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43,李旭谈话

    在左宗棠对琉球一事表明强硬态度后,汉官三巨头里就只剩下义勇侯还没有正式表态了,一时间朝野的目光都凝聚到了李旭的身上,人们都在等待着他的意见。然而李旭却依然保持着缄默,似乎忘了这件大事或者根本就不想表态。人们在心里疑惑,义勇侯想干什么?

    六月的江宁莺歌燕舞,城里城外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城中心的夫子庙广场边上,一幢号称天下第一高楼的八层楼房正在拔地而起,这是恒达地产公司在年初巨资夺下土地挂拍的“标王”,准备建成集宾馆、写字楼一体的商业地产项目“金陵一号”---在电梯出现前,八层高的楼房基本上是人们能够接受的楼房极限了,再高就爬不动了!

    李旭在一帮建设部官员、恒达地产老总等人陪同下,戴着藤条编织的施工安全帽,兴致勃勃地视察了“金陵一号”的建设工地,饶有兴趣地详细了解施工情况---这些年来江宁大兴土木,迅速的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不仅极大的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也为李旭带来了巨大的政绩!当然李旭对城市建设一直很关注,经常过问城市规划事宜。

    对于向江宁这种历史悠久有大量文物古迹的城市,李旭明确要求必须将建设城市、改造城市和文物保护统一起来,要求建设部、民政部等部门在规划城市建设时,必须有意识地保护历史古迹。甚至他还就保存江宁现有的明代古城墙专门作出批示,明令任何单位严禁毁坏江宁的现有城墙---不是出于军事目的,纯粹是从历史价值考虑!

    为此,建设部在规划江宁城市建设方案时,提出旧城多改少建、城外新区、城内商业、城外工业等建议,李旭大加赞赏并指示该方案将作为日后各地城市建设的范本。

    李旭还特别关心城市建设中的卫生问题,他认为密集人群生活的城市必须高度重视卫生改善和设施建设,这不仅是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更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东南五省大力提倡讲文明讲卫生,不仅修建了大批的公共厕所,更是鼓励居民家家户户建卫生间。同时强制规定新建房屋必须要设计建造符合标准的卫生间---那种悠久历史的古老马桶正在迅速地消失。但是李旭还不满意,他希望看到那种后世常见的抽水马桶走进千家万户,彻底改变那种国人习惯的蹲坑如厕方式。

    李旭不知道现代化的抽水马桶可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出现,真正推广使用进入千家万户还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所以当李旭召来官员、商人开会提出生产抽水马桶时,大家都是面面相觑,根本不明白义勇侯的意思。李旭只好简单地画了一张图,大致说了一下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价值,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义勇侯又在创新发明新玩意儿了---创新发明已经成了东南五省最时髦的词汇,是义勇侯在大会小会上经常吊在嘴边的词儿,也是报纸喋喋不休的最常见的词儿。

    在李旭的鼓动下,南方技院的几个师生和江南几家供水设备厂甚至还有一家家具厂都先后鼓捣出了原始的带集水冲水功能的马桶,有铁制的、铜制的、木制的好几种!年初时,两江总督衙门还安装了一批,李旭内宅装的是高档瓷器内胆外包紫檀木的豪华型抽水马桶,还带软皮扶手象个大号沙发---李旭看得两眼发直,心里佩服古人真是聪明啊,还会在扶手下加了熏香暗格!

    试了试,还行,水量不小也冲得干净,就是密封效果差强人意---没办法,新产品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完善的!唉,有了抽水马桶就再也不需要丫鬟们围在身边伺候老爷更衣了---穿越后的李旭最别扭的就是当着几个小丫头的面上茅房,那种众目睽睽下方便的尴尬总是令他不自在!不过来到这个年代,他才明白古人如厕确实麻烦,长袍马褂里外三层的没人在边上帮忙还真是一个人搞不定。

    就在李旭和一帮建筑工程师们讨论施工安全问题和如何解决人们爬高问题时,一名侍从上前轻声报告闽浙总督匡济民来了,正在办公室候见。

    李旭赶回总督衙门走进办公室,和匡济民寒暄握手。匡济民含笑道:“大帅真是稳坐钓鱼台啊,全国上下都在等着大帅对琉球事件的表呢!”

