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69,商人反击

    两江总督马新贻又郁闷了!安徽江苏的物价飞涨带来的社会恐慌,给还沉浸在丁日昌和涂远山的离职所产生的快感中的马新贻当头一棒。江宁城里的老百姓叫苦连天,柴米油盐酱醋茶轮番涨价,各种生活必需品天天涨价。开店的商户们也是叫苦不迭,眼看着买东西的人群一天天减少,手里的商品批发价还在上涨,已经开始有商户停止了进货---情形不明,谁敢乱动啊,也有一些商人开始囤集居奇了。

    老百姓用不起蜂窝煤了,开始成群结队的出城砍树烧柴,久已绝迹的卖柴人又出现在了大街小巷。慢慢的连殷实的大户人家也用不起蜂窝煤了,开始烧柴做饭。马新贻就亲眼看见总督衙门隔壁的一户书香世家正在砍院子里的大树,准备当柴火!

    还没两天,总督衙门也没有蜂窝煤了---蜂窝煤太贵了,卖蜂窝煤的商户大都改行卖劈柴了!马新贻的管家抱怨连连,说用了几年的蜂窝煤炉子没法烧劈柴啊,这可咋办啊…吆喝仆役们赶紧的砌柴火灶,把那些家里不用的旧家具、门板、床板收拾一堆准备生火做饭…那个谁,赶紧的找把斧头把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砍了当柴---唉,好几百年的树啊,可惜了的!

    总督衙门的一通乱让马新贻心烦意乱,他已经顾不了江西的不听招呼了---走了涂远山又来了个刘坤一,都不是好东西!马新贻焦头烂额,安徽巡抚英翰又亲自跑到了江宁要面见总督大人。马新贻奇怪他跑来干什么?有啥事不会发公文来?师爷苦笑到---最近邮政也涨价了,英翰大人说安徽巡抚衙门穷,买不起邮票了,只好他亲自来送公文!

    马新贻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心说这都什么事啊,一个个不为国家考虑,添乱倒是积极!

    师爷见马新贻脸色难看,知道总督大人近来被物价飞涨弄得心火太旺,遂献计道:“制台大人,小人倒有一计可以平息眼下愈演愈烈的物价上涨。”

    马新贻大喜,忙问:“先生何计?快快道来!”

    师爷说:“其实简单,就是平抑物价。”

    马新贻两眼一翻,说道:“本官拿什么平抑物价?大量进货冲抵市场?上哪弄去?哪来那么多钱?”

    师爷笑道:“大人勿急,小人建议总督衙门下令核定物价,规定那些生活用品必须平价销售,否则就抄店抓人,永不许经商---如此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啊!”

    马新贻沉默了一会儿,在房里转了两圈,一咬牙一跺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干了,就照师爷的主意办,先稳定眼下局面再说。

    次日总督衙门一纸令下,宣布安徽江苏各地的商户必须按照总督衙门规定的价格销售生活必需品,严禁囤集居奇。同时派出衙门差役和绿营巡视街市,一旦发现哄抬物价

    者立刻抄店抓人!

    这一纸强行命令如同催命符,各地物价应声而落---商户全关门不干了,有价无市---社会更乱了,物议沸腾…

    就在苏皖两地麻烦不断的时候,涂远山到了杭州拜见李旭。李旭接到侍从通报涂远山等候召见时,正在内宅花园里教老婆们学骑自行车。去年胡雪岩从上海给李旭送来了一辆刚刚出现在大清国的洋人的新鲜玩意儿---一种依靠两脚蹬地前进的洋车,胡雪岩知道义勇侯喜欢新东西。

    李旭一看这玩意儿就乐了,这不是原始的自行车吗?遂灵机一动,画出了在后世随处可见的那种自行车草图,交给科技局研制。李旭告诉史国良这种自行车便于穿行大街小巷和山地丛林,军民两用,有利交通。科技局组织研制,很快就拿出了样品,几经修改后便公开项目招标生产。

    现在花园里柳小双兴高采烈骑的就是杭州自行车厂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永久牌自行车!已经开始成批投放市场,其中义勇军就购买了一批配备给各地驻军使用,还准备给傅忠信的暂七旅大量配备---按照李旭命令,暂七旅将作为专业的丛林部队,目前正在进行丛林作战训练。

    李旭基本上满意永久牌自行车的性能,和后世的自行车外形几乎一样除了轮胎是实心橡胶的。对此,李旭要科技局研发充气橡胶轮胎,让自行车行驶更舒服快捷,同时为将来的汽车的出现和使用奠定基础!史国良还不明白什么叫汽车,但是他明白义勇侯肯定有计划了,照着义勇侯的要求干就是。

