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91,调兵遣将

    大战即将来临,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李旭回到江宁后就一直住在义勇军总部,领导统帅部全力以赴备战,成天各种会议不断,忙得象不停旋转的陀螺。在他的办公室里,时时刻刻都是人进人出,那些等待接见、汇报的人往往在候见室内排起了长龙。

    侍从室的工作人员也是跟着忙得脚不沾地,但是他们更多的却是担心义勇侯的身体健康。中办秘书长兼侍从室主任罗文才亲自负责义勇侯的日常生活,找来了几个大厨每天变着花样弄好吃的以保证义勇侯吃得好睡得香---李旭是义勇军的领袖,是江南的顶梁柱,更是无数追随者的偶像!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忧都关系着无数人的身家性命---正如匡济民在一次义勇军高层会议上严肃地指出---大帅是我们这个团体的领袖,他的安全健康事关重大,是国家大事,不可不慎---保证大帅的安全健康就是侍从室的首要工作!

    虽然工作紧张繁忙,但李旭却精神抖擞丝毫不敢懈怠---值此危难之际,他不敢放松自己,生怕稍有懈怠会带来不可弥补的灾难!

    罗文才向他报告,朝廷派往台湾的刘铭传到了江宁,请求觐见。李旭微微蹙眉,在办公室内徘徊踱步…

    刘铭传外号刘六麻子,乃淮军悍将,平捻首功之人。因为没当上陕西巡抚而闹情绪耍大牌辞官不干了,一直在合肥老家闲居。这次因为东南危机而被朝廷启用,实际上和张佩伦来福建的作用是一个意思---满清政府害怕义勇军趁乱异动威胁朝廷而派来的监军!

    李旭心中冷笑---如果老子真要造反,派两个赤手空拳的家伙来有什么用?恐怕能提前给朝廷报信示警的作用都没有!

    不过刘铭传在历史上倒是正面评价颇多,尤其是其在保卫台湾和随后出任台湾首任巡抚期间都表现突出并对台湾的近代化发展贡献良多。李旭认为刘铭传虽然是淮军一系但未必真是李鸿章的心腹,否则也就不会十几年闲居不用了!义勇军不认派系只认人,只要你不是来捣乱而是认真工作干实事的,义勇军都欢迎!

    李旭亲切地接见了刘铭传,热情地和他握手寒暄。刘铭传是第一次见到义勇侯,心想这义勇侯果然与众不同,连见面也是如此洋派的做法,听说义勇军内部见面都是握手而非仅仅作揖了!嗯,难怪人说李鸿章是假洋务,只有义勇侯才是真洋务啊!

    李旭对刘铭传说道:“朝廷派省三兄赴台督办是对台湾的重视!保卫台湾是我义勇军义不容辞的职责,全台防务海上由南洋水师负责,陆上是六师的责任,省三兄大可放心!”

    “但是台湾的民生经济发展等诸般事项都要仰赖省三兄了,台湾地域广大,是国家的宝岛,亟待开发。为此有必要在台

    设省,统管全岛发展。省三兄,朝廷历年议论新疆设省---西北有个刘锦棠,东南为何不能有个刘铭传呢?只要是干实事,本侯支持你,义勇军也支持你!”

    刘铭传听了李旭一番话,心中激动。他明白话中之意,义勇侯是在告诫他不要干预军务,只要埋头办事,自然少不了他的好处---起码台湾巡抚是他的!

    刘铭传心想东南五省是义勇军的地盘,自己光杆一个跑到台湾没兵没将的折腾啥啊,还是老老实实干点实在的吧!打仗自然是义勇军的事,自己只要管好民政哪怕象其他省一样当个甩手大掌柜就行了,反正义勇军政务院有一套班子干活,乐得做人情!

    再说跟着义勇侯比跟着李鸿章强多了,自己闲居十多年也没见李鸿章这个老上司出多大力啊!再看看大清国多少朝廷的地方官投入了义勇军的怀抱,在义勇侯这棵大树底下吃香的喝辣的…嗯,眼下这个攀上义勇侯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啰!

    刘铭传赶紧向李旭表态自己虽是朝廷委派督办台湾事务大臣,但是决不干涉义勇军的事情,一切听从义勇侯的安排!并表示自己进京面圣途经天津时李鸿章送给了自己三千支德国造毛瑟步枪等物资,愿意全部交给义勇军作战使用---在安徽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已经让刘铭传知道了义勇军的能耐,他很识时务地将李鸿章的人情作为投名状献给了义勇侯!

