行为不受负面信念支配」!我可以相信我是笨蛋,但我每天还是要用功读书!

    我们要「有种」到「就是摆烂到底」!一切「可能发生的坏结果」(注意啊:是『可能』发生的,不是『绝对』会发生的哦,像不缴电费会被断电这种事,还是要去缴一下,不是在这种事情上摆烂),我们就要硬着头皮,即使担心得要死,不要被这个担心打败,就是不要去投注能量给它!不要做任何事来减低自己的担心!不要向恐惧的世界屈服。老公被抢走就被抢走,我就是不去设法用心机把他弄回来:硬的每件事都这样做,差不多三四个月吧,等到养成习惯了,大宇宙的「真力」就会出现了。等到我们能使用真力了,阳气能聚焦了,很容易就心想事成了,就会觉得:过去防东防西、怕东怕西的自己,真是蠢毙了。

    或许要练到那个阶段,我们才能够承认:原来,全世界最有魅力的女人,就是「完全都不担心别人讨厌他」的人。那时我们才能够承认:原来最不会胖的人,就是每天都吃很多碗、吃肥肉,把脾、肾功能都养好,变成代谢机能超好,于是怎么吃都不会胖的人(其实从前大陆人就是这样子吃,胖子很少的,我们台湾人大多是虚劳胖,『饿』胖的。)。而完全不担心小孩,小孩的神经系统不被压抑,很快就听得到自己内在的呼唤,往他有热情的地方去好好拼命奋斗了。如果他有什么缺点,何必劝他、怕他吃亏?就让社会好好给他颜色看,就站到大宇宙这一国,好好欣赏他遭报应、被他自己的我执煎煮,等它自己本人也讨厌起自己这样子,他就会改了。

    要和大宇宙打交道,有点像是最近一集美国肥皂剧《绝望师奶》的两句对白:

    「妈咪,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化妆?」

    「等到你觉得你根本不需要化妆的那一天,我就准你化妆!」

    「流感来了,要载口罩,多洗手……」白痴啊!病毒性疾病,是你愈怕它,就愈会降低对它的免疫力的,嫌死得不够快吗?戴口罩,人缺氧,免疫力变更烂!都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不是?

    人生什么事情也是这样,你愈怕,就愈会提供能量让它发生,像是「吸烟得肺癌」这句话流行起来之后,不抽烟的人,肺癌率十年内暴增八倍!

    香烟,或者说是尼古丁,是很典型的「副交感神经提振剂」,一抽,压力、情绪就消散,人放松,消化机能就变好,做艺术人的就会容易有灵感;在交感神经阴实的这个年代,也算是人类需要的东西哦?所谓「香烟会让人阳痿」,其实只是曝露了现代人的可怜:现代人的**都是交感神经衰弱的假**,所以抽烟就会软掉!如果是副交感神经的真**,抽烟反而能壮阳的。

    结果,阳虚阴实的现代人,自动地、无意识地,就会抵抗副交感神经这一边的东西,于是把抽烟打上重重罪名,害得很多人因戒烟而代谢能力失调,胖得不可收拾,整个健康都坏下去;而本来,闻到烟味,就像闻到烧香的味道,也不必起什么好恶的,结果,现在很多人一闻到烟味,就自我催眠到讨厌得不得了,造成交感神经极度抵制副交感神经的结果,阴极阳绝,免疫机能垮掉,变成更容易罹患重大绝症的体质。

    因为我老爸是做西医的,所以关于肺癌,有几件比较奇妙的事情可以跟各位说一下。很多人都会看到我教课的时候,下课都跑到外面去抽烟对不对?都觉得我这个人在这方面是很糟糕、很不养生的。可是,我讲一下这事情的基盘好了:

    为什么我这个人教中医到现在,还是一样一天抽掉两包黄色长寿烟?一般人听起来,大都觉得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在我小时候,大概是民国六十五年之前把,那时候很多人家桌上都是放着个烟灰缸的,不知道有没有人还有这个印象?因为客人来要抽烟、要给客人方便。那时候是个太平盛世,为什么?因为抽烟,在那时候,是不会有人有什么特别反应的。后来,有一天,台湾开始接受到一些国外的猜测讯息,有西医开始说「抽烟会导致肺癌」,导致台湾就开始用力推广「抽烟会肺癌、大家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抽烟……」的信念。结果,就在那两年之中,台湾西医界,鼓吹「抽烟会得肺癌」的那些带头不抽烟的西医,几乎全部都得肺癌死掉了!

