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88,左督进京

    当然不仅仅是李旭发现了大清国朝廷中枢存在的问题,就是主政的醇亲王奕譞等人自己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面!每个人都是头大如斗,茫然不知如何应对越北战事之后即将到来的形势。除了在军机处那间烟雾缭绕的屋子里叹苦经外,就是面面相觑相对无言,谁也拿不出一个章程!万般无奈,只好如实向慈禧太后汇报一些似是而非或者不痛不痒的建议,一切惟太后定夺!

    慈禧这个气啊,心说这帮换上来的新人倒是听话了,可也太没用了吧?什么事都得来问咱拿主意---哪要你们干什么?一帮子废物点心!

    这个时候慈禧有点后悔了,不该急着把奕?赶回家去“养病”,起码奕?在国事上还能拿个主意提个建议啥的。不像这奕譞,成天闷声葫芦一样搞不定事情。

    慈禧心里叹气,总不能又让奕?重新出来当军机大臣吧,这不太儿戏了么?皇家的脸面往哪搁啊!可奕譞又指望不上,咋办啊!

    边上李莲英见老佛爷闷闷不乐,心知慈禧太后心里的难处,遂眼珠一转,偷偷命人去请容馨大格格来,给太后出出主意想个法子宽慰一下。

    容馨来见慈禧太后,听出了太后的心病,遂劝道---眼下内忧外患,国家艰难。醇亲王他们虽然公忠体国,怎奈阅历有限,办差能力不足!值此为难关头,还是要依靠李鸿章、左宗棠那些办老了差的汉官,不然朝廷一个失误就可能祸不远矣!

    慈禧一想也是,虽然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年岁都不小了,但姜还是老的辣啊!再说军机处这帮家伙不争气,烂泥扶不上墙,连个懂军事的都没有。今后和法国人打不打还难说,这没个懂打仗的大臣可不行!

    容馨见慈禧点头同意自己的建议,忙趁机说:“义勇侯在外考察多时,国家用人之际,何不干脆召李旭入值军机呢?他可是通洋务知兵事的大臣啊!”

    慈禧瞟了容馨一眼,心说你个鬼丫头就向着那个死鬼,难怪传言你跟义勇侯不清不楚的,逮着机会就替他说话,巴不得他进京啊---偏不遂你的愿!

    慈禧似笑非笑地对容馨说:“丫头,你可是长公主,内廷干涉朝政可是有违祖制的!罢了,这也就咱娘俩唠唠嗑。义勇侯远在海外,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让左宗棠回京吧,他也是老行伍了!”

    容馨见慈禧太后脸色叵测,暗道坏了,自己急着帮李旭说话露出了马脚!脸色一红,支吾两句便不敢再说了。

    不久朝廷上谕将正在丁忧的李鸿章夺情起复,回任直隶总督主持和法国人议和之事---法国人攻占了越北大部地区后,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以便消化一下来得太快的胜利果实---吃得太快难免会噎到啊!这就给李鸿章请英国人进

    行外交斡旋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在李鸿章看来和一个老牌欧洲列强打仗总是令人底气不足,毕竟大清国还从来没和洋人打赢过一次战斗!如果能够和平解决中法两国在越南的争端,不仅有益大清国更有益他李鸿章的声名啊!

    当然,通过和谈用外交手段解决越南问题只是李鸿章的单方意愿,朝廷还是要做好万一和谈失败应对战争的准备。很快,上谕又将左宗棠调回京城出任军机大臣,以便给文绉绉的军机处增加一点雄赳赳的气概---左宗棠洪亮的嗓门也能让军机处阴柔的空气男人一点!

    年初,左宗棠老病复发,一度上奏朝廷准备病休。无奈江南这个地方在朝廷眼中除了左宗棠没人镇得住那帮义勇军的骄兵悍将,死活不同意左宗棠离职,只是准许其在江宁养病。现在左宗棠病体稍有好转便急忙令其回京坐镇军机处,真是把人当狗使唤啊!

    五月,左宗棠离宁回京。匡济民、赵向东等义勇军高官连同一帮江南的地方大员齐聚下关码头送行。左宗棠病骨支离面容焦悴却依然不失声音洪亮,对匡济民等人大声叮嘱---江南繁荣来之不易,各位任重道远,为国家守好江南!

    匡济民拱手肃然道:“中堂大人放心,卑职等绝不敢掉以轻心有负大人所托!只是不知道朝廷会再派何人来督管江南,万一来者不善,江南危矣!”

    左宗棠哈哈一笑,豪迈地大手一挥,说道:“不管是谁,如果不利江南,我老左不会答应!李续之也不会答应!江南百姓更不会答应!”

