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64,一路向西

    阴沉沉的天空布满浓云,一艘样式奇特的舰船在平静的水面上行驶,忽然船身渐渐没入水面,很快就消失了踪影。平静的水面上只有一根若有若无的小桅杆露出水面一点点,在慢慢地移动…突然,数百米一声巨响,激起冲天的水柱和无数的浪花,一艘靶船在巨大的爆炸声中断成两截,迅速地消失在水中…鄱阳湖边的观摩台上响起一片惊叹和掌声,李旭微笑着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官员们说道:“看到了吧?诸位,这就是潜艇的威力---象凶猛的鲨鱼一样悄悄接近猎物,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一击毙命!”

    孙三官笑道:“大帅,不妨就将这条潜艇命名为鲨鱼一号吧!以后咱们海军的潜艇都以数字编号,造他几百条!”

    李旭点点头,笑道:“这是你海军的命名权利,潜艇是与众不同的军舰,编号是可以不一样嘛。不过要注意保守潜艇的秘密---作为新式武器,我们不能过早暴露了底牌!”

    潜艇演示结束了,李旭接见了潜艇官兵。为首的一名军官是艇长,一个瘦高个的年轻海军中尉。引人注目的是他竟然有一副洋人面孔,柔软的金发,高挺的鼻梁和轮廓分明的脸颊,但一双眼睛却是东方式的黑眼睛。

    孙三官笑着向义勇公介绍---这个年轻的艇长叫福汉斯,还有一个洋名字叫汉斯,今年才二十五岁,宁波海校毕业。毕业后一直在这里搞潜艇工作,是个行家里手啊!

    李旭微笑道:“这不是福大炮的小儿子吗?没想到干起海军了!嗯,眼睛继承了母亲的遗传,呵呵…怎么样,汉斯?潜艇掌握得如何?如果现在上战场有问题吗?”

    福汉斯略带江宁口音地大声说道:“回大帅,完全没问题!”

    李旭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孙三官等人说道:“潜艇是新东西,要边研发边改进边训练,尽快摸索战术战法,有机会要上战场练练手---时不我待啊,将军们!”

    李旭在九江视察完毕后,并没有返回江宁而是继续溯江而上,直抵武汉。湖广总督张之洞听说义勇公来了武汉,急忙带领湖广官员在武昌码头迎接,随后在黄鹤楼摆宴接风。

    李旭登高远眺,但见远近一片高楼大厦---自从引进了美国人奥的斯发明的电梯,江南的城市化建设就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上海、江宁、杭州、南昌等各大城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大批高层建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各地的高楼一个比一个高,八九层十二三层的大楼遍地开花,听说上海最近正在建设一幢二十层的高楼---在这个年代是真正的摩天大楼了!

    要命的是这股大兴土木盖高楼的风潮正从江南向南方各地蔓延,首当其冲的就是华中大城武汉,其次就是长沙、广州、南宁甚至连西安、郑州、太原

    等地也不可避免!

    对于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高楼大厦,李旭可以理解。城市地价越来越贵,城市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工厂企业,没有足够的房子怎么装得下这么多人呢?而且经济的活跃也需要更多的工作场所,更主要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兴盛,人们手里的金钱也越来越多---盖几栋摩天大楼满足虚荣也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心态!

    只是古城曾经的韵味越来越少了,就象现在李旭眼里看到的都是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虽然李旭已经提醒政务院要注意城市发展和建设中高楼大厦过多可能带来的弊病。然而现在看来显然控制效果不大,除了建设部明文规定的一些历史悠久的中小型古城不允许高楼大厦外,类似上海、江宁、武汉这样的中心城市看来是难以控制啊!

    李旭也知道南方不少地方官府现在都靠着卖地来提高gdp,提升政绩---城市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了!可是有什么办法来控制呢?唉…

    李旭皱着眉头凭栏而望,忍不住吟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可惜看不见了…

    张之洞见义勇公似有不悦,连忙上前问道:“大帅似有感慨啊?”

    李旭点点头,说道:“哦,没什么!香涛,本帅此番来武汉是想看看这里的发展状况。一路行来,颇见繁华,显是经济情况不错啊!”

    “这都是大帅支持的结果啊,呵呵!”张之洞见义勇公表扬了武汉的经济发展,心里高兴。

    “这是你张香涛的地盘,功劳自然也是你的嘛!”李旭微笑着,缓步向宴席走去,顺便说道:“武汉虽是已定的工业基地和中心城市,但也不宜过度规模建设。还是要注意适度发展,控制城市体量啊!”