    因为我爸爸是西医,我问他有没有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就说:「有啊有啊,那个某某某、还有某某某,我都认得……」

    为什么一旦开始倡导抽烟会得肺癌,那些自己都不抽烟的倡导者就先死一排?

    而接下来的十年之中,不抽烟而得肺癌的人,暴增了八倍。

    于是就不得不再掰出一个理论叫作「二手烟」,说「抽烟的人吸进去以后再吐出来的烟会比原来的更毒」,这东西听起来就已经很荒谬了。更何况,这恐怕不会是实验室真的以人体做出来的实验结果,因为你必须找一堆人天天叫他们吸大量二手烟,然后搞得这些人之中大量的人都得肺癌,才算是科学的实验。现代社会又不是**集中营,谁会准你这样搞?如果说你是采访到「某些常吸到二手烟的族群,肺癌率较高」的统计数字,那也不科学,因为那种人通常都是熬夜的人居多,你也不知道他是退黑激素不够而致癌的还是二手烟致癌的。

    「二手烟」论点的形成,比较属于「纯逻辑的科学推论」,比如说:「因为历代见过外星人的人,画出来的外星人画像都画得很烂!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外星人只会和美术能力低落的地球人接触!」这是逻辑的、科学的推论,可是,也很可能和真相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一类的逻辑推论,是「阳虚阴实」的头脑生产出来的。人的左脑属阴,右脑属阳。一般人以为右脑是比较「直觉」的,其实在谈直觉之前,右脑最基本的功能是「承认事实最优先」,抢在各种「道理」、「思辩」之前,先问「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儿?」因为现代的人都被所谓「理论」洗脑洗得很严重了,才会说右脑出来的东西叫「直觉」,因为左脑的世界容不得「直接承认事实」这件事,所以才会把右脑的运作看成是无理由蹦出来的。

    从前那种搞电疗法的精神科医生发现,如果把一个人的左脑电得失去功能,只剩下右脑的运作,你问他:「假如猴子都会爬树,而象龟是一种猴子,那象龟会不会爬树?」,他会说:「象龟不是猴子!象龟不会爬树!」右脑是不认得「假设」、「假如」这种字眼的。而被电得只剩左脑功能的人,就会说:「这样的话,既然象龟是猴子,那象龟会爬树。」左脑认得逻辑,可是不会确认事实。如果你问:「地球上的国家都有国旗,坦尚尼亚也是国家,那它有没有国旗?」,左脑会答:「既然是国家,就有国旗。」右脑则答:「我有没有去过坦尚尼亚,怎么会晓得!」右脑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而左脑对「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没有感觉、意识不到。我常说「好辩论的头脑」是「纯阴无阳」,也是在指这种人的意识之中「右脑机能极度稀薄化」的问题,我们台湾人大部分都有这个问题,什么话都讲得出来,都没有办法发现自己讲的不是事实。

    所以,这种论点的成立,本身就是人脑「阴?阳」向度上有问题才能诞生的。

    到了最近,连二手烟的说法都开始站不住脚了,因为现代的家庭主妇都很猛,每天念着骂着,老公和小孩不是戒了、就是多到外面去抽,不再有二手烟克吸了。结果,家庭主妇得肺癌的比率,大暴增。

    于是,最近的报纸啊,又再写了:「家庭主妇要小心厨房油烟令你肺癌!」现在的厨房,有抽油烟机的耶,而且用的油又少;从前是烧煤球,做顿饭熏得乌烟瘴气的耶?怎么会是从前得肺癌的家庭主妇少,现在反而多了?而且今天买外面的吃、不下厨的主妇也不在少数,不是吗?

    如果我们从巨观的角度、从整个事件的始末来观察抽烟会得肺癌这件事情,就会觉得,这好像是:当我们用很负面的方式去恐惧某一样东西的时候,忽然之间这个东西好像真的就变成大毒之物了。现在这么多人得肺癌,搞不好有很大一部分是心理上的暗示导致身体上的疾病?

