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怎么可能是配角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 佛腹怀术

    顾柷没有答话。

    他背过手,摇头晃脑地对着那尊吉祥天女左看右看,又故意装出好奇的样子,伸手戳了戳一只蹲坐在天女身旁的白象象颅,反问道,

    “那汪卿这便算‘黔驴技穷’了?”

    汪赞回道,

    “技非止此。”

    顾柷缩回了手,笑道,

    “汪卿怀术而不显,可是有违孔圣人‘君子疾名之不称’的教诲啊。”

    汪赞不语。

    顾柷退后一步,又道,

    “朕还以为,汪卿会直接在这吉祥天女的肚子里埋上一个骷髅冠,挂进两串人骨念珠,再拿桐木机括与黄金锁链两相一合,以示我大盛工技远胜边邦呢。”

    汪赞躬下了身,

    “工部实非不能。”

    他作揖道,

    “只是《妙法华莲经》有云:‘众生应已何身得度,菩萨则以何身为现而为所法’,陛下自幼随先帝礼佛,缘法最是深厚,如何会遇得菩萨突现‘忿怒身’呢?”

    “臣就是再想做那‘有为君子’,也万万不敢以此等奇技淫巧戏弄陛下。”

    顾柷听了,心里虽清楚汪赞是“别有用心”,但也不觉生出了一丝莫名的欣慰。

    看来小皇帝还是有些皇帝威严的嘛。

    顾柷很有乐观精神地想,

    也还没到随便哪个臣子就能拿恶鬼菩萨吓唬皇帝的地步嘛。

    “汪卿言重了。”

    顾柷眉头一展,又恢复成了笑嘻嘻的模样,

    “朕就是想嘛,既然工部能用机括造出菩萨忿怒身,干脆朕就挪了户部的银子去造它个百十来座。”

    “左右这懒冬无聊,这‘禁苑’里的一众莲目美人更是无聊,待工部将佛像造好了,朕就拿这‘机关菩萨’吓一吓她们,也算是替太傅出气了嘛。”

    小皇帝戏语笑谑,汪赞却听得心惊胆战。

    原本他是想借献此吉祥天女之际,告诉小皇帝,所谓的鬼母应誓,在有心人眼中,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而非菩萨显灵。

    继而再抬出先帝,以示设此圈套之人,绝非仅有除去安懋之心,更有对皇家大不敬之意。

    至于“东方巧技入西方佛腹”之语,更是将矛头直指远在西南的陆梁鸿,暗示此人邀功生事,借弘扬国威之名,行以外削内之实。

    这句句话中的言外之意,本应一字不差地戳到皇帝的心窝子里。

    却不想这素日里昏庸无状的少年天子,竟能将语中机锋悉数化解于无形。

    汪赞想得深了,不觉偷眼去看顾柷,只见小皇帝笑目浅颦,正兴致盎然地打量着自己,不由又是一凛,

    “陛下,臣闻西南大旱,此时兴造佛而以娱后宫,恐怕不妥……”

    顾柷心道,

    这哥们不行啊,两句话就被小皇帝带着节奏走了,一点儿和领导讨价还价的能力都没有。

    “汪卿啊,你是不知道啊,这莲目国的女子可是目中无人。”

    顾柷看着汪赞没有扯回话题的意思,便继续借题发挥道,

    “那天朕在涵元殿里发现一个乔氏,模样虽然看着还行罢,但竟然在背后跟一个宫女说什么‘先贵毋相忘’,这就是在说朕像汉高祖嘛。”

    “但是朕又仔细一想,不对啊,那汉高祖登基的时候,整个国家被‘楚汉相争’摧毁得连毛色相同的四匹马都找不出来,咱们大盛虽然也打仗打得厉害,却还没有到汉朝开国时那么穷困的地步罢?”

    “所以嘛,朕让汪卿造佛,本质上来讲,也是为了扬我大盛国威嘛。”

    顾柷先用一通偷梁换柱把汪赞噎得半响说不出话,又见汪赞没有再开口为安懋进行下一步申辩的打算,便美滋滋地继续试探道,

    “再者,如今太傅已经还玺于朕,这户部的事也不全归太傅管了。”

    “朕挪点银子造些朕喜欢的东西,总不会再有小人对太傅说三道四、口出恶言了罢?”

    汪赞一听,立时回道,

    “陛下若如此说,臣岂非就成了那等诲诱君上的……”

    “成不了,成不了。”

    顾柷笑着摆了摆手,道,

    “对外朕就说是那个莲目乔氏一心向佛,又思念家乡风物,朕才为她大造佛像。”

    “要是户部为难呢,私底下骂的也是莲目贡女,同汪卿可是同仇敌忾呢。”

    汪赞忙道,

    “鬼母一案太傅尚未查清事实原委,陛下若此时厚赏莲目女,被朝中别有用心之人看在眼中,难免会借机生事……”

    顾柷心下发笑,

    这哥们不但长得像群众演员,政治经验更是配角设定。

    连穿越前的吴仁仁都不如,竟然还能做到工部尚书,难道靠的是常年抱安懋大腿么?

    “这倒是稀奇了。”

    顾柷半似玩笑地道,

    “太傅还政之前,那陆梁鸿素与太傅不睦,都能轻而易举地打下莲目,上贡京师;太傅还政之后,朕还没说要动甚么干戈呢,就这也叫难、那也叫苦的,连造几座佛像都使唤不得了。”

    “朕就好奇了,若是我大盛连造佛像的钱都没有,那之前西征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倘或陆梁鸿上贡的珍宝,与莲目国每岁的税收,还抵不了西征的开支,那太傅之前如何就会同意了让陆梁鸿去西征莲目呢?”

    汪赞被小皇帝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他支吾半响,方开口道,

    “此等军国大事,一向牵扯甚多,陛下若想细细查问战事开支,不如明日便上朝临政,兵部与户部自会与陛下解答明白。”

    顾柷在心里冷笑,

    又想趁机劝朕上朝,朕才不上当呢。

    朕刚放出风去要重用王光焘,此时一上朝,你们这些安懋党还不当庭就和老臣们撕扯起来,再合起伙来逼着朕表态强行让太傅还政是受奸臣挑拨啊?

    “上甚么朝?朕不上也知道,王光焘那厮,联合了御史台,天天往朕这儿递弹劾太傅的折子。”

    顾柷面上一脸沉痛,好像转身就要为安懋送终了,

    “甚么以查案为名在京师各处勒索商户、驱赶百姓,与宫中禁军多有勾结、私相授受……这些小节朕就不多说了。”

    “最可气的是在大的方面,汪卿是不知道啊,御史台那伙人,竟然还给太傅罗列出十四大罪,朕看了都替太傅心焦啊。”

    “尤其是说太傅把持朝政,不但明面上借着西南战事插手户部财政与兵部用人,暗地里还以为大盛开边为由,大肆中饱私囊、发战争财。”

    “同时,还不断地在朕面前,虚撰、捏造陆梁鸿狠戾难驭之名,使一忠臣能将经年流落西陲,不得重用,也使朕登基以来便对陆梁鸿惧怕不已,不得不倚仗太傅。”

    “这些折子,送到朕这里,朕是全部‘留中不发’,一份都没往下批啊,汪卿啊,你说句公道话,这种流言纷扰的要紧关头,朕能上朝临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