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07,光绪登基

    得到了汉官集团支持的两宫太后立刻召集了满清权贵和朝中大臣们再次会聚养心殿定夺大清国运。参加会议的有同治皇帝的五叔惇亲王奕誴、六叔恭亲王奕訢、七叔醇亲王奕譞、八叔钟郡王奕詥、九叔孚郡王奕譓,还有奕劻、景寿等大臣。

    这次慈禧太后底气十足,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众臣的提议,直截了当地宣布将醇亲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同胞妹妹的亲生子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奕環闻言,先是一愣,跟着一声哀嚎,瘫倒在地---奕環明白自己年仅四岁的儿子入承大统可谓又惊又喜,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危险。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大姨子慈禧太后可不是善茬,一定会对自己这个皇帝生父猜忌不已!自己今后怎么办?身家性命俱在一念之间啊…想到这里,奕環惊喜恐惧诸般滋味一起涌上心头,不禁涕泪交加。满殿王公大臣见状,纷纷伸手相搀,但谁也拉不动一滩泥似的醇亲王。

    半夜时分,紫禁城内灯火通明,随着太监们一声接一声高亢尖锐的声音,皇宫大内的全部正门次第打开,孚郡王奕譓率领内务府官员前往宣武门内太平湖东岸的醇王府,迎接新君主载湉进宫。

    次日,就是慈禧太后宣布载湉嗣承皇位的第二天,载湉由醇亲王府邸乘轿前往皇宫,进了午门,到养心殿向两宫皇太后请安,并在大行皇帝同治帝灵前祭奠后,便“剪发成服”,入继大统,做了皇帝。

    翌日,载湉奉慈安太后住居在东六宫的钟粹宫,俗称慈安太后为“东太后”;奉慈禧太后住居在西六宫的长春宫,俗称慈禧太后为“西太后”。载湉住在养心殿,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继续实行垂帘听政。皇帝训谕称“谕旨”,皇太后训谕称“懿旨”。

    醇亲王王府原位于西城太平湖,载湉登位后,王府成为皇帝的潜邸(后称南府)。所以清廷另赐醇亲王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又称北府)

    朝廷宣布新帝年号光绪,正月中旬择吉日良辰举行登基大典,谕旨文武百官、外省督抚进京观礼。同日下旨嘉勉两江总督、三等义勇侯李旭奉公忠义,特旨升为一等义勇侯,兼任南洋通商大臣,负责江南、两广诸地夷务!

    光绪元年正月中旬,李旭奉旨进京参加光绪帝登基大典。北风萧肃,不时有凄厉的风声掠过苍茫的华北大地。雪花稀疏,路旁的积雪泥泞不堪。枯树叶落,枝丫横生在风中惶恐地摆动。

    李旭带着数百随从在北运河的终点通州上岸,然后在凛冽的寒风中匆匆赶往京城。那辆标志性的六轮豪华马车里,烧着暖炉,温暖如春。李旭裹着厚实绵暖的貂皮大氅,倚着沙发背,随着马车的轻微颠簸而轻轻晃动着身体。他在思考这次进京需要处理哪些棘手的

    事情。

    随着光绪帝登基尘埃落定,当年李旭在龙门石窟和奕?达成的政治同盟也算灰飞烟灭了!他知道奕?不会原谅自己突然反戈一击倒向慈禧太后一方。然而李旭还是决定去拜访恭亲王,一来出于礼节;二来也想尝试纾解一下双方的心结---毕竟奕?还是领班军机大臣,更是王公权贵,在满清政局中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李旭觉得现阶段应该尽量不树立奕?这种级别的政治对手为好。当然,如果奕?太过分,那么也就只好为敌了!

    听说李旭登门恭王府,奕?本能地就要拒绝会见。不过他很快转念一想,觉得还是要给义勇侯一个面子。毕竟李旭是东南五省的土皇帝,堂堂的一品大员,不能不见。况且自己还每年从李旭那里得到了数万两银子的“孝敬”---折合成现在京师也慢慢流行的钞票可是十几万元人民币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奕?也得看在这笔巨款的份上不得不给义勇侯面子!

    在恭王府富丽堂皇的会客厅,宾主分别坐定。以往李旭来拜见奕?都是在奕?的内书房见面,如今客客气气地让座会客厅,说明奕?已经不再将李旭引为心腹了。李旭暗叹一声,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啊!

    虽然大家心知肚明已经尿不到一个壶里,但表面上依然客客气气,满脸堆欢。奕?笑问:“续之来见本王,有何贵干啊?”

