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44,黄色炸药

    光绪十五年正月,年轻的光绪皇帝完婚,慈禧太后不得不按照祖制归政,然后搬出了紫禁城迁到颐和园“颐养天年”。次年秋,义勇公奉诏进京参加皇帝“亲政”后首次召集各地督抚大员的廷议。

    临行前,李旭看到情报局的情况简报上提到了日本人正在研发一种烈性炸药---下濑火药。顿时想起了义勇军的枪炮弹药问题,遂叫来李禄了解情况---这个年代,战争随时都有降临的可能,李旭是牢牢盯紧了军队建设,要保证义勇军时刻紧跟最新科技的发展并保持第一流的战斗力!实际上,义勇军大力发展经济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保证军队建设的需要。

    李旭问李禄是否知道日本人的下濑火药?义勇军目前的黄火药的研发进展情况如何?部队何时可以大量装备?枪炮更新换装情况如何?部队使用情况如何?后继改进如何?

    义勇公劈头盖脸的一通发问,要是一般人早就晕菜了!可李禄是打小就跟在李旭身边的小书童,和义勇公熟得跟亲兄弟没两样---李旭的孩子们都称李禄为叔,三位夫人也从来都是把李禄当小叔子对待!

    今年已满五十岁的李禄在义勇军高级领导岗位上锻炼了多年,居移气养移体,面对义勇公的一连串质问,波澜不惊。他不慌不忙地笑道:“回大帅,下濑火药的事情已经听说了。我们的专家对苦味酸这种反应剧烈的炸药十分熟悉,认为这种容易引发大火的炸药是一把双刃剑,很有可能未伤敌之前先伤了自己---小日本是在玩火!”

    “哦?既然这么危险,为什么日本人还要用它?他们难道不知道苦味酸的可怕吗?”李旭反问道。

    “大帅,我们分析过日本人之所以要用苦味酸,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冒险精神令人惊叹---或者说他们的赌博意识强于其他任何国家!军情总局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在日本国力军力弱于对手的情况下,为战胜对手而铤而走险是日本人唯一的优势!”

    李禄忍不住微微一笑,说道:“大帅,日本人也是被逼的没办法才不得不采用苦味酸这种危险玩意儿来决一死战!而且据情报消息,目前他们的下濑火药还在研发阶段,起码五年内还无法大规模使用!”

    “小禄子,你说的有道理!”李旭点点头,历史上日本的下濑火药的确是够吓人的,联合舰队的旗舰三笠号就是因为炮弹里的下濑火药大爆炸而“自沉”!

    “那么我们的黄火药研发进展如何?国防工办牵头搞的项目怎么样了?”李旭继续问道。

    “回大帅,我们早就研究了黄火药十几年---当年参观普鲁士的诺贝尔公司回来后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两年前东方军工通过福斯特先生的关系引进了欧洲黄火药的

    技术,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了曾经的不足,迅速改变了研究思路---实际上,五年前就有一名研究员提出了新的思路,只是我们的权威专家们局限于洋人的理论而忽视了该研究员的建议---这导致了我们在五年前和黄火药失之交臂,而现在欧洲的黄火药技术正是当年那位研究员的思路!”李禄有点无奈地笑道。

    “嗯,不要盲目崇拜洋人的东西,要掌握后创新!这个教训深刻,你们要引以为鉴!”

    “是!我们已经决定给那位研究员表彰,作为他当年建议的嘉奖---虽然没有当年采纳建议但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李禄停了一下,继续说道:“现在黄火药---欧洲人称之为梯恩梯炸药,其威力比黑火药更大---我们的专家采用三段硝化法改进了梯恩梯炸药的生产工艺,使得这种单体炸药的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相比苦味酸,梯恩梯炸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适合部队大量使用!”

    原来黄火药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梯恩梯炸药啊!李旭明白了,问道:“这种炸药的出现意味着爆炸威力更大,战斗力也将随之上一个台阶!你们军工部门准备如何提高部队装备的更新换代?”

