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81,石油产业

    陕甘地区成了同治十年全国关注的地方,不仅因为陕甘回乱的原因,也因为当地的经济恢复。李旭也在关注,他此时正在办公室里盯着会议桌上铺开的一张陕西地图---这是一张标准比例的地图,现在义勇军已经全部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投影法制作各种类型的军用地图。司令部侦察处下属地图科和情报局技术处合作,专门负责测绘全国各地军用地图。

    李旭久久地盯着陕北高原的一点,那里是延安府的延长县,是自汉代以来就发现了石油的地方,可以说是天朝最早发现并出产石油的地方。但是那里的石油都是人工采集而已,远没有达到机器开采的水平。李旭的后世印象告诉他再过十几年就将迎来第一辆汽车,人类将在随后的岁月里坐在飞奔的车轮上飞速前进,而石油也将取代煤炭成为新能源。他也知道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国人正在快速发展石油工业,也正是因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才为内燃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

    要不要现在就去开发石油呢?李旭陷入了两难境地,他慢慢地点着雪茄烟,缓缓在屋里来回踱步。他知道现在这个年代石油的作用还很有限,主要充当照明使用---依靠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煤油点灯---煤油灯。为了煤油灯去开采山高路远的延长石油吗?似乎经济价值不高啊。

    但是,继续等待吗?等待外国的石油技术发展成熟再去引进?那么天朝也许会落后几十年!考虑到石油未来的巨大作用和价值,李旭决心现在就动手,哪怕承担高昂的经济损失也在所不惜---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

    1871年深秋,纽约高盛投资公司的戈德曼先生和波士顿的英特尔贸易公司的费里尼先生同时收到了一封电报,要求他们分别投资和收购石油行业的炼油企业和开采公司。两人都有点困惑,为什么他们的老板忽然对石油感兴趣了?

    很快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标准石油公司大老板洛克菲勒在办公室接待了戈德曼,作为一家成立没多久的炼油厂商,洛克菲勒对在横穿美国中部太平洋铁路投资而获利丰厚因而声名鹊起的高盛投资充满敬意,进而对戈德曼提出的投资建议受宠若惊---急需大笔资金的标准石油热切欢迎来自纽约的财神!

    两人在共进午餐的时候就已经谈妥了合作协议,高盛投资将成为仅次于洛克菲勒的第二大标准石油的股东,并支持标准石油在不远的将来以一种充满侵略性的手法来扩张企业,其目标就是垄断美国的石油产业!

    在午餐快结束的时候,戈德曼漫不经心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标准石油在遥远的东方建立一家小型的炼油厂,因为那里的客户也对石油充满了兴趣。

    洛

    克菲勒眨眨眼,狡猾地说道:“那可需要一大笔钱啊,亲爱的戈德曼先生。”

    戈德曼微笑道:“钱不是问题,亲爱的洛克菲勒!问题是你不能建了炼油厂就不管了,你得把技术也带过去而且要派工程师去干活。”

    洛克菲勒叹口气:“真不明白那帮留着猪尾巴一样小辫子的家伙怎么会对石油感兴趣。”

    戈德曼对洛克菲勒的种族倾向不感兴趣,他只关心投资和回报。他干巴巴地说道:“据说在很久以前---嗯,大概在将近一千年前吧---中国人的祖先就发现了我们称之为石油的东西!所以,现在的他们对石油感兴趣一点也不奇怪。你要知道,我的客户都是有势力和实力的大人物!”

    洛克菲勒点点头,说道:“好吧,我会尽快去大清国办厂子,厂子办好了就全部卖给你的那些有实力的朋友---至于厂子是死是活跟我没关系---我想也许他们想弄点煤油点灯吧!”