    左宗棠离开了江南,这两江总督的官位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谁来继任呢?朝野猜测纷纷,慈禧太后也心中犯愁,和奕譞等人商议后,决定还是由左宗棠病休期间署理两江总督的安徽巡抚裕禄正式出任总督一职。大家认为裕禄久历江南官场,方方面面都熟,兼之署理得体,想必能为义勇军接受吧!

    这裕禄乃满洲正白旗人氏,已经当了十年的安徽巡抚,久居江南,深谙江南情况,对义勇军更是了如指掌。听闻朝廷命其出任两江总督一职,顿时呆若木鸡两眼发直。心想坏了,这不是要我的命嘛!署理一下可以,反正不管事。平素和义勇军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该自己的好处义勇军也从没少过,这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可裕禄清楚这两江总督一职向来是义勇军眼中的禁脔,以左宗棠的威望和跟李旭的交情出任两江总督才勉强被义勇军接受,饶是如此还是让他在江北呆了三天!如果自己去江宁赴任,恐怕连江边都到不了吧!

    裕禄倒不是个草包,估计得十分到位。朝廷任命他为两江总督的消息刚刚传开,江南就是一片大哗,官场民间纷纷反对。各大报纸更是连篇累牍要求朝

    廷将义勇侯派回江南,声言江南繁荣非义勇侯不能维持!义勇军这次倒是没有宣布江南戒严,而是直截了当宣布安徽全省军事大演习,加强全省管制!赵向东亲自电话驻防安徽的二师师长黄玉金,口气严肃地交待他不管用什么办法,总之不许裕禄离开安庆府!

    放下电话,黄玉金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心里明白赵老总的意思。他毫不迟疑,直接来见裕禄。硬邦邦的开门见山说道:“抚台大人,接到安全局通报,江南有人对抚台出任制军一职不满,恐有不利大人的举动!眼下全省演习,也是防备地方有变。请大人近期就呆在衙门好了,安全第一嘛!本官已经调派一连宪兵保护大人,万勿介意!”说完,扬长而去。

    裕禄傻了眼,知道自己是被义勇军软禁了。眼见大批黑衣宪兵荷枪实弹接管了巡抚衙门的守卫,带队的那个年轻的宪兵军官更是两眼不善,横眉冷对。心说咱也不想当两江总督啊,朝廷任命,咱不是也没办法嘛!平常和黄玉金打交道,也是有说有笑啊,怎么翻脸就不认人了!

    他在书房里转了两圈,打定主意坚决不当这个烫手的两江总督了---还是小命要紧啊!于是上书朝廷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德难堪用!又因老病复发,实难赴任江宁,恳请朝廷另委贤才。

    裕禄言词恳切感人肺腑的一纸奏折,态度坚决打死不当两江总督!朝廷无奈,也知道了义勇军派兵围了安庆巡抚衙门的消息---裕禄就是想去赴任也没门了,只好另选高明。于是,慈禧太后和奕譞等大臣又是一通商议,打算派原任两广总督现署理礼部尚书的曾国荃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荃可是湘军老帅,也是李旭恩师曾国藩的亲弟弟,赫赫有名的曾老九,资历名望不在左宗棠之下,这个面子义勇军不会不给吧?

    朝廷上谕到了曾国荃手上,曾国荃却是心里嘀咕---自己虽然是湘军老人,可是和义勇军没什么交情啊!当年自己出兵放马攻打太平军老窝天京,义勇军主要活动在江西等地,和自己的吉字营并没有什么战斗友谊。虽然李续之是大哥的关门弟子,可跟自己也只是点头之交。眼下大哥不在了,义勇侯又是后来居上的实力派,如果自己不开眼跑去占他的位置,恐怕这点香火情也就完了!

    思来想去,曾国荃觉得两江总督虽然是个香饽饽,但却不是自己的菜,还是跟李旭留点交情更好---谁知道这天下将来会怎样啊!曾国荃打定主意后也上书朝廷称病为由拒绝了两江总督的任命。

    曾国荃也病了无法赴任两江总督,朝廷只好再选高明了。挑来挑去,大家又都一致认为长江巡阅使、太子少保彭玉麟可以出任两江总督。

    这彭玉麟也是湘军元老宿将,刚正不阿,

    严谨忠毅,堪为湘军诸将表率,深得曾国藩器重。其人嫉恶如仇,曾数次公开弹劾曾国荃抢掠滥杀,更是在安庆就地正法了李鸿章的侄儿,为民除害。江南官场民间对这位彭大帅素来敬仰,就是很少赞扬外人的李续之也赞叹其重情重义,视为义勇军的楷模!这么一位老帅出任两江总督应该深孚众望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