    而前面也说了,如果这个世界是一个阳占到百分之九十六而阴占到仅百分之四的宇宙,我们不能仅以那百分之四来断定一切。香烟的毒性,是验得出的百分之四,香烟提振副交感神经的好处,是化学成分验不出的百分之九十六,正负相消,恐怕还有点赚头。

    我们若只紧紧抓住百分之四的世界,往往就是害我们「劫数难逃」的一种偏执。本来都不必搞得那么惨的,自灭狂的现代人。

    以上是用极为粗略的说法,稍微带过一下道家世界「阴阳大战」的战况。

    相信大家可以听得出来,我们中国人的医家、道家,对这些东西,是处理得非常清楚的,并不是「玄」学,既然我们这支文化,本来就留下了这些很重要的知识,我觉得,我们是很幸运的。你想,如果是别的国家的人,要把中文学得多好,才有可能沾得上这几个学门?

    而《庄子》中的种种,姑且不要讲到太高调的「修道」,之说关于身体健康方面,一些不属于身体锻炼、不属于吃药调理的重要原则,还是可以从里面学习到很多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道家迈向「阳」的世界的修道之路,和一般所说的「做善事」、「做好人」,根本是完全不同向度的事情。

    一般说的善良、热心助人、功德、爱心,对于这件事情,不见得是有用的。

    道家和医家,是科学的东西,不是道德的东西,这一点,我也觉得,最好我们能够看清楚。

    男同志与艾滋病

    交感神经阴实的族群

    性感与可爱的对决,在各个层面,当然还可以讲很多,曾经有一个当心理医生的朋友跟我讲:

    「现在好奇怪喔,得忧郁症的患者,我接到的,几乎都是俊男美女耶,丑人好像还得不到忧郁症呢。」

    我回来讲了以后,陈助教就说:

    「哎唷,这好可怕喔,那我可千万不能得忧郁症啊,我长得不够英俊,若是得了忧郁症,还会被人嘲笑我不配啊。」

    但是,这个说法是有意义的:当一个人的能量选择往性感去发展的时候,他等于已经选择了「交感神经阴实」这个东西,这是很麻烦的。

    而「交感神经阴实」这件事,人类免疫机能的病变,也是它表现得最露骨的舞台之一。

    那么,免疫机能目前最当红的病,艾滋病也算是其中的一大块哦?

    ——我接下来要讲的,是概略性的说法,其实不能拿去叫人人都对号入座,不可以把这样概略性的说法拿去解释全天下的case——讲这个啊,走在路上,都有点怕被同志圈的朋友打死……

    病毒与基因都是好暧昧的存在

    可能是因为学门的关系,如果各位现在从报章杂志跟西医的观点去认识病毒的话,你会知道病毒是一组基因对不对?

    可是,如果是搞中医的人,就会发现病毒是一种「讯息」,它是一种「什么能量」先侵入了你的身体,然后你的身体才开始组合出「有形的病毒」这个东西。它的传递不一定需要经过一般人以为的什么感染途径的,「感染病毒的过程」是不需要存在的。身体敏感又学中医的人,帮感冒的人把个脉,常常对方身体上的所有症状就都过来了,你说那八秒钟病毒就可以长满全身嘛?有形的病毒,它的复制没那么快的。再敏感一点的人甚至讲个电话就可以传染了,能量、讯息场的部分是很主导的。

    病毒的存在,有点像是人身上有一个磁场,像录音带,把这些东西录到录音带上,这个人就变成病人了,而录音带上的磁极排列痕迹才是西医验出来叫「病毒」的东西——在中医的世界是这样看病毒的。

    因为中医治感冒已经「快」到一般外行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了,依照「伤寒论」的房子去医感冒,一场很严重的感冒,药吃下去,二十分钟就好了,完全没病的那种好哦!实际的经验,让我们很可以相信,根本没有「病毒一只一只杀」这样的事情,医好就是一下子全身都医好了。

    一般我们会觉得:「感冒不是病毒吗?滤过性病毒不是混杂在人的基因里面吗?」西医说感冒是绝症,因为它不可能被驱除,跟人的基因混杂在一起的东西,除非人死掉,否则不会停止运作的嘛,只有死人是不会感冒的。

    可是,如果病毒的基因排列,本身就像是把声音录上录音带上一样,它有形的部分,可是它更有无形的部分啊——我们可以把它「消磁」啊——消磁之后,这个病毒就完全瓦解掉了。

    西方医学都做过这个实验哪:那个玻璃片还是石英片,一则放好细胞,另一侧放癌细胞,过几天,好细胞隔着玻璃片被癌细胞带坏,也变成癌细胞了——癌细胞不见得只会蔓延、增殖、吞噬,它可以直接把好细胞带坏哦——这样子的话,你就知道,原来连dna都可以这样「隔空发劲」地来改变对方。