    当戈德曼和洛克菲勒在克利夫兰的阳光下喝着来自牙买加的咖啡兴致勃勃地商量如何扩展标准石油公司大发石油财的时候,费里尼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偏僻小镇,准备拜访一位即将破产的油矿主。在离大名鼎鼎的德雷克油井几英里的地方,一间破旧的铁皮房里,费里尼舒展了一下坐了一天一夜的马车而酸痛的身体,透过窗户他能看见不远处高耸的钻塔。然后费里尼开始和采油井的老板商谈购买他的全套采油设备并请他远赴东方去开始新的采油生涯---当然钱不是问题!

    当落日余晖映红了小镇附近起伏的山峦,费里尼愉快地坐进了自己的马车。他已经谈妥了这笔买卖---买下了全套的采油设备连同那个波兰犹太移民老板,他们即将奔赴遥远的东方去开始新的事业。而对于那个采油井老板来说,去陌生的东方和呆在美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要有钱可赚,犹太人可以走遍天涯海角!

    费里尼的马车出发了,现在他还要赶去纽约买几桶煤油和几盏煤油灯,然后送上开往东方的轮船---显然那几盏煤油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某个好奇的家伙照明用---也许聪明的中国人很快就能仿制出一模一样甚至更好的煤油灯!对此费里尼没有丝毫的怀疑---看看那个神秘的东方客户让他干的事情吧,哪个傻瓜会光买采油设备呢?难道石油是用来喝的吗!

    同样作为犹太人的福斯特在接到李旭的指令让他通知高盛投资进军石油行业时,凭借着犹太人与生而来的商业敏感就下意识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大清国混了这么多年,特别是在李旭身边呆了这么久,福斯特亲眼见证了李旭的远见卓识!仅从高盛投资按照李旭的指示断然介入美国铁路建

    设融资从而大发横财,福斯特就对义勇侯的投资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有一种盲目的崇拜!

    眼下见李旭进入石油投资,福斯特知道这是个发财的机会。当然他不会傻到也去美国投资石油和李旭竞争---那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未免做人太不光棍。

    福斯特将目光转向了俄罗斯统治下的巴库地区,他知道那里也出产石油。福斯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立刻引起了这个庞大的金融投资家族的兴趣,随后罗斯柴尔德家族便开始进军巴库的石油开采和冶炼,并且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成功地控制了从俄罗斯到欧洲以及土耳其等地的石油买卖。

    李旭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促进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在同治十年的年末他正在回顾这一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从年初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到法国的乱局,德国的统一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导致了欧陆局势的剧烈动荡。梯也尔政府和巴黎公社的混战让法国这个老牌欧洲强国一夜之间实力大衰,而新兴的德国却俨然成了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

    但是更让李旭注意的是俄国在五月份对新疆伊犁的侵略,沙俄乘阿古柏侵占乌鲁木齐并向东进犯之际,借口安定边境秩序,派郭尔帕科甫斯基率兵长驱直入,大举进犯伊犁。五月中旬攻占伊犁九城及附近地区,旋即设官分治,移民垦植,在伊犁地区进行殖民统治。同时,派兵四处扩张,控制了北起塔城、额敏河,南至晶河、库尔喀喇乌苏的准葛尔盆地西部地区,并开始向其他各地渗透。李旭知道俄国人向来对土地有着天然的贪婪,历史上是肢解大清国最大的凶手!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引起了李旭的注意,那就是历史上小有名气的台湾牡丹社事件。十一月份,一艘琉球渔船遇飓风,飘到台湾南部高山族聚居的牡丹社地方,一些水手因同台湾高山族居民发生冲突而被杀,其余由清政府送回琉球。

    李旭知道日本将是未来大清国的主要对手,更是甲午战争的元凶!而这次牡丹社事件就是日本与大清国开始较量的发端,可是愚蠢的大清国满朝兖兖诸公竟然无人明白!直到几年后日本公然发兵台湾声称保护琉球百姓,朝廷才恍然大悟日本的狼子野心,这才引起大清国的警觉。

    李旭轻声一叹,慢慢走出办公室,向内宅走去。余晖残照,一抹斜阳照在李旭轻轻摆动的发辫上,身后的秘书猛然发现年仅三十五岁的义勇侯竟然在辫梢上有了一丝白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