    李旭听了,呵呵一笑,说道:“济民,不让他们多等等,怎么能显出我们态度的重要性呢?呵呵…”

    两人在沙发落座,秘书迅速奉上茶水。李旭一边向匡济民让茶,一边说道:“已经过了这么些天,朝廷也该急了!是到表态的时候了!”

    匡济民呡了一口茶水,放下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杯,想了想说道:“大帅,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呢?眼下朝野意见不一,多半力主对抗甚至不惜武力帮助琉球!我们该怎么办?今天来也是向大帅请示机宜,属下在杭州也是天天被人催问啊!”

    “济民,当前形势怎么打?西北沙俄虎视眈眈,伊犁问题尚未解决;南边法国人步步紧逼,图谋越南进而窥视两广!这日本人真是挑了个好时候下手啊!”

    李旭轻轻一叹,摇摇头,继续说道:“如果因为琉球一事和日人开战,难保俄法不会趁机下手!退一步说,即使两国不会趁火打劫,但收回伊犁的代价势必更高!法国人也会对大清国提出更过分的要求。那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在三个方向上同时和三国开战还是退避忍让?济民,外交是一盘大棋,事关全局就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啊!”

    李旭点着烟,重重地吸了一口---来到这个年代他才真正明白

    什么叫弱国无外交!

    匡济民点点头,作为义勇军的首长和政务院的一把手,多年来的政治历练使他深深明白实力的意义!他想了想,又问道:“那么大帅的意见呢?既然现阶段无法依靠武力解决琉球问题,那么我们就眼巴巴地看着日人从我们的眼皮底下夺走琉球吗?这会不会过于软弱了?”

    “济民,你问得好啊!”李旭起身,开始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索了一会儿,才断然说道:“琉球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属国,文化师从华夏,断不会被日人轻易同化!眼下我们虽然限于时局无法强力阻止日人谋夺,但必须表明我们的态度!”

    李旭恶狠狠地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提高了声音大声说道:“本侯估计总理衙门那帮老朽和我那位师兄李少荃在权衡利弊后多半会采取回避拖延的态度对待此事,但我们义勇军可以明确表示永远不承认日本对琉球的占领,更不承认日本吞并琉球!”

    六月中旬,李旭就琉球事件上报朝廷表示目前时局下不宜动武但也不能太过软弱,应该和日本谈判解决琉球问题。但是为了表明国人态度并为日后交涉打下伏笔,朝廷应该公开宣示帮助琉球的立场。

    李旭的奏折送达朝廷后如同泥牛入海全无反应。据李莲英密报,慈禧太后御览后留中不发。李旭闻讯,冷笑一声,在书房里转了几圈,遂于当月下旬在江宁总督衙门召开了时事座谈会,亲自向社会各界人士表明了义勇军对琉球事件的态度,随后旭报、新报、商报、申报等南方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谈话全文。

    这篇日后被后世称为“李旭谈话”的重要文章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李旭在谈话中指出琉球之祸是对我们的警示,说明国衰军弱必被外人欺压乃至亡国灭种之祸不远矣!因此我国人要奋发图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日琉球之事即是前车之签!强调义勇军乃以护国安民为己任,断不能坐视国家衰亡!也不会袖手旁观国家利益遭到损害,永远不会承认日本对琉球的吞并!

    李旭警告那些图谋中华者,不要火中取栗,不要痴心妄想,更不要自以为是!对于伤害了中华利益的行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最后李旭引用了那句历史上充满霸气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李旭谈话”的警告意味溢于言表,让大清国民间士绅振奋的同时也让大清国朝廷兖兖诸公们惊惧不定。他们没想到义勇侯会突然以这么一种闻所未闻的方式表态,一时间茫然不知应对。

    同时,“李旭谈话”也在海内外引起了热议,那些洋人们似乎第一次发现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的地方实权派代表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记者哈里森在《最后的枭雄》一书中写到“当义勇侯大人的公开讲话

    被我发给了万里之遥的泰晤士报后,很快我就接到了伦敦的消息,西方人似乎在义勇侯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这也是促使我下决心写一本义勇侯大人传记的原因---要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位伟大的英雄在为他的国家和人民奋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