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48,日酋密谋

    东京,日本外务省,一脸西洋式络腮胡的外相青木周藏接到了从大海那一头的大清国首都传来的报告。看完报告后,他一脸的难以置信。思索良久,还是决定向此时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报告---事关征清大计,他这个外相不敢怠慢。

    尖嘴猴腮的山县有朋召开了内阁会议,将相关的内阁大臣和元老们纷纷召集到首相官邸,商议大清国传来的消息。他满脸狐疑地问大家---大清国义勇公的警告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日本方面走漏了消息?对清国开战是日本极端秘密的国策,怎么会让那个义勇公知道此事呢?

    矮胖壮实的陆军大臣大山岩摇摇头,说道:“阁下,征讨清国的计划一直是在参谋本部策划,我相信参谋本部不会泄露这个消息!”

    新近就任海军大臣的桦山资纪貌似老农但却是地地道道的行伍出身,他声音洪亮地说道:“阁下,不论是否泄密,当务之急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个警告---既然清国已有警觉,是不是立刻开战以抢在敌人做好准备之前占得先机!”

    青木周藏若有所思地说道:“阁下,鄙人认为我方泄露消息的可能性不大!也许只是义勇公根据帝国近年来在朝鲜的举动而做出的一个推论而已---这很正常,在欧洲各国往往都会根据对手的举动进行未来的判断!”

    他停了一下,看了一眼桦山资纪,淡淡地说道:“至于现在因为清国的一个预防性的警告就贸然发动战争是不可取的!姑且不谈现在是否是开战的良机,就是帝国又做好了战争准备吗?参谋本部不是还在讨论小川又次的《征讨清国策》吗?”

    众人都是默默点头,深感眼下就对清开战,实属莽撞!

    山县有朋扫视了众人一眼,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海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青木阁下说的有道理!眼下帝国尚未准备妥当,贸然开战于我不利!”停了一下,他继续说道:“这个义勇公我也见过,当年他来日本时就感觉此人胸有山川,所思所虑远非常人所及…能够打败法国人当非寻常之辈!”

    已经转任枢密顾问官的西乡丛道眼里倏地闪出一丝怒火,当年他灰溜溜地在义勇军战舰的炮口下从台湾狼狈返回日本,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恶气!他冷声说道:“鄙人和义勇军交过手,的确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他们的士兵训练有素,战斗意识强烈,未来将是我们的劲敌!因此,帝国要预做准备在未来的战场上如何打败义勇军!”

    大山岩无声地叹了口气,说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义勇军多年来鲜有败绩,不论是国内平叛还是和西洋人作战,义勇军都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战绩!根据探险家今野岩夫亲身在越南参加黑旗军战斗的经历,经过义勇军改编的

    黑旗军几乎是一夜之间从乡勇民兵武装摇身一变成了战力强悍的正规军---这说明义勇军是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不但敢于战斗而且善于战斗!”

    大藏大臣松方正义留着威廉式的大胡须,面相温厚笃实。他能爬上大藏大臣的宝座是比较让人惊讶的,因为他既不是明治维新激变时代的英雄,也没有在战争中建立军功---时人多认为其是一个即无情趣也无可爱之处的精通财政政策的政治家。此刻他瞧着桦山资纪,温声问道:“桦山阁下,以帝国目前的海军实力可否能与清国一战?”

    桦山资纪犹豫了一下,然后老老实实地说道:“海军用以对付北洋海军定镇两舰的三景舰还在舾装,目下尚无法入役参战---但是帝国海军依然有信心和敌人决一死战!”