    “回大帅,目前总后装备厅已经确定了两个装备方向。一个是以无烟火药全面取代老式枪弹装药,同时参考英法德奥等国步枪设计---主要是法国的勒贝尔步枪、德国的委员会88式步枪和奥地利的曼利夏步枪---我们认为这几种步枪代表了未来世界步枪的发展趋势,值得借鉴!并在这些步枪基础上根据我军的战斗经验和要求研发一种新的义勇军步枪---目前已经提出了相关设计指标,预计二年内即可进入生产,届时将全面换装部队老式步枪。”

    李禄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用梯恩梯炸药全面取代老式大口径炮弹的装药,特别是在舰炮方面。海军已经测试了新研发的203毫米炮弹,十分满意新炮弹的威力,认为可以有效击毁当今各国主力军舰的装甲!目前,北方工业集团和东方军工集团正在国防工办的组织下投入新火炮和弹种的研发生产,南方工业集团也在加紧新式步枪和无烟弹的研发生产。”

    李旭点点头,起身踱步,想了想,说道:“东方人和西方人在体型方面有所差异,前几年就听到了部队反映,认为装备的枪弹普遍笨重,战士单兵负荷较大,不利于部队机动!军工部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回大帅,在新步枪和弹药研发方面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根据国内外经验,专家们的意见是还是保留八毫米步枪弹口径---为了保证步枪杀伤力!”

    “能不能适当缩小一点口径呢?”李旭想起了后世普遍使用的7.62毫

    米步枪弹,威力不见得小啊!“小禄子,军工部门要仔细测算一下7.62口径步枪弹的杀伤力,虽然只是缩小了几毫米,但是对生产和单兵携行运动都有好处啊!你们要拿出数据比较,然后到部队实际检验效果---在保证实际威力不至于影响战斗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我们的士兵体型和负荷水平。”

    李旭想了想,又说道:“对了,军工部门设计新枪炮弹药还必须考虑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情况,要强调材料、工艺、方便等特性,便于战争时期大量生产补充---小禄子,军工部门要记住,未来的战争将是国力物力的比拼,枪炮弹药消耗比之以前将成几何数量递增,消耗惊人啊---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补充能力完全无法应对未来的大战!”

    “是!总后和国防工办一定遵照大帅指示,在工业大规模生产补充存储等方面仔细研究,适应新的战争形势!”

    “马克沁机枪怎么样?部队使用反响如何?”

    “回大帅,目前正在按计划进行部队加特林机枪的换装工作,全军编制内数千挺机枪预计两年内全部换装马克沁机枪,正在根据部队反馈研发改进马克沁机枪的性能。另外,总部已经提出了增加马克沁机枪配置的要求,准备在每个连级战斗队增加一个机枪排的编制,以加强部队攻击火力强度和密度!”

    李旭点点头,忽然停下脚步,问道:“新式步枪叫什么?”

    “回大帅,准备按以前规矩定名旭式步枪。”

    “现在是义勇军了,定名改叫义勇军某某型步枪吧!生产型号由各企业定名。”

    “是!南方工业集团就叫南方某某型步枪,东方军工集团的就叫东方某某型步枪。”

    李旭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说道:“部队淘汰的加特林机枪你们军工部门要处理好,除了部分转交预备役部队训练用,其余的可以对外销售,卖给国外嘛!”

    “是!”

    “马克沁机枪有没有卖给淮军?”

    “听说东方军工已经给李鸿章大人演示了,李督惊呼用不起啊---太耗子弹了!”李禄笑道。

    “嗯,你们要统一机枪、步枪弹药,便于部队后勤保障和减小后勤压力,也方便工厂生产嘛!李鸿章小家子气,一点子弹钱还没有吗!”李旭想了想,大手一挥,说道:“咱们送几挺马克沁机枪给淮军,让他们试用一下---送枪不送弹!”

    李禄笑了,明白义勇公是放长线钓大鱼---没有人会不喜欢好东西,淮军一旦用上了马克沁机枪也会明白这枪的好处而接受机枪!只要控制了子弹就不怕淮军有机枪---李鸿章的江南制造局现在还没有能力生产无烟弹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