    “是,是!大帅所言极是!政务院原准备设在武汉的汽车工业园就已经考虑缩小规模,除小车产业留下外,卡车基地准备移到附近孝感等地。”

    “嗯。听说你在筹办新式教育的自强学堂?情况怎么样?”

    “回大帅,筹办良好,校址等都已选定,争取尽快开学。不过师资方面还有点不足,武汉条件不如江南,恐怕招聘好的老师不容易啊---还请大帅多多支持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长期项目,你能亲自抓教育,是办的实事啊---本帅深感欣慰!不过既然是办新式教育,本帅以为不如直接叫武汉大学吧!至于师资问题,本帅会让教育部考虑给湖广一些特殊政策,中西部省份要开发就必须要有特殊的政策扶持嘛!”

    “多谢大帅---大帅点拨的是,就叫武汉大学吧,呵呵!”张之洞喜笑颜开,下巴的胡子都快活得飘起来了。他笑道:“说到中西部开发,卑职倒是想起来一个事情,

    西南商会一直抱怨地理限制阻碍了物流以致经贸始终赶不上江南!这不,听说大帅莅临武汉,西南总商会的几位代表请求大帅接见呢!”

    见义勇公颌首同意,张之洞便向不远处三名商人招了招手。三人急忙来到李旭跟前请安,诚惶诚恐。张之洞一一向李旭介绍了三人,此三人都是西南总商会的头面人物,分别代表云贵川三省工商界。其中重庆人陆川江更是西南总商会会长,也是四川最大的民营财团合生集团董事长。其人文质彬彬,面白无须,仪表堂堂。年方五十,白手起家三十年而创办合生集团,端的是经营天才!旗下企业涉及交通航运、金融保险、工矿企业、教育卫生等等,又热心西南公益慈善,素有“陆大善人”之誉,名声播于天下。

    李旭很亲自地和三人握手,然后笑道:“久仰陆老板大名啊,可惜一直无缘相见!听张大人说了西南工商界的抱怨,本帅也想多加了解实情。还望各位直言不讳,本帅洗耳恭听!”

    三人见大名鼎鼎的义勇公态度和蔼,便不再拘谨,由陆川江代表他们发言。陆川江拱手道:“公爷关心西南经济,号召开发西南,西南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唉,可是西南崇山峻岭,地形艰险以致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就以这川江说吧,西南沟通江南和中原几乎全靠这条水道,可是川江险恶礁石无数,对航运威胁阻碍极大!历来川人自发清除礁石疏通航道,可惜人力物力有限,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李旭奇道:“本帅不是听说交通部水运局曾经派人专门负责川江航道的疏通吗?怎么没有落实吗?”

    “回公爷,交通部是派人处理了,可是成效不大。小人今日求见大人也是为了川江航路一事,恳请大人为西南百姓解危脱难!”

    李旭沉吟片刻,当即决定三日后即乘船沿长江西上直达重庆,沿途考察川江航道情况。并命交通部等单位派员跟随,要现场研究疏通航道的办法。

    张之洞等人担心川江危险,每年船毁人亡之事不胜枚举,劝义勇公改陆路进川。李旭笑道:“川江攸关西南发展,本帅不亲自看看沿途情况,岂能放心?各位不必多言了!”

    三日后,李旭一行分乘数条吃水浅的小火轮离开了武汉驶往长江上游。为了保证义勇公的安全,海军还专门紧急派来一艘打捞救生艇跟随护驾。

    船过宜昌,进入三峡后,果然水流喘急险滩怪石密布,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但李旭却谈笑风生,一边欣赏两岸风光,一边了解当地情况。陆川江说因为礁石险滩的缘故,川江运力大受影响,只能跑几十吨的小船。

    交通部分管水运的副部长也报告---虽然水运局治理过川江航道,但限于技术能力对很多礁石险滩也无能为力!

    李旭

    摇摇头,说:“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同志哥,古人尚有愚公移山之志,难道我们就没有人定胜天的勇气吗?”他扭头问科学院水利研究所所长:“你们水利所和大江大河打了一辈子交道,有没有办法?”

    白发苍苍的水利所长想了想,说:“大人,办法肯定有。比如炸药炸掉礁石等,但这成本太高了!”

    “疏通川江航道,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就是代价再大也必须干!水运局和水利所你们两家拿出个方案报上来,海军工程兵负责施工。”李旭斩钉截铁地说道:“无论如何,必须在三年内疏通川江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