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76,左宗棠到

    慈禧太后听完奕?的话,默然半响,心中叹息。奕?能想出这么一个以退为进的政治花招还真不愧是鬼子六啊!她也不介意给李旭一个内阁大学士的虚名---只要能解决江南的问题,摆脱内忧外患,必要的让步妥协还是可以接受的---朝廷没实力压服地方大员啊!

    不过她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总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别扭堵在心头!慈禧想了想,开口说道:“恭王辛苦了!可着左宗棠即刻赴任江宁,至于李续之授以大学士之事嘛…待年后再议吧,再看看情形!”

    奕?闻言,知道慈禧太后心中还有不满,不愿意用这种方式和李旭和解。心中也是一叹---这女人就是任性啊!国家大事岂是儿戏?罢了,祖宗江山危矣!奕?虽然不满慈禧的小家子气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悻悻而去。

    很快,朝廷明颁上谕任命左宗棠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克日赴任。年逾古稀的左宗棠接旨赴任,沿运河南下江南。

    江宁玄武湖畔,陈长风的办公室里飘散着一缕淡淡的雪茄烟的香味。他正在仔细审查情报局拟定的一份行动方案---这是一个暗杀方案,代号啄木鸟行动。从义勇侯罢职后情报局就有意识的精心准备了暗杀计划,得知朝廷任命左宗棠出任两江总督一职后,情报局就立刻启动了这个暗杀方案,准备阻止左宗棠的到来。可是左宗棠非同寻常,且不论此人在朝野的名望,单就他和义勇军的关系也不好妄下决定啊---这个政治后果太大了,以致陈长风也有点犹豫!

    作为义勇军系统主管秘密工作的高层领导,陈长风很清楚暗杀左宗棠所可能引发的风波以及一旦事情暴露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他更清楚承担这个后果的代价是什么!虽然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但他不能不权衡这个暗杀行动对义勇军的得失。

    陈长风抬起头,注视着面前分管国内情报工作的副局长,沉声问道:“此事成功把握多大?”

    “回大人,有八九成的把握!行动队已经反复演练数次,只失败了一次。”

    陈长风点点头,背靠在高大的包着软皮的椅背上,下意识地抬手按了按太阳穴,沉思着。过了一会儿,他叫进了秘书,在一张公文纸上写了“可否执行啄木鸟行动”几个字,吩咐秘书急电上海康平路一号。

    秘书出去后,陈长风看了一眼副局长,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轻声说:“事关重大,必须请示大帅定夺。记住,情报局承担应有的责任但不是什么黑锅都能背的!”

    上海康平路一号,李旭站在办公室兼书房宽大的落地窗前,慢悠悠地抽着雪茄,看着袅袅飘荡的烟雾出了一会儿神,然后转身对罗文才说道:“给陈局长发报,取消啄木鸟行动。暗杀不是目的,政治也

    不能靠暗杀来解决问题!”他顿了一下,抽了口烟,继续说道:“左帅劳苦功高,有功于国家民族,岂能以一般大员待之耶?况且他年事已高,此番南来就让他好好休息吧,颐养天年!文才,告诉匡大人、赵老总还有常委会的其他同志们,对待新任两江总督就八个字---不卑不亢,我行我素!”

    清晨的阳光淡淡的照射着一望无际的田野,薄雾还笼罩在运河两边,冷冽的晨风若有若无,空气里飘荡着一股清凉的味道。

    左宗棠起得很早,站在官船的船头,眺望着远近的景色。他对左右幕僚说道:“一路南来,直隶、山东乡野凋敝,民有菜色。进了江苏却是田野齐整,民舍新居…管中窥豹,可见义勇侯治下之成效而李少荃枉费了十年辛劳矣!”

    幕僚陪着笑道:“江南与北方治理迥异,老李小李理念不同,自然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左宗棠点头说道:“义勇侯经济之道无人能出其右,当为我朝第一!昔年苏省兵灾不断而区区十余年即有如此成效,实乃民之大幸也!吾等当萧规曹随,细勘其中奥妙方能利民以长远矣!”遂传令弃船上岸,陆路前往江宁以便沿途体察民情。

    十二月下旬,左宗棠一行抵达了浦口镇。他正在豪华的六轮马车中与亲近幕僚畅谈一路观感,不断赞叹江苏境内的民生富庶和百业兴旺的景象。忽然车驾停了下来,亲随报告前面有军人阻挡。

