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80,陕甘经济

    张五伢是同治十年十月初抵达西安,准备再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进抵肃州和牛大勇换防。和张五伢同行还有义勇军炮兵旅的轻重火炮,马彪也亲自带队。两人到左宗棠行辕受领军命,参见完毕后,左宗棠笑道:“两位将军辛苦了!牛将军在肃州乱古墩大破贼军,可惜没有重炮难以破城。现两位带有重炮,肃州指日可破,本帅甚喜!望两位将军克日建功,本帅坐等红旗传捷,哈哈哈…”

    左宗棠是满心欢喜,一面命令张五伢率部前往肃州破贼,一面传令总兵徐占彪率领六千楚军前往肃州会同义勇军作战---左宗棠心想肃州这一战自己的楚军不能没有半分功劳,否则脸面太难看!

    张五伢还在路上就听说了牛大勇大破乱军的消息,就对马彪说:“老马,咱们可得快点赶去肃州,别让牛魔王把乱贼都杀光啰---连汤都不给咱们喝了!”

    马彪笑道:“五哥,放心吧!大牛没有攻城炮不可能那么快拿下肃州城,他肯定在等我的重炮呢!”

    张五伢也笑道:“说的有理!咱哥们慢慢走,等到了换防日子准点打发大牛回家,省得跟咱们叽叽歪歪磨磨唧唧不肯走!”

    牛大勇果然是在等马彪的攻城炮。他天天在大营里望眼欲穿,盼着马彪的炮兵旅赶紧到达。不料派出的侦察兵报告接防部队还在不慌不忙地路上晃悠呢。牛大勇大怒,骂道军情如火,怎么还在路上晃悠?

    边上彭汉年苦笑劝道:“牛哥,按作战条令规定,张师长他们没错,咱们还是耐心等吧。”

    牛大勇骂骂咧咧,吼道:“奶奶个熊,咱就知道小五子怕咱抢他的功,拖着马彪慢慢走---呸,小心眼!”

    年底,张五伢人马到达肃州,同时徐占彪的部队也到了,三军会师,欢声雷动。马文禄在城头上远远望见城外义勇军人欢马炸,心里哆嗦!心想这可怎么办?官军又来了援军,看样子都不是善茬啊!

    牛大勇杀猪宰羊款待远道而来的援兵,然后嬉皮笑脸地对张五伢说:“兄弟,咱啥时候攻城啊?”

    张五伢明白牛大勇的意思,也乐呵呵说道:“牛哥,等咱两军换防后就打!”

    牛大勇一听,不乐意了---哦,敢情还是要等咱走了再打啊!只好陪笑道:“要不咱先打了再换防?老哥俺在肃州城下呆了小半年,连城门都没进,说出去多丢人啊!”

    张五伢叹口气,说道:“牛哥,你也太黑了吧!乱古墩一仗还不过瘾吗?你老哥吃肉兄弟们没话说,可好歹留点汤给小弟们解解馋吧!”

    牛大勇也知道自己要求过份,但又不甘心在肃州城外吃了这么久的风沙没进城!遂软磨硬缠百般好话,张五伢也没辙了,只好同意即日攻城。不过说好了,张五伢的部队主攻,牛大勇的部队辅攻。边上徐

    占彪见了两人相争,感叹义勇军难怪强悍,原来统兵大将都是好战分子啊!

    次日攻城,马彪指挥数十门攻城重炮一通狂轰滥炸,半天不到,肃州城墙炸开了一段数十米的豁口。一万多早就摩拳擦掌等得不耐烦的义勇军潮水般灌进城去,杀声震天…

    士气低落的乱军纷纷投降,马文禄也被抓获。清点打扫战场后,发现全是回民,以前城里的汉人都被杀光了!牛大勇盛怒之下就要将全部俘虏杀光为汉人报仇。军法官陈子长慌忙拦住,生怕牛大勇愤怒之下违反军纪。最后众人商议就地处决马文禄几个匪首和死硬铁杆分子。

    肃州城一天即破的捷报传到左宗棠那里,左宗棠大喜,下令总督行辕移师兰州,准备彻底消灭青海的乱军。张五伢主动请命率部前往西宁扫荡当地乱贼部队,牛大勇班师返回江南。在江南的吕亮和黄玉金听闻西北战况,相对叹息,都说牛大勇和张五伢太狠,一点残汤剩水都不给兄弟们留下,我们还去西北干吗?舔锅底吗?