    送走了刘铭传,李旭来到离办公室不远的总参作战室听取相关部队部署情况。作战室是一间面积数百平米的大厅,大门迎面北墙上挂着巨大的世界地图和全国地图,东西两面墙都是宽大的窗户,拉着厚实的暗红色窗帘。

    大厅中间摆放着几个巨大的等比例作战沙盘,清楚地标示着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地形地貌一清二楚。数十名大小将校参谋汇聚此处,反复推演未来的作战方略---能进入总参出任高级参谋的军官无一不是义勇军的精英,他们都是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出来的军人。不仅都有一线部队带兵打仗的经验,也经历了各级步校和金陵陆院的深造,其中不乏出国留洋之人,更有不少人有在部队院校当老师的资历,战略战术造诣颇深。这些人随时放出去都是带兵的主官,能打能练还能教,人人皆可独当一面---李旭苦心经营义勇军数十年,最大的财富就是培养出了一个能打仗、懂军事、会练兵、善谋划、有素养的军官团队,而这个军官团正是义勇军不断壮大实力的源泉和骨干!

    而现在以这个军官团为核心的义勇军面临的对手不再是国内的流寇、土匪和造反的乱民,也不是某个入侵的北方草原游牧异族,而是一个真正的老牌欧洲强国!国家危难之际也正是军官团考验之时,辛苦培养了几

    十年的军官团能带领义勇军完成护国安民的任务吗?李旭期待着这个光荣的军人团体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向国人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听完总参对未来作战的详细构想,李旭望了望围站在巨大沙盘四周的军官们,在他们敬畏的眼光中,轻轻咳嗽一声,开始训话---

    “各位,总参对于未来作战的方案是出于现实的基础考虑的,本侯赞同!在目前条件下,我们不要妄想彻底消灭在越南的法国人---张之洞上报朝廷的那个妄图将法国人赶下大海的计划不过是文人的幻想!作为军人,要时刻牢记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政治的延续!根据情报,法国人的战略目标是控制越南并进而觊觎我国西南!那么我们的战略目的就是针锋相对打破法国人控制越南的企图---立足现实,在西南方向予敌以重大杀伤,阻止其继续进攻;在东南方向,消灭法军舰队进而掌握制海权,威胁法军在越南的后勤线,迫其退出越南!”

    “各位,未来作战的关键是消灭法国远东舰队,只要我们掌握了制海权,法国人从欧洲到东南亚漫长的运输线将到处都是漏洞,可以被我南洋水师轻而易举地截断---没有了后勤补给,法军势必无法在越南立足---其图谋越南的战略企图必将破产,而越南依然是大清的属国!”

    “诚然,法国不会甘心失败。然而在现有条件下,法国人也无法做到持续不断地向越南派兵或者将它的国力耗费在遥远的东南亚和一个古老的帝国持续战争---地理条件的限制是法国人最大的困难,而且法国人也不会愚蠢到忘记了他们是欧洲人---当然,法军希望速战速决而我军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准备应对法国人一二次疯狂的反扑!”

    李旭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西南战场远离统帅部,有必要建立领率机构以领导当前作战和应对战后的局势!傅忠信眼下要带兵打仗,何人可以出任西南军区司令?独当西南一面,责任重大啊!”

    李秀成挺身而出,沉声道:“大帅,让属下去吧!”

    李旭看来李秀成一眼,有点犹豫。李秀成已经六十一岁了,须发皆白,当是老将一员了!他温声说道:“秀成兄,西南军区草建,诸事繁杂,还要应对地方官吏,身体顶得住吗?”

    “大帅放心,属下本是广西人,熟悉当地情况。近来研究丛林作战,也需要实地验证和总结经验教训。”他顿了一下,语气有点激动地说道:“大帅!属下自反正以来,蒙大帅不弃而谆谆教诲,无功受禄而身居高位,每每思之而夙夜难安!广西是属下家乡而危在旦夕,属下岂敢偷生而不思报国耶?恳请大帅成全属下!”

    李秀成是义勇军副总参谋长,位高权重。多年来主管

    战略、教育和培训工作,义勇军的军官几乎都当过他的学生,在义勇军中威望甚高!由他出任西南军区首任司令,自然没人不服。

    李旭看看赵向东和钱五,两人均微微点头。遂上前握住李秀成的手,用力摇了摇,说道:“秀成兄,西南大局就交给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