    史国良决定拉着自行车厂一块研制充气轮胎,目前橡胶轮胎还得从国外购买,价格很贵,看来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橡胶厂了。但是橡胶厂可是全新的行业,有不小的技术难度。史国良决定和南方技校合作,同时请情报局科技处帮忙,共同解决问题---史国良不知道因为他的打算,大清国的近代化工行业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涂远山正等在书房里,透过窗户看见李旭正在指导老婆练自行车,心说大帅还真沉得住气,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练自行车!见李旭进来,连忙上前请安。

    李旭笑道:“远山不必客气,坐吧。怎么样?不当抚台老爷了,是不是有点失落啊?呵呵…”

    涂远山笑道:“没什么,朝廷的官就那么回事!”他停了一下,接着有点焦急地说道:“大帅,眼下苏皖局势动荡,社会不稳。浙赣商人也损失不小,这局面总得想法解决啊!不能老这么乱下去…还请大帅明断!”

    “呵呵,远山,不必心急!我相信方世平他们有办法对付马新贻!无商不奸嘛,呵呵…再说不能什么事都是咱们出面解决问题,要让他们自己多想法子。人总是要长大的,大清国的商人也要日

    益成熟而不能全靠官府势力…让他们折腾去,天塌不下来!”李旭给涂远山递上烟,又说道:“远山,请你来杭州是有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你不干江西巡抚也好,正好有时间去国外看看,开开眼界嘛!”

    “哦?大帅要让卑职出洋?去哪?何时动身?具体任务是?”涂远山眼睛一亮,有点迫不及待。虽然不是朝廷的官了,但他还是义勇军的官。

    “呵呵,是的。派你去欧洲,去普鲁士。很快法国人就要和普鲁士开战了,你代表义勇军和我去见见普鲁士的高官们,同时了解普法战争的详细情况,看看咱们能有什么借鉴。远山,普鲁士将是未来欧洲的强国,有很多东西是我们需要的。你可以和他们做买卖,建立关系。记住,咱们的东西不卖只换,换普鲁士的技术!普法大战,普鲁士需要很多东西支持战争,他们会和咱们做生意的,呵呵。”李旭畅快地抽了口烟,笑眯眯的眼里是一丝胸有成竹的狡猾。

    他笑道:“远山,你安排好了家事就可以出发,我已经让人给你准备好了行程安排。对了,你带情报局的人和义勇军的参谋、学员还有几个工程师一块去,机会难得,要让咱们的人尽量多开开眼界。”

    “明白了,大帅!卑职本月就可以出发,尽快赶到普鲁士。大帅还有什么指示?”

    “朝廷目前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是外交!所以咱们不能坐等,眼下欧陆硝烟不断,列强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到欧陆,咱们会有十几年难得的黄金岁月发展经济。远山,你今后是义勇军的外交主管,在欧陆游历期间作为本部堂的私人代表和欧陆各大国高层建立关系,帮助义勇军发展经济、军事和科技---远山兄,担子不轻啊!”

    “大帅放心,卑职一定不负大帅希望!”涂远山郑重保证,然后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帅,国内局势错综复杂,苏皖两地不可轻忽啊!”

    “呵呵,放心!洋人有句谚语---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马新贻如此胡闹,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李旭微微一笑,成竹在胸。

    六月份,涂远山率领三十多名随员登上了开往欧洲的远洋邮船。就在他从上海出发的这天,新报发文强烈抨击马新贻在安徽江苏的治政行为,称其倒行逆施与民争利!顾千里在新报时事评论里愤怒地发问两江总督为何不向洋货加征厘金?为何封店抓人而致商户纷纷关门逃亡?为何不抓囤集居奇的洋商而只针对国人?马新贻这种欺软怕硬的行为是不是国贼行为?物价飞涨不正因为马新贻强征厘金所致吗?

    新报的文章立刻引暴了社会舆论。江南商报率先全文转载并且抗议马新贻强行平抑物价的措施导致商户损失巨大,称其暴政误国乱政害民!

    两天后,旭报发文称马新贻不懂市场规律,胡乱干预,乱用行政手段以致局面失控百姓遭殃,民怨沸腾!原本祥和有序安居乐业的江南被马新贻的不学无术搞得鸡飞狗跳民不聊生,再现了长毛捻匪猖乱的景象,实乃误国殃民之典型!

    (本章完)