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44,崇厚误国

    1879年盛夏,日本东京一处官邸,传统的日式木屋在樱花树的掩映下,悠然而静谧。身材敦实的内务卿伊藤博文正在和此时的日本政府重臣大藏卿大偎重信、陆军卿山县有朋等人品茶开会。外务卿寺岛宗则报告了日本吞并琉球后清国的反应,除了大清国政府目前的非正式表态外,他还谈到了清国朝野各方的态度,特别是地方实力派所谓汉官三巨头的态度。

    伊藤博文皱起了眉头,自从明治维新三杰最后一位、政界领袖大久保利通在去年被人神秘的暗杀后,他就接任了政府核心领导岗位内务卿一职,开始成为日本政坛的领袖。然而从西南战争结束后,日本就没有消停过,政治上各派争权夺利,社会上也是矛盾不断,各种不安定事件此起彼伏,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在幕后无形地操纵日本的社会!

    他上任以来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儿时那个“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雄心壮志现在倒是实现了前面一半,但美人膝却老是卧得不安稳!本来吞并琉球也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提振朝野士气。但是这大清国却冒出了几个强硬分子,看来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啊!

    大偎重信忧心忡忡地说道:“清国旁人都还罢了,那两江总督李旭却是一个声名不小之人,我等也早有所闻,实乃清国一代雄杰!他公开发表的谈话很是强硬啊,不可不虑!”他停了一下,看了一眼对面坐着的山县有朋、西乡丛道几个军方的代表,慢吞吞地继续说道:“听说义勇军战力不凡,且手中有一支颇具规模的舰队。果然动起手来,我国可有胜算?”

    海军中将西乡丛道是当年入侵台湾的领军统帅,和义勇军交过手且被灰溜溜地赶回了日本,多年以来深以为耻!加上其兄西乡隆盛反叛自杀,也令他深感内疚,近年来一直对国事不太吭声,只是埋头苦干建立日本海军,到去年已经入役了“金刚”号、“比叡”号等三艘三千多吨的近代化铁甲军舰,初步建立了日本海军。

    此时听了大偎重信的话,西乡丛道遂沉声回答:“阁下无需担心!海军舰队虽然初具规模,但并非无一战之力。倘若清人来攻琉球,鄙人必将率部予以迎头痛击!”

    清瘦的山县有朋看上去给人一种平静无争的感觉,但实际上却是日本军政两界的实力派人物,向来主张对外拓展日本的生存空间。他哼了一声,没有任何表情地说道:“清国日趋腐朽,纵使有一二个出类拔萃之人也无法挽救其衰败之势!区区一介地方权贵又能影响中央多少呢?不必担心那个李旭的虚张声势,鄙人料定清国必不敢开战!”

    寺岛宗则谨慎地看了看众人,小声说道:“眼下清国面临和俄国人交涉收回伊犁,南面也有法国人

    在越南威胁其南部边陲,想必清国也不敢轻易开战。不过,鄙人倒是担心清国对琉球一事的耿耿于怀,长此以往未必是件好事,还是尽快开始谈判为好,请诸君考虑!”

    众人一时陷入沉默,大家都知道虽然大清国是个腐朽的帝国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地域狭小的日本比起来,大清国的国力实力依然不容日本小觑。虽然眼下因为大清国自身的问题和外交形势而不至于对日开战,但将来呢?一旦缓过一口气来,谁敢保证大清国不会对琉球动手呢?

    山县有朋、西乡丛道等军方大佬虽然口气不小对清国充满了蔑视,但大家还是清楚以日本目前的国力军力还没有把握击败清国。那么如何应对琉球事件带来的中日危机呢?众人目光瞄向坐在主持人席位上的伊藤博文,等待他的最后决定。

    伊藤博文轻轻吐了一口气,然后沉声说道:“此次事件还是以外交手段解决为好!陆海军要加强整备军武,准备应对未来的战争。不要轻视清国的国力,毕竟是一个老大帝国。除了洋夷打败过清国,目下远东尚无能与之匹敌的对手!”

    他停了一下,慢慢扫了众人一眼,然后说道:“另外,不要忽视那个李旭!听说他的治下经济繁荣,工商兴盛…如果有机会,鄙人倒是很希望能亲眼见见这个清国的名人!”

