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18,儿女婚事

    谈完朝鲜的事情,打发走了袁世凯,众人又扯了一下经济之道。李旭告诉大家---当下大清国除了江南其他各地工商不兴以致国穷民贫,这固然有历史原因和观念之误,但也有朝廷以前不够重视扶持工商的原因。

    李旭说士农工商这个古既有之的传统使得朝廷对商人阶层颇为排斥,认为商人不过是逐臭之辈于国无利---看看洋人是如何对待商人的,英国就公然宣称自己是商人的国度!

    李旭强调一个国家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要想国富民强,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商人的作用,要改变对商业的态度,要大力保障和支持商人经商,要尊重资本的价值!

    讲到这里,李旭话锋一转,对李鸿章说道:“少荃兄,请你转告盛宣怀,听说他准备向朝廷提请对胡雪岩问罪抄家?这又何必呢?胡雪岩已经因为做生丝买卖而元气大伤,据说为还债连胡庆余堂都卖了---胡雪岩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的,不仅做慈善救济了不少穷困百姓,当年也积极筹划借款支援左公西征嘛---左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此事!虽然商人难免重利但在商言商也是可以理解嘛---胡雪岩有功于国家民族,何必要赶尽杀绝呢?本帅以为应当尽力帮助和扶持商人---人才难得啊!”

    众人听了义勇公对胡雪岩的评价,都心中暗道---都说义勇公念旧,果然不错!胡雪岩如今已是昨日黄花风光不再,但义勇公还是念着他曾经帮助过左宗棠收复新疆而帮他说话,不容易啊!

    李鸿章含笑颌首,点头答应---看在李旭的面子上放胡雪岩一马吧!

    李旭在军机处关于如何对待商人的一番言论和为胡雪岩说话的事情渐渐传开,大清国的商人们无不深感义勇公果然是独具慧眼,对工商阶层的理解入木三分,更对义勇公不忘旧情帮助落难的胡雪岩而感慨不已!远在杭州家中卧病在床的胡雪岩听闻此事,激动得热泪盈眶---自己生意失败一贫如洗,自觉无颜见人。没想到义勇公日理万机竟然还能想到自己并为自己说话解难!

    胡雪岩因为李旭的帮忙而免去了牢狱之灾,但最终没能躲过病魔还是于光绪十一年底病逝于家中。得知胡雪岩病逝的消息,李旭也是叹息不已---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的传奇终于还是按照历史的安排结束了!

    李旭在京城盘桓数月后,于1886年元月初起驾返回江宁---带着抚远大将军、南洋镇抚大臣的头衔,李旭依然决定驻跸江宁,毕竟义勇军的老巢和相关机构部门都在江宁。当然,两江总督衙门他不会再住了,虽然曾国荃多次表示愿意将官署另寻他处。但李旭还是决定在钟山脚下另建官邸---靠近义勇军总部和政务院,也临近灵谷寺

    。既方便工作也方便散心。

    当李旭还在京城时,侍从室就已经着手修建新的官邸了。根据李旭的要求,数月内一座占地不大却幽静雅致的官邸就在江宁城外的群山环抱之间悄然落成。

    这是一片西式风格的建筑群,整体建筑设计出自金陵大学建筑系的方案。高大雄伟的凯旋门式的大门上高悬“义勇公府”的门匾,三开的门洞依次挂着“钦命武英殿大学士”、“钦命抚远大将军”、“钦命南洋镇抚大臣”三块门牌,一律黑底金字,熠熠生辉。

    进大门后便是一条笔直宽阔车道,路旁是成行的法国梧桐树,赏心悦目。车道尽头豁然开朗,一片整齐开阔的草坪。在草坪边缘的天然池塘旁,一幢两层白色主楼坐北朝南,楼顶上飘着义勇军军旗。楼前是一处罗马式喷水池,有一条车道直通主楼巨大的门厅。这里就是义勇公办公的地方,在主楼左近还有一排附楼供侍从室办公、居住。主楼边上另有一条车道通往主楼后面,穿过一片欧陆风格的花园直达义勇公一家的生活区---洋溢着巴洛克风味的二层别墅式洋房。

    位于钟山脚下的义勇公府静谧而安全,方圆十里范围都是义勇军的军事禁区,驻扎着警卫师部、金陵陆院、义勇军总部、政务院、警察总署等十几个军政单位,任何进出车辆和人员都必须持有通行证并接受岗哨检查,安全保卫极为严密。在单位门牌号的编制上,义勇公府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一号院,政务院的办公大院则是二号院,义勇军总部是三号院等等。

