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17,六年教育

    光绪二年九月初,金陵大学正式开学。李旭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亲临新落成的金陵大学大礼堂参加开学典礼,并且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望着台下数百名教师员工和学生,声音洪亮---“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是大清国教书育人的新起点!是数千年来中国教育史的重要一刻!本部堂有幸在这伟大的时刻和诸君共同见证历史!”

    “金陵大学只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起点,未来我们还将开办更多更好的大学,我们的目标是普及大学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人才!诸君,你们就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基石!你们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我们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也是未来我们自己培养的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教授、学者和科学家!你们将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科学力量…望诸君努力!”

    开学典礼后,李旭参观了新落成的金陵大学校区,仔细检查了校园的学习、工作、住宿、实验、后勤等设施。全新的漂亮校园令他深感满意,对金陵大学在短时间内又快又好的建设成绩大加表扬。然后李旭在大学办公楼会议室召开了有教育部、学校等方面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研讨问题,总结得失。

    会上众人发言都很踊跃,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看法。李旭认真倾听,不时翻看材料和插话提问。针对一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能就地解决的事情李旭要求现场拍板处理。当众人都发言完了,李旭发现了一个情况。从校方提交的学生情况来看,首届录取的大学生人数只有三百多人,分布在四个学院各个科系专业。专业最多的学生也就三十来人,大部分专业只有七八人,有的专业只有一二学生,甚至有个别专业根本就没招到学生!

    整个金陵大学所有师生员工加起来也不过四百余人,规模相当可怜。但李旭觉得这不要紧,草创之初难免起步规模不如人意。然而他发现的问题却令他深思---首批大学生几乎全部来自东南五省,湖广有两个,两广有三个,山东有一个,西南有两个,陕西有四个,山西有两个。除了这些可怜的代表,地域辽阔的中原、华北等黄淮以北地区竟然一个都没有!这说明什么?李旭陷入了深思。

    回到总督衙门,李旭让罗文才找来教育部关于全国教育情况的资料和东南五省的教育情况材料,并让侍从室的秘书们组织撰写一份有关当前教育工作的报告。

    数日后,李旭召开了政务院、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司法部等部门领导参加的教育工作专题会。在会上,李旭掂着当前教育工作报告,对与会众人说道:“这次金陵大学招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基本上都是东南五省的生源?为什么只能招到三百多名学生?仅仅因为金

    陵大学的规模限制吗?为什么全国其他地区的学生如此稀少,尤其是广大的北方地区一个学生都没有!这说明什么?同志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李旭的一连串问题把大伙儿弄懵了。政务院常委副主任杨玉河是分管教育口的负责人,他见义勇侯忽然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串问题,而且语气颇有质疑,深感不安,遂急忙起身表示教育工作出了问题首先是政务院的领导责任!教育部长王子安也随即起身做检讨,表示回去后立即看展工作检查。

    李旭摆摆手,让两位大员坐下,然后说道:“本部堂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责备政务院和教育部!你们的工作还是有成绩的,也很辛苦不容易。但是,我们不能看到了成绩而忽视了问题!本部堂刚刚提出的这些问题暴露出了我们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严重不足,还不能够满足国家民族的需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富强乃至民族发展的大业---各位,要把教育上升到民族存亡的高度来对待!”

    在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后,李旭又指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不足。首先就是教育资源的不足。目前简单的识字教育随着蒙学的推广而基本满足了东南五省的需求。但是中校学教育还严重滞后,东南五省的中小学入学率还很低,师资力量也不足。

    其次,教育资源的分布也不尽合理,大部分的中小学懂分布在城市,而广大的乡村很少中小学。这就造成了城市中小学相对集中而乡村却没有中小学可上的局面。

    第三,中小学教育的费用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目前儿童蒙学基本上都是官府免费或捐助教育,所以不少家庭特别是乡村家庭都认为小孩子学会了识字就行了,对继续上中小学的意识不高。这也导致了乡村中小学难有生源,就是城市中小学也主要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读书。虽然一些教会学校可以提供免费学习,但国人对教会学校还是抱有相当的偏见和忌讳。

    李旭在指出了这些问题后,对众人说道:“各位,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提高识字率,也不仅仅是为了消灭文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文明程度,在于发展民族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在于推动国家富强和民众生活水平!所以,本部堂以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未来十年在东南五省普及中小学教育,为将来普及高等教育奠定基础!王部长,教育部要明确十年内普及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有没有这个信心?”

    王子安犹豫了一下,心里暗暗叫苦。东南五省十年普及中小学教育,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东南五省可不是小地盘,六七千万人口啊,这得花多少钱啊!还有师资

    、生源等等问题。但是他能说完不成任务吗?作为第一批跟随义勇军南征北战的书生老同志,王子安明白李旭对工作的态度向来是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而且要干好!

    王子安表态---大帅,教育部一定完成任务!但是困难会很大,希望大帅能在经费、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李旭笑了,说道:“老王放心吧!今天叫来这么多部门开会就是为教育工作提供支持的。同志们,教育工作不是教育部一家的事,是我们义勇军全体的事,必须群策群力互相支持密切配合。首先就要从政策上甚至法律上提供支持。中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样吧,咱们把十年教育目标分解一下,分期分步实现。”

    李旭决定参考后世的教育体制来规划这个时代的教育体制,虽说后世的教育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但起码能够保证国民教育的实施,并且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必要条件。李旭明白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适的制度!在目前情况下,自己只能参考最熟悉最了解的制度,何况后世的教育制度也多少证明了其可行性。

    于是,李旭提出在未来五年首先完成小学义务教育,要求在东南五省全面推广六年制小学教育,所有适龄儿童不论男女都必须入学。李旭特别强调小学六年制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全部免学费,困难家庭的杂费课本费减半!

    后五年全力推广中学教育,起码要在东南五省县一级建立一至二所中学,中学入学率必须达到百分之五十!中学教育可以暂时不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但在将来合适的时候也同样必须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李旭见众人都被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有点吓傻了,干脆抛出了自己的全部想法---为了保证六年制义务教育的顺利实行,司法部、教育部要联合着手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争取年底提出《义务教育条例》,做到义务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阻碍义务教育的行为必须坚决打击!

    另外,既然是免费教育,这笔钱就有政府承担。从明年开始,义勇军的财政支出必须拿出百分之十八到二十作为教育拨款,这个比例必须列入义务教育法规明确规定!财政部要做好教育经费的规划,不能因为没钱拖了义务教育的后腿。民政部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要做到家喻户晓,为义务教育的实行做好铺垫。

    最后,李旭要求政务院将义务教育作为未来十年的重点工作来抓,一定要从战略高度上对待教育工作。然后李旭问王子安还有问题吗?王子安喜笑颜开地说道没问题了,一定完成任务!

    王子安心想大帅给钱给政策,如果还不能完成任务,那就证明自己是个笨蛋,只好辞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