    在目前西方医学的世界,艾滋病这个东西,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疾病。因为在最关键的地方,一直有一个空缺,就是:「我们无法确认这个免疫缺失的症候群是hiv病毒引起的,也无法反证它不是hiv病毒造成的。」——染了病毒而不发病的人太多了。异性恋社会的人,染了病毒而不发病的特别多;而发病的人,又多半是男同志圈、吸毒者、轰趴者,好像是「某种生活形态才会与发病率高度成正比」,有没有染到病毒反而没什么相关了。变成体质归体质,病毒归病毒,因果关系极端模糊。

    这事情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就像这样,一圈「未知」。

    如果我们能承认这个「未知」,反应大约就会是:hiv病毒染到就染到了,是很可以淡然视之的一件事。顶多就是像「我肝不太好了,要少饮点酒,早点睡」这种程度的关心就好了。

    可是,一般活在「迷信」中的老百姓,可不是这样想啊!染到病毒,就觉得「我完蛋了!」的人是绝大多数。而,明明染了病毒也不见得就会发病的,当一个人这么悲观绝望地「认为」的时候,他的人生就被自己主动抢先毁掉了:比如说原定的出国读书计划就取消了,或是不敢再正常地和人交往、把自己看成比非带原者更次一等的异类生物……种种的后续行为造成的人生打乱,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可怕。当一个人因为染到病毒而弄得人生大覆灭的时候,恐怕到最后,这个人「不死都不好意思」了。

    如果我们可以这样看待病毒或癌细胞,把它当做是一种磁场引发的共鸣现象;并且,西医界又早已坦承「艾滋病不能确定是不是病毒所引起的」的话,就会引发另外一个议题,就是:艾滋病是哪里来的?

    「虚劳」必须是「绝症」吗?

    因为艾滋病是目前的疾病里,以长相来讲,非常非常接近中医说的「虚劳」的一种病。如果要提出什么例证的话,已经过世的老中医马光亚大夫,他在世的时候,就曾经把一个几乎是已经要死掉的艾滋病患者,依「虚劳」治法,医到一身病都好了,西医验不出病毒来、转阴性的程度。

    只是这个医案,虽然他的学生有写成论文发表,可是全世界没有人理他。

    其实我觉得,「没有人理他」这件事情,倒也不很奇怪。我记得有人把这个情报贴在得了艾滋病的同志的网络社群,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希望,结果被踹回来!人家觉得「我的绝望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被拯救的!」,「我当悲剧女主角是很过瘾的,不要你来搅和!」。所以虽有人在那里讲:「艾滋病中药可以医得好。」但也有人回:「如果艾滋病中药可以医得好,那为什么没有得诺贝尔奖?为什么我不知道?」——「现在告诉你,你也不想知道啊!」——几乎一个一个状况都是这样,很讨厌的。

    所以,就算我们中医临床上看待艾滋病,已经不觉得那么难搞了;看到艾滋病患者,还是觉得很难搞。病不难搞,人难搞。

    真是受不了这群「村姑」!中药可以医,死也不信!每天却又喝那种中医领域根本不入流的「安迪汤」喝得那么殷勤!矛盾死了。

    人就是那么地喜欢「被恐惧支配」!上瘾于「恐惧」!怕死,所以被「怕死的恐惧」支配喝那种「可能会有一点点效果」的「让人不怎么安心的」安迪汤;真正更上一层楼的医术,可以把你的整个恐惧都解除掉的东西,那就完全不能接受了!

    没有「恐惧」这件事,对很多现代人而言,比死还要可怕。恐惧是支配地球人生活的上帝般的存在,简直是碰都不能碰一下的。

    前阵子郭秘书提到他的一个得到忧郁症的朋友,也在讲类似的状况。那个人,他本来是感冒,结果住医院,说是没有被医院善待,结果感冒被治成心悸、晕眩,然后,就变忧郁症了。这种事,你们听了可别觉得诡异,在中医的逻辑里,这是很普通的,合情合理的事情。感冒内陷到少阴病(肾经病)时,人本来就会变成沮丧状态,再搞坏一点,就是忧郁症了。疏肝的药(抑肝散、柴胡桂枝汤、吴茱萸汤之类)、补脾阳的药(桂附理中汤之类)、大补肾阳的药(附子加很多的四逆汤之类)、去痰药(温胆汤、柴胡龙牡汤)吃一吃,也不是多难医。所以,郭秘书就跟他说:「这种的忧郁症,吃中药调理,很有希望好起来的。」可是,这个人就吼啦:「我是原本体质上就有忧郁症的因子,被这些事情挑起,才变成忧郁症的!我的医生说这没可能好的!」很用力地顶回来。一个一个都是这样,紧抓住自己的「不快乐」不放。阴实的人,果真连思考习惯也是阴实的。

