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怎么可能是配角
字体: 16 + -

第二十八章 梓人刳佛

    汪赞的确生得其貌不扬。

    一张庸常的脸上平平淡淡地铺排着圆钝的五官,中等身材加上微胖体型,连身上的锦鸡补子官袍都没能给他多添上一份锐气。

    用顾柷的衡量标准来看,汪赞长得特像当年那拨永远聚集在北影厂门口等戏的群众演员。

    “臣工部尚书汪赞,参见陛下。”

    小皇帝面无表情地在心里吐槽道,

    这哥们穿这一身古装,再加上低眉顺眼的模样,真的好像一个好不容易拿到“中特约”角色的群演在大导演面前拍第一场戏哦。

    “外头的雪下得这么厚实,朕在禁苑之中,连一声鹘鸠叫都没听见。”

    顾柷叫起了他,又用《左传》中“鹘鸠为司事”的典故梗故意挤兑道,

    “汪卿却不畏寒苦,亲来奉圣献佛,可是勤勉。”

    汪赞恭敬应道,

    “陛下谬赞了,礼佛之人自当如此。”

    “昔慧可立雪以求达摩慈悲,释尊修道而于雪山苦行,佛门本有勤谨之念,臣不过是效仿其一二罢了。”

    汪赞的声音也是疏庸的,听着有点儿能让人不自觉瞌睡的样子。

    只是他一说起话来,他身上的平庸就活了,不但活,还活得十分灵动、有感染力。

    这时候再去细看他的相貌,便会觉得那圆钝的五官之下,藏得都是中原士大夫独有的精明。

    “汪卿这话说得,好像朕是那忍心看着慧可断臂的达摩似的。”

    顾柷笑了一下,心想同样是修佛,这汪赞可比安懋俗气多了,

    “再者,昔年释迦修菩萨行时,端的是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经无量岁,一系心思惟坐禅。”

    “而汪卿如今,持粱齿肥,跃马疾驱,食肉富贵,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如何能说是效仿释迦修行呢?”

    汪赞眨了眨眼,藏在平庸五官里的精明更活了,

    “陛下岂不闻‘佛有三身’乎?”

    “释尊亦乃父母所生血肉之躯,然其修行得道,既成而变,形为‘丈六金身’,福相庄严,供于庙堂而坐象筵,其形之灿烂,岂不比臣富贵百倍?”

    “且古语云:‘圣人不相’,佛门之中众生平等,陛下又何必以‘衣冠禽兽’取笑于臣呢?”

    小皇帝不自在地在位子上动了动,心道,这哥们还真挺会“听话听音”。

    汪赞又道,

    “百官衣着均绣动物补子,就如那庙中菩萨皆以赤金饰面,孔圣人尝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臣虽不如安太傅率意坦怀,但也不得不以圣人之言劝谏陛下。”

    顾柷看了他一眼,暗道,这哥们打眼瞧着挺能来事儿一人,怎么也偏帮安懋啊?

    小皇帝也没太地位了,干啥啥不行不说,这随随便便来一大臣就能对他训诫个一二三四五的,还美其名曰是劝谏,换了哪个正常皇帝都受不了啊。

    “澹台灭明的事迹,朕从前听太傅也讲过。”

    顾柷决定把话题主动权再抢回来,

    “说是圣人之徒子羽,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及公事,不至偃游之室、不入卿大夫之门。”

    “汪卿既劝谏朕效仿圣人之行,自己也须得先修行得法才好啊。”

    汪赞笑道,

    “臣今日献佛,即为公事。”

    顾柷奇道,

    “献佛何以为公?”

    “盖刳佛剡圣,以济世之不通也。”

    顾柷纳闷了,这不是《易经》中“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的梗吗?

    怎么被汪赞莫名其妙地用在了这儿?

    “哦?不知汪卿所献何佛?”

    汪赞作了一揖,

    “是一尊吉祥天女,乃是臣命工部巧匠精心制作而成。”

    顾柷暗自吐槽,这篇网文里献给皇帝的菩萨怎么都是女菩萨呢?

    “哦,是四大天王多闻天神之妹、创造天神梵天之妻么?”

    “正是。”

    顾柷点了点头,礼貌性地称赞了一句,

    “‘功德天’甚好,汪卿且呈上来罢。”

    汪赞低头应下。

    不过一会儿,便有候在屋外的内侍往里抬进了一尊雕刻精美的女佛像。

    顾柷着眼看去,只见那吉祥天女肤色洁白,头上有高耸的发髻和花冠,耳朵上附着大环,三只细长的眼睛流露出和善的目光,嘴微微张开,身披白色大衣,内着大红袍,脚下穿红靴,坐于莲座上。

    她身有四臂,两手持红色莲花,另有两手,一手拿一支白杆的长羽箭,一手手端一只宝碗,身边还随着一对白象,透着女菩萨特有的庄静雍容。

    顾柷仔细打量了这尊佛像片刻,却实在看不出这吉祥天女与汪赞所说的“为公济世”有什么直接关联。

    汪赞似乎看出了小皇帝的疑惑,忙上前一步,伸出两指,往那对白象的象鼻上轻轻一按。

    只见那天女菩萨下颌一张,露出口中一对莹白如玉的虎牙来。

    竟是化静为动、巧笑倩兮的模样。

    “雕虫小技。”

    汪赞作揖道,

    “还请陛下莫要笑话奇技淫巧才好。”

    顾柷摆了摆手,道,

    “朕知道,国家营事缮治器物,工部专事此职。”

    汪赞笑道,

    “都料匠职事,登不得大雅之堂。”

    “这倒不然。”

    顾柷随口便引道,

    “唐人有云:‘梓人之道类于相’,盖古之都料匠者,乃审曲面势是也。”

    “审时度势何其不易,汪卿又何必妄自菲薄呢?”

    汪赞回道,

    “臣恐陛下以为臣以公媚上,不敬佛祖……”

    “汪卿何出此言?”

    顾柷淡淡道,

    “汪卿献此吉祥天女,分明就是想告诉朕,菩萨腹中亦有机括连弩,慈悲忿怒不过在人之两指之间。”

    “纵使佛有‘丈六金身’,也抵不过‘衣冠禽兽’假公济私,以佛祖之名,构陷忠臣罢?”

    汪赞躬身作揖,

    “陛下英明,且知世之不通,即在于此。”

    顾柷笑了一声,从椅子上慢慢站了起来,绕过案几,缓步行至天女菩萨像前,

    “好精细的工夫。”

    顾柷盯着天女细腻瓷白的面目看了片刻,道,

    “不过莲目乃边夷之地,如何能同我大盛一般,坐拥此等能工巧匠?”

    汪赞垂目反问道,

    “陛下难道只知西方圣人传佛,不见东方之徒授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