    李旭微笑道:“此番进京观礼面圣,自当拜会王爷。听闻王爷失手打碎了水晶玻璃杯,下官特意又从南方给王爷带来了一套,还请王爷笑纳!”说着,李旭将案几上带来的锦盒交到王府管家手里。奕?打开一看,果是一套晶莹剔透的漂亮酒具,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奕?寻思李续之好快的消息啊!咱摔了杯子才几天啊,他就知道了,嘿,莫非真有耳报神?

    奕?轻轻一叹,挥手让管家收下了李旭的礼物,又命侍候的丫鬟婆子退下,然后对李旭长叹一声,说道:“续之啊,还记得当年洛阳龙门一席话吗?”

    “下官怎会忘记?当年随王爷畅游龙门石窟的情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一般!”李旭端坐太师椅中,硬邦邦的黄花梨椅背硌得他脊背微痛,心想还是沙发舒服!这红木家具虽然大气贵重,却实在坐的不舒服啊。

    奕?听了李旭的话,点点头,停了一下,说道:“续之,本王也时常回忆当年情景!那时你我都是风华正茂,一心护国安民,中兴大清!”他又停了一下,望着李旭意味深长地继续说道:“可惜时光匆匆,如今却是物是人非啊!”

    李旭就知道奕?还在对自己突然支持慈禧太后一事耿耿于怀。他微微一笑,对奕?拱拱手,说道:“王爷的感慨也让下官心有戚戚焉!下官明白王爷的怪罪,只

    是无奈啊!”

    “呵呵,怪罪倒是不敢!都是朝廷之臣,各有所想也是人之常情嘛!至于义勇侯所言无奈,呵呵,真是笑话了!试问天下还有谁能让阁下无奈呢?哈哈哈…”奕?说着说着,忍不住胸中郁闷之气,言语当中已经有了愤懑,可见他对李旭的突然背叛是如何的气愤!

    李旭沉声回答:“王爷,续之乃朝廷外官,祖制不得干预皇家之事!太后密旨抵达江宁,设身处地,王爷可行不忍之事否?此其一也。其二,国家承平未几,岂能复乱?续之报国之心王爷岂不知之!其三,下官虽掌江南却远水难解近渴!倘若京师不稳,下官何以置之?望王爷有以教我!”

    李旭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奕?听得发呆,半响无语,良久他才喟然一叹,端茶送客。

    李旭告辞多时了,奕?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太师椅中,忽然叹息说道:“馨儿,出来吧。”只见会客厅角门门帘一晃,容馨格格莲步轻移,走进会客厅。

    奕?低声问她可听明白了李续之的话语?

    容馨点点头,轻声道:“义勇侯所言确有无奈之实,六叔怕是错怪了他!试问一个汉官又岂能左右皇家之事呢?纵使操、莽之辈久居外地也难以弄权朝廷吧!”

    奕?轻叹一声,说道:“馨儿,休小看了李续之!此人布衣白身起家而到今天地步,岂是等闲之辈?如此翻云覆雨岂是大清之福?”

    “六叔,馨儿倒以为义勇侯虽是豪杰却非枭雄!方今天下渐趋安稳,又怎出得了枭雄呢?若是逼之过急,倒是难免豪杰成了枭雄呢!”

    “可这大清岂是妇人小儿把控得了的?西北不靖,列强环视,变局之大实乃亘古未有啊!六叔心有余却力不足,徒唤奈何啊!”奕?肆无忌惮。

    “六叔,太后不过是借汉官压满人的权宜之计罢了!皇上年幼,太后还是要仰仗六叔主理朝政的。”

    “唉,馨儿所言不差!可惜馨儿是个女儿家,若是男儿身,我大清中兴指日可待!哼,朝中那班成天之乎者也的家伙又有几人有馨儿的眼光!”奕?向来宠爱这个侄女,从小就喜欢将容馨带在身边,也因此造就了容馨见多识广的眼界。

    容馨倒是没有女儿身的忌讳,一直都对朝政时局颇有趣味。特别是她的那个驸马爷死了以后,容馨更是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在宫里宫外到处溜达。特别是奕?这里更是常客,和奕?一起讨论时局。不过她刚才躲在会客厅的角门偷听时,却感到李旭身后那个沉默寡言的保镖忽然冲角门闪动了几眼,唬得容馨俏脸发白。

    夕阳渐渐西沉,将京城的街道染成一片暗红。坐在返回法华寺的马车里,李旭默默地思索着。他想起了坐进马车时,伊赤心小声报告似乎有个女人在偷听会客厅的谈话。李旭有点纳闷,恭王府里还有女人偷听?要让情报局在恭王府的密探查一下是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