    小黄助教就跟我说呀:「叔叔,你想嘛,一个人晓得自己得了艾滋病,那是世界末日一样的重大精神打击呢;然后,好不容易精神建设了很久,经过很多番的痛苦挣扎,走过血泪斑斑的漫长心路历程,终于比较能够接受现实了,愿意和这个『不治之症』共处,一起走下去了。这中间人家可也投资了很大的心力耶。你要跟他讲『这没什么,治得好的』,等于是把人家那所有的精神投资、那些实实在在的痛苦感受,都看成了笑话、都否定掉了,好像他受的苦都不值一文、他是一个白痴在瞎操心一样,这种羞辱,谁受得了?」

    ……嗯,也对,或许是这样吧。认识的朋友之中,我也觉得,是一路上吃苦、苦撑过来的,成就感比较多,自我比较肥大,比没吃过什么苦的人更「傲」;我也很同意「受苦受难,很能滋养人类的『自我』」这件事,那么,我也不要侮辱人了,你们……还是去死好了,至少比较有尊严。反正人类谁也会死的啦,我也一定会死的啦,没差啦。

    极度『性感』的主流男同志

    但是,艾滋病这件事——我不敢说每一个患者都要对号入座,这样太武断——但是如果我们粗略地来看,世界上得艾滋病的,是哪两个族群。

    一个是真正的灾民,那是生活条件不足,身体处在折磨当中,是真正的虚劳。那样的虚劳、免疫机能低落是没话讲的,饿也饿坏了。

    而,另外一个得爱滋病的族群,就是「交感神经阴实」的族群:主流男同志圈。

    我们可以这样说,是因为一般人都喜欢把这个东西看成一种病毒,所以就觉得只要戴了保险套就保险了。但实际上,西医那里已经有验到皮肤接触就可以传染的hiv病毒了,保险套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所以他们就觉得,之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全人类都可能感染的大瘟疫,因为已经进化到不是血液或体液传染了。而且,从前说这个东西只要离开血液就死掉了,现在已经进化到拿出来泡在酒精里二十分钟还活着。

    但是,反过来说,传染了变强了,病毒的力道倒是变弱了。

    现在有不少所谓艾滋病的患者,染到了,验到了,之后饮食起居都调整得不错,不到一两年,就转阴性,验不出来了,实际上也就是自己好了。只是现在的西医界,不相信这种病「不是绝症」,遇到这种自己好了的例子,也会跟他谆谆告诫:「这是假象!即使验不出来,极少量的病毒还是不会凭空消失的!你并没有好!」

    如果要我来说,我就觉得,虚劳病,是一种「体质」,病毒只是附随于这种体质的「现象」而已。

    但是,以一个非常粗略的观点来说的话——在灾荒中的饥民我们姑且不论,那是真的营养不良到连抵抗力都没办法产生了——但是我们这种营养良好的文明社会,到底是怎么样变成艾滋病在流行的呢?人的体质到底是怎么变成这种「体质」的呢?(因为在中医的世界,病毒这个东西,我们多多少少还是觉得它只是一种能量、讯息的状况而已。)

    要我说的话,我觉得,世界上恐怕再没有比现在的男同志更追求「性感」的族群了。

    ——这个东西跟批评同性恋正不正当没有关系,因为刚刚我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已经很可以让大家听出一件事了,就是:调阴阳这件事,是不一定需要一男一女的。它只是神经的切换,它不是一定要限定为一男一女的,核心定义的「调阴阳」,调和的是一个人自己本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和一般认为的「男为阳,女为阴」的定义,还是有点层级上的差异。只要可以从交感神经这边切换到副交感神经这一边,男与男、女与女,一样可以调的。当然,一男一女,会比较容易做到,身体结构上有它的便利性;可是如果知道方法和原理的话,同性之间,调阴阳的胜算还是存在的。所以什么「同性恋得艾滋病,是因为不是一男一女,所以阴阳失调!」这种浅薄粗糙的说法我就不要再说了——

    但是,如果有机会去观察「主流同志圈」的男同志的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一个「追求性感」的人,他的头脑是设定成这个样子的!

