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45,应对部署

    光绪五年初冬,李旭带着一帮官员视察了正在加紧兴建的江宁发电厂工地。这家发电厂由徽商大佬卢长富控股的南方电力公司投资兴建,从法国请来曾经负责修建巴黎火车站发电厂的工程师们指导设备安装。

    作为一个未来全新的能源提供者,虽然这个时候的发电机等设备还很原始低效,输出的电力也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提供附近的几户用户单位使用。但李旭却非常重视电力的发展,指示工业部大力支持电力企业的发展,科学院要大力加强电力科技的研发,批准民间资本建立在官府监督下的电力公司---当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真正实用的发电机后,欧美各国都陆续开始了以电能取代蒸汽为新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李旭自然不甘落后,早早的就布局东南五省的工业部门、科技院校和民间资本对电力的引进和使用。

    李旭知道电力可以广泛应用,几乎完全取代这时候的还是主流动力源的蒸汽。但是他最清楚的电力使用也是最普遍的电力使用就是带来光明的电灯泡。所以在积极推广电力的同时,他亲自指示科学院牵头组织研发电灯泡的科研攻关,争取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电灯泡!并且明确告诉史国良院长,电灯泡最好的发光材料是钨丝---李旭可不会放弃穿越者的知识优势,也不希望科学院的那帮家伙象那个美国佬爱迪生一样辛辛苦苦地折腾了几千次试验!

    但李旭也忽视了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那就是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还没法获得合格的钨丝。然而史国良却有着一股子韧性,坚信义勇侯不会瞎说!他亲自组织科学院、院校、冶金企业、矿业公司等单位企业联合攻关,下决心一定要搞出合格的钨丝!

    经过几年的狂热研发,江南的冶金加工、精密模型、开矿炼制、设备制造等基础性技术突飞猛进,涌现出了一批不落后于世界同行的先进企业,更是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无形中大大增强了江南的技术实力---然而电灯泡的耐用钨丝还是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

    当今年十月份太平洋彼岸的那个叫爱迪生的美国人发明了实用电灯泡的消息传来,史国良脸色苍白,他看着手里那个块头不小的象个小柚子一样的电灯泡---这是情报局送来的样品,史国良虽然不喜欢陈长风那张终年苍白的面无表情的脸但也不得不承认陈长风的厉害---美国人也才刚申请专利,情报局就拿到了样品,真是效率惊人啊!

    史国良深感沮丧,在这场和洋人的发明较量中,他失败了---未能率先发明电灯泡!

    史国良深感辜负了义勇侯的信任,他抱着小柚子般大小的电灯泡样品来到李旭办公室请罪,沉痛的心情溢于言表。不

    料李旭却哈哈大笑,把手一挥,笑道:“老史,这算什么罪!搞科研嘛难免失败,难免被人超越。没关系,咱们继续!国良啊,钨丝作为研发方向是没错的,你们的努力也不会白费,只要付出了就肯定有收获!电灯泡虽然我们没有抢先发明是个不小的遗憾,但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努力,继续别的发明!而且你看这个美国人的灯泡,太大了,还不够实用,你们有没有办法搞小一点?”

    史国良点点头说:“回大帅,这个没问题!而且我们可以根据美国人的炭化棉丝的思路寻找其他更好的替代物。”

    李旭笑道:“那就去做!国良,发明不等于产品,我们更需要的是产品,能够让人们安全使用的产品---电灯泡能不能被老百姓认可购买可不是发明家的责任啊!”

    史国良想了想,点头说道:“大帅说的是,科学院一定结合实际情况搞科技!我们正在根据大帅这几年提供的科技清单有条不紊地开展研发---正如大帅所言,的确有很多东西闻所未闻,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能力!”

    李旭点点头,笑道:“这不要紧,告诉你们这份研发清单并不是要你们立刻就研发出来,而是让你们预做准备,开拓研究思路和眼界,为将来奠定基础!”

    李旭在亲自送史国良离开时,紧紧握着史国良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国良同志,科研工作是辛勤的脑力劳动,必须要有前瞻性和长期的积累!科学院的同志们都非常努力和辛苦,为了我们这个国家赶上世界的发展,你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记住,科研有风险,失败不可怕---失败乃成功之母!”

