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98,日军侵台

    李旭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人民币将按照人行规定的兑换比例开始取代白银铜钱流通,一年后将完全取代东南五省的白银铜钱!四大银行的网点都可以兑换,老百姓不必担心人民币的供应问题。同时李旭还宣布人民币和这个时代最强势的国际货币英镑挂钩,采取固定汇率和外汇控制等政策手段来保护刚刚诞生的人民币。

    由于李旭和义勇军的强力保护,人民币迅速成为民间心目中的硬通货,在开始发行后短短数月间便完成了发行量的一半任务,在东南五省流通。虽然明面上人行三令五申人民币目前只在东南五省试行,但挡不住大清国各地的商人热情---大家都要来东南五省进货,怎么可能不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呢?而且人民币携带方便又保值,谁还愿意拎着沉甸甸的白银铜钱跑来跑去?于是不知不觉中人民币就开始向全国蔓延,连京师也开始接受人民币消费了!

    同时由于人民币兑换英镑汇率固定而且比值较低,对刺激出口作用明显,大批国货得以出口海外,一举扭转了自道光年间以来的外贸入超局面,贸易顺差开始节节攀升!

    东南五省成了吸金的金融漩涡,大量的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雄厚的资本促使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资本的怪兽开始显现它的本来面目,张牙舞爪地向大清国扑去!

    李旭发行纸币的办法如同变戏法一般让大清国朝野目瞪口呆闻所未闻,大家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只看见真金白银迅速地变成了一张张印刷精美的钞票!

    李鸿章也同样不明白李旭的方法,但他本能地感觉到了恐惧---仿佛看见巨大的阴影象沉重大山一样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忽然想起了老师曾国藩曽经对他所言,李续之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这令李鸿章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财富在不知不觉中汇聚到了东南五省,使得东南五省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金融高地,成为大清国乃至东亚最富庶繁华的地区!一时间,各种贪婪的目光聚焦到了东南五省,那些朝廷权贵中间流传着紫金山下的人行金库里堆满了黄金白银的传闻---看看东南五省每年上交的税收占了朝廷赋税的一半,这个传闻是多么的令人眼红啊!

    可是一想到义勇军的精兵强将,所有贪婪的眼神都是一黯。虽说义勇军已经主动裁减了员额,可这剩下的五万兵马也不是谁敢轻举妄动的豆腐渣---那可是洋枪洋炮武装到牙齿的天下强兵啊!唉,来硬的是不用想了,只能等待时机巧取豪夺了。

    大清国没人敢轻捋李旭的虎须,列强们忙于各自的内政外交,也一时半会儿没有觊觎东南五省的心事,况且东南五省的繁荣正是一个难得的好市场---洋人需

    要的是市场而不是让人心烦的战争!

    而且那些义勇军看得出来也不是好惹的家伙---哈里森多次在泰晤士报警告他的英国老乡别去和义勇军打仗,凶多吉少啊!他在给英国驻上海的领事麦特赫斯特的信中强烈建议大英帝国应当将义勇侯视为伟大而难得的朋友保持密切的接触,这对英国在远东的利益至关重要---哈里森甚至在信中毫不犹豫地将义勇侯称为东方的拿破仑!

    虽然在北京的英国公使威妥玛认为哈里森对李旭的评价有点言过其实,但作为一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即活动于大清国的外交官,他认为和大清国的权臣保持一定的关系显然对大英帝国更为有利。为此他指示英国驻上海的领事不定期地拜访两江总督衙门,尽可能地和大清国的官员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洋人都有威妥玛的头脑,一些法国人就认为那个所谓的义勇侯也不过就是曾国藩之流的地方重臣而已,未必会有多么的了不起。当然,在这些趾高气扬的洋人眼里,没有谁还会记得十几年前八里桥那场规模不大的小型战斗!

    如果说西方的洋人看不起大清国多多少少还有点资本---毕竟满清的军队在和西方军队的较量中从来就没有赢过!那么来自东瀛的小日本对大清国的觊觎就让当时的人们有点不可思议了。开始明治维新十几年后,日本人随着国力的渐有起色而开始不甘心盘踞海外一隅了,千百年来对大陆的渴望再一次在他们的心底熊熊燃烧,以致利令智昏!