    当一个人,很努力地打扮、练肌肉,以性感为目标的时候,这个人的头脑就是一个被恐惧支配的头脑。在床上,以「我的性感、技巧能激得你一下子就爆浆!」为荣。「性感度」会形成男同志圈食物链的「位阶」,帅的人是金字塔顶端的孔雀、凤凰;不帅的人就……有些难生活了。现在的主流同志圈,长得很帅的肌肉男,遇到不如他帅的人找他搭讪,那眼神,就好像是我们台湾人看到菲佣那样。

    而性行为,或许是因为胶着于交感神经的关系,**又**——前面就说了,一男一女之间练不成房中术,多半是男人的错;现在两个男人加到一起,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一加一大于二,这件事情的自我反省能力可说是互相包庇到全盲了,全都以为**是性的快感来源——于是**就愈吃愈饿,愈虚愈有,上床次数愈来愈多,上了发现爽一两次之后就习惯对方的样子了,激不起交感神经所需的「情色感」了,于是,换人,再试!

    这样的循环,不是主流同志圈的人民,就算也有,大约几个月到几年是一个周期,可是,同志圈的话,一年换两三百个床伴,也还是蛮普通的事。那么,这种往交感神经偏倾的性模式,谁比得上?速率是一般老百姓的百倍以上吔!

    ……这样讲好像还是有点粗略哦?上床的风格,分一号跟零号来讲可能好一点:

    一号的角色,会犯的毛病就和前面说的异性恋男人差不多,也可以说,一般而言,男同志的性如果作不到「调阴阳」,或许也是一号要负的责任大些。而零号,吃不饱,只好用**来挡着先,那是教育不足,误以为「要**才对」。

    而,零号会犯到的错误,比如说:在床上放刁,「下指导棋」!你想嘛,一旦零号这么「难伺候」(high-maintenance),一号怎么可能不被逼到交感神经的世界去「动脑筋」、「设法改善」?那就一切都完蛋啦。加上一号的副交感神经的「真**」也是要靠零号的体味来挑起的,零号一摆架子,就「味道不对」,让一号得不到身体的讯号,而很难硬;而零号,还好意思嫌他!(不过这么难养的零号,大概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了吧?除非他另有高明的控制人手段。)

    零号角色的问题,另外一类在于「无法放松」。如果真的放松到副交感神经上来了,即使是零号角色,在整个过程中,也是处于「完全的**状态」才对的。可是现今的状况,很多人并不是这样。这个问题我不想讲太多。一方面是太限制级;另一方面是,今日的世道,零号要完全放松,有些人会采取某种所谓「调教」的手段;可是那件事情有它险恶的一面,一个不小心,会变成像吸毒一样的结果,变成性爱上瘾症。而对于那个领域,我没办法弄清楚它的正负对错。所以,要讲放松,我宁愿选择《庄子》学派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修炼;太黑的话题,我们就先闪过好了。

    而只认得**冲动和情色刺激的快感,吃得虽多,还是吃不饱,只好又用毒品之类的东西来提高快感。偏偏用毒品得到的,又不是副交感神经这边好的快感;毒品是像中药麻黄剂的东西,是兴奋交感神经、抽拔透支阳气来爽的东西。它造成的快感,和交感神经的**造成的快感是同一类,一用下去,阳气就又大散而特散。

    而且毒品又会严重干扰一个人正常的性机能,用了毒品的人,对眼前的人没感觉,只对毒品的药力有感觉,「药性上来了」就想做,药性没上来,对方再可爱他也没反应。不要说调阴阳了,整台身体机器都被弄坏了。

    如果只是纯粹的性关系,那也还算单纯,花个几秒钟确认彼此的意向,就搞定了,不必花什么脑筋。但是,如果其中有一方「被电到」了,开始患得患失了,那么这个靠近的过程,就会更加复杂,往往也是超级交感神经的,一点都不坦率:

    自认为条件「优势」的人,总是矜持、放不下身段,一定要等对方先亮底牌,自己先示好怕会太丢面子。过程之中的闪闪缩缩、暧昧兮兮的部分,简直是不可爱到了极点。而,在「性感」的向度感到自卑的人,也早已了解对方的「自我」可以如何巴结、操控,也在「暧昧」中,一招一招地试探、讨好,匐伏前进……妈的!你们累不累呀!