    虽然史国良领导的义勇军科研团队在竞争灯泡发明的竞赛中败下阵来,但他们对电灯的理解显然要超过美国人。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了光明对于人类在黑暗中的重要意义,更明白灯光对黑暗中的军事行动的价值---作为军工专家出身的史国良率先提出了灯光信号对海军夜间联络的作用,这引起了海军和总后装备部的重视。

    当然史国良更清楚电灯对城市生活的意义,故此在研发灯泡的同时,他也专门组织人力物力研发发电机、输电线、变压器等相关供电设备,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现在,史国良就陪在李旭的身边,详细介绍江宁发电厂的设计、建设以及未来的作用---江宁发电厂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其设计、设备和施工主要依靠国人自己的技术,部分工程邀请法国人提供技术支持。而且江宁发电厂作为大清国第一家电厂,起点很高,直接进行商业化运作并向城市提供商业用电!

    史国良介绍该电厂采用了在引进的西门子发电机基础上改进的由国人自造的发电机,六台并联组成发电机组,可以为百余户用

    户常年供电。按照工程计划,年底即可全部完成工程并网发电。

    李旭对此深表满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他还想继续进行指示,忽然秘书走近小声报告了几句,他的脸色一沉,草草结束了视察。

    义勇军总部的小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正在召开统帅部紧急会议,匡济民、赵向东、钱五、李秀成还有最近回到国内的涂远山等二十多名军政高级官员正襟危坐---他们已经知道了里瓦几亚条约的内容,无不义愤填膺!在讨论义勇军的应对措施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共同的一条就是杀崇厚以谢国人!

    涂远山还谈到了郭嵩焘告诉他的关于此次崇厚出使的看法---郭嵩焘曾在巴黎和前往俄国的崇厚见过一次,问起崇厚对西洋各国的印象,崇厚啧啧感叹洋鬼子的船坚炮利,兵力强大,实在可畏。

    郭嵩焘问他有无伊犁谈判的具体机宜,崇厚光扯些“伊犁重地,岂能不收回”之类大话,看起来信心满满,完全不在话下。郭嵩焘心想伊犁如此大事,崇厚竟把问题想得这么简单,对外交又如此蒙昧,恐怕要坏事。

    现在大家都在等候李旭的最后决定。只见李旭一身干净利落的墨绿色统帅服,默默地在会议室内抽烟踱步,转了两圈后,倏然停脚,回过身来注视众人,凝神定气地说道:“我意已决,在争取外交解决条约的同时,准备战斗!”他扫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当前日本人不会与我国开战,其实力尚不足以发动战争;法国人虽然在越南手脚不断,但目前军力有限,即使想打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做好准备。那么我们单独对付伊犁的俄国人还是有把握的。张司令,西北军区准备的怎么样?如果武力收复伊犁可有把握?”

    从乌鲁木齐赶来参加会议的张五伢起身立正报告:“大帅放心!我西北部队早已厉兵秣马,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李旭点点头,走回自己的座位,郑重地说道:“即日开始,统帅部进入紧急状态,随时做好战争准备!命令三个月内完成骑一师骑二师齐装满员,和模范师共同做好战斗准备;命令五师韦俊部三个月内完成动员,齐装满员进驻河套地区,准备策应对俄作战;统帅部准备发布总动员令,预备役随时候命征召!”

    李旭又扭脸看着孙三官、周怀安二人,沉声道:“海军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虽然俄国人在远东海参崴的舰队数量不多,但其实力比我们强,你们有没有信心硬碰硬?”

    孙三官和周怀安对视一眼,双双起立坚定地说道:“回大帅,海军候命出击,决死一战!”

    李旭点点头,摆手让二人坐下,问周怀安道:“周司令,目前南洋水师战力如何?俄国人现在在远东有两艘二等铁甲舰,还有五六艘老式巡洋

    舰,不可小觑。”

    周怀安再次起立报告---目前南洋水师主力虽然还是扬武号等五艘老式战舰,但正在基隆船厂赶造一艘五千吨级的新式装甲舰,三个月内可以完成下水舾装。该舰战力足以匹敌俄国人那两条二等铁甲舰!

    李旭点点头,下令---三个月内海军必须做好战斗准备,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本帅要看到三个月后海军的主力舰出现在渤海湾,保卫海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