    李旭在春节前回到了江宁,甫进家门,贺红玉便带着全家在宽敞的门厅恭迎。莺莺燕燕的一片老爷回来了的声音,最得宠爱的小女儿更是扑到老爸怀中撒娇,令李旭沉浸在天伦之乐里暂时忘记了令人忧心的国事公务。

    全家团聚,难得在一起享用丰盛的晚餐。李旭望着一大家子老婆孩子,心里感慨万千---穿越前自己只有一个媳妇一个女儿,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安安静静。没想到穿越后却有了一个大家庭,老婆孩子加自己正好一桌!唉,还是“旧社会”好啊,一大家子多热闹!忽然想到遥远的异国他乡还有一个自己的私生子,不禁怅然若失,不知道她娘俩儿怎么样了…

    家宴后,李盛告别了父母准备返回陆院宿舍---自从他左臂在海战中负伤难以用力而无法继续在一线部队服役后,孙三官就派他来金陵陆院战略系联合指挥班进修一年,准备日后到总参当参谋。

    这个所谓的联合指挥班是李旭指示办的,他认为未来战争更多地强调陆海协同作战,必须为共同的战略目标服务而不能各搞一套!为此,陆军要懂海军,海军也要明白陆战,必须加强陆海军的协调指挥能力和提高协同作

    战的水平,必须培养既懂陆军也通海军的复合型指挥人才。

    但是今晚李盛并没有直接返回陆院而是坐马车来到了秦淮河畔的一家高级俱乐部---今晚要为刚从西北回来的陈卫国接风洗尘。他走进俱乐部,这里已是人头攒动,其中不少军人和政府官员,人们纷纷和李盛打招呼。这家俱乐部是江宁达官贵人的子女经常聚会的地方,没有一定的身家地位是融不进这个高干子弟的圈子的。作为义勇公的长子,人们已经习惯地称呼李盛为少帅---不过眼下这个少帅还只是一名海军上尉!

    李盛见陈卫国还没有到,却看见了一起长大的石保国---被李旭收养的石达开的幼子现在是义勇军总后装备厅的一名技术军官。或许是受到了李禄的影响,热衷于捣鼓各种新奇玩意儿。李盛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座钟被这小子拆了不少却装不回去了---总是多几样零部件,为此贺红玉没少骂他是个败家子!不过现在石保国可不会再去拆座钟了,李盛听说他正在和科学院航空研究所一起研发一种能在天上飞的大型气球,据说效果不错。

    李盛走过去和石保国打招呼,笑道:“老爷子今天到家,你也没回家吃饭!”

    石保国叫屈道:“大哥,我刚从上海出差回来才下火车,听欢欢说为国大哥回来了就直接跑来了,明天就去向老爷子请安!”

    李盛看了一眼小鸟依人一样偎依在石保国身边的妹妹李欢欢,嘿嘿笑道:“你跑得比我还快,下了饭桌就没影了,妈还到处找你呢!”他知道一母同胞的妹妹喜欢石保国,两人的婚事也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只等日子办喜事了。

    李旭的长女李欢欢正当妙龄,长得极象乃父又颇有贺红玉的英气。自小就跟在李盛和石保国的屁股后面玩耍,和石保国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当然,石保国也打小就被她欺负一直到现在乃至以后,已经习惯了活在李欢欢的“淫威”之下!

    石保国笑道:“大哥,给你介绍个新朋友。”说着一指李欢欢身旁坐着的一位女孩。

    其实李盛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眉清目秀带着大家风范却又不失清纯的女孩,不知怎的,他第一眼看见她就有种心中乱跳的感觉,仿佛似曾相识!但是因为初次见面,他只是礼貌地向女孩点头致意,并没有盯着别人看---李旭家教甚严,绝不容许纨绔子弟在自家存在!

    石保国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方婉仪小姐,是江南首富方世叔的小女儿,刚从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毕业回国。方世叔带她来江宁看看,准备进小妈的金陵女院当教师。”

    李欢欢也笑道:“哥,你应该见过她,小时候方叔带她来咱家玩过的!”

    李盛笑了,心说难怪觉得眼熟,原来是方世平的小女儿!不过她来家

    里才多大啊,可能就三四岁吧---现在倒是女大十八变了!

    方婉仪早就看见了这个引人注目的年轻军官,一身雪白的海军制服英俊挺拔,左臂微端而步履从容,显示出不凡的身世气度,令她心旷神怡。此刻李盛面露微笑,目光炯炯地望过来,那笑容似乎隐含着一丝魅惑令方婉仪心慌意乱而又欲罢不能!她脸色微红,粉面含春但落落大方地起身行了个西方式的礼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