    这个圈子的「行规」哦,不谈感情、生活的的部分,之说「上床打炮」的交际,明明就是为了性需求的理由而相遇的两人,如果其中一方老老实实地说:「你好帅,跟我上床好吗?」都还会被瞪,被削一句:「你是嗑了药是吧?这么『high』?」马上就被甩了。行规有时有真么严格的。在社交场合,对方摸你一把,就娇笑说:「嗳唷!你好色!」这对我而言,是非常之「假」的啊。如果是叔叔我,大概会说:「舒服!蒙您不弃,十分感谢!请继续!」之类的吧。不过这样子多半就会把那种场面搞冰掉了吧,「行规」不允许的哟。

    有妖气

    追求性感,连带地又会回馈到「自我形象的异常执着」这件事情上,男同志圈,「矫揉造作」的调子,是很露骨的。我说的「行规」,也就是这个圈子大家都有某种默契的通用行为模式。

    有一次我侄女看到西门町红楼那边一群猛男帅哥在谈笑,说:「怎么会好像在播放罐头笑声一样?」我仔细旁听,才发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有个外国人,用很夸张的动作在讲一件他觉得很好笑的事,那个讲的内容,以我的标准,就会觉得「根本不够好笑!」(就是因为他本人潜意识中也觉得不够好笑,才会多出那么多动作;音乐台的vj介绍到烂歌时也都是这样。),而听着的那一群人,其实不是真的在因为好笑而笑,而是在「表现友好」地「演出」被逗笑的状态,咧开大嘴,捧腹,大声发出无机质的笑声,全身笑得花枝乱颤……但那是「演技」。一群人都为了自己的「社交形象、礼仪」,而练成了同样的演技。连「笑」都用演的,「矫作」可说是登峰造极了。那种笑声,我们两个听着听着,觉得身体开始发硬,那是很交感神经、很「假」的能量。想起我们朋友间平常的相处,笑,是很放松、无心机的事,但在这个主流同志圈,一个举动,一个表情,都沾黏着一种刻意的「演技」。

    一般说「相由心生」,个性差就可憎,个性好久可爱,这是常态;可是,所谓「性感的追求」这件事,本身就有一种「我个性不好,跟你不合也没关系,我能造出某种假象来使你喜欢我就好了!」的调调,所以会演变成一种粉饰自我形象的「演技」,在动用这种模式的时候,会和「说谎」一样,令交感神经大大增压。

    那么,也就说是,在与人相处、互动的时候,主流同志的交感神经,简直没有松下来休息的时候了。

    而你也可以发现:主流同志往往嘴巴特别贱,一句话听了不顺耳就马上酸回去,英文来讲就是很bitchy,嘴贱不服输。「好辩的头脑」是主流,矛盾的个性是主流。又整个人慌慌的,随波逐流,很「村姑」,一听说什么有效就买来吃、赶一些有的没的的流行品味,发型、衣着好像穿制服。大家又都要练健身,吃高蛋白这种「阴实(只有成分没有能量)」又败肾的食品。

    而关于「练健身」这件事情,我是这样子看待:

    阳气旺的人,比较难练出大块的肌肉。因为他仅一点点肉就能发出足够的力道,多余的肌肉,身体会觉得不需要,自动就化掉了。就像是武功很高的人,肌肉并不大块的。

    我朋友公司的一位同行业者,肌肉大块得不得了,手肘贴不着身体两侧,左手搔不着右肩的痒——都被肌肉顶出去了。我看了倒是很羡慕:「大哥,你这是怎么练得呀?」他笑笑说:「重点在于『老』!过了四十岁,肌肉就会很容易练出来,随便举举重就有了。」人老气衰,肌肉反而容易长?也就是说,一定要肌肉的「质」够差,效率低,才能练得大块?那这样子的肌肉,本质上不就是个「虚」字吗?如何能够被当作是「强健阳刚」的象征物?这种肌肉,大概也得归类于「阴实」了,我说的这位大哥,年年都要闹一次肾结石,搞得痛不欲生,果然是全身这里那里都在阴实。