    十天后一份来自日本的情报摆在了陈长风那张巨大的黄花梨木精制桌案上,这是樱花报告日本政府对琉球事件的处理原则。陈长风看完报告,仰头靠在松软的椅背上,闭上眼睛,右手轻轻按压着自己的太阳穴。看来大帅对日本人的判断是对的,日本人也不想打仗啊!

    本来情报局正在全力收集琉球的情报并且秘密派人和琉球反对日本吞并的人士接头,准备一旦战争爆发即在琉球发动起义。那么现在还需要继续这个工作吗?陈长风想了想,决定还是继续进行,只是这项工作不再是当务之急而已,但仍然可以在将来的某一天发挥作用---他相信大帅的预言,中日之间必有一战!

    正当中日两国在格兰特的斡旋下开始准备进行关于琉球事件的外交谈判时,这年秋季又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相比琉球被日本吞并而言,这件事情直接关系到大清国的主权和利益,其对国人的冲击力远远超过了附属国被他人吞并所引发的议论!

    光绪四年六月奉命出使俄国交涉收回伊犁的崇厚万里迢迢浮海到达俄国,然后在俄国人的精心安排下未经朝廷同意就于光绪五年十月初擅自与沙俄在黑海之滨的里瓦吉亚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又称里瓦几亚条约。其中规定:

    1、俄国归还伊犁地区,中国将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特克斯河流域一带割让俄国,酌改塔尔巴哈台

    、喀什噶尔地区两国边界。

    2、俄商在中国蒙古地方和新疆全境免税贸易,增辟中俄陆路通商新线。

    3、赔偿俄国兵费和“补偿”俄民共500万银卢布(约合白银280万两)。

    4、增设嘉峪关、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古城等七处领事。

    据此,伊犁虽归还中国,但其西境、南境仍被俄占,处于北、西、南三面受敌的境地。

    条约文本传回朝廷,军机处和总理衙门众大臣顿时呆若木鸡。恭亲王奕?啪的一下将崇厚的奏折摔到桌上,脸色惨白,怒声道:“已经给崇厚去电不得签字,为何还签了字?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沈桂芬叹了口气,说道:“王爷息怒!崇厚回电称收到总理衙门电报时,已经签了字!”

    宝鋆大声道:“这条约绝不能承认!否则,我等如何向两宫太后交待?如何向臣民交待?又如何向列祖列宗交待!!”

    已经正式入职军机处大臣的王文韶惨然一笑,说道:“只怕这白纸黑字不得不认啊!那俄国人岂是易与之辈?若不承认条约,万一…”他的话夏然而止,但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是啊,这洋人岂是好讲话的良善之辈?这条约不认可会不会引发战争啊?想到要和洋人开战,众人心里就是一阵哆嗦!

    景廉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怯生生开口道:“要不咱们就认了这条约?也可避免和洋人一场战争啊---这万一引发大战,只怕我等罪无可赦啊!”

    宝鋆鼻子里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道:“要认这条约,你问问左宗棠同意不?李续之同意吗?恐怕两宫太后和皇上也未必同意!唉,都是那崇厚害的,为了急着赶回来处理家务,竟然对国家大事如此儿戏,真是死有余辜!”

    奕?心中烦乱,把手一挥,低沉的声音说道:“都别吵了!认不认这条约得皇上和两宫太后拿主意,我等奉旨办差当谨守本分,切勿擅作主张!这崇厚就是擅自做主方使朝廷如此被动也!”他看了看众人,想了想说道:“把条约文本誊抄数份,分别发往李鸿章、左宗棠、李旭等处,让他们也拿个意见出来再一并上奏皇上和两宫太后…就这样吧!”

    奕?说完,站起身来默默地向门外走去,还不到五十岁年纪的身体竟然有些佝偻,脑后那条长辩也显出了花白,瘦长的背影在室内慢悠悠地晃动。崇厚是他坚持举荐的却办砸了差事,这对奕?不能不说是一次垂头丧气的打击!

    但是,重要的是如何挽回局面,否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他忽然很是后悔为什么当初就非要跟李续之对着干呢?如果用了李旭举荐的曾纪泽办差,自己现在还至于这么狼狈吗?唉,真不应该意气用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