    同治十年的牡丹社事件让日本人觉得找到了一个试探大清国的借口,他们需要摸清楚这个东方头号大国的底牌。在原美国驻厦门总领事、自称“台湾通”的李仙德的出谋划策下,日本人于同治十二年十一月派外务卿副岛种臣出使中国,随员柳原前光到清政府总理衙门询问琉球漂流民被杀事宜。而愚蠢又不通外交的满清时任总理衙门的官员如大臣毛昶熙等人竟然以台南蛮夷不服王化难以管束为理由答复日本人。日本人遂以此为借口,扬言出兵惩罚台湾蛮夷。

    同治十三年初,日本政府以“台湾生番探险队”的名义动员全副武装三千人的军队,并租用商船装备大炮,准备远征台湾。陆军中将西乡丛道为统帅,率部从长崎准备乘船出发。不料事到临头,日本政府先后接到英美各国的警告,要求日本放弃出兵台湾。日本政府有点犹豫,迟疑不决。

    西乡丛道得到消息,勃然大怒,立刻下令部队上船出发。当时正在长崎的大藏相大偎重信无法劝阻,只好报告日本政府默认西乡丛道的擅自决定---自此在历史上形成了日本军队自行其是而政府默认的传统。

    四月,西乡丛道的部队陆续登船出发,迤

    逦南下台湾。浩浩荡荡十几艘大小船只绕过台湾北部,直趋台南并于五月份在社寮登陆,开始攻击以牡丹社为主的原住民部落,牡丹社酋长阿实禄父子等众多原住民战死。

    日本人突然登陆台南的消息传到台北时,时任台湾府道台衔知府的何向贤大吃一惊,急忙召来负责台湾防务的谢文财。义勇军六师师长谢文财在去年下半年才率部进驻台湾北部地区,而且全师人马仍然只有五千左右,依然是空架子部队。此时听说一支莫名其妙的日本军队突然出现在台南地区烧杀抢掠,不禁又惊又怒---老子才上任没两天就跑来砸场子,分明是要老子好看啊!不行,得把他们轰走,不然大帅肯定饶不了我!

    谢文财气急败坏地就要率部杀往台南清剿,何向贤是文官,心事缜密,连忙说道:“谢大人,未得上峰指示,岂能擅动刀兵?且待本府报告大帅后再做定夺。”

    谢文财笑道:“老何,你去上报你的,本官自带部队前去剿匪。放心好了,不会有事---大帅的脾气我比你清楚,大帅最烦别人不打招呼乱闯义勇军的地盘!参谋长,咱们原定进驻台南的计划拿出来看看,商量一下怎么进兵打仗。奶奶个熊,老子总算摊上了一次和洋鬼子的战斗,这回要打得漂亮,让义勇军上上下下的老少爷们也看看六师不是只会走正步的孬种!”

    边上副师长王德胜也是摩拳擦掌,说道:“对!咱六师也要跟教导师比一比,揍小鬼子也不含糊!”

    文允泰也是撸胳膊挽袖子,满脸通红地喊道:“干,咱们义勇军怕过谁!”

    参谋长蓝瑜带着副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却是第一批进旭营的秀才,能文能武。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师长,末将建议派齐装满员的一团为前锋,立刻出发,大部队随后跟进。”

    何向贤眼见一帮军人个个意气风发地准备大干一场,心里有点打鼓---他倒是不是害怕打不赢,义勇军系统上下还没有谁会怀疑义勇军的战斗力---不过,毕竟是打仗啊,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谢文财见何向贤还有点犹豫,遂笑道:“老何,防守台湾是咱老谢的职责,天塌下来由老谢顶着!你放心吧,没事!老王,你带一团这就出发,轻装前进,就带三天的干粮弹药。我和参谋长随后带大部队跟上。老文你守家,负责后勤支援。基隆港有海军陆战队一个团守着,宪兵大队守府城,再加上咱们的后勤部队,问题不大!”

    谢文财这些年跟着义勇军混也锻炼出来了,再也不是当年闻名绿营的缩头乌龟了!一番命令干脆利落,颇显大将风度,众人遂一一领命。何向贤也只好认了,只是再三提醒谢文财千万小心,不要弄出什么外交纠纷。

    谢文财笑道:“老何你放心,咱又不是三岁娃娃了。再说跟小鬼子能有什么外交纠纷?他不打招呼就欺上门来还不让揍他小子吗?扯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