    现在街上走的那些在健身房系统用高蛋白阴实食品加猛训练制造出来的肌肉男,很多人的气色,都已是一片灰黑啦。

    而如果要讲到心理结构问题,如果是一个本来就很享受于运动的人,顺便地身材也变得很好看,这样的人,我们会一般说他很「阳光」,并不会有所谓的「妖气」——中国人俗话说的「妖气」,在人身上,也就是「阴气」,是由交感神经所产生的一种磁场、调调;真正的笑容不会有妖气,演出的笑容会有妖气;人一「造作」就会形成这个东西。一般人身上的阴气不会很明显,但是主流同志圈的这个东西,已经覆盖到我们用肉眼都看得到的程度了,香港漫画说的「有形气劲」啊!——可是如果一个人其实也不爱运动,只是为了身材能吸引人,所以咬牙苦练……一个其实个性阴暗、身体也不健康的人,努力把自己晒黑、肌肉练大,好让「别人」觉得他很健康、阳光,这种的性感,就是演技。当「身材」也是一种「不真」的「演技」的时候,交感神经主导而具象化出来的外型,一举一动之中,就会变得带有「妖气」。像我这种一向虚虚颓颓的人,如果刻意夹胸、提臀走路以示阳刚,妖气度立即大跃增。这件事不但是同志圈的问题啦,人类大约都是这样。

    而前面也提到过「向星星许愿」的例子了。如果我们做一件事,动机是「怕」,那就会把能量聚焦到我们「怕」的事情上面,而让那件事情具象化得更明显。像「肌肉猛男情结」这种东西,往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自己「太阴柔」、「不够有男人样」,于是,最近这些年,这个圈子,也就多了这么一句俗谚:「肌肉练得愈大块,人反而变得愈『娘』哩!」缩减成四字成语,就是「金刚芭比」啦。

    动机是「怕」的时候,虽自以为往「阳光、阳刚」的方向拼命追求,结果却是造出了覆盖在肉身之外的妖气壳子。那个东西的阴气给人的感受,会远远大过于身材的阳刚。

    那么前面说的,言行举止之上,覆盖了一层刻意的「演技」的时候,会不会产生妖气呢?当然也会啦。也不是光说同志啦,演艺圈、达官名流、作家、家里的老妈……造作到一个程度以上,都会生出妖气的。

    「造作」这事情啊,记得一年前,我搬家,买新家具,我妈陪我选,我看中的是一家很便宜的仿古家具店;我们买完之后,我妈跟我说:「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幸好你没有去喜欢那些『同性恋的』家具!」我乍听之下,也呆住:「家具也有同不同性恋啊?」「我娘亲的『恐同症』原来有这么严重啊……」

    但是,后来稍微了解一下,也觉得:我妈说的,有道理。

    原来她说认为的「同性恋的家具」,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很有设计感」的家具,这种家具,比如说难坐得要死却很炫的吧台椅、或是看起来颜色很酷却让人精神无法放松的沙发之类……这种东西,「赏味期限」是特别地短,放在家里几天之后,就让人愈看愈不顺眼了。它的功用,是能让「偶而来你家」的客人赞美,说很炫、很酷;但这个家的主人本人,用起来却没什么舒服,功能等同少女心猛男同志的肌肉,只是设计师自我夸饰之心的产物罢了。

    我妈这个人,一向并不擅措词,却是个直觉很强的人,她会用「同志圈的调调」来解释那些家具上的「妖气」,其实都要算是精确。

    我们这一帮朋友,买茶杯碗筷都常常要跑到日本合羽桥去买,因为日本人做东西很重视「用之美」,着重好用不好用,所以买回来会让人愈用愈爱,东西上有「可爱」的能量。可是啊,我们台湾的莺歌,同样的价位、甚至比日本更贵几倍的东西,就常常是「同性恋的茶杯」啦,妖气太重,多了很多不必要的设计元素,不够「朴实(humble)」。

    男同志圈,普徧给他人一种「妖孽」、「有妖气」的印象,以我个人的解读,会觉得是这样子来的,有太多东西是为了「他人的目光」而存在的。

    如果是搞同志自尊(gay pride)活动的人,希望不要把这个特质也算到「自尊」里头去一起争人权啊,妖气(queerness)这玩意儿,到底是蛮不健康的啦。……最近慈济的师姐们妖气也愈来愈重了,好人的亲切善良形象「扮」得过头了。哎,同志得爱滋,慈济人得癌病,动用的神经差不多,下场也差不多。

    而这样子的负面印象,并不是走上街头去游行、伸张人权和同性恋的正当性,就可以漂洗得掉的。——其实我真正想讲的话是:抽烟者得人权都还得不到伸张的时候,哪里轮得到同志走上街头?排到后面去站啦!吸烟者比同志和家暴妇女和爱滋患者更加「无辜」且「弱势」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