    左宗棠奇怪何方神圣敢阻拦两江总督的车驾,遂下车查看。只见官道上一处检查路卡,铁丝网路障横在道中,一排岗楼碉堡之类的临时建筑紧靠路边,沙袋工事里架着几挺加特林机枪,黑洞洞的枪口如临大敌一般直指大道。全副武装的黑衣军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路障后一字排开,一名年轻的军官身着黑色宪兵皮质风衣,戴着大檐帽,背手叉腿站在路障前,冷冷地望着车队,他的高腰马靴锃光瓦亮,钉子一般纹丝不动地钉在结实的路面上。

    左宗棠一身官服慢慢走到那个看上去还没有三十岁的宪兵军官跟前,威严地看着对方---和西北的义勇军接触久了,他也明白了义勇军的军衔制度,知道眼前这么军官是宪兵少校。

    左宗棠冷冷注视着对方,语调中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沉声说道:“少校,本部堂乃是钦命两江总督!汝为何挡住本部堂去路?”

    少校啪的一个标准利索的军礼,然后大声道:“报告,义勇军警卫师宪兵三团二营副营长王志明奉命执行军务!”他说完,又恢复了先前背手叉腿的模样,也冷冷地望着左宗棠,面无表情地说道:“总督大人,现在是军事戒严期,没有命令,请恕职部不能放您过江!请随职部进镇,食宿已经安排好了。”说完,他利索地侧身

    冲士兵们大喊一声放行!然后向左宗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与此同时,路障也被士兵们迅速地移开,路旁整齐地排列着两排昂首挺胸的宪兵。

    左宗棠心中苦笑,知道这是义勇军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警告自己江宁是义勇军的地盘,别想甩威风---当初接受朝廷的任命时,他就知道自己接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左宗棠在浦口一呆三天,被彻底软禁了。他倒不生气,成天没事就和几个幕僚在宪兵的监视或者保护下在浦口东游西逛,了解当地情况。当看见浦口大兴土木,热火朝天地施工时,好奇地问这是在干什么?工人告诉他这是在修北上的铁路,还有准备建造跨江大桥,将来可以直接坐火车过长江了!

    左宗棠闻言大吃一惊,不禁对幕僚们感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啊!李续之果然雄才大略人所不能,吾不如也!

    得知左宗棠已经到了浦口并且被留住了三天,匡济民在义勇军总部对赵向东、钱五等人笑道:“左帅毕竟是老一辈,大帅也对其推崇备至并且执弟子礼!咱们也不好太过留难,这就把他接进江宁吧。”

    赵向东也笑道:“是,就按大帅的指示办吧!”接着,他对吕明说道:“老吕,你代表义勇军过江接左帅,我们就在总督衙门迎候吧。”

    吕明来到浦口将左宗棠一行接上了义勇军准备好的小火轮,然后过江在下关码头上岸,一路指指点点向左宗棠介绍江宁的巨大变化,看得左宗棠眼花缭乱兴致勃勃,都差点忘了义勇军对他的冷遇。

    不过当他在两江总督衙门前下了马车,看见匡济民、赵向东、钱五等一批义勇军高层正在辕门处迎接时,心里的不快又涌上了心头。他冷冷地扫了众人一眼,冷声道:“本部堂老朽之人已是虎落平阳,岂敢各位迎候耶!”说罢,又冷哼了一声。

    匡济民和赵向东对视一眼,彼此心道这老头儿火气还不小嘛,见面就骂!匡济民当先上前一步,微微一笑,风度翩翩地说道:“左帅驾临江宁,义勇军上下诚惶诚恐啊!侯爷命我等一定要照顾好左帅!”

    左宗棠看了匡济民一眼,说道:“济民,你是闽浙总督,怎地也到江宁来了?”

    匡济民风度不减,依然微笑道:“左帅乃东阁大学士,又是德高望重。济民后辈晚进,岂能不来恭候大驾耶!侯爷曾言江南繁华来之不易,若不是左帅到职,义勇军岂能放心?还望左帅体谅!”说罢,抱拳拱手,恳切地望着左宗棠。

    左宗棠叹了口气,面色不再僵硬,说道:“本部堂岂能不知续之的委屈哪!唉,多亏了续之呕心沥血方才将江南打造得如此兴旺,不仅造福一方百姓也为国家去了隐忧啊!”

    他又看了看众人,拱手大声道:“本部堂一路行来,感触良多。虽忝为总督,实乃受之有愧!诸位放心,老夫不懂经济却知道百姓需要安居乐业,决定萧规曹随!愿与诸君各守其职,相安无事,安定江南足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