    松方正义笑了笑,心说光有死战的决心就能打败敌人吗?真是匹夫之见!实力不如对手就喊着叫着开战,海军都是一帮什么人啊!眼下日本国力和清国相比尚有不如,一场大战无疑是在拿国运相赌---可军人们能让人放心吗?作为主管日本财政的大藏大臣,松方正义深知日本不堪久战,尤其是和大清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作战,一旦战事久拖不决,傻瓜也知道日本前景不妙啊!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干巴巴的说道:“各位大臣,身为帝国大藏大臣,鄙人有责任提醒在座诸君,帝国的国力和财力都不足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和清国的战争必须争取最短时间内结束!否则,不用敌人反击---我们自己就打不下去了!”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默然无语,大家都明白日本国小力弱,虽然经过了数十年的明治维新运动而国力大增且蒸蒸日上。但是和远东最大的国家---大清国这个古老的帝国相比,日本还真是“蕞尔小国”啊!

    可是,不正是因为日本是蕞尔小国才激发了渴望脱离列岛在大陆立足的“雄心壮志”吗?千百年来,日本的当权者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大海另一边的土地的渴望---只要有可能就会放手一搏以获得在大陆上的立足之地---现在这一代日本人渴望完成祖宗夙愿建功立业!

    山县有朋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诸君,和清国一战势在必行,绝无讨论的余地!只是何时打、如何打需要斟酌。现在清国的义勇公发出了警告---这个警告不但是对清国而言,同时也是在警醒我们---必须留意义勇军,要小心提防在清国南方的义勇军突然出现在北方给帝国军队带来伤害!”

    他停了一下,转眼望着大山岩,沉声说道:“参谋本部要加强作战计划的完善,要特别考虑如何应对义勇军的战斗方案!要加强对义勇公及其义勇军的侦察,要摸清他们的一切!”

    大山岩点点头,闷声说道:“哎呀,这个义勇军不好对付啊!江南的管控力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绝不是清国北方那般轻而易举就能搞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参谋次长川上操六报告说我们的人想要接近义勇军的营地十分困难---敌人的警惕性之高出乎意料啊!”

    桦山资纪也接口道:“是啊,南洋海军的舰队情况我们只能掌握有限的情报,听说他们正在建造不亚于定镇两舰的主力铁甲舰---可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些铁甲舰的情况,义勇军封锁了上海长兴船厂和基隆船厂的任何消息!”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如果未来南洋舰队与帝国海军的联合舰队为敌,那么我们就要面对北洋、南洋两大舰队的攻击---联合舰队的压力太大了!”

    青木周藏若有所思地说道:“假如义勇军不介入战斗的话…满人入主中原后,满汉矛盾两百余年来始终不断!如果我们加以利用,说服义勇公不介入帝国和清国的战争,岂非大好消息!”众人相顾点头。

    山县有朋点点头,说道:“日前伊藤博文阁下也谈及这点,认为帝国应该加强对义勇公的影响以便令其在未来的日清战争中保持某种中立---当然,能够让义勇公和帝国合作更好!为了这个目的,帝国在清国的志士们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岸田吟香先生已经通过清国南方那些对义勇公有影响力的人士开始了说服工作,希望能够在近几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

    他扫视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但是不论对义勇公的说服结果如何,帝国必须要有两手准备---绝不能将帝国的希望寄托在义勇公合作与否的态度上!”众人点头。

    青木周藏想了想,说道:“建议帝国将日清战争宣传为帮助汉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充分利用满汉矛盾以缓解清国民间对帝国宣战的不满---在清国南方的汉人早就对满清政府不满了,只要我们宣传得当就会在舆论上争取到南方汉人的同情和支持,迫使义勇公对介入日清战争三思---毕竟义勇军的根基都在南方,如果失去民间的支持,义勇军未必能够坚定参战的信心!”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应该发挥舆论效应逼使义勇军在将来的日清战争中保持慎重的态度,起码也能让他们犹豫不决---而这就有利于日本陆海军迅速地解决在北方参战的淮系军队!一旦打垮了满清政府的支柱淮军,届时即便义勇军参战也不怕了---登上大陆的日军和掌握了制海权的联合舰队单挑义勇军未必不能一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在这些充满野心的日本当权者眼里,顽强的日本人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法国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