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战国之睥睨天下——江离传
字体: 16 + -

第23章 锦衣三击

    赵无恤回到晋阳,对全城军民多加优抚,守城有功人员具有赏赐,加官进爵,又命张孟谈整修街道设施,安顿灾民,复垦水毁田地,疏通沟渠;发布告示,免除晋阳赋税徭役,让遭受劫难的百姓休养生息,晋阳百姓得了消息,俱各欢颜,奔走相告。

    此前,智瑶掘汾水灌晋阳,挖掘的渠道已经被大水冲刷成沟壑,不可能重新复填,赵无恤命人因势利导,多加疏浚,用以灌溉,加以利用;大水冲毁了出城的道路,赵无恤命人在渠上建一座桥,以利通行。晋阳患水,水火相克,火色为赤,所以把桥命名为赤桥。经过了很长的日子,终于建造成功,张孟谈请赵无恤巡视通行,赵无恤欣然答应。

    新桥建成,赵无恤要来验看通行,以后出行不再绕远,大费周折,百姓们得到消息,不少人围在路边,等着观看赵无恤的车马仪仗。百姓们等待多时,终于看见一队人马出了城门,辚辚而来。

    人马到了近前,众人看到走在前面的正是赵无恤的马车,张孟谈陪在赵无恤身侧。马车刚刚接近桥头,驾车的老马突然停住了脚步,连声嘶鸣,踢踏不前,驾车的马夫连着挥了几鞭,老马还是不听驾驭。

    赵无恤不由皱眉,喝问车夫:“怎么回事?”

    车夫牵着缰绳,惶惶然说:“主上,这匹老马一向温顺,小的驾驭了多年,从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小的也不知今天这是怎么了。”

    张孟谈进言说:“臣听说‘良骥不陷其主’,这匹老马久经战场,它一定是闻到了不祥的气息。此处鏖战不久,杀伐之气深重,应该命令军士各处搜索,用阳刚之魄祛除阴鸷戾气。”

    赵无恤点头,命令随行士兵上前搜索。

    士兵们应声向前,不一会儿从桥下上来,回禀说:“大人,桥下别无他人,只有一个将死的乞丐,一动也不动的躺在那里。”

    赵无恤向着张孟谈说道:“果真如你所说,这里有阴鸷戾气。”扭头向着士兵喝道:“新修成的桥梁,桥下没有平坦之处,又不到炎夏灼热的时节,乞丐躺到那里做什么?你们下去,把他架上来。”

    众士兵答应一声,回到桥下,把那个乞丐拖了上来,扔到赵无恤的马车前。乞丐伏在地上,也不动弹。

    赵无恤瞥一眼,冷冷的说:“豫让,怎么又是你?”

    乞丐翻身坐起,却被士兵立时按住,不得挣扎。

    豫让仰面大叫:“赵无恤,我又杀你来了!可惜天不助我,又被你识破,奈何!奈何!”

    赵无恤冷笑:“你以为弄成这种模样我就认不出你?你这是枉费心机,自作聪明,今日还不是束手待搏。”

    豫让道:“合着我时运不济,你这丑鬼贼眼老辣,认出我来。今日失了手,但求一死!”

    赵无恤面色阴郁,幽幽说道:“豫让,前日我不杀你,把你放了,也是看你一片忠义之心,是个耿直的人,不想让你死得不值,让你有机会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曲直是非,却不知你如此不知好歹,完全是个睁眼的瞎子,看不清路途,竟是个一路到黑的直肠子,我就是再怜悯你也无用,你这样任性妄为,你说我能不杀你吗?”

    豫让嚎啕大哭,嘶哑呼喊:“上天!你也太不公道了,竟这样对待我这个践行忠义的人,这让天下的忠诚仁义之士多么伤心,忠义之道如何伸张!我就这样死了,简直是太窝囊了,让人好不气恼!”

    军士们按住豫让,连声训斥:“嚎叫什么!难道现在你又怕死了不成?”

    豫让哭着说:“我不怕死,我伤心的是我死了之后,再也没有人为智氏报仇了。”

    赵无恤不屑的口吻说道:“豫让,你最先投奔范氏,后又投奔中行氏,中行氏为智瑶所灭,你又转而投靠智瑶,这样看来,你哪有什么忠诚可言。中行氏被智瑶杀戮,你不为他报仇,独独的现在却信誓旦旦,以卵击石,一直嚷嚷着要为智瑶报仇,莫非你是现在才突然的知晓了大义,要做一个忠义烈士了?”