    就在义勇军扫荡陕甘之时,来自江南总商会的大批商人和公司也同步进入了西安等地,开始了对陕甘地区的经济投资建设。九月中旬,方世平、卢长富、于得水、郑金邦等江南总商会的头面人物和龙致用等晋商代表纷纷云集西安,在胡雪岩陪同下拜会了左宗棠。左宗棠自然欢迎各路财神的到来,他已经和李旭交换了对陕甘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完全同意李旭的考虑和安排。

    方世平等人拜见完了左宗棠,又拜会了陕甘当地的地头蛇和社会贤达名人,和各方势力代表交换意见,表明对陕甘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度和想法。陕甘当地的乡绅商贾早就耳闻江南总商会的实力,又加上晋商的宣传和介绍,双方一见倾心,迅速达成了合作---陕甘各地被回乱折腾了十几年,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连田地都被战火折腾得说不清楚谁是谁的了,什么资本都没有!拿什么跟江南总商会讨价还价呢?能得便宜赶紧卖乖吧。

    在欢迎江南总商会的宴会上,方世平代表江南总商会发言。他起身潇洒地对陕甘各地乡绅商界的代表们拱手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方某等人这次前来陕甘投资,不是为了抢夺陕甘的地盘而是为了发展陕甘经济!义勇侯爷说得好,陕甘地大物博,实乃华夏腹心,向为炎黄祖地!只是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国人无不痛心疾首!义勇侯爷又说唯利是图只是奸商,真正的商人应当肩负经济发展的大义---对此,方某感同身受!”

    “义勇侯爷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陕甘当前之急在于稳定民心民生,恢复大乱后的社会安定。故此,恢复农业生产是当前急迫之事!根据义勇侯爷的指示和江南

    总商会的考察,我们决定四海农贸、江西农贸、南方农贸等各大农业公司和晋商、陕甘各位共同组建西北农贸公司,在农业银行的支持下,以恢复和开发西北农业生产为己任,引导广大西北农民种植耐旱高产农作物,发展养殖畜牧林业等。”

    “另外,左督已经同意西北农贸旗下的西北畜牧公司接管山丹马场,为朝廷和义勇军提供马匹。同时徽商会也准备投资兰州和西安建立毛呢纺织厂和棉纱纺织厂等工厂,相关的原料供应都需要西北农贸支持。至于其他的工矿企业都会陆续投资开办,各位也可以入股或自办,只要项目符合银行的要求,都会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方世平喘了一口气,见众人都聚精会神,又接着说道:“各位,刚才方某只是作了农业工业方面的未来投资情况简单介绍。在商业方面,四大行都将进入陕甘开展业务,各位可以随意发展,自由竞争!呵呵,南方的商品都会交给当地商人经销而不另派经销商,这也是为了保证陕甘当地商人的利益!方某在此也建议陕甘的朋友们组建陕甘商会,既便于同业有序竞争也便于化解各种纠纷嘛…总之一句话,咱们大家携手合作共同重振陕甘经济!”

    方世平说完,陕甘当地的代表们立刻决定组建陕甘商会并作为江南总商会的西北分会---有了江南总商会这面大旗也就得到了义勇侯的支持。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说话就更方便了。

    有人觉得陕甘因为大乱导致人口巨减,市场狭小,担心商业受到影响。卢长富笑道:“有粮有田自然会吸引外地移民,况且官府也不会让陕甘的田地空在那里。倒是市场发育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只怕有人熬不住啊!”

    郑金邦笑道:“咱们是做大生意的,自然要目光长远,不能只顾眼前,要做长久生意嘛。”

    陕甘当地的代表们连连点头,遂有人提出希望能派子弟到江南学习各种知识,希望江南总商会能帮助安排。于得水笑道:“各位放心,义勇侯爷已经考虑到了这点,正在着手准备向陕甘等地招收学员,同时江南总商会的几个商业学堂也在筹划扩大规模,面向全国招生。”

    一名陕甘当地七十多岁的乡绅颤巍巍地起身向方世平等人敬酒,说八百里秦川自古富庶,可惜战火连年以致民不聊生!现得义勇侯爷和左督支持,承蒙各位鼎力,复兴有望。老朽感激不尽啊!陕甘百姓感激不尽啊!

    江南总商会携带巨资进入陕甘,很快带活了当地的经济。除了一些大型农工商企业陆续出现,众多中小型企业也纷纷涌现,陕甘地区的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就开始复苏并得到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首先恢复迅速稳定了陕甘局势,社会日趋安定。

    大批的移民也带来

    了人气的旺盛,陕甘逐渐复兴。左宗棠眼见治下日趋稳定繁荣,自然欢喜!就连朝廷也很满意陕甘的情况,下旨表彰左宗棠并晓谕各地学习陕甘---朝廷自然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没人造反啊!

    在保定的直隶总督李鸿章见老冤家左宗棠得了朝廷的彩头,心里郁闷的同时也感觉自己要多花点心思大办洋务---李旭不就是办厂笼络住了一批商人才有钱的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