    豫让说:“君臣的道理,是因为君臣之间有着情义才能呆在一起,君主对待臣子像是亲兄弟,臣子才会忠心耿耿,誓死效命;君主把臣子当作犬马对待,臣子就会把君主当作过路的人,当然只会敷衍。过去我在范氏、中行氏哪里,他们只是把我当作庸庸碌碌的人看待,我当然也就以一个普通人的做事方式对待他;到了智瑶哪里,他对我恭敬有加,把我当作一个国士看待,我当然要用一个国士的忠诚来报答他。”

    赵无恤淡淡一笑:“你的君臣之论实在浅薄,把国家君臣之事简直看作儿童游戏,只以个人好恶为准则。以你的说法,对待你不好的你就冷漠对待,对待你好的你就尽心报答,唯有人对你恩义在前,你才会尽心尽力,却不知是你泛泛之人,毫无出众的才能,教人如何重用你,只有智瑶,才会看重你这样愚鲁无能的人。如果我对你更好些,是不是你就会更加忠诚的报答我呢?可惜,我不会欣赏你这样偏狭无脑的人,绝不会留你这样的人在身边。口口声声忠诚大义,却只以自身利害为念,眼里全无广阔天下,何其狭隘!是不是一只猪狗分你一份残羹,你也会肝脑涂地,以死相报呢?我对着你这样一个就要身首异处、冥顽不灵的脑袋说这些有什么用,简直是试图开导一块顽石,想让它长一些智慧。这样下去,世人是不是也要笑话我是一个傻子呢?一个人的忍耐和宽容是有限度的,你这样一而再的要杀死我,我怎么好意思再放过你呢,就是一条狗对我连吠三声,我也不能让它再活着啊,你看我是不是对你很好啊。我对你苦口婆心的说这些,是为了让你死得明白,你的死,何其不值!”

    赵无恤拔出随身佩剑命人递与豫让,说道:“我这宝剑,锋利之极,世间稀有,虽然随我几经征战,却从未沾染血污,你就用它自裁,这可是你的荣幸。”

    豫让把宝剑接在手里掂了几掂,说道:“好剑,很顺我的手。”又向着赵无恤说道,“你有你心里的忠义,我有我心里的忠义。我听见人说,一个忠臣不会顾惜自己的性命,仁明的君主不会阻挡人们的义举。你已经赦宥了我一回,我已经很满足了,我根本不奢望还能苟活。我两次都不能刺杀了你,不能消弭我的仇恨,请你把衣服脱下来,让我刺上几下,代表着我为智瑶报了仇,我也就可以死得瞑目了。”

    赵无恤对着张孟谈笑道:“让一个这样冥顽的人死得瞑目都这样的难,临死的人还要这样注重形式。我们不妨再看他表演一回。”

    遂就马车上脱下外面锦袍,递与手下,说道:“我今日就随你所愿。”

    军士毕恭毕敬的捧着锦袍来到豫让面前,小心的展开,擎在手里。豫让手握宝剑,拉开了架势。

    军士心中慌乱,恐惧的眼神看着豫让,低声说:“壮士忠义,请不要杀我。”

    豫让笑道:“你的小命,哪有这锦袍金贵。”

    豫让一跃而起,连刺三剑,霍然有声,锦衣洞穿了三个大大的窟窿。

    豫让孑然而立,爽快一笑:“痛快,痛快!今日不死,更待何时!赵无恤,今日把我这颗脑袋奉上,你替我称称几斤几两!”

    豫让把剑颈上一横,登时鲜血飞溅,尸身轰然倒地。

    军士擎着锦袍请赵无恤视看,赵无恤摆摆手,示意丢弃不要,向着张孟谈说:“我虽然鄙视豫让的作为,可我还是愿意身边多几个这样的人啊。”遂命令将豫让就近埋葬,免得他暴尸荒野,喂了野狗。

    赵无恤被困晋阳三年,惶惶不可终日,忧思劳顿,虽然最终反败为胜,却拖垮了身体,伤了元气,患上许多疾病,不到一年,已经是卧床不起。自知命不长久,他命人把儿子叫到身边,嘱咐道:“咱们赵家和韩魏两家联合起来消灭了智氏,得到了广阔肥沃的土地,老百姓也对我们心悦诚服,正是我们乘机扩充疆土的好时机,应该联合韩、魏三分羸弱的晋国,各立宗庙,世代相传。这个决策要赶紧施行,不可迟疑,若是等到晋国出了治国有方、英明果断的君臣,变得强大起来,赵氏就岌岌可危了。记住,赵、韩、魏三家只可同心合力,不可徒生间隙,三家不睦,皆都势单力孤,很容易就会被外敌各个击破了,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两家,让他们知晓,明白其中的道理。切记,切记。”

    赵无恤死后,三家果然按照他的设想施行,成就了三家的霸业。

    赵无恤之死,民间有传说是豫让刺了他的衣服三剑,衣服上就滴出血来,赵无恤在马车上一连打了三个寒战,从此恶病缠身。是豫让驱散了他的魂魄。

    豫让即死,冉行得到消息,便往石室山中来,寻找豫争母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